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上的午餐 毕加索草地上的午餐

《草地上的午餐》(法文:Le déjeuner sur l'herbe)是法国写实派与印象派画家爱德华·马奈 (EdouardManet 1832~1883)创作于1862年和1863年间的一幅布面油画。原本名为《浴》(法文:LeBain)。画中几个人物构成一个互相交错的三角形,两位男子和裸体女人的肢体互相交缠,这样就把此画的性恋的含义凸现了出来。

人们在追溯现代派绘画的起源时,通常以1863年马奈在落选者沙龙中展出《草地上的午餐》为开端,拿破仑三世想用皮鞭抽打的不朽之作开始,世界画坛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是画家效法卢浮宫内一幅乔尔乔奈的《乡村音乐会》(又名《田园合奏》,见下图)的构图。



但它毕竟不是16世纪威尼斯那种田园诗绘画。画上那个裸体女子就是他在早期画的《穿斗牛士服装的维克多莉娜·默朗》中的模特儿默朗。她是马奈从街上领回的一个妓女,长期为画家充当模特儿。画家让她在这幅画中表现裸体坐在林中溪边的草地上,与两个穿衣绅士(费迪南和马奈的兄弟-欧仁·马奈)作伴;左侧前景有一只翻倒的篮子,食物滚出篮外,又在后景的湖池边,添画了一个只穿衬衣的女人,俯身站在水里。这是一种精心安排的“野餐”,是画家为寻求色彩对比的大胆试验。这一构图惹恼了绘画界的许多头面人物。围绕马奈的这幅画,评论界竟也划分成两个营垒。双方短兵相接。

  马奈直接表现尘世环境,把全裸的女子和衣冠楚楚的绅士画在一起,画法上对传统绘画进行大胆的革新,摆脱了传统绘画中精细的笔触和大量的棕褐色调,代之以鲜艳明亮、对比强烈、近乎平涂的概括的色块,这一切都使得官方学院派不能忍受。此画在构图上,把人物置于同一类树木茂密的背景中,中心展开了一个有限的深度,中间不远的地方那个弯腰的女子,成为与前景中三个人物组成的古典式三角形构图的顶点。在技法上,把绘画作为二度表面的主张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对外光和深色背景下出现作了新的尝试,因此此画在艺术技巧和历史意义上都是一个创新。

马奈把这种含义表达得很清楚,他把费迪南抬起的右手和左手、维克多莉娜露出的左脚处理为统一颜色,同一纹理,并把费迪南抬起的手画在中心位置上,那是一个解剖三角形的顶.有人指出这就是传统上所说的男女交乱的象征。

同名作品还有:

克洛德·莫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在这幅画中从题材和构图来看肯定是受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一画启发而作,也可能是想和马奈一比高下。这幅画是在户外完成的,因此和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比较,在描绘外光的生动和景物的真实自然方面,确有过之。画中阳光透过林木洒在人物身上和地面景物上,透明灿烂,令人耳目一新。

毕加索《草地上的午餐》,作于1961年,是对马奈原作的戏仿。

马克思•恩斯特的《草地上的午餐》想对马奈经典作品的嘲弄。用一条鱼代替了那个女人,还去掉了其他人物。他还用“拓印法”将马奈画中的田园景色置换成了一个荆棘遍布的地点,并用一个空酒瓶取代了马奈的宴会。作为潜意识的神秘暗喻,鱼常常出现在超现实主义艺术中,它的尖牙和令人震惊的蓝眼睛都是危险的。画面左侧的那个无意义的词,在发音上与法语“淫秽”一词相似。



另外还有。。。



草地上的午餐 毕加索草地上的午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4616.html

更多阅读

多拉·玛尔们——毕加索画中的女性 多拉.玛尔的肖像

1.多拉·玛尔画像第二次来中国巡展(展于中国馆)画面呈现三对极色(对立互补色)——红与绿、黑与白、蓝紫与橙黄,效果鲜亮。如果这色彩也能表明个性的话,那么它属于多拉.玛尔,抑或毕加索?毕加索用激情拥

茶花女爱上毕加索 趁早歌词

这首歌现在经常听。茶花女挨不上毕加索,爱上毕加索也没有结果。很多时候爱情就是这样,是自己不珍惜机会。在初中的时候那种混乱和朦胧姑娘需要能打架的小伙呵护,到了高中姑娘喜欢上了爱运动的男孩,到了大学姑娘虽然还算清纯但是毕业了就

毕加索铱金笔使用中的保养:

毕加索铱金笔使用中的保养:1、钢笔在使用之前,请用温水洗净笔的吸水系统。2、请选用毕加索品牌墨水,建议不要频繁更换不同品牌的墨水。不同品牌的墨水成分和配方不同,混合后会起化学反应,产生沉淀物损害供墨系统,堵塞出水系统,因此若要更换

声明:《草地上的午餐 毕加索草地上的午餐》为网友谁懂男人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