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四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
第四章 击奏方法与基本技巧第一节鼓鼓的类别:威风锣鼓的鼓,基本上有三种。一是现在最变遍、地通用的扁鼓;二是阴阳鼓,即一个鼓手打一个大鼓,大鼓架在架子上,小鼓架在其右侧,拍钹时敲其小鼓,敲锣时敲其大鼓。优点是层次分明,音域宽广,更能显出阴阳对比。三是架子鼓。这种鼓,在击奏时,不能死打,而要弹鼓,还要敲出阴阳鼓的效果。即拍钹时敲鼓的前沿。打锣时敲鼓心,听起来也是轻重缓急,音响丰富,对比显明,悦耳动听。鼓是威风锣鼓的灵魂、核心。它对威风锣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敲鼓则十分讲究。敲鼓,不论什么音符,都是右手打强拍,左手打弱拍。如四分音符,|XX|(俗称一点子)如用单棰,即右手打,如用双棰,左右手同时打;八分音符|XXXX|(俗称二点子),则右手先后均匀地各打一下;前八后十六分音符|XXXXXX|(俗称三点子),则右手手连续打二下,左手打一下;前十六后八分音符|XXXXXX|(也称三点子)则右左手各打下后,右手再打一下;再如十六分音符,|XXXXXXXX|(俗称四点子),即在一拍时间里,右左手均匀地交替各打两下,而阴阳鼓则不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按照大鼓的要求去打就可以,而遇到钹锣交错节奏紧凑的地方,就得左手压过右手去打。如:|平平匡平平||XXXXXXXXX|第一、三拍都是打小鼓,第二拍,右手打匡(强拍)左手得到右侧打平(弱拍)。这种打法经过反复练习,就可得心应手。这是几种最基本的打法。除此,根据鼓谱需要,还有一些花彩的敲法,以达到刚中见柔,威中透情之目的。敲鼓帮:用左右鼓棰击打鼓帮,发出嘎嘎的脆声,如:|打各打各 打|打各打各打|打各打各打打|O打 打|此打法仍以右手打“打”,左手打“各”。敲鼓边:此打法严格地说不是敲,而是利用鼓皮对鼓棰的反弹作用弹出来的效果。即两手虚握鼓棰,手心向上,向前摧到鼓皮边沿,使鼓棰按音符在鼓皮上弹动,敲时要巧、要脆、要轻。如:|匡 匡O|嘟儿 嘟儿 匡|这儿的嘟儿,就是敲鼓边。嗑鼓帮:就是按照节奏用鼓棰前疙瘩,在鼓钉上左右划动,发出|花儿 花儿|的音响。例如:匡匡匡匡|花儿 匡|。如 花儿 是一拍,鼓棰不要回划,如果是|花儿花儿 匡|,那么两手从两侧向前划去,再从前向两侧划回,但必须是在一拍时间完成。按鼓:多用于后八分休止。如:|匡匡匡匡|O匡 匡O||XXXXX |O XXO|在最后一拍与锣配合休止,要干净利落,就必须按鼓。即在最后一拍击鼓后,左手立即用手按住鼓面。闷击:一般用于轻松愉快的情形,即用左鼓棰后端,按住鼓皮,右鼓棰稍轻击鼓,如:|匡 匡O|工 工工 匡 O||XXO|工 工工 匡 O|工即闷击。鼓的基本动作:鼓手把鼓背好后,目视前方,右手举棰至头顶,左手扶鼓,或冲跑或齐步走出。开打后胸部略向后倾,两腿分开成马步状,随着节奏两腿自然颤动。威风锣鼓素以粗犷奔放、慷慨激昂为特点,所以击鼓时,要幅度大动作大。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鼓棰要超过头顶,十六分音符,鼓棰应与胸部相平,这样不仅曲牌听起来威风,动作看起来,更为威风。鼓的其他动作:都是随着威风锣鼓表演性的增强而发展丰富的。如“马步跳打”(双脚离地面前进或后退同步跳打);“马步跳喊”(同步跳打时加喊声,以增强威风气氛);“左转打”、“右转打”(以一脚为轴心,向左或向右转九十度,转时要有力,落地必有声,要把转、打、下蹲同时在节奏里完成),“左弓箭跳打”“左弓箭后退打”等等,可因队形所需而定。应该明确威风锣鼓是打击乐,应以击奏为主,动作多少,要看对威风锣鼓是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适当运用。鼓棰的技巧:敲威风锣鼓时,常常会遇到前八分休止符或换气符号,在这短暂的停留中,鼓棰中挽一些花,以增强威风锣鼓的美感。“单棰花”:右手握住鼓棰的后端,手心向上,利用甩鼓棰的惯性,加上食指的“护送”,使鼓棰以手心为轴心,由外向上再到里,在胸前旋转一周,,即算完成。要注意,这是在八分音符的时间里完成。“双棰花”:它和单棰花的要领一样,只是左手有鼓带的限制,只能靠下挽花。“盘头花“:击奏中遇到的较慢节奏,为了占满空间,还要显示威武的气慨,才用盘头花,即右鼓棰抬高到头顶,逆时针转一周落下。鼓点(谱)的设计:威风锣鼓的锣钹谱是“死”的,但鼓点是“活”的,它可因人而定。因人是对初学者而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如平叉匡|平叉匡|,初学者可设计为平叉匡|平叉匡|平叉匡|平叉匡|XX XXX|XX X|,熟练后可设计为:XX XXXX|XX XXXX|,当然最理想的鼓点是平叉匡|平叉匡|XXX XXXX|XXXXXXX|由此可找出威风锣鼓鼓点设计的一规律:即锣鼓钹谱为八分音符时,鼓谱即为八分音符或前八后十六或前十六后八分音符。如果锣钹谱是四分音符,只要不结束句的最后一拍,一般情况下,鼓谱应设计为十六分音符或前八后十六音符,如|平平匡匡|,鼓谱就应设计为:|XXXX XXXX|XXXXX|,最后一个匡,应设计为四分音符,表示一句的结束。但也有特定情况下的设计,如:|匡 匡 | 匡 匡||嗨嗨|嗨 嗨|,四声锣的情况下,为了增强气氛,在敲锣的同时还要加四声嗨,那么鼓点就不能打十六分音符,而应打四分音符,更显得震撼有力。附:鼓练习曲:1、X X|XXXX|OX X|2、XX XX|OXX|XX XX|OX X|3、XXX XX|XXXXX|XXX XX|XX X|4、XX XXX|XXXXXX|XX XXX|XX X|5、XX XX|XXXXX|XXX XX|XXXX X|6、XXX XXX|XXXXXX|XXX XXX|XX X|7、XXXX XXXX|XXXXX|XXXX XXXX|XXXX X|第二节锣一 锣的打法:锣的敲法多用于端锣、举锣、托锣、提锣、敲锣边、按锣。现分述于下:先讲端锣:左手端锣于肚脐平,前沿略向下倾,右手握住锣棰的底端,开打后,右手从头顶通过耳侧,下到腹部击锣,当锣棰接触锣面的一刹那,要利用手腕的爆发力甩向锣面。右手击锣时,两腿膝关节随着节奏自然弯曲一下,右手上扬时两腿自然站直,就这样,随着节奏,周而复始的颤动。(要注意:锣的里沿不能接触身体)再讲举锣:当曲谱由低潮将要转入高潮,或者打到情不自禁、极其兴奋之际,自然要用举锣。举锣,就是左手把锣举到肩部略靠前成45度的地方,右手从头顶的右侧,下到左肩部击锣,其手腕的爆发力和腿的颤动与前述同。和举锣相联系的就是推锣。为了显示高潮,表达情绪的激奋,增强威风锣鼓的气氛,往往以剽悍、粗犷的推锣动作来助威,使之“威”上加威。推锣从举锣的部位开始,向左上方45度的方向推起,推锣可根据教练要求,或注视锣的方向,或注视正前方均可。推锣一般是在“平”的半拍推起,如匡平 匡平|匡匡平平|匡在肩部打,平就得推起。第二拍匡,又要把锣拉回到肩部同时击锣,但第二小节第一拍就得在肩部打完匡匡,到平平,再起,推上去停留一拍。按此推锣,如果是平匡平|平匡平|就是先推锣,后半拍击锣。由此可见,推锣是锣表演中的一个动作,也是威风锣鼓的独到之处。下面再讲托锣。托锣和端锣、举锣不一样,前面几种均可利用腿部颤动时向上的反弹作用,连身躯带推锣一气呵成,而托锣就要靠臂力的支撑。托锣,身体朝正前方,身体的重量放在右腿上,左腿跨前半步,脚根着地,脚尖跷起。左手持锣,举到头部略靠下的部位击打,击打时曲肘收回,然后颤动,头部略向后扬,犹如抬头望月(锣)。提锣,在威风锣鼓里是较轻松的敲法,在由高潮转入低潮,缓和气氛的同时,使敲锣者也得到“喘息”的机会才用之。提锣,有多种敲法,根据情况与队形的需要,可弓箭步敲,并可提到腹部敲。敲锣边:当威风锣鼓进入轻松欢快或抒情段落,可敲锣边。如鼓谱是|打各打各打|打各打各 打|打各打各打打|O打 打|,锣可敲边|当当当|当当 当|当当当当|O当 当|。再如锣匡匡 匡匡|O匡匡|当|,最后这个当,就是锣边,它虽用的不多,但可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敲锣边根据动作的联贯性,端锣、提锣均可。当威风锣鼓进入紧张、激烈之时,也可敲锣边,如“大杀”曲谱中的“出征”一节。锣旋律|匡匡 匡匡|匡 匡 匡 匡 匡 O|匡 匡 O|匡 匡 匡 匡 匡 O|匡 匡 匡 匡 匡 O||XX XX|XX X X XO|X X O|X XX X X O|XX X X X O||匡 匡 O|匡 匡O|匡O 匡 匡O|匡 匡|匡 匡
|X XX|X XX| XX XX X|XX XX|XX XX|“X”作敲锣边铛音的附号一半或三分之二的锣可端锣演奏旋律,另一半或三分之一的锣可提锣敲锣边演奏,|当当当当|当当 当 当|使人隐约听到马蹄声声,风声阵阵,将士出征的情景,这段锣的二重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按锣:多用于后八分休止符。最后一拍敲完后,右手不要抬起,立即用手掌按向锣面,形成休止。二 锣的动作锣的动作与威风锣鼓其他乐器一样,要刚(劲)、粗(犷)、豪(放)、美,才能引人入胜。前面讲过的推锣、托锣是表演中的动作,举锣、端锣、提端都是敲锣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动作。动作是在威风锣鼓发展前进中,产生、提炼、发展的,所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下面讲讲在训练实践中,常用的几个动作:左右甩锣:第一拍,面向正前方,挺胸收腹,锣面垂上朝前,左腿向左大跨一步,成大马步,与此同时,锣向左甩去,停留在膝盖之外的部位。第二拍来不动。第三拍转向右侧,动作和第一拍一样,第四拍不动。来管向左向右,始终挺胸部一字甩开,不要弧线,才显得刚劲有力。上下推拉:第一拍,双手扶锣。锣面垂直朝前,两臂伸直,推到头顶,整个身体尽量抬高。第二拍,两腿稍曲,把锣拉到胸前。第三拍,推拉各一次,第四拍,推上。如果两句曲谱连起来,那么左右甩锣,上下推拉,也要连起来。由此可见当锣连续四拍或八拍休止,此动作完全是为了充实空间,增强威风的气慨。众星捧月:当队形变换成若干小组时,小组人数不论多少,均可作此动作。以七人为 例,第一拍变队形,第二拍既成圆形,一人在中间成圆心,两手平着高举,锣面朝上,其余六人成圆,把锣推向上前方,目视铜锣,同时右臂后伸,与左臂成斜一字形,此时身体的重量放在左腿,右脚根离地靠后半步虚立。海底捞月:在众星捧月的基础上,右脚不动,左腿由左侧向后转,左腿大跨成弓箭步,锣面朝上,放到膝盖前击打。该动作要打、动一拍完成。排练中,上述两个动作常连贯使用,一气呵成。三 锣棰的技巧锣棰的任务有二,一是按曲谱的音符、节奏把锣敲响、敲好,二是掌握运用好锣棰的技巧。但不要单纯为技巧而技巧,要把技巧与曲谱、技巧与动作,技巧处情感,看做是相互依存、相互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情感的激发,情绪的发泄,是威风锣鼓发展的必然。单棰花:右手举过头顶,拇指、食指、中指握住锣棰的底端,(达到松而不掉)由上向里时,再由下向外,在一拍时间里旋转一周。锣棰由上向里时,手腕要向里向下压,锣棰向外时,加上它旋转的惯性,就会成为锣棰花。单棰花,一拍一“花”,一般是在缓和、抒情的节奏里使用。如:匡匡|平叉平|,在第二小节的第二拍,就要用双棰花,即八分音符挽一花,这样锣棰花和曲谱就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了。纺线花:它是模仿过去单车纺线往出抽纱的动作而得名。是在特定的曲谱中使用,用来抒情、耍彩,起点缀之效用,故不宜多用。挽花时,右手从右侧下部向右后方向开拉,一拍一个花,边拉边挽花,目光随着棰花转。纺线花的挽法和双棰花一样,只是在手的运动中挽成。如:|匡匡O|嘟儿 嘟儿 嘟儿匡 O|,这儿的嘟儿就是挽纺线花。抛锣棰:它是在威风锣鼓表演中,利用拍钹的间隙,把锣棰高抛二米左右接上再打的一种技巧。从抛到接,时间较短故不宜过高,否则在规定时间里,接不到棰,影响下面敲锣,同时过高易偏离方向,影响整体队形。第三节召钹如何持召、拍召,第三章第三节已讲过,现在讲一下召的技巧。召的技巧十分重要。它与曲谱、形体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如果没有技巧,它将没有生气,没有活力,好像是一个只有心脏跳动的植物人一样。所以说,良好的技巧,它不仅可使人们体会到“威风”的含义,而且能使威风锣鼓的精髓淋漓尽致的发挥,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召最主要的技巧,就是翻召。也是威风锣鼓的一绝,翻召在民间有个说法“召不过头”。翻召,总的说就是“前翻”和“后翻”。前翻,又分“前小翻”和“前大翻”。前小翻:即拍钹后,钹面翻向正前方,成90度角。一般是在缓慢节奏里使用。如:平叉 平|平叉平|可一拍一翻,对召来说就成了|平翻 平翻|平翻平翻|。前大翻:拍钹后,利用手腕的翻转,把钹面翻向左右两侧,即翻一百八十度。这种翻法,一靠手掌把钹碗控制牢,不要摇晃;二靠手腕的转动,用好一刹那的爆发力;而且它只能在半拍的时间里完成。后翻,又分“后小翻”和“后大翻”后小翻:它和前小翻一样的道理,只是翻的方向相反。后大翻:也是和前大翻一样,拍完后,向后翻180度。它还往往与前大翻联起来使用,形成翻270度或者360度。即拍后把钹面翻向后90度或180度,然后顺势翻向前90度或180度。上述前翻、后翻是召钹里常用的最基本的翻法。还有一种是难度较大,不大常用的翻法,即“拍前翻”。其翻法是利用拍钹前的后八分音符把钹后翻90度,然后按音符拍钹,拍后再前大翻。整个过程是在一拍半的时间里完成270度的翻召。如果放在节奏里,就是|O后翻| 平翻|。例如匡匡 匡匡|匡匡平增|在第二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就要后翻,也就成了匡匡匡匡|匡匡翻 平平翻,通过反复练习,理解节奏,定会熟能生巧取得成功。随着威风锣鼓的发展,尤其是队形排列的需要,还会产生新的动作和技巧,但只要掌握了“翻召”这一基本技巧,也就奠定了拍召的基础,其他难度,也就会迎刃而解。第四节铙钹铙钹,由于是上下相擦,就受到许多限制,加之它有重任在肩,越是热闹,越在冷静,越是激昂,越要稳住阵脚,故技巧不宜过多。转铙,在擦铙的过程中,铙随手转,手随铙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自然而然,铙柄就会在手心里转动。要曲谱某句的最后一拍,就可以转铙,如平叉平叉|平叉平|,最后一个平,就可转铙。转铙,可利用四分音符的时间,顺势扬到头顶,但要转而不离手。抛铙,“转铙”是“抛荛”的准备,“抛铙”是“转铙”的必然。在转铙的基础上,高抛离手,然后接住,就是抛铙。这一技巧难度较大,要训练有素,万无一失。抛铙多高为宜,即要看铙手的熟练程度,还要看曲谱允许的时间,一般以一米五的高度为宜。
更多阅读
《神探狄仁杰3》的三大诟病 神探狄仁杰第3部全集
央视电视剧频道热播的《神探狄仁杰3》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在其即将结束之时,作为一个热心的支持者在些班门弄斧地提几点建议,也算是对《神探狄仁杰3》剧组的一点疑问性询问吧,那就是此剧让观众不太满意的三个地方。第一,剧情过于累赘,回
《狄仁杰传奇之滴血雄鹰》梗概 滴血雄鹰太恐怖了
第一集当年,武则天残忍杀死王皇后和萧淑妃,又下旨处死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晚年,武则天经常做噩梦,梦见他们向自己索命,狄仁杰为武则天治病,给武则天解心头之结。益州等地接连发生命案,死者都是没有身份户籍的流人,现场都画有一只滴血雄鹰
狄仁杰之_通天帝国粤语中文字幕 狄仁杰之通天帝粤语
狄仁杰之_通天帝国">
《狄仁杰通天帝国》:爱一个妖后其实很刺激
徐克导演自95年《刀》起,便迷恋于影像与剪辑的突破性实验,故《顺流逆流》《雷霆一击》赢得小众喝彩,却远离了主流与票房,而《新蜀山》《黑侠2》《七剑》视效与剧情相继溃败,《深海寻人》《女人不坏》彻底跌进谷底后,徐克此时联手内地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徐克电影10大经典
文字来源:《博览群书》2013年10期 图片博主摘自网络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徐克电影10大经典 李小飞 9月28日,徐克导演的《狄仁杰2:神都龙王》上映,其3D还原唐朝盛景,以及出色的悬疑设计都勾起了影迷们的胃口,徐克从影三十余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