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中与“天理即人欲”并列的两大主要论点,但探求此哲学论点的,王阳明绝非第一人,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人。后世认为王阳明是知行合一的集大成者,是因为王阳明把他的那套理论用在了政治斗争上并且善始善终,他这一生走得风生水起且有诸多弟子,所以才被推到了圣人的位置。当然,中学及大学的政治课本上是不会对他这么客气的,“心学”在教材中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
后世对于王阳明已有了些神化的嫌疑,比如那个著名的”阳明格竹“的故事。应该说王阳明的前半生是在“知”,对程朱理论的怀疑和颠覆;后半世是在“行”,或者说在这过程中用实践去完善他的理论体系,再在日常生活和政治斗争中灵活地使用了他的理论,不拘泥于教条和理法(贪官奸,清官就要比贪官更奸),就变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行合一”。
按我个人的理解,“知”与“行”即西方体系中的归纳与演绎。现世流行的各类成功学,管理学,理财学,甚至于科学,皆是一种系统化的”知“。很多时候,我们在工作中,在学习中,每个人几乎会本能性地去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通常很零散,很琐碎,有心的人们把这些零碎的东西做成PPT,写成书,看书的人往往会有一种感觉,即”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但为什么我就是做不到?”这就是“知易行难”了。
应该说,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在日常的生活中是“知难行易”的,而对于很多已经接受了系统化教育的人们来说,则“知易行难”了。抛开科学和道德层面的知行论,以日常生活的规律和法则而言,即便以对生活的理解,要达到知行合一,又谈何容易。好比我知道生活的重点应该是让自己开心快乐,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无非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开心,但天时地利人和的不确定,环境的影响和条件的不成熟,却不得不去做一些看起来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喜欢做的事。再比如,恋爱和婚姻中人都知道该理解和包容,但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心本是最复杂的东西,任何一点小事都可以因为性格、立场和时间、环境的不同而引起摩擦和误会。这就是知行合一的难处所在。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第一个走这条路的人应该是个聪明人,因为他知道为什么应该走这条路。对于后面的人,也许容易了,他们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因为除了这条路外无路可走。总有那么些聪明人在制定着我们 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而我们只不过是他们的执行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