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大战即将拉开序幕,曹操将荆州降将蔡中、蔡和兄弟派往江东诈降卧底,又将高级幕僚蒋干这么一个更高级别的间谍送到了周瑜的身边做策反、统战工作,顺便盗取绝密情报。
由此曹操知道了自己身边的荆州降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都有可能是心怀不轨的间谍。但是曹操并没有立即动手将蔡瑁和张允抓起来。而是继续开展战前的间谍战。
是不是曹操识破了周瑜的诡计呢?
曹操是一个非常多疑的谋略家,他当然不会轻易相信蒋干带来的单一情报,那么后来他为什么又要杀掉蔡瑁和张允从而又中了周瑜的反间计呢?
在双方的间谍战中东吴使出了苦肉计——周瑜打黄盖,黄盖受杖刑之后派阚泽过江向曹操送信,表达被周瑜杖责的愤恨和投降曹操的意愿。当时曹操并不相信老将黄盖,因为黄盖是孙权的老部下,但是当周瑜内部的卧底间谍蔡氏兄弟证实了黄盖确实被周瑜仗打八十军棍时曹操开始疑虑起来。但是仍然没有完全相信黄盖,所以黄盖率船队来投降的时候,曹操立刻就命令水军派出了一只侦察部队企图拦截、迟滞黄盖的船队。
所以曹操根本不会相信一个渠道的情报,但是荆州降将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却在曹操屡次催促进军都以水军尚没有练熟,不可轻进为由推脱,而且在与周瑜水军一次小的接触战中又打了败仗。曹操难免对蔡瑁和张允的忠实抱怀疑的态度。因为荆州水军是当时的王牌,孙坚不就是死在了荆州守军的箭下吗?荆州投降的水军此时肯定也是军心摇动。结合种种蛛丝马迹,又有了蒋干偷来的书信证实。曹操必然杀了蔡瑁和张允。换上了自己的手下毛介和于禁。
从而,曹操在现实和情报的互相印证下认定了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是心怀不轨的卧底间谍。
诸葛亮趁着大雾,带领向鲁肃借来的二十条小船向曹操的水军营寨进发。离曹操的营寨不远,诸葛亮将小船一字排开,敲锣打鼓虚张声势,骚扰曹操的水军。同时和鲁肃摆开了酒席,若无其事地喝起了酒来。这一切将鲁肃吓得魂飞魄散。而且诸葛亮却旁若无人,镇静自如。鲁肃的胆小谨慎衬托了诸葛亮的大智大勇。但是我们和诸葛亮一样犯下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诸葛亮本人是一个极其谨小慎微的人,他为什么要此时冒险呢?为什么要如此冒险呢?
他不怕毛介和于禁的水军出击吗?诸葛亮不怕,为什么不怕呢?诸葛亮料到江上大雾一定可以让曹操的水军以为有埋伏而不会轻易出击的。但是毛介和于禁的部下为什么不派一只小股的侦察兵去探听虚实呢?当时江上的大雾和黑暗确实掩护了诸葛亮和鲁肃,但是也确实暴露了蔡瑁和张允的老部下对曹操离心离德的倾向以及毛介和于禁的无能和处置不当。
如果蔡瑁和张允的部下打几颗照明弹、(当时没有)或者发射几支火箭一定可以将诸葛亮和鲁肃的草船烧得灰飞烟灭、片甲不回。但是没有,奇怪的是真的没有,这就非常地不可思议了。
而且曹操水军的射箭举止正中诸葛亮的下怀,就像有计划订购的一样,密如骤雨地向诸葛亮的草船射去十万支箭。
所以曹操当初杀掉蔡瑁和张允是正确的,因为他们有间谍的嫌疑,他们死后的水军面临突袭,处置不当,想必是对曹操杀掉蔡瑁、张允的愤怒而表达的消极和怠惰。
我们回顾此一事件的始末我们就有许多的疑问:
一、毛介、于禁为什么没有派出一只小部队出击呢?很可能是军令不通畅,因为曹操的水军全部是刘表的老部下,刚刚投降曹操,导致军心不稳,曹操刚刚将蔡瑁的外甥刘琮和蔡瑁、张允杀掉。
蔡瑁的部下一定有怨恨之心,将士有离心离德之意。消极避战是一件极其自然的事情。
二、不放火箭也可能是上述原因,但是诸葛亮却独出心裁地让让自己的士兵大喊:“谢丞相箭!”
这就非常不可思议了。诸葛一生唯谨慎,诸葛亮怎么会做出如此愚不可及的命令呢?
当时草船上满载着十万支箭,即使顺风顺水也不会比来时的逆流而上轻快多少。这时已经明白过来的曹操水军为什么不乘风派兵追击呢?如果毛介、于禁派出了轻便船只和水军追击诸葛亮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呢?
没有,真的没有。
同时曹操也就犯下了杀掉刘琮之后的第二个错误。也就是赤壁之战的连环错误之一。
毛介又是何许人呢?毛介在历史上记载:少为县吏,是一个文官,突然调任水军都督。后来又被曹操关进大狱。而于禁是一个由纯粹地步兵提拔为将军的将领,后来也被曹丕羞辱而死。可见曹操对两个人的使用不当也是赤壁大战失败的诱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