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 韦的含义

  [ 韦 ] 拼音:wéi 繁体:韦
  部首:韦 部首笔划:4
  简体笔划:4 台湾笔划:9 康熙笔划:9
  拼音输入:wei 五笔输入:FNHK
  组词:韦编三绝

[相关典故]

  据说孔子晚年爱读《周易》,以翻动次数多,使穿竹筒的皮带(“韦”的意思是熟牛皮)断了好几次(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后用“韦编三绝”形容勤奋学习。
  一、夏朝少康时有豕韦国,其后人以韦为氏。
  关于韦姓的姓源,《姓纂》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出自颛顼大彭之后,夏封于豕韦,苗裔以国为姓,家彭城。”
  另外,《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对于韦姓的出处也更加详细的说明:“夏时封颛顼孙大彭为诸侯,少康时封其别孙元哲于豕韦,苗裔以国为氏。”
  由此看来,韦姓也是上古人瑞彭祖的后氏。最早的一支韦氏来源于夏朝时候,传到4000多年以前曾经中兴夏室的少康的时候,又把彭祖的一支别孙元哲封在一个叫做豕韦的地方,这一支子孙后来也依照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统统改姓为韦,而子孙世代繁衍到今天。因此,韦姓与彭姓,在4000多年以前原本是一家人,两姓之间有着十分微妙的血缘关系。
  韦姓的最初发源地“豕韦”,据后世考证,大致是在今江苏省铜山县的附近,因为,当初彭祖的封地是在大彭,大彭就是现在的江苏铜山,而《姓纂》上指出“家彭城”,彭城也就是今江苏徐州的古称,所以,当初豕韦的位置,也应该不离江苏铜山的附近。古代习惯在名的前面冠以地名来称呼人(就如同现代对领导前面冠以职务同一个意思),人们于是对豕韦国的人称呼为豕韦某、豕韦某某,久之豕韦就成了这个地方的人习惯前面加的称呼,也就演变成了豕韦姓,再后来就去掉复姓豕韦,而单用韦,这就是韦姓的最早起源,来自于夏朝的豕韦国。朔源:黄帝有二十五子,一子为昌意;昌意子为高阳(帝颛顼);高阳子为卷章(老童);老童生二子:重黎和吴回;吴回生一子陆终;陆终生六子:昆吾、参胡、彭祖(即钱铿)、邻人、安、季连(楚国先祖);元哲即为韦姓的始祖,为黄帝的十世孙;这就是最早的韦氏族谱记录的世系来源。
  二、少数民族韦姓。
  韦姓少数民族,主要是在广西地区。他们既有韦姓人徙人或与韦姓人通婚生子者,又有韦姓中的客家人,还有少数民族从姓韦者,情况比较复杂。但他们绝大多数人是韦贤的后裔,则是可以肯定的。唐代以前的广西韦姓人已述,现将广西少数民族中的韦姓人简述如下。
  唐代时,邕管(今广西)的广源州蛮酋中有韦姓。
  明代广西土司知州中有韦延寿、韦贵、韦万安、韦保良、韦应鲲、韦昆能、韦文明、韦法真、韦公良、韦富、韦显忠、韦布等。
  东兰州文兰洞蛮的土司知州在明代有韦钱保、韦万目、韦赞见、韦济民、韦爵应、韦玩,清代有韦喜、韦兴宝、韦正宗、韦起云、韦虎臣等;清代有土司知州韦昌、韦懋迁、韦懋选等;
  明代广西僮族中有韦朝威、韦朝猛、韦银豹;瑶族中有韦香等;
  壮族中的韦姓人则更多,如辛亥革命烈士韦云卿等。
  明代贵州的“八番”中有韦番,韦番中有的人后融人了布依族。清代时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中的韦姓人较多;云南地区至明清时期,少数民族中有韦姓分布,有的还迁入今越南民主共和国北部;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中亦有韦姓。
  明清时期,蒙古、满族中有韦姓。尤其是东北地区在唐代后韦姓人兴盛的基础上,历宋、元、明、清,不仅本地的韦姓人又有发展,而且又有韦姓人迁入。
  汉代西域疏勒等国的韦姓人,有韦国亡后融人西羌族的韦姓人,亦有从杜陵沿丝绸之路入西域的韦姓人。
  三、赐姓他姓改姓
  赐姓韦:
  桓彦范。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今江苏省镇江)人,以官宦子弟入仕,任司卫主簿。唐时宰相狄仁杰赏识其才,荐为监察御史,累迁官为御史中丞。武周长安年间(702年—704年),他升任司刑少卿。武皇男宠张昌宗引妖人入宫占卜,图谋不轨。大臣宋璟欲问昌宗罪,而武皇庇护。桓彦范上书揭露昌宗野心,陈述利害,请求将昌宗交予三司问罪,武后不理。内史李峤上奏武皇,请求为酷吏害死的人昭雪。桓彦范数上书,陈述利害,再三请求为冤死者昭雪,武皇才允。他刚直不阿、忠于社稷的行为引起宰相张柬之的注目,并引为心腹近臣。
  周武皇身体日差,病也加重,男宠张昌宗、张易之为保位频繁活动,欲夺天子之位。宰相张柬之、太平公主等为保李氏社稷,谋诛张氏兄弟,桓彦范等参预策划。诛张昌宗、张易之等后,唐中宗李显复位,韦皇后临朝听政,以拥立功封桓彦范为谯郡公,赐实封食邑500户,升任侍中。他看唐中宗懦弱,大权由韦皇后与男宠武三思等掌握,心中焦虑,又上书唐中宗,劝其勿大权旁落。唐中宗不听。韦皇后、武三思等欲擅权,以方土郑普思为秘书监,道士叶静能为国子祭酒。桓彦范上书反对。由此韦皇后、武三思集团与功臣桓彦范等结下仇恨,欲除掉他。
  李显皇位形同虚设,一切事情完全听韦皇后处置。韦皇后与武三思采取明升暗降的策略,封桓彦范为扶阳郡王,加特进,赐姓韦,与韦后同籍,以示宠幸。韦彦范后被韦皇后贬逐而死。唐睿宗李旦复位(710年)后,下诏恢复彦范的“桓”姓,追复其侍中、特进、扶阳郡王官爵,赐实封食邑200户给其子孙,谥号曰忠烈。
  两唐书为其立传时,均称桓彦范。所以,桓彦范不应归属于韦氏。所出的姓氏书,均把他当作赐姓韦的代表人物,是不妥的。
  隋文帝开皇年间,京兆人韦衮以屡立战功升任左卫中郎将。他的荣升,得力于家奴桃符(无姓)。桃符除侍候他外,并从其习武,胆大勇敢,又有谋略。韦衮每奉命出征,桃符都跟随,每战都出生人死护韦衮,在敌阵中横冲直闯,无人能敌,人称飞虎将。韦衮视桃符为亲子,向隋文帝表奏其功,释去奴隶身份,成为自由民,又在杜陵一带赐其田、宅,助其娶妻成家。桃符成家立业后,感恩韦衮,宰杀黄公牛奉献给韦衮,并向故主人求赐姓。韦衮为桃符以恩报德的精神所感动,亲切地说:“你我出生人死于沙场,亲如父子,就从我姓韦吧。”桃符和妻子、儿女十分感动,说不敢与主人攀亲。韦衮坚持,桃符才接受。他的儿女由此姓韦。他自己不敢直呼韦桃符,便自称为“黄犊子韦”。因韦衮的关系,加之韦桃符是隋文帝所封赐的功将,杜陵韦氏宗族亦承认是其家族成员。韦桃符后成为杜陵富豪,后代至唐中宗时还出了韦皇后,宰相韦温及诸驸马,显赫无比。韦皇后使这个家族登上了富贵荣耀的顶峰,也使这个家族跌进了万丈深渊,导致了灭族。经历大起大落、大落大起的韦皇后,在报复社会和贪婪最高权力中毁了自己,也毁了家族几百口人,三代以内的祖坟也均被毁。其家虽属韦姓,但不是韦贤的血缘后代。
  改姓韦:
  韦君宜,作家,北京人,女。她生于1917年,原名魏蓁一,更名韦君宜,清华大学肄业。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赴延安后,任新华社、《中国青年》杂志编辑及该杂志的晋绥版主编。新中国成立后,她历任《中国青年》杂志总编,《文艺学习》主编,作家出版社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总编、社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期刊工作委员会主任。
  另外,传说汉初韩信之子曾藏身于南粤,为避祸,以“韩”字半边“韦”为氏,即是第二支韦姓。起源于公元前196年。“京兆堂”韦氏族谱记载:“当钟室难作,信家客(楚中尉屠中少年)匿其三岁幼儿韩滢,客知何素与信善;客往见何,微以信无后意;何淫淫泪下仰天叹曰:冤哉冤哉。客见其诚,乃以实情告。何惊呼,信尚有儿乎?中国不可居,急逃,南越佗必能保此儿;乃修书遣客(蒯彻、楚中尉屠中少年),至南越赵佗处,曰:此淮阴侯儿,公善视之。”南越武帝赵佗重萧何信义,仰韩信之威名,同意抚养信子,取韩字右边一半为韦姓;防止刘邦觉察而改姓。十九岁后赵佗授韦滢铁券赐封其为土夷长(蛮夷首领)。《史记》萧相国世家里面记载了韩信被刘邦诬陷谋杀,萧何就被刘邦派一都尉率五百兵卒包围相国府;《萧相国世家》里面的疑点即印证了“京兆堂”韦氏族谱所记载:萧何救了韩信三岁儿。从西汉才开始改姓韦,第二支韦姓起源于岭南。“京兆堂”韦氏何以比真韦人口众多?从韩信子十九岁为蛮夷首领开始到清朝“改土归流”止,韦氏在岭南很多地方做了土官将近一千八百年;从岭南大首领韦氏家族可以看出来,韦氏一直是岭南的望族,一人有十几个子女都是很普遍的;而中原因为朝代更替战乱,“十室九空”的年代时有发生。所以韩韦比真韦发展的多了很多倍,从京兆堂家族集中居住于岭南和“京兆堂”人口就可以看出来,京兆堂韩韦比真韦多了很多子孙后代。
  查证祖源还可以从家族堂口看出来每个家族的祖源,古代人类没有区分什么民族成分,多以某某人氏即祖籍来说自己的出身;韦氏经查证有以下几个堂口:京兆堂、扶阳堂、一经堂、五福堂、栖霞堂等等。
  “京兆堂”:从西汉到唐朝长安为京兆;韩信幼儿于公元前199年出生于长安,又于公元前196年得到萧何的保护,然后从长安秘密护送至南越赵佗处抚养保护;所以子孙后代以长安为自己的祖籍,即京兆堂的来历;从京兆堂多处于岭南(广西、广东、贵州、云南、海南)其他省有少数也是从南方迁徙而去;特别是岭南韦氏世袭大首领家族隋末唐初出现在广西上林,还有广东、贵州等地的京兆堂的韦姓都有记载从广西迁徙而去,所以京兆堂韦氏开始是居住于广西境内;宋朝韦氏居住于东兰;明朝即有宁明韦氏土官、永福韦氏首领、东兰韦氏土官、还有贵州韦番等等,从京兆堂韦氏大面积出现于岭南,而京兆堂90%以上家族都知道自己是韩信子孙,所以京兆堂即韩信子孙无疑。“京兆堂”韦氏都出于南方,中原也是汉朝以后各朝代以及清朝随太平天国而迁徙,例如韦俊和哥哥韦昌辉儿子现居住于安徽宣城。
  “扶阳堂”:韦丞相贤者,鲁人也。以读书术为吏,至大鸿胪,长信侯。以为人主师,本始三年为丞相,封扶阳侯,千八百户。为丞相五岁,多恩,不习吏事(不懂做官),免相就第,病死。韦丞相玄成者,即前韦丞相子也。代父,後失列侯。其人少时好读书,明於诗、论语。为吏至卫尉,徙为太子太傅。御史大夫薛君免,为御史大夫。于丞相乞骸骨免,而为丞相,因封故邑为扶阳侯。数年,病死。孝元帝亲临丧,赐赏甚厚。子嗣後。其治容容随世俗浮沈,而见谓谄巧。而相工本谓之当为侯代父,而後失之;复自游宦而起,至丞相。父子俱为丞相,世间美之,岂不命哉!相工其先知之。韦贤、韦玄成两代为相受封扶阳侯,子孙后代即以“扶阳堂”为家族堂口。“扶阳堂”韦氏居住中原,南方几乎没有。
韦 韦的含义
  “一经堂”:鲁郡韦氏,看到韦贤因诗书、论语起家,两代受封丞相。于是有语:遗子千两黄金,不如遗子“一经”(诗经),这是“一经堂”一个说法;另外一个说法即:韩信被夷三族,只有一个三岁幼儿逃脱保存,一个独苗发展起家,意即“一经堂”,如是事实,此为韩信子孙最早的家族堂口,用于未用祖籍证实出身的时期。“一经堂”中原的长江以南一带和广西广东都有。
  “栖霞堂”:多居住于河南中原一带,南方未有出现。
  “五福堂”:多居住于长江下游南方一带,岭南未有出现。
  “崇文堂”:这是山东费县的韦姓一支,自称成吉思汗之后,明朝皇帝赐姓。但查找明史,未有找到赐姓资料。
  同一个家族堂口,即为同一个祖源;韦氏是一个古代姓氏,起源于夏朝的豕韦国,此为真韦姓氏;有历史依据来证实韦氏乃是豕韦国之后。(韦振华 华人百家姓论坛)

[编辑本段][族谱思源]

  韦氏的历史族谱存于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如江苏的江都韦氏族谱八卷,丹徒京口韦氏族谱四卷,宜兴韦氏族谱十二卷,浙江东阳东春韦氏族谱三十二卷,松阳韦氏族谱二卷,太湖韦氏宗谱三十五卷,中山香山翠微韦氏宗谱十三卷,湖南姜华韦氏族谱三卷,广东韦氏族谱一卷,容县水源里覃族谱二卷,广西宁明思陵士州韦氏家谱,延陵韦氏族谱十八卷。

[编辑本段][历代名贤]

  韦氏英才辈出,历代都涌现出一颇有建树的人物:
  韦遐,初为韦方国(湋川(今陕西扶风县))国君。周武王伐纣时,韦遐带军从征,灭商有功。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封韦为伯国,迁于故国地韦(今河南滑县),称“韦伯国”,国君韦遐,也随之称“韦伯遐”。约于西周末或春秋初,韦国亡,余民迁居彭城(今江苏徐州)”。
  韦孟(约前228~前156年)西汉初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诗人,韦伯遐之第24代孙。在世时代约自秦始皇帝中期,至汉景帝初年间。秦时政治苛暴,孟躬耕不仕。韦孟傅楚王三代,亦通《诗》,传为家学。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高帝废楚王韩信为淮阴侯,封同父弟交于楚为楚元王,以孟为其传。自后又传元王子夷王刘郢客及孙刘戊。戊荒淫无道,在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因被削王,与吴王刘濞通谋作乱,次年事败自杀。韦孟在刘戊乱前作诗讽谏,不从,孟辞官举家东迁至邹(今山东邹城),此时他仍怀念先生旧恩,不胜依恋,作诗述怀。后逝于邹。据史书记载,他精于鲁诗,他的子孙传到韦贤,五世都是邹、鲁的大儒,当时,为诗并有韦氏之学,足见韦氏一门诗学的造诣之高。韦孟诗仅存《讽谏诗》、《在邹诗》两首四言长诗。前者用以谏王,后者用以述志,如并合起来,也可以当作他的自叙诗。诗体为四言,中正和平,不失诗人温柔敦之旨。或云:此二诗系其子孙好事述先人之类志而作。(见《汉书韦贤传》)
  韦贤(约前148~前67),字长孺,西汉时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韦孟第5代孙。被召而举家迁入长安(今西安未央区)做官。性质朴,善求学,精通《诗》、《礼》、《尚书》,号称邹鲁大儒。以经书致仕,征为博士、给事中,进宫授昭帝《诗》,迁光禄大夫、詹事、至大鸿胪。宣帝时,赐爵关内侯,徙为长信少府。以为人主师,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代蔡义为丞相,封爵扶风侯,享始平(今陕西兴平)食邑700户,赐宅第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平陵乡大王村)。从此,韦贤家族成为平陵荣贵门第。为相五岁,多恩,公元前69年以老病辞官,赏百斤黄金。卒谥“节侯”。从韦贤起,汉代始有丞相致仕制度。韦贤有四个儿子,三人为官。汉元帝时,拜韦玄成(贤之小儿子)为丞相,封于京兆杜陵(今三兆村南),家遂迁此,其长兄韦方山、二兄韦弘两家留居平陵,后世不显贵。杜陵玄成的子孙世代相传,累分立为数十家,成为大宗族,向全国迁徙。死后陪葬于平陵(汉昭帝刘弗之陵)。
  韦方山,西汉时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韦贤长子曾为高寝令,早丧,后世不显贵。
  韦为宏,西汉时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韦贤次子。官至东海太守,后世不显贵。
  韦玄成(?~前36年),字少翁,西汉时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三兆村南)人。韦贤第四子,位至丞相。少好学,明于诗、论语。谦逊侠士,尤敬贫贱以父任为郎,常侍骑又以明经擢谏大夫,迁大河都尉。徙为太子太傅。父贤死,玄成佯狂让爵于兄。朝议高其节。拜河南太守,御史大夫薛君免,为御史大夫。于丞相乞骸骨免,而为丞相,因封故邑为扶阳侯,而后失之列侯;复自游宦而起,至丞相。元帝永光初,(公元前43年)遂继父相位,封侯,封于杜陵(今三兆村南),家遂迁此。父子俱为丞相,世间美之。因此,邹鲁为之谚云:“遗子黄金满赢,不如教子一经————”。玄成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而文采过之。卒于汉元帝建昭三年,谥工候。玄成好为四言诗,著有《自劾》及《戒是示子孙》二首。(见《前汉书》本传)有集二卷,(《旧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韦昭(204~273)(《三国志》作韦曜,因避晋帝讳改)字弘嗣,三国吴郡云阳(今江苏省丹阳县)人。为当时著名学者。少好学能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太史令等职。尝承令作《博弈论》,(见《三国吴志》本传及《文选》)为时所称。孙亮时,为太史令,与华核、薛莹等同撰《吴书》。公元258年,孙琳废孙亮,立孙休为吴国皇帝,改年号永安,昭立五经博士而创设国学,开南京设国家中央学府之始,为古代南京大学之起源;官拜中书郎,出任博士祭酒,校定群书,掌管国子学。公元264年孙休亡,孙皓即位,昭封高陵亭侯,担任中书仆射、侍中,领左国史。昭屡忤其意,卒下狱杀之。昭会注《孝经》、《论语》及《国语》,著《洞记》、《官职训》、《辩释名》等。陈寿《三国志吴书》的参考来源就是韦昭的《吴书》。
  韦叟,晋陵(今江苏省常州)人,南朝镇军将军。善相术,初给还未做上皇帝的宋武帝刘裕看相,裕问其能否得州官。韦叟当众人说可为州刺史,暗中又悄悄告诉宋武帝说:“君相贵不可言”。刘裕本来就有心造反,听了这话当然心领神会,“若成,当为司马”,后武帝举事成,韦叟果然做了镇军将军。
  韦子粲,北朝齐人,官任豫州(今属河南省)刺史。
  韦睿(442~520年),字怀文,原籍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东南)人,曾祖时迁至襄阳。齐末为上庸太守,南朝梁武帝时任豫州刺史、雍州刺史、护军将军等职。因其多次率军大败北魏军,被魏人称为“韦虎”。宋时为右军将军、辅国将军等职。指挥果断,谋略过人。被誉为有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
  韦元恢,彭城(今江苏省徐州)人,北朝北魏东海太守韦合宗之子。任职北魏绿州刺史。北魏孝明帝(516-528在位)时值刺史元法僧据州外叛,元恢招聚同志潜规克复,事泄,为法僧所害,时人伤惜之。
  韦孝宽(509年~580年),名叔裕,字孝宽,陕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南)人。北周太傅,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的军事家、战略家。早年在北魏多次参与战事有功而升迁,后为西魏宇文泰所重用,派他镇守东西外交界的军事要地玉璧(今山西稷山附近),大统十二年(546年)东魏高欢率大军进攻包围玉璧,韦孝宽军力为劣势,但运用地形和战术守城,高欢运用各种战术攻城皆不克,东魏军围城五十余日,兵力损失惨重,最后退兵,高欢回师后病死。玉璧之战为东、西魏实力消长的关键战之一,原本较弱小的西魏,经此战后粉碎东魏想要灭亡西魏的企图。577年北周武帝接受韦孝宽的建议,成功打败北齐,统一北方。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破尉迟迥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
  韦节,隋炀帝时任御史职,曾出使西域,归后著有《西蕃记》一书。
  韦衮,隋代京兆长安人。隋文帝开皇年间,以屡立战功升任左卫中郎将。
  韦桃符,隋代京兆长安人。初为韦衮仆人。桃符除侍候韦衮外,并从其习武,胆大勇敢,又有谋略。韦衮每奉命出征,桃符都跟随,每战都出生人死护韦衮,在敌阵中横冲直闯,无人能敌,人称飞虎将。韦衮视桃符为亲子,向隋文帝表奏其功,释去奴隶身份,成为自由民,又在杜陵一带赐其田、宅,助其娶妻成家。桃符成家立业后,感恩韦衮,宰杀黄公牛奉献给韦衮,并向故主人求得赐姓。他的儿女由此姓韦。韦桃符后成为杜陵富豪,后代至唐中宗时还出了韦皇后,宰相韦温及诸驸马,显赫无比。
  韦总,唐太宗韦贵妃之祖父,官至北周骠骑大将军。
  韦园成,北周太傅韦孝宽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韦总之长子,韦贵妃珪之父。官至隋开府仪同三司郧国公。
  韦匡伯(573~617),是韦总的次子,韦园成之弟。韦尼子之父,贵妃韦珪的叔父。在隋朝时为尚衣奉御、舒国公。
  韦圆照,韦总的第三子、韦氏姐妹的叔父。尚隋丰宁公主杨静徽驸马都尉。
  韦思言,韦匡伯长字,韦尼子长兄。
  韦思齐,韦匡伯次字,韦尼子次兄。
  韦思仁,韦匡伯三字,韦尼子三兄。
  韦贵妃(597年~665年),名珪,表字泽,京兆杜陵县人。仅次于皇后的“四夫人”(正一品)之首。她是北周太傅韦孝宽的曾孙女,北周骠骑大将军韦总的孙女、隋开府仪同三司郧国公韦圆成的女儿。先嫁隋朝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二人之女就是定襄县主(阿史那忠的夫人)。李珉死后,韦贵妃再嫁李世民,生十王子李慎(纪王),650年,立为纪国太妃,死后陪葬昭陵。
  韦尼子(607~656年),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太宗昭容(正二品),可能初嫁王玄应,武德四年入秦王府。其曾祖父为韦孝宽,祖父为韦总。她的父亲韦匡伯是韦总的次子,即为贵妃韦珪的叔父。韦尼子是韦贵妃的堂妹。死后追封正一品。
  韦挺,雍州万年人。隋民部尚书韦冲之子,唐高祖平京师,署陇西公府祭酒。贞观朝历吏部黄门侍郎,拜御史大夫,封扶风县男,贬象州刺史,卒年五十八。韦挺,小时与隐太子建成关系不错。后因事与杜淹、王珪都流放岭南。太宗进入东宫后,征拜他为主爵郎中。贞观初年,王珪几次举荐他,于是迁为尚书右丞。拜御史大夫等。太宗将韦挺女儿许配给了齐王李祐为妃子。韦经常与房玄龄、王珪、魏征、戴胄等一起当顾问,参议政事。不久改授银青光禄大夫,行黄门侍郎,兼魏王府事。当时李泰受宠,太子承乾过失较多,太宗稍有废立的想法。中书侍郎杜正伦以漏泄宫中禁语被贬。当时,韦挺也参预了李泰的一些事。太宗对他说:“我已贬了杜正伦,不忍心将爱卿置于法律下”。于是原谅了他。不久迁为太常卿。
  韦弘机,京兆万年人。祖元礼,隋浙州刺史。弘机仕贞观时为左千牛胄曹参军,使西突厥,册拜同俄设为可汗。会石国叛,道梗,三年不得归。裂裾录所过诸国风俗、物产,为《西征记》。比还,太宗问外国事,即上其书。帝大悦,擢朝散大夫。累迁殿中监。显庆中,为檀州刺史,以边人陋僻,不知文儒贵,乃脩学官,画孔子、七十二子、汉晋名儒象,自为赞,敦劝生徒,繇是大化。契苾何力讨高丽。次滦水,会暴涨,师留三日。弘机输给资粮,军无饥,高宗善之,擢司农少卿,主东都营田苑。宦者犯法,杖乃奏,帝嗟赏,赐绢五十匹,曰:“后有犯,治之,毋奏”。迁司农卿。任司农卿兼将作监,为唐高宗建造了上阳,宿羽,高山等离宫。上阳宫位于洛阳,四面彼临洛水,谷水,皇家禁苑和宫城,其正门正殿皆东向,临洛水作横亘一里长的长廊,并作虹桥跨洛水与西上阳宫相连。宿羽宫和高山宫亦辉煌壮丽,承高临深,有眺望之美。因宫室过于壮丽,被指责为诱导皇帝弃俭从奢,获罪丢官。但其在建筑艺术上的贡献却不应被埋没。如临洛水作长廊是园林建筑艺术手法的发展,宿羽,高山宫则体现了建筑与自然地形完美结合的设计理念。
  韦庆嗣,韦正矩之父。官至彭城郡公。
  韦正矩(?~663年),或作韦政举,唐朝太子(李建成)家令、彭城郡公韦庆嗣的儿子,属于韦氏的东眷房。驸马长孙诠被杀后,在东阳公主的推荐下尚唐太宗最幼女新城公主。史称韦正矩“遇主不以礼”,龙朔三年(663年)三月,使新城公主暴薨,唐高宗将韦正矩杀死,流放他一族,按皇后的礼节把新城公主陪葬昭陵。不过,之后唐高宗又允许韦正矩与公主合葬,韦正矩的墓碑存至宋代。
  韦思安,雍州(今陕西西安)人。唐朝驸马,出身雍州韦氏,即后来的京兆韦氏,官至岚州(今山西岚县)刺史,尚唐太宗第十三女晋安公主,与公主陪葬昭陵。
  韦肇,唐代京兆人。韦贯之之父。穆宗朝官至吏部侍郎。
  韦绶,唐代京兆人。韦肇之子,韦贯之兄。以散骑常侍致仕,德宗朝翰林学士。有《郡治楼望黄山》一首传于世。郡斋北望春光好,平楚无云秋望宽。清气爽时尘外见,碧飞飞处静中看。争高千仞山皆让,并秀三峰色也寒。莫怪寓名同岳号,暂图瞻眺近长安。(参看《石门岩志》)
  韦贯之,名纯,唐代京兆人。韦绶之弟,宪宗朝宰相。避宪宗讳以字行。武元衡与韦贯之同年举进士。德宗贞元初登贤良科,授校书郎。武拜门下侍郎,韦罢长安尉,赴选,元衡以为万年丞。过堂日,元衡谢曰:“某与先辈同年及第,元衡遭逢,滥居此地。使先辈未离尘土,元衡之罪也”。贯之呜咽流涕而退。后数月,除补阙。是年,元衡帅西川。顺宗永贞时累迁尚书右丞,宪宗时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贯之同日宣制(出《续定命录》)。迁中书侍郎,罢为吏部侍郎,穆宗朝为工部尚书。卒年六十二,赠右仆射,谥曰贞,后更谥曰文。
  韦温,字宏育,唐代京兆人。韦皇后从兄。年十一举两经及第。以书判拔萃补校书郎,累迁尚书右丞,出为陕虢观察使。武宗立,召拜吏部侍郎,出为宣歙观察使。卒年五十八。赠工部尚书,谥曰孝。
  韦皇后(?~710年)名果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中宗李显后(宣懿皇后),其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是唐朝第一美人。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勾结武三思等专擅朝政,以其从兄韦温掌握实权。纵容女儿安乐公主卖官鬻爵,又大肆修建寺庙道观。景龙四年(710年)毒死中宗,立温王重茂为帝,临朝称制。不久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拥其父相王旦复位。被杀于宫中,并被追贬为庶人。
  韦凑,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玄宗开元十一年任杭州刺史。开元中太原尹。
  韦见素(697~762),字会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彭城郡公赠幽州都督韦凑子。第进士,袭父爵,景龙中,授相王府参军。天宝五载(746年),为江西、山南、黔中、岭南道黜陟使,有威望。擢累谏议大夫,迁吏部侍郎。天宝十三载,杨国忠用为宰相。拜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学士,兼左相,封豳国公。天宝十四载,再三奏请迁禄山为平章事,调其来京。后安禄山反,从玄宗入蜀,至马嵬驿,“军士不得食,流言不逊”,杨国忠、御史大夫魏方进被杀,韦见素被乱兵用鞭子抽打得头破血流。有人喊道:“勿伤韦相公”。才免于一死。九月初,自蜀中奉命与房琯、崔涣送传国玺及册命,来至灵武,肃宗出城恭迎。因附杨国忠,被肃宗冷落。后拜尚书右仆射,罢知政事,授太子太保,加开府仪同三司。宝应元年卒,年七十六,赠司空,谥曰忠贞,有子韦谔。
  韦坚,字子金,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省长安)人。为唐代大臣,由秘书丞历任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位渭南县北)、曾任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令,以才能卓越、办事精干而闻名。742年(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擢升为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时运进长安的江淮粮食财帛均经渭水(亦称渭河),但渭水曲折淤浅,不便漕运,韦坚主持征调民工,在汉漕渠和隋广通渠的基础上修筑运渠,在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壅渭修建兴城堰,引渭水入渠。向东作一条与渭水平行的渠道,在华阴县永丰仓附近复与渭水汇合,渠成后每年运粮200余万石,提高效率10余倍。又在禁苑之东筑望春楼,下凿广运潭以通漕运,使每年至江淮载货之船舶在潭中集中,借以取得皇帝之欢心。后升兼江淮南租庸、转运、处置等使,又兼御史中丞。后为李林甫所谄,被长期流放岭南(今广东省广州市)遭害。
  韦谔,韦见素子。通议大夫行尚书吏部郎中彭城郡开国公,授给事中。
  韦应物(737~792),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情文相生,耐人寻味。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此外,他偶亦作小词。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偃(公元8世纪),唐代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侨居成都(今属四川省),生卒年不详。官至少监。善画鞍马,传自家学,远过乃父,与曹霸、韩干齐名。用点簇法画马始于韦偃,常用跳跃笔法,点簇成马群。其《放牧图》画人一百四十余,画马一千二百余匹。唐张彦远谓:“居闲尝以越笺点簇鞍马,或腾或倚,或龁或饮,或惊或止,或走或起,或翘或跂,其小者或头一点,或尾一抹,曲尽其妙,宛然如真”。韦偃得曹霸画马之神,得韩干画马之形,形神兼而有之。杜甫曾赋诗对其画备加赞赏,元鲜于枢诗云:“韦偃画马如画松。”所画笔力劲健,骏尾可数,如颜鲁公书法。亦善山水、松石、人物。所画山水风格高超,属王维一派;所写松石更佳,咫尺千寻,骈柯攒影,烟霞翳薄,风雨飕飗,轮囷尽偃盖之形,宛转极蟠龙之状,千枝万叶,非经岁不成;画山水,山以墨斡,水以笔擦,云烟变幻,远岸长陂,丛林灌木,笔力有余,而景象不穷;人物则高僧奇士,禽兽则牛羊群驴,无一不尽其能。画迹有《双骑图》《牧放人马图》《三马图》《散马图》《沙牛图》《松下高僧图》等27件,著录于《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百马图》卷,李公麟摹本,现藏故宫博物院。
  韦皋(746~806),字城武,唐代京兆万年人,一代名将,曾任监察御史、知陇州行营留后事、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等职。韦皋始仕为建陵挽郎。张镒节度凤翔,署营田判官。唐德宗狩奉天,授陇州刺史。置奉义军,拜节度使。帝自梁洋还,召为左金吾卫将军,迁大将军。贞元元年,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当四川安抚史前后经略滇南十一载,曾大破吐蕃48万,取铁桥16城,俘其五王,把南诏打得献地图和上贡求降,并且为他立纪功碑,威武之至。凭着这样的赫赫事功,他被大唐天子封为南康郡王,他给韦氏带来的荣耀,使世代子孙享用不尽,而终于成为了当时“离天尺五”的名门钜族。这位使吐蕃望风披靡的大将,治绩也很高明,据说,他治理四川11年,载誉于道,当地的老百姓见其像必拜,深得民心。诗三首,以文翰之美,冠于一时。南诏得其手笔,刻石以荣其国。贞元十七年(801年)尝撰并行书金铜普贤菩萨像记。卒年六十一。谥曰忠武。《唐书本传、金石录、云笈七签》
  韦敻,唐代杜陵人。唐宪宗元和年间任杭州刺史。
  韦绶,唐穆宗以绶精粹辩博,有先儒之风,可作秩宗。官至穆宗朝吏部尚书。
  韦元礼,万年人。唐武宗会昌年间任杭州刺史。
  韦景骏,京兆人。韦弘机之孙,景龙中年任肥乡令。
  韦述,京兆人。韦景骏之子,唐朝史学家,位列唐玄宗时期十八学士的第八位。韦述小时就将家二千卷书阅尽,“黄墨精谨,内秘书不逮也”。中进士时年纪还小,身材还不高。考功郎宋之问说:“韦学士童年有何事业”?韦述对曰:“性好著书”。宋之问说:“本求异才,果得迁、固”。开元时,诏秘书监马怀素编次图书。怀素乃奏用韦述、元行冲、齐浣、王珣、吴兢等二十六人,同于秘阁详录四部书,五年始成《唐书》一百卷。张说引他任集贤院直学士,累迁尚书工部侍郎。韦述在书府四十年,任史职二十年。补遗续缺,勒成国史一百一十二卷,事简记详。萧颖士将他比作谯周、陈寿之流。安史之乱时,流亡至渝州卒。韦述好谱学,撰有《开元谱》二十卷,著有《两京新记》。
  韦妃,唐肃宗妃.。
  韦贤妃,唐德宗贤妃。
  韦贵妃,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的贵妃,唐武宗李瀍之母,后被追尊为宣懿皇后。
  韦处仁,唐穆宗李恒女义丰公主驸马。
  韦庄(约836~910年左右),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人。唐末五代后蜀诗人。唐末进士,唐初宰相韦见素之后,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后蜀宰相,谥文靖。著《秦妇吟》长诗,有名于世。韦妃,唐肃宗妃。
  韦贤妃(1080~1159年),开封人。宋徽宗之妃,宋高宗之母。子高宗追尊其为“宣和皇后”。
  韦渊,今河南开封人。宋时靖康末任职亲卫大夫,受封平乐郡王。曾被皇上赐给'临安府房缗日二十千。
  韦绍光,广东香山(今广东省中山)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首领。菜农出身,喜习武术。1841年5月29日,盘踞四方炮台的英军窜至三元里一带肆行淫掠,调戏其妻,即与乡民奋起反击,怒杀敌兵10余名,旋与乡众聚集三元古庙,联络103乡人民,共商战计,并决定以古庙三星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30日诱敌至牛栏冈,分割围歼,毙敌200余人,生俘20余名。时番禺农民周春率沙亭冈乡众,城北三家店打石工人邓潜率石工亦参加战斗。事后仍以种菜为生。享年80余岁。
  韦昌辉,原名至正,或作正、政,广西省桂平人。太平天国首领,韦昌辉出身于地主兼典当商家庭,后捐监生。因受官吏欺压,接受冯云山劝导,参加拜上帝会。献出家产,开炉制械,积极准备起义。金田起义时,全家从征。任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太平军攻克永安(今蒙山)后,被封北王、六千岁,后在与杨秀清争权中,造成“天京事变”的惨剧,太平天国由此而衰,韦本人也被洪秀全处死,削其封号,贬称“北孽”。
  韦以德,清广西省桂平人。太平天国将领,被封为国宗,提督军务,后在武昌陷落,西援田家镇时战死于半壁山。
  韦朝元,又名韦德明,号七绺须,南笼府(今贵州省安龙)当丈寨人。清朝南笼(今属贵州省)起义首领。推举能做巫行医的布依族巾帼英雄王囊仙(王阿崇)为“皇仙娘娘”,取年号为仙大。韦朝元自任大王玉帝仙官,取年号为元顺,并建立丞相,副丞相、总管仙达、仙娘等文武官职,以统率义军。
  韦云卿,清末广西南宁人。早年入同盟会,并参加了镇南关起义和河口起义,后在广州起义中殉难,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韦树模,清代广西省平南人。早年入广西同盟会分会,在广州起义中殉难,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韦拔群(?~1932)原名秉吉,秉乾,后改名萃,广西东兰壮族人。1916年组织讨袁义军。后到贵州讲武堂学习。1921年回东兰领导农民同土豪劣绅斗争,组织东兰公民会和西兰国民自卫军。1925年1月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4月回东兰组织农民协会,任东兰县农民协会军事部长。后创办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骨干。大革命失败后,在右江地区领导农民自卫军进行游击战争。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广西省农民协会副主任委员。同年12月参加领导百色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三纵队司令、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委员。1930年10月红七军主力北上开往江西后,留在右江地区坚持斗争,先后任红二十一师师长、红军右江独立师师长。1931年11月被选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1932年10月17日在东兰双茶洞被叛徒杀害。
  韦坚(?~1932),广西东兰人。出身于广西东兰县东院区巴拉乡却内屯的一贫苦农家,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夏秋投身于东兰农民运动,发动组织农会、农军,开展打倒土豪劣绅势力的斗争。1926年11月进入东兰第二届农讲所学习。历任乡、区农会执委。1927年8月参加东风凌色四县农军暴动,尔后转入山区坚持游击活动。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1929年冬至1931年秋,他担任中共东院区委书记、东院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执委、第二届苏维埃政府主席,领导该区农民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地各项建设。1931年3月撤入山区游击。1932年在反“围剿”战斗中被捕,不久押至东兰县城杀害。
  韦国清(1913~1989),原名邦宽,壮族,广西东兰人。早年参加东兰农民自卫军,参加百色起义,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新四军纵队副司令员、军调处执行部徐州小组中共代表、山东野战军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纵队兼政委。曾任苏州市军管会主任、市委书记兼市长,福州市军管会主任、市委书记、市长,中共福建省组织部长等职。1950年奉命担任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应越南民主共和国邀请赴越,帮助越南人民进行抗法战争,参加指挥边界、奠边府等重大战役。1955年任广西省省长、中共广西省第一副书记。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年6月14日在北京病逝。
  韦氏在海外也有不乏名人,如韦基泽是香港天天日报创办人。
  唐代长安城南的韦氏,被称为“去天尺五”,当时韦氏所拥权势直逼霄汉,可以想像得到。而这份权势的得来,主要是靠当时曾破吐蕃48万大众,军功彪炳的一代名将韦皋。据《唐书》记载,韦皋当四川安抚史前后经略滇南十一载,曾大破吐蕃48万,取铁桥16城,俘其五王,把南诏打得献送地图和上贡求降,并且为他立纪功碑,威武之至。凭着这样的赫赫战功,他被大唐天子封为南康郡王,他给韦氏带来的荣耀,使世代子孙享用不尽,而终于成为了当时“离天尺五”的名门钜族。这位使吐蕃望风披靡的大将,治绩也很高明,据说,他治理四川11年,载誉于道,当地的老百姓见其像必拜,深得民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5874.html

更多阅读

紫水晶代表什么?有哪些含义? 紫水晶的含义

紫水晶代表什么?有哪些含义?——简介紫水晶有多个绰号,如智慧水晶、风水石、能源石、爱情水晶等,由此可见紫水晶代表的含义也有很多。紫水晶代表什么?有哪些含义?——紫水晶代表什么?紫水晶代表什么?有哪些含义? 1、紫水晶代表着爱情 紫水晶

晚安的含义?晚安是什么意思? 晚安另一个意思是什么

???? 晚安的基本含义??? 1.[]∶晚上见面时说的问候、祝福的话??? 2.[]∶晚上分别时最后说的祝福的话,晚上睡觉之前说的礼貌,温馨用语。??? 其实晚安就是晚上向人问候礼貌用语或者晚上睡觉之前的温馨用语。??? 晚安的英文??? !?

玉坠的各种含义是什么 玉坠的含义

玉坠的各种含义是什么——简介俗话说:“玉必有意,意必吉祥。”几千年文化积累和筛选,精炼也许许多多的优美传说、典故,各种各样精美图案,这为玉器雕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玉镯堪称是翡翠中最矜贵难求的,寓意平安。传统智能认为,戴上玉镯可保

声明:《韦 韦的含义》为网友夕阳鬼猎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