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两位作者(2)
这本是一篇文章,因为太长,硬生生被我分了两截。
前一篇的结尾如下:
桩桩曾参加过几次签名售书,以前论坛还健在的时候也发过几张玉照,彼时我灌水还有些业绩,都很有权限去看,不像现在这样。一直收藏着,时不时会翻出来看看,看着桩桩温和的笑容,想着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啊,写出那样的文字来,这么想着时常觉得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或许其他读者不会这样,但是我确然是对作者本人的兴趣丝毫不亚于其作品的,越是喜欢的作者就越是如此。这样就引出了今天我想说的第二个作者——唐七公子。有对比才有发现,跟桩桩比起来,唐七公子是极其神秘的,从未出席过任何签名售书及访谈活动,也没有在任何地方贴过照片。甚至直到几天前,我都不知道她的确切年龄。
接着是:
唐七公子当初在晋江一炮而红,《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突突的往前窜,这都是一个常逛晋江的同学推荐我的。跟她比起来,我要懒散很多,一般想看的时候就去晋江积分榜上找,因为一直坚信大众的眼光是雪亮的,能够攀上积分榜前几位的应该都不错,《蔓蔓青萝》和《流水迢迢》我都是这么看的,没有任何人推荐。开始没怎么留意,简单看了一下目录,怀孕和生子映入眼帘,就没有再点下去。彼时我还没有明白,在真正的看一部小说之前,单凭寥寥几个字或是雷人的标题(后来这种现象在晋江频频出现)是一点都判断不出小说的内容的。但是那时我却固执的认为有自己喜欢的调调,事实上这多半是看过一部特别喜欢的小说之后的后遗症,总觉得意犹未尽,想找类似的作品来读,并将自己归类为就是喜欢某类的文,也正因此,我们可以经常在论坛和网页上看到“求类似《XX》的文”云云的帖子。当然现在我已经明白为什么很多作者都说希望作品能够不断突破,尝试不同的文章路数了。这对于作者本身来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读者看多了同一类的也会厌腻,往大了说,这也是文学界得以发展的源泉。
扯远了,后来终于看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看的文档格式的电子版,那时候实体书还未出来,只看到了网络版的结局。当时的感觉是非常振奋和欣喜的,像是很久没有看到如此优秀的作品了,相见恨晚的感觉。唐七的文笔,令我叹为观止,曾有人说唐七有着独有的幽默方式,这话一点不假。印象颇为深刻的是文中经常会用到比兴的手法,就是说一件事之前先扯一扯另一件事,做个类比,我只觉得像鲁迅的手笔,后来直到唐七说最喜欢的作者是钱钟书而我也读了钱钟书后才觉得唐七可能受钱的影响更大一些。不论如何,在我看来,唐七公子的文笔是一流的,看她的文字是一种享受。我在读了两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后依然毫不犹豫的买了回来,买回来之后就被人拿去看了,结果把书皮弄皱了我还挺不爽。虽然跨越千山万水,我仍然将这本彼时唐七唯一一本出版的实体书带在身边,只可惜装在箱子里运过来的时候书皮愈发皱了。
唐七公子在我心中已经成为一个近乎神一样的存在。在此之前我虽然有一些欣赏的各界人物,但并无一人可以让我尊崇到顶礼膜拜的地步。由此也可见文字的魅力是如此之大,抑或是唐七公子把弄文字的纯熟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人生态度深深感染了我。我对她佩服的五体投地,所以我说近乎神一样的存在并不夸张。神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为人所知,唐七公子虽然现在已经声名大噪,但是保密这件事做得非常好,我除了她的小说外对她一无所知。
正如前面所说,我对于作者,特别是钟爱的作者是非常好奇的,非常想知道唐七公子的庐山真面目。于是今天无意中看到了江南唐七公子出席九州志校园行西南联大站这些字样的时候便两眼放光了,按常理推,这种场合都会有图片及视频留下做纪念的。
搜了很久,未果,唐七公子只是低调的出席了,因为是九州志的活动,而唐七也刚刚加入这个团队不久,仿佛受到的关注并不多,倒是江南那些人忙得不可开交。
10月16日补充
我刚得知九州校园行的消息后,就拼命的搜索有关的信息,无奈唐七只是作为特别嘉宾出席了西南联大站一次,而且只留下了一个背影(今天得知这是唐七吩咐不要将照片传播的缘故。),心里非常不甘和遗憾。当时很纳闷,唐七出席这样的公开活动,为什么论坛上一点波澜都没有——之前和之后都没有任何帖子提及这次活动。这样的事情我实在是无法理解,唐七是作为一个作者的身份出席这样的公开活动,为什么要对书迷们蛮的这么严实呢?我想了一下,决心要做那个投石之人,坚决要在古水无波的坛子上砸出一些浪花来。于是就传上了那张只有背影的照片,并且呼唤参与活动的人提供更多信息。事实证明,大家对此的兴趣有点寥寥,总共只有三四个人有回应,还有战战兢兢说这样的贴会不会被封,因为触犯了唐七的隐私?彼时我回了一贴说这不算,动机想来也没什么不可对人言的,我们说话多半是给人听的,但是有时候也是说给自己的,因为我内心里不希望这件事是触及隐私的,所以就找各种理由说服别人及自己。这时想起了原来的一个同学,曾发了一篇文章说自己是猥琐的偷窥狂,理由是一直在偷窥十八岁那年喜欢上的男孩。她那篇文章不长,但是写得悲怆而感伤,让人看了之后有种想抬头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的感觉。关于猥琐,我早就觉得它不是一个贬义词了,因为很久以前(其实也没多久)有朋友承认自嘲说猥琐,当时我只有一个想法:他这么说以后,我觉得猥琐不是贬义词了。看完这篇文章之后的感觉也很类似,就是原来偷窥狂也可以不是贬义词了。
说来说去有点给自己辩护的矫饰,仿佛为我的行为找了光明正大的理由。话又说回来,人生不一直就是这么回事吗,不断的为自己做过的事和将要做的事找寻借口。有些借口是大家都认同的,有些借口是大家都不认同,还有一些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这有弹性的区间就是做文章的所在。
接着说上面那件事,我发了帖子,得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回应,之后我再找就找不到了,然后就发现原来帖子已经被管理员删了。没有通知的删掉了,我倒也平和,可能虽然有着一番“不触犯隐私”的辩解,还有有心理准备的。我太懒,对于“对删帖疑问、异议,可以联系管理员”之类的版规就视而不见了。对于繁复的版规,总是心生畏惧,终于到了懒得发言的地步,其实我一直不清楚我到底是懒还是喜欢自由,后者似乎有点说不通,因为曾作过一段时间的吧主,那时我是极喜欢版面整齐划一的,说不清。删帖子后,我对于找寻唐七肖像这件事的热情消退很多,我大概想了一下,唐七参与了九州的宣传活动,又没有照片留下,过程也很低调,可见她不愿抛头露面,尤其在追捧她的读者面前。而且只是在成都出现了一次,这几乎让我肯定她是成都人,少不得要感慨唏嘘一番,成都这块宝地,委实太出人才,除了桩桩、唐七,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忍不住要羡慕起她们来,还有其他生活在天府之国的人,好像只有这样的灵山秀水才孕育得出这样文思敏捷的人来,成都的成活方式以及人们安闲的生活状态一定对于启发文学灵感大有帮助,某一刻,我甚至生出了将来要去成都定居的打算,可惜目前看来离现实实在差得太远。
就在我的偷窥热情已经消退之际,事情突然峰回路转:今天胡乱尝试了一下注册九州之论坛,竟然成功了,可见那次无论如何总是得出“msn邮箱无效”原因的注册失败不是我的电脑抽风就是九州志论坛抽风。之前在江南的博客上看到了上海行的安排,唐七公子会出席两场,正是今日。心情积极复杂和矛盾的点进九州志的论坛,才看到原来不知我一个人对于西南交大行竟然没有唐七特写的事情有疑问,而且看到了回答,原是唐七特别叮嘱不要将照片上传且不要私下传。我虽不明白私下传是怎么一个意思,但是这个结果已经很明确的解答了困惑。忍不住要想问什么,其实之前就已经猜得差不多的,显是作为一个作者,她不想曝光自己,原因我只能想出两点,一是保持神秘,二是怕被评论怕个人生活受到影响。这也很正常,她年龄不太(我已得知,方才二十四岁)。我心中对于她的轮廓也大有改变,以前我以为唐七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熟女,看惯人事,不过现在已经清楚她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豁达,也跟她写的小说不太一样的。想起一言,不一定要相信爱情才写得出言情小说,事实上太沉迷于爱情的往往写不出很好的言情来。那么,文笔戏谑的人,其生活态度未必真的如此,文章中的散漫不在意,可能跟本人是截然相反的,这并不矛盾,有时候笔尖(现在应该是键盘)表达的是心中的一种愿望,当然会与现实不同。
这么想着,心中越发坦然了,唐七也从神变成了人。我松了一口气。
另记:不是很起眼的地方,看到九州志校园行传照片的同学说下次一定有唐七的正面照了,心中还是一喜,可见偷窥的欲望虽然会被淡去,但是永远也无法除根的,正应了那句古诗: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