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与杜甫以山为喻谈处世之道》写作指导 杜甫的写作风格

【作文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组合型材料作文题。无论是尼采还是杜甫,都是以山为喻来谈处世之道。这里的山,可指人生之山、文学之山、科学之山等。

尼采主张从半高处看世界,杜甫主张站在山顶看世界,由此出发开可以想到站在山脚看世界。到底该站在哪里看世界呢?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发现世界的美好。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发现世界的美好,不管选择什么立足点来观察欣赏,都是值得肯定的。

立意角度一:站在半山腰看,世界最美好。俯视走过的路,我们会为我们的勇气和智慧惊叹,我们会为我们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仰视山顶,我们会为山顶壮丽的景观而着迷,从而信心满怀继续登攀。

立意角度二:站在山顶看,世界最美好。经过奋力登攀,终于到达了山顶,放眼望去,一切都尽收眼底。作为过来人的我们,心胸开阔,头脑清醒,不受蒙蔽,步入了人生的最高境界,这个时候看到的一切,又怎么会不美好呢?

立意角度三:站在山脚看,世界最美好。站在山脚,仰望山顶,云雾缭绕,不管是你、是我、还是他,都会因好奇而渴望登攀,尽管峰回路转,猿猴哀鸣,处处是艰难险阻。不是吗?我们哪一个人不曾有过梦想,并为之奋斗。

【优秀习作】

1.站在峰巅看世界

生命之上,是山顶。山顶之上,是上苍。站在山之巅看世界,它把人类的谦卑、仰望的姿态、艺术的美与时空的巍峨一并交给了你。

站在山之巅看世界是一种谦卑的精神姿态。尼采曾说,不要爬到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世界真美好。或许这般不仅有仰望之姿态,也有谦卑的品性。然真正的谦卑并非处于山脚或山腰,而恰是于山巅“眺”的虔敬,昂首的端直与挺拔。人类,不过是个偶然,云天一埃,唯有站在山巅看世界,才能恢复谦卑,在坐标系中获得生命的镇定、竹枝的高度与尊严。

王尔德告诉我:“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站在山之巅仰望星空、看世界可喻指一个人的生命动作,亦可象征一代人的深情姿态。山脚或山腰是脚踏实地,同时也是狭窄而琐碎的生存漕沟,山巅则是巍峨矗立与自由辽阔。诚然,山巅寒风尖峭,高处的不胜寒令人胆怯,然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恰似子美心念武侯、高山仰止,素有济苍生、平天下的斡乾旋坤之志,如凤凰绝云霓,负苍天,尽管血污的翎羽在空中缤纷地旋舞,他仍屹立于山巅,独赏世界。

站在山巅看世界能创造艺术的美,供平庸的山脚模仿。山脚恰似我们平庸的生活。在山脚处,我们试图以良好的空气、清洁的饮水及乏味可厌的建筑物改善生活条件,但这些东西只能满足我们物质需要,它们不能产生美。而于山巅,我们可以不老实本分地追逐时代的舞步,可以走在生活前面,为现实创造出灵魂的或骚动或平静、艺术的美,供山脚模仿或组成山脚本身。

站在山巅看世界予人以时空的巍峨。若在山脚下看世界,却不能摆脱山脚的束缚,我们就是山的奴隶,在它的思想中呼吸。即使当我们斥责它时,我们也呼吸着它。唯有山巅有自由的空气,让人不被时代、时间这座大山压倒,得以感受时空的巍峨。

然而,我们也应偶尔从半高处看,或站在山脚下,毕竟不同的视界有不同的世界。

站在山巅上看世界,坐看彩翎长,翱翔于杳冥之上。

2.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只为一首诗中无边的美丽,我亦愿意从此住入半高的山间。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独自感受半山的中正之美。把绝顶的高寒留给心怀抱负的英雄,把海阔天空留给壮志凌云,而我只留一点想象种入深林。

尼采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山脚之人易被滚滚红尘倾覆,成为环境的附庸,终世心中不见朝阳;攀顶之人易被薄雾浓云缠绕,沦为心灵的奴隶,中途便遗失初衷,最终自我放逐。而人处半高,恰是中正的距离。一个环境对你而言既不陌生也不熟悉,充满了神秘色彩,则恰是你可以敞开心胸,放任成长成熟之地。活在半山,习静观槿,宁静清心;活在半山,可看世界的轮廓,可看天空的边际。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半山代表一种中正之美。山脚和山顶都自有其极端之美,但是只有自半山窥望世界,才能感受从地球遥望皓月之美。距离适中,所以不至迷蒙不清,也不会过分清晰,以致坑洼毕现。但凡极端的事物都受死亡的威胁,但凡极端的事物都无力予人任何想象的余地,但凡极端的事物都不可比拟含蓄之美。爱半山之美,爱中正之美,正是因为在这样的美丽中可以逆料他日繁花似锦而不致为落花伤怀,可以把酒谈欢而不致不省人事,瘫软若泥。无尽的想象,无尽的可能,仿佛满天星辰皆可细观掌中。中正之美,有永恒的意蕴,有绵延之美。

在半山散步,遥走诗意的山间云际。把生活若橘子般剥开分析,吐出橘核,而感受到一切事物无常迷醉的感觉。那些欲名垂千古而竞攀巅顶者,一场你死我活后不过一堆森森白骨,只博来历史一个荒凉易逝的手势,最终适得其反,得来永远的错身。不如活在山间,等到明月相照的时候,即掀开心灵的银河,品味孤独之美、寂寞之美。几笔勾勒,便成人间珍品,几步慢走,便见绵延的美丽。毕竟人活一场不是与渺渺空间与永恒时间的竞争,如梭罗所言:“我到树林中去,因为我希望从容不迫地生活,仅仅面对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实。”

活在山间,活在半高,不是追求一个位置,一种高度。是追求灵魂安放之处,是寻求可让美学散步之处。是活在一个适中的距离,与现实或近或远,若即若离,让你既可以看清自己,又能窥视世界。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在一个中正的距离,突然我清楚的看到,一朵刚刚飘落在马鬃上的洁白的雪花。

3.半山腰的世界

我的第一次爬山经历,那个令我灵魂最受孕,最受鼓舞的时刻,便是我驻足在半山腰的那一瞬,我感觉到这个世界汹涌的爱意。

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尼采曾这样说,我似乎可以看到那个站在半高处的伟岸身影,与我平视着同一个半山腰的世界。

当你不需要仰视,也不需俯视时,平视这个世界是最好的。你向远方眺望那无尽的风光,成群成片的绿,你可以抓住那条割裂天地的地平线,你可以定格那片半弧状的夕阳,你可以抚摸那只犀利的惊鸿。你只需要伸平双手,因为是你所站的高度给予的。这是大自然以其神奇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你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

俯视世界是一种不自量力,仰视世界是一种妄自菲薄,唯有平视它,与它对视,才能看到它的那种纯澈和鲜泽。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固然是站在山峰之巅的威风凛然,但此时的你何尝不是大口地残喘着,忙于涉山的劳累?心是急的,你所看到的世界亦是躁的。尚在山麓准备启程的人,放眼望去,只看到四周被墨绿环抱,他可能会期待登山过程中的风景,但他毕竟还在山脚,眼神透着丝缕的空洞。只有驻足在半山腰,那个你需要憩息的时刻,你不会过于劳累,也不会过于急切,你只在此停歇一会,平静地看看半山腰的世界。放松的心态永远是好的,它会消除你日常生活的粗糙与鲁钝,重拾那些你原以为漏掉的值得珍贵、惊喜和答谢的元素。世界是多么美。

站在半山腰看世界亦能给予你无形的动力。抬头看到的是那些艰难的跋涉者,或许是那些在山顶向你挥手的“胜利者”;低头是那些欲赶超你的登山者,你永远都不知道当你闭目养神的一会儿过后他们是否会遗弃你于百米之外。半山腰是谨慎的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在这里你会更理智,在这里,你的前者与后者将会告诉你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你的每一次登山都不会雷同与复制,就像分娩绝不重复。但你每次选择停留的角度可以一样,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那片神奇的生命风光,它一直静静地躺在某个遥远的地方,等着与你的一次生命对视的碰撞!

《尼采与杜甫以山为喻谈处世之道》写作指导 杜甫的写作风格

4.高处并非不胜寒

世界是一个如阳光般晶莹剔透的多面体水晶,围绕在这水晶底部望到的世界终为朦胧。唯有将自身置于高处俯瞰世界,万物才可尽收眼底,静观四海,方能呼吸到如回归般的清畅之风。

世间之至美至胜之景唯有立于山巅方可收获领悟,但首先,你得攀登上去。攀登时一个类似追寻太阳的过程,目标定格,且时刻能望到,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始终清晰可见,不会白费,除非你半途而废。有人问登山家为什么登山,答曰:“因为山就在那里。”是的,山就在那里,最锦绣的山河风光也在那里,要是世间各处皆可收获如此光景,便不会有一如登山一般冒险的活动了。攀登的艰辛与脚下的足印亦是山巅美景中的一部分,无论是现实中的攀行,还是观念上的奋斗,最高峰所回馈的永不令人失望。直待君临四届,放眼山川,彼时再多的艰难困苦也会玉汝于成,如云雾般收到阳光满满的照射,云烟消散,光亮整个人生。

凡高处之风物必有其异于常物之处,这是在中层底层所无法领悟的。俗话说;“站得更高所以看得更远。”在生理上我们无法决定视界的宽度,一个人生来便只能览尽这四周环绕之物。但我们却可改变自身眼界的高度,从而扩充视野,丰盈胸怀。曾试过在三万英尺的高空俯瞰世界,一时间瞬感苍生微渺,却又为人类精神物质文明的光芒所震撼,为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陶醉。诸如此类,谁又能在无垠的草原上望见呢?引入眼帘的,终究不过是一片单调的草场罢了。

史蒂文斯置于田纳西荒野山顶的坛子时刻注视着荒野,使之不再寂凉,山顶的视界,文明熠熠;高原上的野菊,恰如一首诗中小小的韵脚,可爱地看着这个世界欢唱,给清静的高原注入晓畅明快的活力;杜甫秋日登高,同迁徙飞鸟同哀鸣,与滚滚长江共感慨,人生之悟,非彼时便不深刻。

拨开云雾,搬开杂芜,屹立山巅,方可收获疏朗空间,畅然无遮,俯瞰大地,生命之格调,只有在人生的高起点上定格方可寻获至纯至净的灵魂。高处并非不胜寒,相反,高处带给人的,是最遥远的眺望和最广袤的胸怀,赐人风骨,予人光明。

5.不在场的观望

世界之美浩如繁星,而观星的角度永远不止一种。此刻我站在世界之中,却也在世界之外,极眷恋之态,完成对世界的注目。此刻我并不在场。此刻天地漫延伸展。

自然的美从来需要保持距离。它的险恶与柔媚,嘶吼与爱抚,暴戾与可人,需要人小心翼翼的等待、接受,无法妄求。入境的山水画未有人端坐其中,站立在寥远山川之外,人心却可漫游山野。晚霞不可及,山色不可入怀,湖光不可取一瓢饮,世界的儿女只能以好奇的神色观望世界,发现造化的灵秀,而非笨拙导演。

观察人世的美,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清醒令人痛苦,却也予人觉悟后的酣畅。置身于生活中同时保持精神浮动,才不致被案牍柴米绊住头脑,再也无法细察举手投足间转瞬即逝的美。那是对人善的珍惜敬意,对命运的叩门深思,最终得以拥抱生命。

我曾听到地坛终日响起辘辘车声,那是一个被迫与世抽离的人,一个被迫不在场的欲望,在燃尽煎熬后拾起了生命的美丽。如同捡起一片落叶,他捡起了人生的解码。沈从文长叹:“美,总叫人伤心。”世界之美不一定是美好的,但读懂了的人从此便可发现美常驻生命。

自然,人不可能永远远离人群,这一不在场的观望,实则时刻着地。观望的人一直都在,只是世人无法察觉这双眼睛。真正观望者往往悲悯,而人早已将他逐出凡人之列。都灵寒冬,迷雾之中一名褴褛破落的老人忽然抱着马儿恸哭,痛哭他被奴役的兄弟,痛哭世间仍茫然的生灵。尼采一直都在,他在半山从不俯视或仰视,万物在他心中平等而起。然而他似是疯癫的脱离方能成就他的沉思,在悲痛中凝视世界。

欲望升腾在生命之中,有如不可见的水分在血管中暗自翻涌,这个欲望有着怎样一个人的名字,自可不深究。人处在鸣噪纷纷的时代,还可否走出庐山之外,用婴儿的姿态打量世界?注视着,只为了世界的美欢呼,只为了善赞颂,只为了损害侮辱痛哭。是否太简单而无法成真?

此刻我坐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虽有万民,虽有日月,只等待音色扬起弹奏悲欢,万物自会静述。

6.体味低处的温暖

人们偏爱高处俯瞰的景色,是因为距离与陌生产生了美感,从高处俯瞰,云雾氤氲间,一切瑕疵都被掩盖,大面积的整齐和壮丽冲击着眼球,给人一种自己变得雄伟而崇高的幻觉。殊不知,这一切只是借着高度得来的一场虚无的逃离,脱离了低处,紧随着的便只有寒冷。

站在高处看到的世界,没有个体,没有个性,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大面积的色块,呈现的只是呆板而冰冷的群体面目。当一片热带雨林,减去林间的鸟兽,虫豸,减去落叶的窸窣声,减去卵石上圆润的光华,只剩一片拼接着的绿,生命的温暖与生机早已被消减了大半。世界,因多彩的个体而温暖有活力,而高处的世界,充斥着色彩、声音、生命以及灵性的寒冬。

高处的寒冷,更来源于虚无。上帝赋予人的高度,在林间透过的阳光下,在瀑布激起的云雾间。从这样的高度仰望,茫茫星汉,峨峨高山,带给我们生命的卑微之感,但同时低头俯察,茵茵绿草,漫漫野花,是生命之舞的浪漫与激情。春听流水,夏赏虫鸣,秋观落叶,冬望4飞雪,山脚下的四季万物按自然的时令自由生长,不像山上的生命,因高寒而拘束着生命的舞姿。高处的人,站在并不属于自己的高度,逃离了自己本来的世界,用虚无的崇高感掩盖着生命的卑微之感,虚无地自大着,但这并不能掩盖脚下的萧瑟,其中的孤寂与寒冷,非伟人勇士不能承受。

威廉布莱克写道:“从一粒沙子看到一个世界,从一朵野花看到一个天堂。”梵高从一朵野花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震颤,李清照从落红中体味人生的无常。站在高处的人,更多的,与其说是勇士,不如说是世俗的逃避者。他们怯懦得不能面对自己,面对世界嶙峋的面目,他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感知温暖的心灵,因此,高处和低处,在他们眼中都只是寒冷的荒漠。

体味低处的温暖,感受足下的多姿,睁开发现美的眼睛,与万物以平等和谐的姿态共存,我们才能真正舒展生命的舞姿,在山麓的温暖中演绎人生的四季。

7.从半高处看世界

似乎没有哪个人将登山比赛的终点设在半山腰吧?然而即便我们触及飘扬的红旗,我们又能换来什么?弥目苍茫?抑或是远离大地的漂浮感?其实,从半高处看世界才是最好的选择。

正如尼采认为,真正的处世之道不应是站在山顶抑或山脚,而应站在半高处。“高处不胜寒。”站在山的最高峰,不免脚步虚浮,寒风冽冽。纵然一览众山,但万物皆小,完全丧失了他们各自的美。站在山脚,虽感万物真切,————但却难觉大海浩瀚,大地宽博。人生亦是如此。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当你达到事业的巅峰,你往往倍感孤寂,难寻倾诉之人;即便你叱咤业界,但你仍觉一切难辨虚实。因为你已经离大地越来越远,你背负着的是无尽的镁光灯和偌大的责任。然而若一生默默无闻,自我价值的认定也难以实现。平庸的一生必定是黯淡无光的。因为你将自己固定在地平线的点线面中,缺失了一睹大好河山的气魄与追求。

从半高处看世界不是简单的折中,而是对高处与低处优处的提炼与升华。当我们站在半高处,既能放眼远方,又能总体领略万物静美。当我们高屋建瓴且较为踏实地认识世界,才能既切实感受到脚下厚实的土壤和头顶广阔的苍穹,才能对世界有个大致的认识。就拿学习来说,只有处在半高处去学习,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点和松散的框架有机结合起来。又如人们常说:“成绩中等的人更加事业有成。”其实也不全无道理。中等成绩的人兼具一定的知识文化素养和较好的人际关系,自然更具潜力。

从半高处看世界是取盛名与平凡的合理内核。站在半高处,更贴近大地,更贴近群众,更有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感悟与领会;又免去了社会大众强行赐予的条条框框,显得更随性而自在。人称诺贝尔奖为“死吻”正缘由于此。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没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难以让你的行径获得外界物质支持;但倘若过负盛名,你已经被镁光灯和社会舆论禁锢住了手脚,难有新的成绩。只有居于之间的人才能既在市场经济中自由穿梭,又能游刃有余地创作。

当然,站在半高处看世界并非让你放弃追求,甘于居中。而是要有一颗拼搏而燃烧的心,不断进取。渐趋高峰后仍有回到半山腰驻足凝赏烟霞的勇气!

8.从半高处看世界

如何看世界?是贴近地面,走近平常;是独据山巅,俯视万物?可是站在地面,我们全然不知世界之轮廓,居高临下,又看不清细枝末节。唯从半高处看世界,才可尽收美景。

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从半高处看世界。”而何为高?何为低?生活与多元社会的现代人,应从“半高处”看世界,以不高不低的心理地位待人处世。只有从半高处看世界,才会看清世界,看通世界。

只在地面看世界,匍匐前行,就会困于生活。诚然,我们看到了自己周围的生活,我们了解了身边的人事物,也能很好地融入这个圈子里,但是,被堵堵墙垣挡住的我们,又怎能看通世界?在地面看世界,我们自己只能属于这个世界,却高不出这个世界。我们就如“凡人”,看似看清了世界,殊不知我们只不过是别人眼中的景色,像被统治者。

那在山之巅峰看世界又如何呢?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似乎是最豪气的处世之道。但是,谁能意志高踞顶峰?登高望远之人,必也要回归他们的地面。只知道世界有几大洲、几大洋,看不清人们脸上的表情,理解不了人世情理,这样去看世界是在观察轮廓,这样为人处世,我们不会懂得别人的内心,我们看不清世界。

大多数时候,我们应在半高处看世界,既不会看不通世界,也不会看不清世界。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流放黄州,他离开了统治者的高位,也不完全降落凡间,他以高于生活的地位看世界,自然看到了世界的另一些美好,也使他写出更杰出的作品。我们要与最真切的生活保持距离,才不会完全沦陷生活。王尔德认为,艺术是高于生活的。从地面看世界的人,不能创造出美的艺术,当然,在“昊空”行走的“艺术家”,失去了世界的指导,其作品失去了生活的美。

难道我们就总要在半高处看世界?其实,有时在地面、在山顶才可真正看到世界之美,我们的处世方式才更完备。最可怕的其实是始终在同一处看世界的人。

站在哪里看世界好,人人不同,倘是计较起来,多地站在半山之高,发现世界的别样美。

9.站在山腰看世界

科学研究表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将下降0.6℃。山脚满是尘世的燥热,而山顶则因缺少人间烟火而寒冷,山腰便因此,以它不近不远的温暖成为观察世界的最好位置。

不近不远的地方恰是最好的地方。太近,以致于自身置于其中,难免当局者迷,只看见冰山一角却感觉尽收眼底,自以为是地发出“人类将征服自然”的呓语。太远,则无情。大洋彼岸的金发碧眼无论如何也不了解冬至的意义。抑或她知道,只是这是我们无法知道。若无法交谈,那么鱼便一生都在海里,而不可游向太阳了。

所以我们站在这里,世间繁华与我有关又仿佛无关。梭罗流连于瓦尔登湖,塞林格将家安在林边,修禅者闭门山中,所求的便是这样一个位置。它没有紫禁城的围墙,可免那人只知朱门酒肉臭,而不知路有冻死骨的窘境;它也不在菜市场中央,逼得人只顾争吵。山腰的位置给了人空间也给了人时间,足用以看淡世事,不问流年。一个人平静了,放下了,世界才会用它明媚的美丽拥抱你,而不再将你推入深渊。

站在山腰将看见什么?以为濒临灭绝的人性之善其实还在兴旺发展,就像一个个用最后力气停下公交车的司机和扶起老人的青年心中的富余。以为名利金银如繁花乱眼,却发现到临了,星星扔下金枪,千万滴眼泪洒遍了穹苍。那绝望中的希望,是一个更为完整的世界,在山腰才窥见的角落。

山腰的距离不在地理而在内心。明镜止水的人即使置身闹市桥头,也仍将是那出示于纷乱的歧路间的岿然不动的端正。而浅薄浮荡者,喜马拉雅的雄伟也不能使他把视线从手机上移开。二者脚下不是同一片土地,头顶也并非同一片天空。

处世者,在山脚被绕得头晕眼花,到山顶又隔绝于云雾缭绕。他该留在山腰,以不近不远的贵宾席观看人间不瘟不火的表演。到山腰来,世界残酷却无比美好。

10.且放白鹿青崖间

一个人对自己,对世界有多少认识,对生活有多少体验,决定了他的生命有多饱满。所以,为何要囿于山腰或是山顶的风景,自寻无聊?坐上一骑白鹿,看看喜马拉雅,逛逛马里亚纳,游目骋怀,岂不快哉!

是的,尼采曾说过处世之道应是在山腰看世界,但他从未拒绝过攀登!这位进击的巨人让叔本华的时代成为山腰,不惜一切代价攀上高岗呐喊:超人——是大地的意义!是的,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不要忘了,他还看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看到了诗仙寻月去,万里悲秋来!若只在一处看世界,要么卑贱狭隘,要么无聊痛苦,总之——干瘪苍白。

必须征服过山峰,生命才可能充实,庄重而不可战胜。太宰治,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海明威,顾城,这些在寒风中挣扎着,吟唱着,奔跑着,呐喊着的生命,哪一个都是沉甸甸的果实。当他们不胜高处之寒而轰然倒地之时,便是人类肃然之刻。海子啊,大海之子,在冰封的高川之上,在一种巨大的悲伤面前,你怎能不野蛮?你注定忧伤!是啊,你期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期待十个矫健的大海之子带你奔向你未曾到过的远方。

必须漫步过山腰,体验过生命之美好,人们在世界上的挣扎才更加有力,生命的持续才有可能。山顶的人们时常下来秉烛夜游。他们在哲学之真,艺术之美,宗教之善中各取所需,为下一次的远征打点行装。尼采也曾经在音乐中窥见希望,并且当他以哲学家的身份为《悲剧诞生于音乐艺术》再次写序时,依旧为曾经从另一个世界看世界的自己感到欣慰。

“无论我走到哪里,哪里的风景都能相应地为我而发亮”我的挚友梭罗如是讲道。人生稍纵即逝,应当到处走走看看。无论看到的风景是善美还是恶丑,是真实还是飘渺,是希望还是幻灭,是伟大还是卑微,都应用心去体验,认识。生命中的悲痛与欣喜同样宝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真正充实的生命,必定拥有过千百个角度,一万种体验。

11.从所立之处看世界

尼采曾说他的处世之道是从山的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而杜甫则豪气凌云地吼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以为,无论站在哪里看世界,都是别有一番美景与滋味。

一位登山者,随着人群从山脚出发。山脚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人间烟火,触手可及。他笑笑向山顶迈进。行至半山腰,周边人群已渐疏,往下看透过云层仍能略见一二,但所有声音都像被薄膜隔着不复真切。往上看,山顶隐隐约约。停在此处仍未离开尘世,却又能将大片连绵的房屋尽收眼底。他继续走,终于到达突兀的尖顶。此时耳边只听见风声,房屋小如积木,放眼便是苍山洱海。立天下,豪气生。

其实,我们的一生便如这位登山者,寻寻觅觅,一路上爬,为寻一处好风景,为认清这个我们所处的世界。

大多数的人喜欢到山顶看风景。因为登高能望远,而且会心生苍茫感,想到自己不过天地之蜉蝣,沧海之一粟,以后为人处事便不再狭隘,看世界多些宽容,多些崇敬,多些珍惜。

也有人喜欢从半高处往外望。停留此处的人既能看到山脚之人所不能看到的远景,又不会因为太过执着于极致而迷失自我。他们有恰到好处的悠闲,游刃有余,怡然自得,看外面的世界自然也觉得美好。

而停留在山脚的芸芸众生,他们混迹于尘世,看到的就是热闹的市集,嬉戏的人群。也许会有人为他们的不上进感到惋惜,也许他们自己也曾有过挣扎,但他们现在都觉得,看好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已是乐事。

应该也会有人在半路上闯入了一条小径,行至山深处,看姹紫嫣红,听泉鸣幽谷。所见之景,充满探险般奇幻色彩。

其实,没有什么风景是最好的。每一条路每一个位置都有它独特的风景。你无法想象在北大校园的日子,正如你无法想象在一间普通大学的日子。所有的景色都弥漫着“幻光”。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去走,且用心感受生活,感受世界。

只有你相信你走的路一定可以看到美景,你才可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12.且坐山麓品人间

有人喜欢登上顶峰,体验“一览众山小”的雄伟:有人喜欢行走于山腰,等待在半山碧中与野菊的相遇:而我,却想在山麓品味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的闲适。

不妨做一个假设,若张择端在作画时,远离底层的市井生活,以居高者的身份描画出一幅《清明上河图》,此画能流传至今并受世代人的赞赏么?

处在远离人们的山顶上,是不可能作出如此细腻的画幅。只有当你融入到底层的生活中,丰富的人物表情,繁华的街道巷角,才可在笔下栩栩如生地展现着自己的风采。就好比在山麓下看风景,你才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花瓣上晶莹的水珠的流动,树叶上叶脉间纹理的交错。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要攀登到最高点,以俯视的姿态去观察世界。然而,在最高点的风景就一定最好吗?沿途的风景呢?起点的风景呢?可别忘了,最高点的风景正是由一点点沿途的风景和出发点的风景而造就的。若是如此,为何不放宽心,退一步,在山麓中欣赏一花一草一树木呢?俯视群山,固然有一番滋味。但抬头仰视时,同样别有洞天。不要总是想着把所有的东西都掌握在手中,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你站在山顶上时,也不过是看到了一个大概的轮廓,若是没在山脚下对风景仔细的品味,又怎能发出小事物堆积出大风景的感慨呢?

山麓就像是一个基础的东西,如同一座高楼的底盘,起着最基础,最不可或缺的作用。试问哪座山会没有山麓呢?任何东西都有一个起步的阶段,都需要启蒙的知识,而山麓似乎正是蕴藏着最初的事物。攀登高山必经山麓,在山麓中,我们可以学会一些最基本的东西,然后才逐步地往上升,在基础的作用上往更高的方向发展。然而,在我看来,无论攀登地多高,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体味,都不如最初在山麓时来得更真实,更具体。

在半山腰或在山峰上,确实可以看到一些超出与平常生活的东西。但既然我们生活在这平凡的人间中,为何不呆在山麓以真诚的姿态去品味人间,以小见大呢?

13.山脚自有风景

山河壮丽。有的人选择在半高处看风景,他们享受着美景如画带来的惬意。更有冲动的人直登山顶,那是为了云雾缭绕的洒脱吧。可我愿意待在山脚,看着他们一个个上去。即使这里喧哗而混乱,可这就是现实的高度。

其实,不论是在山顶还是山腰,都是想和这个世界保持距离。因为人心多变,应为风云难测,因为事情十有八九不尽人意。才会有人想站得远一些,当一个局外人。可没有人能真正离开。与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都理不顺。因此,海子才说:“远方就是你一无所有的地方。”,而后不久,又说:“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纵山上万般风采,千种风情,望到的依然是山脚的风景。

我终究还是喜欢在山脚看世界。并不是觉得可以挑指轻点,道:“此处风景独好。”只是不能容忍那些站得高的人自以为看到了全部。总有一些政治家在山上侃侃而谈,一番指指点点后就真以为有了指点江山的神力。所以,才会有了“穷人不配买房子”这样的言论。站得太高,连虚幻的影子都抓不到。

那么多人的脸孔,早已深刻地留在了这土地上,变成了属于这个世界的缄默无语。我留在山脚,怕一上山便会身不由己地接受那么多浅薄的美化。我珍重那些历历在目的音容笑貌,且学不来将军静观局变的魄力。因为我一直在山脚,以前也是,以后也是。我不会放得下真实,或许这里的风景远不如山上看到的绮丽,可只要凑得足够近,便也是一个世界的芬芳。

想得更远一些,山上看到的,不是风景,是命运。是一种你已然知晓,却无法影响的事。像花腔女高音华丽的颤音,是世界掩盖了你,远不是你洞悉了它。或许有真正的世外高人会自得其乐,可这样的人毕竟少之又少。

纵使世上的风景纷繁复杂,我最终还是选择山脚的风景,那是我能够向其它人娓娓道来的人和物,是一生的故事。

14.入世·处世·出世

人生三重境:入世,处世,出世。

世界譬如一锅汤,入世之人在锅中烹煮着,缠绵浓稠纠缠不清;处世之人则好像那锅子,第一时间感受热度传递热度;而出世之人就好像站在锅子上的盖,俯瞰众生而自有甘露悲悯。站在哪个位置看这个世界好,其实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只有处于斯情斯景的斯人自知罢了。

人生在世,名利二字,这实是入世之人最好的写照。世人皆愿以道德标榜自我,以“名利”二字为污浊不堪,不愿直视内心。然则非也,扬名于内外,留名于青史,是每个有志之士的内心追求。此名非虚名浮名,而是入世之大功德之美名。至于利,固然我们应“不汲汲于富贵”,却不应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此之入世者,入之愈深,则用情愈深,名利双收如陶朱公者,先为国家之重臣,后为市井之巨贾,入世不可谓不深,却愈发一往情深。名有名,利有利,入世之人做不到放下,却可以执着,坚持欲望,以为所欣,自也是好的。

在我以为,处世之人,最是可怜也最是可恨。欲望舍不下却耻于执着,不屑入世却又做不到出世,在世界的边缘挣扎。麦田里的那个守望者,加缪心里的那个局外人,身处于世界之中却难以与世界水乳交融,叫你一眼就看出他的隔绝。然而,所谓“旁观者清”,处世之人以边缘者的眼光,往往更能敏锐地感觉那圈子里出了什么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样的人,往往也能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久而久之,处世之人参与世事,终于炼成了杜甫炼成了王维,除了唉唉地叹上一声“知音世所稀”,大概无憾。是以处世之人为圣人。

离红尘再远几重天,就是仙人了。超出人世之外,高于万物之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等人是中国自古以来文人士子追求的境界的顶峰。然而又有谁知,“高处不胜寒”,只有耐得了那冰透入骨的寒冷,才能飞升。宁静清冷如皎然者,迎着“沥沥风吹面,纷纷雪积身”,唯有“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亦能宴然安好。大概也只有他那样皎然洁净的人,太上忘情,才司得了广袤无垠的离恨天。出世之人也不弃世,在天宫神坛俯瞰人间,“念念离尘劳,步步解脱天”,以其悲悯泽被天下苍生,其爱之深广,其所见之深远亦非常人所能及。如此,好与不好,心安即可。

故而,人生这三重境界是没有高下之分的,吾心安处,即是吾乡,吾心欣处,即是吾志。世之世事,大抵如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6858.html

更多阅读

《9自然之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初稿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9 自然之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初稿)解放小学 杨祖苗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要求认读的7个生字,会写14个要求读写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生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从关键句入手,根据事情发展顺序的特点(起因、经过、结果)把

于丹论语心得讲稿7《人生之道》 于丹 论语 心得讲稿

视频片头语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从岁月中借来的一段光阴,自己把这段光阴过成什么模样,你的人生就是什么样。论语中孔子对自己的一生有着非常概括的总结,我们如何理解孔老夫子对人生的理解,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讲《论语》

声明:《《尼采与杜甫以山为喻谈处世之道》写作指导 杜甫的写作风格》为网友征服与占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