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儒林外史》看完了。书到了后面,减了批判的力度,写的更多的是一些义士行举,而在最后一章里,甚至来了一招死后表彰,也算是一种安慰与团圆吧。在中国的很多小说戏剧中,几乎都是以大团圆结局作结,就是一些原先并不那么圆满的经后人之手一改编,也就成了团圆的了。
这大团圆的结局,向来为一些写作者及评论家所诟病,总觉得这样的套路与思维显得俗套与浅薄,并不能给予人们最为深刻的触动与启发。
自己刚开始阅读的时候,我也总是盼望着大团圆的结局,一旦如愿看到美好的结局少不得眉开眼笑,一旦遇上悲剧的结局势必得洒几多泪断几回肠。那时,是喜欢团圆的结局而排斥悲剧落场的。后来,读了些评论家的文字,方晓得悲剧的好,因此心里虽也还盼着能遇上大团圆的结局,然而还是觉得悲剧更令人震撼,而何以震撼却是需要借他人的品读从而间接了解。对于读书,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小说,我的思维永远是片断性的感悟,难以形成系统有序的论述,这确是我之弊病,多次想要训练下自己的思维,奈何总不见成效。后来,渐次觉得,其实,大团圆的结局虽然俗气了点,但是烟火尘俗里要的可不就是些俗气但却温暖的东西嘛。这世界上学文学的人毕竟是少数,有雅致的人也不多,大多数的劳苦民众,生活已经足够艰难,图的也就是一份超越现实的安慰了。从这点来看,大团圆的结局却是真好。
中国的一些作者,在书写一本书的初始之时,虽也有些极尽凄凉之能事,渐到后面渐而缓和,并不像西方的作品那般总有那么一些一黑到底的沉到深处不得自拔的 黑暗。比如《红楼梦》的结局,很多学者都持着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如果是曹雪芹原稿不丢,那么结局真就是一片白茫茫大雪真干净,绝不会是高鹗笔下兰桂齐芳的复苏。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再想想或许也未必如是。写作之人,总脱不离时代的影响,总会或多或少地烙上那个时代理想的烙印,因此,虽然一开始心底的失望暗潮汹涌气势骇人,在书写的过程中,一些积蓄在心底的善与期冀会渐渐复苏,于是写着写着,局面就变得明朗团圆了。从后来人的视角出发,会觉得作品的艺术作性有所贬值,有一种后不如前的感觉。而从作者来说,或许就是一种明灭的希望,是一种对美与善的执着与追求。对于读者来说,从彻底的悲剧中能得到灵魂的洗礼,而从团圆的结局中却能够感受到一份善念与希望,那是一种即便生之艰难便即苟活也坚强地活下去的韧劲。
这么想着,我就喜欢上了大团圆的结局,我也能感受到那些写出温暖文字的人的笔尖所淌出的善意了。
在艺术上,或许悲剧更胜一筹;而在人生上,更需要的是一份俗世的温暖与善念。
所以,我开始喜欢《最炫民族风》这类的歌曲,所以看着广场上跳舞的老头老太会有一种幸福与温暖流溢在襟怀当中。
2012/06/2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