编导阐述 编导阐述格式

《草原丰碑—记“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牛玉儒》

编导阐述

一、主题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让千千万万个牛玉儒式的好干部涌现出来”的批示精神,为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生动的、形象化的教材,将拍摄制作以牛玉儒先进事迹为内容的电视专题片《草原丰碑—记“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牛玉儒》(下称《草原丰碑》)。

二、目标与定位

目标

《草原丰碑》是一部以宣传牛玉儒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纪实与叙事相结合的电视专题片,全片长度为55分钟左右。

目前,学习、宣传牛玉儒先进事迹的教材主要是中央纪委、中组部、中宣部和中央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举行的报告会光盘,以及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等形式,缺乏一部既能剖析牛玉儒廉洁从政、执政为民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分析其先进事迹的形成轨迹、精神实质和深远意义,同时又能充分调动电视表现手段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真实性特点,具有一定高度与深度的电视作品。因此,拍摄、制作电视专题片《草原丰碑》,既填补了学习、宣传牛玉儒先进事迹在表现方式与手段上的不足,又能从思想深度上提炼牛玉儒先进事迹的精神实质,这是一部很有必要、很值得去创作的电视教材。要力争将这部电视片拍成精品之作。

定位

这部作品的观看对象为全体共产党员、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广大入党积极分子,重点是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因此,在创作整体要求上,强调真实性、增强可视性、富于哲理性。将以纪实性表现手法为主,采用适当的地方风情加以渲染烘托,尽力选取尚未报道的事例和细节来刻划人物性格,使人们目睹新时期一个真实可亲、可敬可学的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形象。

三、表现手法

《草原丰碑》将以牛玉儒先进事迹报告会为基本线索、通过对各个层次不同人物的补充采访、辅之于恰如其分的叙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全方位、全景式地展示牛玉儒作为当代共产党人、领导干部楷模,密切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廉洁从政、执政为民的先进事迹。具体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

1、开头

为了使本专题片从一开始就能抓住观众,片头的序篇为45-50秒,采取设问与回答的方式引出主人翁,回答采访的人物要有跨度和力度,即可以从一般的群众转切到领导、演员、牛玉儒的家人等等。

2、复线结构方式

主线:将报告会现场上报告人的内容经过编导的构思、创作,理出一条线索。

副线:将牛玉儒先进事迹的叙述与介绍由解说、采访加以表述。

内容

牛玉儒先进事迹的内容非常丰富,宣传已经较为广泛,这对于我们的创作就有利弊,有利的是我们有很大的选取余地,不利的是观众越是了解牛玉儒的事迹,我们的作品就越是不容易感动人,缺乏新鲜感。因此,提出创新的思路,创新应该成为本电视片的成功之路。

内容选取要新。在内容铺排上,将现有 的资料进行筛选,力求事迹感人、故事完整、细节生动、语言朴实,尽可能地挖掘一些新的故事。

大凡一部优秀的、成功的电视片,从内容上看,首先必定包含着许多真实感人的故事,使人观片后如同吃了一颗橄榄般地回味无穷;其次,就是情节的抓人,扣人心弦,虽然拍摄牛玉儒这一类作品,不同于情节性很强的纪录片,但是我们依然强调要吸引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就是说要不断制造兴奋点,这个兴奋点就是片子的亮点;第三,要让我们所讲述的故事产生“于无深处听惊雷”,使人们从牛玉儒身上看到,他也是普通人,他所做的事情,是其他人(包括领导干部们)都在做、也都能做到的事情,但是,牛玉儒却比别人做得更好、更完美,从而得出伟大蕴含于平凡之中的结论。

主题立意要新。要把牛玉儒先进事迹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结合起来,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从而提出要像牛玉儒那样,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用好权。但是在画外解说词的处理上,要特别注意将深刻的政治观点,巧妙地蕴含在通俗易懂的故事和叙述之中,蕴含在对当地干部、群众的采访之中。要力争避免像许多其他正面典型人物事迹片那样,成为一种好人好事的“光荣榜”、“表扬”。

《草原丰碑》歌颂的是牛玉儒的先进事迹,他用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工作业绩,在人民群众心中、在茫茫草原上竖立起一座无形的丰碑,但是,这座丰碑上刻下的却是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共产党员。而牛玉儒正是这丰碑上一块基石;牛玉儒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他,还是这桥墩下的一块基石。《草原丰碑》要把这些观点和理念,融合在具体的内容之中,让观众有一个丰富的“再创作”的想象空间。

表现形式要新。除了传统的采访、叙述性解说之外,多种艺术手段(多种表现元素)的结合运用,如话剧《牛玉儒》片段的引入,不仅是舞台演出,还可以拍摄排练现场,以及对演员的即兴采访等。

厚重的人文底蕴。几千年的人文历史,内蒙古人民心中有着自己的偶像和崇拜的英雄,如“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等等,那么,今天的牛玉儒,作为一名蒙古族出生的党员领导干部,他同样也是草原人民的优秀儿子,他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在内蒙人民群众树立起无形的不朽丰碑。如果能有适当的对历史人物寥寥数语的描写与评价,则能增加本片的历史厚重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语言

牛玉儒先进事迹中,最为集中、最为突出地反映了他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鱼水之情,从他生前留下的音像资料来看,他是一个非常平民化的高级领导干部,因此,在处理解说词的时候,要注意处理好语言的朴实性和生动性关系,强调语言的平民化,切忌书面语言。生动的语言,并不等于就是华丽的辞藻,在遣词造句中,尽可能地少用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群众早已听滥了的诸如“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词语。即使需要表达理性的语言,也尽可能口语化,以便于观众理解接受。

为了使解说的语言与众多采访融为一体,可采用女声播出。解说尽量;尽量平实、减少播音味。

画面

由于《草原丰碑》拍摄在牛玉儒先进事迹宣传高潮之后,从工作量上看,拍摄量估计只会占到全片的一半左右,这就有一个从什么角度选取资料,以及怎样使现有的资料与拍摄的画面和谐运用的问题,这就要求从图像画面处理上把握什么样的原则问题。我认为,无论是选取还是拍摄,应该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形象直观,主要表现在解说词画面的处理上,要特别注意画面的冲击力、张力,例如,讲到牛玉儒上任包头市长的时候,正值大地震的蓝光闪过之后,迎接这位新市长的是什么呢?画面上就运用一组地震之后的惨状。

其次是对比强烈,在画面处理上,尽可能运用对比手法,如城市的变化与过去旧貌的对比,困难群众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对比,病床上的牛玉儒与高效率工作的牛玉儒的对比,深入困难群众家庭问寒问暖与家乡踩三轮车的兄弟的对比等等。

第三是两极镜头的跨越运用,无论是重新补充拍摄还是从资料中选取画面,尽可能多地运用两极镜头,以增强画面的冲击力,其中强调在大全景交代背景之后,特写与中、近景镜头的大量运用,以产生感人的效果。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运用俯视拍摄的镜头。

第四是画面的美感,要充分运用现有的条件,拍摄、收集内蒙古大草原以及城市的优美画面,以增加和强化牛玉儒为草原人民、为这些城市所作出的贡献,从而使人感到,牛玉儒是带着深深的遗憾和眷恋之情离开他所钟爱的人民、未竞的事业的。这样,更可产生人民对牛玉儒的怀念,人们将循着牛玉儒走过的道路、在他的精神的鼓舞下继续奋斗,直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细节

一部成功的电视片,往往离不开细节的成功,如果说,结构和情节的成功是电视片成功的一半的话,另一半的成功则应该归功于细节,因为,细节在电视片中,将对刻划人物性格、表现主题,产生积极的作用,细节是电视专题片的丰腴血肉。《草原丰碑》将会大量运用已有的素材细节,如牛玉儒与特困职工孙世震一家的故事,其中孙世震在牛玉儒去世后让养女读书,等有了钱,要为牛玉儒树个碑的愿望;牛玉儒就餐的小餐馆;牛玉儒在杭州灵隐寺的山门口等。

这些细节的表现,可以是画面的表现,也可以是采访中的对话。

角度

选取不同的角度来叙述事件,往往会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在本片中,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就要注意选取好的角度,比如讲到牛玉儒去世后,家人在处理后事的表态,就能从另一个侧面加深对牛玉儒廉洁从政、严于律己崇高精神境界的认识。又比如,牛玉儒关于对母亲的爱的对话,则加深了对牛玉儒为什么如此热爱、关心人民群众的做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音乐

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中,音乐起到了渲染效果、烘托气氛、调动感情、深化主题的效果。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有着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与音乐,为了体现人民群众对这位草原之子的深深怀念的情感,恰到好处的音乐运用,将能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和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在音乐的选择上,应该打破常规,基本上采用腾格尔演唱的《草原之子》歌曲和音乐,作为全片的主旋律。形式上不拘一格,比如在叙述牛玉儒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候,特别是内蒙人民送别牛玉儒的时候,可以不用传统的哀乐,而处理成用《草原之子》的音乐与国际歌变奏曲的混合,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与震撼。

四、制作进度与安排

全片制作周期约为40—45天。

具体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5月2日—10日,收集、熟悉文字及电视素材,讨论结构与表现形式,形成文字脚本提纲、拍摄提纲和编导分镜头稿本,并完成导演阐述。

5月11日—15日,修改文字脚本提纲、拍摄提纲和编导分镜头稿本,作好拍摄前准备工作。

5月16日—31日,赴内蒙古等地进行补充采访与拍摄,同时形成文字脚本初稿。

6月1日—15日,审查、修改文字解说稿本,后期编辑前准备,制作片头;完成后期制作。

上述阐述为讨论稿,将在编导部门详细分析和征求各级领导意见后正式完成,以指导整个创作过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6862.html

更多阅读

阐述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请你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角度,阐述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可归结为:1、产生的条件不同。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

纪录片编导阐述 柴静什么是雾霾

纪录片《讲古人》泉州电视台主创人员:陈家平苏文青刘凯林同顺该片获得2008年福建省广播电视新闻奖纪录片一等奖,第三届(2009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中国>评奖银奖编导阐述: 纪录片人都知道,通过画面语言反映出鲜活的人物性

学习编导有什么要求吗?来的及吗?

1.我是一名高三学生,现在学习来得及吗?毫无基础,能行吗?另外,学这个专业有对身高长相,视力的要求吗?  当然不晚,编导作为亚艺术专业,对考生本身的文化底蕴和日常积累要求很高。没有基础没关系。只要在我们设定的课时认真学习了,是一定来得及

电影《锹里奏鸣曲》导演阐述 电影导演阐述

电影《锹里奏鸣曲》现已杀青,回到北京接到很多朋友电话,希望能听听我对创作这部苗族影片的想法。本来拍摄之前我一直处于保密状态,不希望别人干扰,然而,既然电影已摄制完成,又有这么多朋友对这部少数民族电影有兴趣,我就决定把我对这部电影

声明:《编导阐述 编导阐述格式》为网友淑女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