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书不好读书 关于读书的奇语五十字

袁逸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据说,这是明代山阴文人徐渭写的一副对联,看似拗口,实则深意奇崛。其正确的读法是: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好(hǎ ;o)读书。意思是年轻时气血两旺、精力充沛,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却总是不喜欢读书,纵情嬉戏而厌倦读书。到上了年纪,经历了社会风雨、人生艰辛,懂得了读书的种种好处与必要后,渐渐喜欢读书、愿意读书了,大好时光却已不辞而别,与您老人家拜拜了。那时节,眼也花了,手也抖了,腰也痛了,气也衰了,记忆力减退,精力不济,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欲续而体难支,读书再也不是一件得心应手、能自作主张的易事。这副对联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惜阴勤学理念,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可说是不错的注解,更通俗易懂。

或许,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有过顽劣不省的童年,尽管也天天背着书包去上学,但那是碍于父母长辈的逼迫,心里却有种种的不愿不爽。于是,逃学捣蛋成了家常便饭。即使躯体坐在课堂上,那魂灵却早已飞出窗外,恣肆狂野,惦记着蛐蛐,惦记着捉迷藏,谋划着水塘摸鱼、村头打鸟。那首“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本好过年”的谚语何尝不是许多少年郎的心声?那些过来人,包括先贤大家也难例外。杨万里有诗:“每读乐天诗,一读一回好,少时不知爱,知爱今已老。”陆游所谓“忆昔年少时,把卷惟引睡,惰游过日月,自咎辄涕泗,老来百事废,却觉书多味”说的俱是此类。

近读《胡适日记》,发现趣味盎然——

“7月4日,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打牌。”

“7月14日,打牌。”

“7月15日,打牌。”

“7月16日,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打牌。”

“7月18日,打牌。”

其时,这位圣贤般的现代硕学早已过了少不更事、青春懵懂的岁数。呵呵,贤哲尚且如此,况吾等凡胎庸碌。

曾经,对历代读书人的体质状况颇为关注,发现,许多人在四五十岁的盛年便早衰,困于疾患而不便于读。典型的莫过于韩愈,这位唐代文坛的领军人物在其名篇《祭十二郎文》中不无悲哀地慨叹:“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才38岁啊!书本上原本十分友好的页面却已变得充满敌意,荆棘丛生,乱石崩空,云遮雾障,一个个方块字寻衅挑逗,群魔乱舞,可怜的韩老师只能月朦胧、鸟朦胧、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盲人摸象般苟延着钟爱的读书生涯,直到有一天老年痴呆找上门。

王小二,你妈妈让你好好读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4065.html

更多阅读

读书的好处有哪些 读书的好处有哪些简略

读书的好处有哪些——简介读书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过程,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收获知识、结识朋友、开阔视野,还能提高自我的层次,那么,具体说来,读书的好处有哪些?请看专家解答。读书的好处有哪些——读书的好处有哪些读书的好处有哪些 1、书籍

关于鲁迅的读书方法 鲁迅读书

关于鲁迅的读书方法□ 石恢/文一鲁迅谈读书的文字不少,但专门谈读书的文章却也并不多,比较重要的有两篇:一篇是1926年在广州知用中学的一个演讲,经他人记录整理并经鲁迅本人校阅后,发表于当时广州《民国日报》的副刊,这就是《读书杂谈

关于读书的故事 关于读书的名言

关于读书的小故事1、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可我没有勇气。牛说:为什么不吃一点我的牛粪呢,他们很有营养。火鸡吃了一点牛粪,发现它确实给了它足够的力量飞到第一根树枝,第二天,火鸡又吃了更多的牛粪,飞到第二根树枝,

声明:《好读书不好读书 关于读书的奇语五十字》为网友阳光下的承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