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第二篇古蜀国蜀陽氏簡述《歷史揭密三》
蜀陽氏古稱蜀人。(前8600年-前4000年)。爲蜀人之一
蜀陽氏族原始人一萬年前。嬖蝤爲古稱蜀人。崇拜太陽,以太陽光華爲圖騰。故作陽姓。嬖蝤:陽氏原始部落王(西元前7600年-前4000年)。起源於蜀四川盆地沱江岷江(資陽縣與樂山丘陵帶)。遠古造山運動,喜瑪拉雅山突起,四川盆地以以隨之突起,初期是是海水,古四川盆地三疊紀末期,蜀之南方資陽自貢樂山這壹帶是開闊的賓湖地帶海洋潮退。盆地形成淡水湖泊,"恐龍"誕生,隨地殼突起,淡水湖泊水退出,"恐龍"滅絕在自貢大山鋪,井研,榮縣山丘一帶。"榮縣峨眉龍"滅絕在榮縣西瓜山。海洋潮退又埋藏了大量的鹽、今自貢、五通、馬踏鹽都。而哺乳動物猿在高山地得以生存。體表長毛的熱血動物猿最終取代恐龍成爲地球主宰,爲蜀人類誕生奠定基礎。一萬年前蜀就有了原始人。前5600年原始部落王嫄,陽姓,教民觀太陽、查雨水、種五穀,陽因而得名。陽氏。後稱蜀陽氏。後裔九鳳氏部落王國。
古蜀國:成都平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在100公裏的地區內,有很多個城池幾乎同時共存,已知的遠古遺址,郫縣三道堰的古城、溫江縣魚鳧村的魚鳧城、都江堰芒城村的芒城、崇州市雙河村的下芒城,和紫竹村的紫竹古城,新津縣龍馬寶墩古城,廣漢三星堆遺址,成都金沙,成都十二橋文化,岷山河穀羌族白馬族遺址,尚屬酋邦制時代,以血緣氏族部落的聚邑爲疆域,族人築城,建造起高聳的城堡,逐步形成城邑群落。前哨堡壘。城垣圍繞。天災人禍,族遷城廢,興廢消長,興衰變化多端,才會留下古城址群。都屬於同期的文化遺存。新石器時代,古蜀人生産工具主要是石器,石斧、石錛,能制作陶器,(臨邛陶遺存),主要有繩紋花邊陶、敞口圈足尊、喇叭口高領罐、寬沿平地尊爲標志。古巴蜀境內曾有數十個小部落小諸侯“戎伯”,司馬錯說:“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狄之長”,過去是通過簡略的文獻記載所了解到的,有關蠶蟲縱目、魚鳧神化仙去、杜宇化鵑、開明複活等傳說早已爲人所熟知,同時也使古蜀曆史蒙上神秘色彩。詩人李白曰“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第一節古蜀國尊雨氏西元前5100年---西元前2230年。
古蜀國:尊雨,公元前五千壹百年,母系氏族部落的女首領尊雨、嬟姓、太陽光華圖騰氏族後裔。在蜀盆地建立氏族部落、號尊雨氏、太陽光華圖騰氏族。三江(大渡河岷江青衣江)合流處嘉(今四川樂山),建立部落王國、國號“蜀"。
修築城垣。榫頭和卯口穿抖屋架頂土夯牆。開辟新的領地。種桑養蠶耕耘種禾.男耕女織(今成都金沙遺跡幹黍),尊雨在嘉是紡織業發祥地之壹。嘉定綢針織太祖。尊雨族部落在丘陵陵平原(蜀盆地)奠定了原始農耕文明的基礎,發明有石磨、石鐮、石鋤,骨針、竹針織物、陶器(邛崍臨邛高溫燒陶)、黑陶、白陶等。沒有私有材産,人們居住的房屋和使用的工具都是公共的,隨時代推進分族部落酋長萌芽私欲的狀態,既而在部落之間領地的爭奪了。
酋邦制時代,以血緣氏族部落的聚邑爲疆域,或者是村居或者築小城聚居,部落聯盟的酋長則據中心大城。有叔歜(國)、祝融、深目民(國):盼姓,食魚。北齊(國):古蜀人,薑姓,使虎、豹、熊、羆。毛民(國):古蜀人,依姓,僖姓、食黍,使四鳥.留下古城址群(成都的金沙遺址,新津寶墩遺址,溫江魚鳧城,郫縣三道堰遺址,三星堆古城)。
尊雨氏太陽光華圖騰氏族。尊雨氏時期信仰神、神是神聖的、大巫祭祀以(金)、(木)、(水)、(火)、(土)爲內容的太陽神卦圖行教。五神、金神主宰陽間、木神宰主宰禾黍、水神主宰水怪、火神主宰火神爺、土神宰陰間。大巫魔杖(木杖)上分別有以魚神和鳥神不同怪獸主宰頭圖。後道教正規化八卦陰陽卦圖後。帝摯青陽在蜀聯盟時以尊雨的太陽圖騰主宰萬物的中心、沿少昊四鳥爲官名、將四鳥隨太陽繡於帝袍。並作四鳥隨太陽聯盟旗幟圖騰。四鳥官乃曰:金鳥管兵馬,木鳥管材黍,水鳥管治水,火鳥管冶制。同今"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如出壹瞥。
古蜀人先祖為蜀山氏,蜀陽氏所衍生姓氏以動植物自然物或其他物件爲姓氏。如下:陽姓、嬟姓、尊雨氏、九鳳氏、北齊氏、毛民氏、杜鶿姓、栗姓、華婿氏、西陵氏、祝融、青山氏、甑姓、蠶叢姓、魚鳧氏、深目民(國)。雷咨氏、黎女氏、繒氏、柳姓、陶姓、梅姓、李儷氏、蠶叢氏、桃姓、婲姓、葉姓、唃穀氏、叔歜國、等。均在古蜀盆地居住、之外遷移來少昊氏、少典氏、樸氏、督氏、鄂氏、嬍、苗。古蜀盆地西部是崇山峻嶺的岷山、龍門山、邛崍山居住的是古羌人和黃河上遊青、甘、陝、山遷移來的白馬人(藏人)、回人、彜族、降居黃帝氏族。古蜀盆地東北部是崇山峻嶺的大巴山居住的是巴人、土家族、移來的蚩尤、山苗族。
曆史紀錄:陽嬟姓陽處父晉國大夫圃祖籍蜀, 蜀國是中國古代先秦時期的蜀族在現今四川建立的國家,後被秦國所滅。
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平原和河網稠密地區之一,中國最大芒硝産地。又稱盆西平原或川西平原。位於四川盆地西部。廣義的成都平原,介於龍泉山以西和龍門山、邛崍山以東之間,北起江油,南到樂山五通橋。包括北部的綿陽、江油、安縣間的涪江沖積平原,中部的岷江、沱江沖積平原,南部的青衣江、大渡河沖積平原等。三平原之間有丘陵臺地分布,總面積2.3萬平方公裏。小範圍的成都平原,僅指北起綿竹、綿陽、德陽、羅江、東到金堂、龍泉、華陽、西抵灌縣、脾縣、崇慶、大邑、中有溫江、成都、雙流、新都、廣漢、南到新津、邛崍爲邊界的岷江、沱江沖積平原,是構成盆西平原的主體部分。因成都適位於平原中央故稱成都平原。古蜀曾同時並存著許多部族式的小國家。
本紀中石器時代歷史蜀地國王帝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君王:先後有尊雨氏、九鳳氏(國)、北齊氏、毛民氏、蠶叢氏、華婿氏、柏灌氏、西陵氏、魚鳧氏、老童、祝融、儋耳(國)、燭龍、弇茲、噓、常羲、青山氏、李儷氏、杜鶿姓、無腸(國)、少昊青陽氏、叔歜(國)、在蜀建部落王國。《華陽國志》雲:“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魚鳧。”。《讀史方輿紀要》:“溫江縣…鳧城,縣北十裏。相傳古魚鳧所都。考古現發掘四川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古城主魚鳧氏、蜀祖蠶叢、金沙、大溪文化、西昌禮州文化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新津龍馬“寶墩文化”(少昊金天氏後裔長女昌僕封地)、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尊雨、太陽光華圖騰氏族後裔的生活城址);三星堆遺址是一處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遺址青銅時代前期的“三星堆文化”;青銅時代中期的“十二橋文化杜宇氏蜀國”,大渡河邊漢源等遺址。反應了巴蜀從古文化、古城、古國、原始宗教、經濟文化等文明的基本面貌和曆史進程。
春秋時期望帝杜宇(尊雨氏後裔,公元前2300年其杜鶿姓族在盆地敗逃西昌),公元前679年(在周厘王時),杜宇由西昌向中原地區爭奪。癸卯年前678年乃自立爲蜀王,號曰望帝。蜀國的都城遷至郫邑(今四川省成都市郫縣 )。遺體葬在郫縣城號望叢祠。望帝曆77年。
叢帝鼈靈杜宇望帝的臣相巴人,公元前600年、治水有功的蜀相鼈靈趕走杜宇望帝,鼈靈奪取蜀王位,號叢帝。建立開明王朝。初定都廣都(今成都市雙流縣華陽鎮),公元前516年遷徒到“新都”,軍屯營建都邑,建縣(今成都市新都)、建都成都。叢帝在位60年。鼈靈死後遺體被後繼人葬在郫縣城同望帝墓相鄰、號望叢祠。開明王朝共傳184年。望叢二帝共曆十二世,公元前316年亡於秦。
青衣羌國(漢時)羌國都在今寶興縣靈關鎮。國王安陽。
劉備公元22l--264,共43年曆二帝,劉備(223年死)以宗室稱帝於蜀建都:成都。蜀之國王。
李氏國王公元303--350李氏共七個皇帝{巴氐人}建都:成都。李特2年、李流1年。李雄30年、李班1年、李期3年、李壽5年、李勢5年。
王建公元9O7--927王建稱帝,國號蜀,史稱前蜀。建都:成都。.王建12年。王衍8年。
孟盈帝王公元933--965都:成都稱帝,國號“蜀”。1、孟知祥1年。2、盈昶3O年。
大西國1643年張獻忠平四川,成都稱帝,國號“大西國”。張獻忠平四川剿滅絕70%四川人,後在明清時期由湖廣江西遷移人口補充。
第二節有熊氏族部落始於西元前6100年--前2400年。爲華裔人祖之一
有熊氏族是伏羲女媧部族(大伏羲氏)的後裔始發湖北厲山,後遷居河北泫北,是有熊氏族部落中心,以天黿大龜爲圖騰,有熊氏後居住在紅山,青要山。後有少典氏,伏羲氏時諸侯。少典氏居於何地呢?黃帝母族附寶即是位居“華諸”壹帶的華族成員。華族中心區應是南依泰山、北臨濟水下遊的章丘城子崖龍山文化古國。山東出土的《伏羲廟殘碑》有雲:“東遷少典於顓頊,以奉伏羲之祀”。西元前6100年伏羲女媧氏居於甘肅。祝融:神也,獸身人面,生於青海昆侖山,乘兩龍居住南方於蜀地。
赤帝:祝融曰祝誦氏,曰祝龢,是謂蜀之後燭龍。為中華民族始祖。在公元前5600年氏族文化已發展。由母系氏族發展成部落、祝融是氏族部落酋長。伏羲女媧氏後裔、誕生於五0九0年。青海昆侖山。女媧後裔祝融、古帝,以火施化,是他傳下火種,教人類使用火的方法和留火種的方法。後人尊爲火神。祝融是在我國長期以來廣泛祭祀的火神。赤帝、是上古帝王。祝融死後,葬在南嶽衡山之陽,後人爲了紀念他,就把南嶽最高峰稱爲祝融峰湖南省衡山祝融峰上。有祝融殿,原名老聖帝殿,明萬曆年間(1573—1620)始建爲祠。在遠古時期,用火並不簡單。秦安大地灣遺址考古發現,在壹期文化(距今約8000年)的4座房址內出土有紅燒土塊、陶器及最早的彩陶制品,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取火用火。祝融氏部落發展用火技術,最終引發到爲掌管火的官職,顓頊曾孫重黎所擔任火正官。當火官有功,帝嚳於是賜以“祝融”的封號。重黎並不是“祝融”是而是官名。祝融的後裔分爲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史書稱爲“祝融八姓”。馬王堆漢墓出土孫子竹簡說在"反山之原"(阪山的原野)抵抗黃帝的赤帝,指中國古代的炎帝神龍氏石年之後代。
到西元前2830年祝融氏族部落發展分派很多。祝融氏之分派有熊,源於湖北始發厲山。有熊氏族,有熊氏族部落酋長、是上古第壹國君,天字輩,又號伊耆氏,諱烈山氏,又號厲山氏。誕生:西元前2790年。今河南新鄭人是也。
西元前2770年,有熊氏建國,號少典,建都涿鹿。有熊氏族是上古第壹國君,建都涿鹿。乃伏羲氏支派的少典國。有熊氏族強大起來,取代了伏羲女媧政權。妣有蟜氏之女安登(任似)。生長子石年(炎帝神農氏)、生次子勖其(少典帝二代國君)。
大典、少典有硚氏裔族主要有炎帝族,神農族、天黿族(軒轅族)、黃帝族。
四川姓氏文化研究室編撰:曾文清字祿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