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经济学的朋友都知道边际效应(marginalutility),它指的是企业在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逐次增加一个单位投入(比如资本)的时候,带来的单位产出是逐渐递减的(虽然总产出在一定程度下仍是增长的)。还记得大学经济学老师当时举的是这样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个快要饿死的人,你给他的第一个馒头吃了,这个馒头的作用是救了他的命,给的第二个馒头让他恢复正常人,给的第三个馒头或者让他吃饱了,第四个馒头他开始有点反胃了,第五个就吃撑着了,第六个第七个……当他吃下第N个馒头的时候,结果他撑死了。这里的每个馒头的作用效应就是递减的,从大到小最终到负效应。
实际上,类似效应几乎在各种领域适用,首先比如一个通俗的解释讲,我们向往某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触到此事物时情感体验也越为强烈,但是,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以此发展,我们接触该事物的次数越多,我们的情感体验也越为淡漠,一步步趋向乏味。这种效应,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同样有效,在经济学中我们就叫他“边际效应递减率”,而在社会学中叫“剥夺与满足命题”,用标准的学术语言说就是:“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
在股市里面,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更是在多个方面时刻体现。比如上市公司均是宏观经济的一个要素之一,所以上市公司的投入和产出首先都是遵循这个经济规律的。其次,我们看到,影响股价的各种因素往往也具备此效应,这里面或许就不是简单的经济学了,更重要的是反应社会学和心理学在这方面的效应体现。
理论往往比较枯燥,如果结合具体的例子,大家可能会容易理解这个规律。比如某传媒公司,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行业,行业本身也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属于标准的朝阳行业,因此,在最初,公司投入1元就可以轻松获得2元的产出(只是举例,没有具体核算,后文类似,但趋势是准确的),由于公司规模较小,单靠广告收入就实现此目标,但是,随着投入规模不断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同样投入1元时,产出可能只有1.5或1.2元了,这个时候,公司盘子变大了,开始向综合传媒公司过渡,盈利途径多样化,比如版权分销、广告投放、付费点播等、甚至开发了与传媒相关的实体产品,玩起了制造业,后来,公司规模越来越大,运营管理成本不断提高,常规的资金投入方向越来越少,于是开始实行并购兼并,而事实上,由于公司知名度的大幅提高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此时的并购成本加大了,因此,到了这个阶段,同样的1元投入开始只有1元、0.8元、0.6元……的收益,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时间的收益,单位收益还会越来越少甚至可能出现单位增加投入的收益为负,哪怕总收益仍然是提高的。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一定得认清这个规律,不要以为现在的某个事件和三年前同样的事件的效应应该是一样的,其实差距大着呢。
上面的例子主要是讲的是边际递减效应对公司基本面本身的影响,其实很多投资者也许对此效应对股价的影响更敢兴趣。影响股价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基本面、消息面、投资者预期等,但每一种因素对股价的影响都存在着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这个规律本身很简单,每个投资者在过去的投资经历中相信也都时刻察觉到了。但难的不是这个规律本身,而且很多投资者往往会选择性忽视,其表现就是对自己看好的公司,总是以为后来的每一个利好都还和最初的涨停那般美好,对自己不看好的公司,也总是以为后来的每一个利空还会和最初的跌停那般恐怖。举个简单的例子,某成长性股票,2012年上半年熊市期间,业绩1元,股价20,处于合理偏低估区域,后来行业出现了利好,虽然只是比较虚的概念性利好,仍然支撑公司股价涨到了28元,这个时候投资————者不以为然;13年上半年,大环境走好,公司业绩也同比增长了30%,公司股价大幅上升到50元,这个时候的投资者是将信将疑;到13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更多的利好,行业政策暖风频吹,公司开始重组兼并其他公司,业绩继续大幅增长,股价也出现了上涨到了60元,但上涨幅度远不如以前,这个时候的投资者疑惑重重;时间到了2014年,公司如期推出了10送10的高分配方案,出台了股权激励方案,再次收购了新的公司,一季度业绩也继续同比增长30%,新的产品也获批即将上市了,但股价反而出现了30%的下跌到了42元,很多投资者都是第三和第四阶段介入的,因此这个时候的投资者怨声载道了。但是实际上我们看到这个时候的42元比两年前的20元仍然是相对高估的,因为不考虑其他因素的话两年业绩也没有增长这么多。这个例子就是反映的各种利好消息(不论是实质性的还是概念性)对公司股价影响的边际递减规律。在公司估值偏低的时,他十分需要这个馒头(利好),你给他了,他就很满足,当然表现的好,后来,公司估值慢慢高企了,规模越来越大了,不太需要这个馒头(利好)了,你再给他那么多利好,又有什么用呢?明白了这些道理,投资者就不要天天问“为什么出现了如此重大利好我的股票不涨反跌”的简单问题了,你首先得清楚你的股票是处于饥饿还是饱的阶段。
后记:以上简单的讨论了边际效应规律供大家参考。由于最近工作繁忙,成长股也处于集体中长期调整阶段,博客更新较慢,望各位读者理解。另外由于行情原因,今年的50钻石股名单出台时间会推后,可能要等新股大规模上市之后在第四季度前后推出了。也希望大家明白目前和以后一段时间内仍是比较好的学习充电阶段,而不是仍然留在市场的折腾阶段,有时候离市场远一点,才会看得更透彻。闲暇之余不妨多看看本博今年的前几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