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6~10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猜想、推算、验证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一亿的大小,进一步发展数感。
2.使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陆地区大约有多少人口吗?(约有13亿多人)13亿有多少个亿?
提问: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一亿里有多少个一千万?一亿里又有多少个一百万?
揭示课题:仅仅知道一亿是10个一千万,或100个一百万是不够的。一亿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借助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去研究、感受它。(板书课题)
[说明:由现实生活中大数表达的信息引出“一亿有多大”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认识一亿,进而提出本节课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学习推算方法,初步感受一亿
出示一摞练习簿,教师示范数一数:1、2、3、4……
谈话:照这样的速度数一亿本练习簿,你猜要多长时间?(板书:猜想)
学生猜测。
提问:猜得准不准,可以怎样来验证?(板书:验证)
学生小组内讨论并交流验证方法。
要求:让学生小组合作,实践操作、推算数一亿本练习簿要多少秒。填写下面的表格。
教师适时指导,然后交流填写的结果。
小结:通过数100本练习簿的时间逐步推算出数一亿本练习簿的时间,这种方法叫做推算。刚才我们运用的就是“以少推多”的策略。(板书:“以少推多”)
引导:通过推算,数一亿本练习簿,要多少秒?(一般约90000000秒)90000000秒还是一个非常大的数,我们对它还是感受不明显。你能将它换算成比较大一些的时间单位吗?可以借助计算器帮助计算,完成下面的换算。
学生计算后填空,教师适时指导。
____________÷60=_________(本)
____________÷60=_________(本)
____________÷24≈_________(本)
____________÷365≈_________(本)
交流汇报结果。
引导:数一亿本练习簿大约要数三年,而且还是不吃不喝,连续不停地数。看到这么漫长的时间,你有什么感受?如果真的让你去数一亿本练习簿,你愿意吗?为什么?
反思:刚才通过开展数一数的活动,从时间上感受到一亿是个非常大的数,回忆一下,我们运用了什么策略?
下面我们还可以继续运用这种策略,换种活动内容进一步深入感受一亿有多大。
[说明:细致地组织“数一数”的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猜想─推算验证的过程,掌握逐步推算一亿有多大的方法,为后面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运用推算方法,深入感受一亿
出示情境图1:
谈话:你还能用“以少推多”的策略推算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大约有多少长吗?
出示情境图2:
谈话:1粒大米很小、很轻,你知道一亿粒大米有多重吗?用什么数学方法能算出1亿粒大米的大约有多重呢?
教师提供100粒大米,天平,卷尺等工具给学生。
谈话:除了这两个问题,你还想研究什么呢?
要求:各小组利用提供的工具,选择一个实践活动,完成表格及填空。
表格一:
表格二:
教师适时指导,然后小组汇报活动方案,以及活动实验的结果。
谈话:刚才我们又分别通过排一排、称一称等活动感受了一亿是个非常大的数。虽然活动内容有所不同,但是都运用相同的策略“以少推多”。
谈话:这节课一开始,我们了解一条信息,中国大陆人口数大约有13亿多。现在再发布几条信息,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亿有多大。
[说明:将教材中依次安排的“排一排”和“称一称”这两个活动设计成并列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活动中逐步增加对一亿的感性认识。]
四、阅读资料,进一步感受一亿
多媒体课件出示:
1.一亿滴水大约可以汇成3333千克水,能够装四辆大型运水车,能供缺水地区的一个人用3年。
2.一亿张纸叠在一起,约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3.每人节约一双筷子,一亿人就能节约一亿双筷子,可以少砍生长了20年的大树25000棵。
4.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相当于将1分米平均分成一亿份,取其中的1份。
谈话:看到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说明:提供现实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丰富对一亿的感受。]
五、全课总结
谈话: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大家还可以借助身边的事物,进一步感受一亿有多大。
[说明:将课堂学习内容延伸至课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