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出版的《Source A Book of a ThousandSongs》中的《与主同行》
北京时间2012年7月28日凌晨,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英国伦敦开幕。当开幕式进行到揭晓本届奥运会主题歌的环节,英国知名歌手桑迪唱起了西方世界家喻户晓的经典老歌《AbideWithMe》(汉译为《与主同行》)。近几天,这首提醒人思考并正视死亡的圣诗,在国内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首诗歌之所以如此感人,是因为它是出自作者之肺腑的。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经典圣诗的意境。为此,笔者不揣冒昧,愿就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写一篇介绍这首圣诗的短文,分享《与主同行》背后的故事。桑迪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唱《与主同行》亨利·弗朗西斯·莱特(Henry Francis Lyte,1793-1847)《与主同行》的歌词创作于1847年,作者是亨利·弗朗西斯·莱特(Henry FrancisLyte,1793-1847)。莱特出生于苏格兰的埃德纳姆(Ednam),11岁时举家迁往爱尔兰。莱特的家境本来还算殷实,但随着担任船长的父亲不幸遇难,全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1811年,莱特得到了位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三一大学(TrinityCollege)的奖学金,开始了半工半读的求学生涯。莱特原本希望学医,后又钟情文学,但最终却决定攻读神学,献身教会,并且专为穷乡僻壤的渔村教会服务。1815年,22岁的莱特成为英国圣公会的牧师,开始在韦克斯福德(Wexford)附近的教会服侍。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莱特牧师多次搬家。直到1823年,终于在德文郡(Devon)一个名为布里克瑟姆(Brixham)的渔村定居,开始在那里的教会服侍,直到临终之前,前后长达24年之久。莱特牧师到达这个渔村后,立刻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会事工之中,时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每当有人劝他休息时,他总会说:“与其锈坏,不如磨坏。”经过莱特牧师的不懈努力,渔村的教会有了很大的起色,参加主日礼拜的信徒与日俱增,单是儿童主日学的人数,最多时就达800多人。莱特牧师非常关心信徒的生活,和那里的渔民打成一片,他们打鱼归来时,他会高兴地迎上去,向他们嘘寒问暖。然而,就在莱特牧师为教会的发展暗自高兴之时,发生了两件让他深受打击的事情:其一,渔村来了几个游行布道家,怂恿信徒离开原来的教会,加入他们的团体。当时,不少信徒退出了莱特牧师的教会,其中包括12名唱诗班成员。尽管牧师多方劝说,依然无济于事。了解这个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诗歌中“求助无门,安慰也无求处”的意味。其二,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加上不能适应当地潮湿的海洋气候,莱特牧师患上了当时无药可治的肺结核。得知染上该病之后,莱特牧师便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所以一度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但他依然放不下教会的工作。在医生的一再催促下,莱特牧师决定于1847年夏天的某一天前往意大利休假。临行前的那个主日,莱特牧师亲自主礼了圣餐,并在聚会中讲道。这次讲道中,他劝勉弟兄姊妹要随时准备迎接那最为严肃的时刻(即死亡),而准备的唯一方法,就是时常记念、认识、并依赖主耶稣为我们代死。当天下午,莱特牧师照例在海滨散步,夕阳西下时,他思绪万千,那西沉的夕阳,不正是自己生命的残照吗?这时,他突然想起了以马忤斯门徒在夕阳下的那一次经历:“他们却强留他,说:‘时候晚了,日头已经平西了,请你同我们住下吧!’耶稣就进去,要同他们住下。”(参路24:13-35)想到自己的境遇时,莱特牧师多么渴望上帝能够与他同住。于是,他迅速地回到家中,在跳动的烛光下奋笔疾书,写下了“夕阳西沉,求主与我同居”的诗句。诗歌完成之后,他又为其谱上了曲调。夕阳西沉,求主与我同居,黑暗渐深,求主与我同居;求助无门,安慰也无求处,常助孤苦之神,与我同居。渺小浮生,飘向生涯尽处,欢娱好景,转瞬 都成往事;变化无常,环境何能留住?恳求不变之神,与我同居。我深需主,时刻需主眷顾,除却主恩,试探何能驱除?谁能如主,时常导引扶持?无论风雨晦明,恳求同居。有主赐福,仇敌何须畏惧?泪消苦意,病痛也无足虑;坟墓威权,锋芒今在何处?我仍欣然得胜,主若同居。示我宝架,双眸垂闭之时,照彻昏幽,指我直上天衢;阴翳飞逝,欣看天光破曙,无论天上人间,恳求同居。写好这首圣诗之后的第二天,莱特牧师便启程前往意大利休假,可惜未能到达目的地,便在途中的法国南部的尼斯(Nice)与世长辞,并被安葬在那里,年仅54岁,时间距完成这首诗歌,不到三个礼拜。威廉·亨利·蒙克(William HenryMonk,1823-1889)我们现在看到的《与主同行》的曲子,作者是威廉·亨利·蒙克(William HenryMonk,1823-1889)。蒙克出生于英国,一向爱好音乐,是位著名的琴师、作曲家、指挥家、圣诗编辑、声乐教授,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了教会音乐上。1861年的一天,蒙克发现了《与主同行》的歌词和曲谱,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由于其时的蒙克正处于某种莫名的痛苦之中,所以对诗歌的意境有深刻的理解。于是,蒙克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了为莱特牧师的歌词重新谱曲的决定。蒙克夫人曾回忆说:“写此曲调时,我们心情很痛苦。傍晚我们一同到外面散步,蒙克教授看到了晚霞和日落,这一切都和我们的心情一致。回家后,他就写了此曲。”重新谱曲后,蒙克将词曲一起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后来,蒙克又将之收入自己参与编辑的《古今圣诗集》中。从此,这首圣诗便在英语世界广传开来。因此,蒙克的曲子家喻户晓,而莱特牧师的曲子却鲜为人知,甚至无从稽考。这首圣诗的影响甚大,乔治五世(George V)和乔治六世(GeorgeVI)的葬礼上,均演奏了这首圣诗。从1927年以来,每一届英国足总杯决赛和橄榄球联赛挑战杯决赛上被无数观众传唱。刘廷芳(1891—1947)1933年,学贯中西的燕京大学教授刘廷芳牧师(1891—1947)将《与主同行》译成中文,编入了1936年出版的《普天颂赞》,歌名为《夕阳西沉》,列为第383首。1983年出版的《赞美诗(新编)》亦选入了此诗,列为第153首。刘廷芳牧师之后,亦有不少新的译文,但影响最大的,依然非刘牧师莫属。《赞美诗(新编)》第153首
上海基督教圣歌团演唱的中文版《与主同行》2012年7月31日于养心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