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重上井冈山书法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10年前,单位组织一大批人到井冈山参观,接受红色教育,印象非常深刻。10年后的金秋,又有机会重上了一次井冈山,突然间便背诵起了中学时代熟读的毛主席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井冈山,位于江西、湖南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湘赣边界军民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的起点。毛泽东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前委书记、红四军党代表,他在井冈山战斗、生活了一年零三个月,随后转战赣南,在江西红土地上战斗、生活了整整七年。他的足迹遍布井冈山和江西红土地的山山水水;毛泽东思想中最光辉的理论创造是在江西形成的;他的政治、军事生涯是在江西开始崛起的。因此,毛主席对井冈山(乃至江西)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种魂牵梦萦的眷恋,一种情有独钟的缘结。从1953年至1972年,毛主席先后18次到江西。
1965年5月下旬,正是井冈山莺歌燕舞、禾苗吐绿的季节。72岁高龄的毛主席千里寻故地,回到了阔别38年的井冈山。
毛主席是于4月从北京到达湖南长沙的。5月初,公安部副部长汪东兴、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华国锋先期上了一次井冈山,为毛主席重上井冈山作准备。
汪东兴在井冈山宾馆召见了井冈山管理局党委书记袁林和负责接待、警卫工作的管理局副局长孙景玉,对他们说:“毛主席可能会来井冈山,你们要作好准备。这个事只告诉你们两个知道,准备工作也就交给你们两个了。功是你们两个的,过也是你们两个的。
汪东兴等还为毛主席选择了房间。开始想把毛主席住的房间安排在宾馆的二楼,后来考虑上下楼不方便,最后便选中了一楼靠西厢较安静的115号套房作为毛主席的卧室,隔壁的117号单间改为毛主席的餐厅。舒适宁静的井冈山宾馆
这就是毛主席当年住过的井冈山宾馆,现在是一座三星级的涉外旅游饭店,我们此行同样也选择了这座宾馆,并且我们同样住在一楼,在内心里感受主席当年那份兴奋的激情。
同行的有几位是第一次来到井冈山的,车到这个可能属于全国最小的地级市的市区茨坪时,全都非常激动。大家到了茨坪才知道井冈山市到底有多大。其实茨坪原来只不过是座落在山间的小村落,现在市区人口也只一万多。这里最主要的就是旅馆业,全市大大小小宾馆、酒店、招待所共有60多家。我记得上次来的时候市委、市政府和一些机关都设在这里,现在却发现早已搬走了,留下一片洁净亮丽打造一新的步行区,称之为“天街”。

我们在天街最繁华的“老客家”用晚餐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重上井冈山书法
在井冈山宾馆稍稍休息一下,我们来到天街上的一家酒店就餐。天街看起来是一种非常舒适的处所,我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年建好的,反正我第一次来井冈山时似乎是没有天街的。仔细看看天街的建筑,发现均是典型的徽州风格,粉墙黛瓦,高高的马头墙上一轮明月高悬天际,与盏盏红灯笼交相辉映,景色十分美丽。饭后信步天街,感受夜市的繁华。这里商贾云集,聚集了所有的江西特产:传统手工艺品有景德镇瓷器、萍乡烟花,瑞金、永丰毛边纸;土特产有庐山云雾茶、婺源绿茶、井冈翠绿茶、武宁红茶,还有井冈山竹笋、南丰蜜桔、信丰红瓜子、鄱阳湖银鱼等;风味名食有南安板鸭、安福火腿,九江桂花酥糖、萍乡花果糖等等,令人目不暇接。我与同行的宣传部长挑选了一大包一大包的井冈竹笋,部长大发感慨,井冈山是最适宜休闲散步的地方,下次还要带着家人好好呆两天。我俩迎着秋夜的柔风,慢慢地沿着市中心的天然淡水湖,美美的走了一圈。
次日上午先到大井参观伟人故居,大井村里毛泽东、彭德怀的故居在一起,白墙黛瓦,有几十间房屋,当年毛泽东就和红军战士住在一个院子里。不远处是朱德、陈毅的故居,黄墙黛瓦,格局基本与毛泽东住的一样。毛泽东故居后有两株大树,是当年毛、朱检阅战士操练的地方,据说大树曾经与共和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三枯三荣,颇为传奇,我们不仅感叹大树之灵性。
大井还有红军造币厂遗址,其旁边是百竹园,漫山遍野是青青翠竹,行走在人烟稀少的幽径里,微风轻拂万竿绿竹,眼前好像浮现出《卧虎藏龙》里,周润发与章子怡大战竹林的场景。

仙女潭活脱脱地有如一位舞姿飘逸的仙女


我们感觉井冈山最美丽的地方是“龙潭”,在一条深深的峡谷里分布着五大瀑布,分别取名为碧玉、金锁、珍珠、飞凤、仙女,传说她们是龙王的五个女儿,降落井冈山梳洗嬉戏。景点大门处一粉白照壁上书写着郭沫若的《咏龙潭》诗词,由月亮门进去,沿着绿竹似的栏杆,顺石阶拾级而下,山越来越险峻,山腰尽是苍翠欲滴的丛林,一边是浓郁的翠竹或是碧绿的松柏,一边是潺潺清澈的溪水。峰廻路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最为壮丽的碧玉瀑布,落差67米,上宽6米,下宽17米。更神奇的是,水中央有一块巨石,酷似一个站立的观音菩萨,在瀑帘后半隐半现,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不知疲倦地普渡众生。一路下行,山色空濛,翠竹滴露,飞瀑流韵,飞凤潭瀑布如团团洁白的云朵,一块巨石上镌刻着“喷雪”二字,巧妙地形容了瀑布的姿态;飞凤潭下面就是最后的、也是最妩媚的仙女潭,瀑布的形状活脱脱是一个顾盼生辉的白裙少女,她侧身而立,双手放在脑后,长发一甩,细腰一扭,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少女脚下是宽阔幽深的水潭,一叶竹排系在水边,艄公也不知道去哪里了,游人正好可以站在竹排上与神奇的少女合影。
中午在一家小店吃了“红米饭、南瓜汤”,下午游览黄洋界哨口。黄洋界是井冈山最主要的景区之一,海拔1314米,在茨坪北面17公里处,是井冈山北侧的天然屏障。为什么叫“黄洋界”呢?由于这里终年云雾缭绕,白茫茫一片,如海浪翻腾、似人间仙境,古称“汪洋界”,因当地方言,汪黄同音,笔误而成“黄洋界”。而今,由毛泽东手书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朱德题写的“黄洋界”立壁和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高高耸立,吸引众多的朝圣者进山瞻仰。
登上黄洋界,红军的工事、哨口、迫击炮、挑粮小路,都依稀可见。站在工事前,透过浓密的树林,仿佛还听到隆隆炮声,嗅到当年的硝烟。在那次反围剿中,朱德司令指挥一个营的兵力凭险抵抗国民党两个团,黄洋界哨口上的一门小炮,仅有三发炮弹,两发没响,最后一发居然打中敌军的指挥部,打得敌人群龙无首,加上迷魂战,使敌人以为红军主力回来了,因而落荒而逃。闻讯后,毛主席挥毫写下《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井冈山只有五条通向周边的小路,分别可达广东或湖南,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人马退至湘赣边界,遣何长工携106条枪晋见地方武装首领袁文才,联合、团结、改造了袁文才、王佐的武装,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成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诸多介绍的是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的历史事件,三湾改————编及几次反围剿的胜利。但其中几个悲剧性的革命人物,让人多有感慨。一是当时最强大的地方武装领导人袁文才、王佐,他们俩是井冈山地区以劫富济贫深得民心的地方武装(即占山为王的“草寇”),接受了红军改编,为红军在井冈山的立足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但终于因为当时红军领导层中狭窄的地方观念,一对豪杰被当作叛徒双双丧命。事后,虽然平反,但两位年轻的义士之死仍令人扼腕叹息。二是贺子珍,从历史照片上看,其不愧是当时的美女、才女,据说知书达理,是袁文才之妻的好友,袁特别看重的一个人。她后来成为毛泽东的夫人,但是其后的诸多不幸遭遇,令人同情。
过了黄洋界,我们就开始踏上归途了。井冈山之行虽然短暂,但井冈山给我们的震撼是确是不可比拟的,井冈山精神是我党走向成功的保证,这种精神在今日应该加倍珍惜。  行进在归途中,不知道是受井冈山精神的感召,还是因为沐浴足了绿色森林的氧气,我们个个精力充沛,大家跟着车上播放的CD,忘情地唱起一首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歌声穿越树林,穿越田野,飞扬在井冈山的天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5032.html

更多阅读

认识海云继梦和上 海云继梦是邪师吗

认识海云继梦和上海云继梦法师,1950年出生于台湾省宜兰县,俗姓陈。法名昌一,号继梦,在家时笔名一尘,出家后又号了尘。以矢志宏扬华严精神,故取「海云」以为自勉,又以杂花庄严为鹄的,故常以「园丁」自许。法师毕业于中兴大学经济系,修学佛

解决有道云笔记QQ总是授权失败问题 有道云笔记授权出错

有道云笔记QQ总是授权涉及到三个东西:有道云笔记软件、浏览器和QQ,因此逐个排除1.首先重装有道云笔记,然后QQ授权登录,还是失败,排除有道云笔记的问题;2.更换默认浏览器,原来使用firefox,换成IE,然后QQ授权登录,还是失败,排除浏览器的问题;

望江县香茗山游记 香茗山规划

太湖朴初中学 潘传盛前天16:33 上传下载附件 (592.71 KB)望江县香茗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这是毛泽东主席在阔别几十年后重返井冈山时写下的诗句。今天,我也仿伟人说一句“久有凌云志,重上香茗山”来聊发我故地重游的感慨!7月3

声明:《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重上井冈山书法》为网友一世泪倾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