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师专 抚顺师专校史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78年,原名为抚顺师范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市属地方高等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7月,抚顺市师范学校、抚顺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并入我校,使学校师资力量、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学校类型:师范
主管部门:辽宁省教育厅

目录

学校简介
所获荣誉
历史沿革
  1. 一创建与得名(1978—1983)
  2. 二事业的发展(1984—1990)
  3. 三扩大办学范围的新尝试(1991—1995)
  4. 四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1996—2000)
  5. 五全新的抚顺师专(2001—2008)
学校标志
招生简介
学校简介
所获荣誉
历史沿革
  1. 一创建与得名(1978—1983)
  2. 二事业的发展(1984—1990)
  3. 三扩大办学范围的新尝试(1991—1995)
  4. 四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1996—2000)
  5. 五全新的抚顺师专(2001—2008)
学校标志
招生简介
展开

编辑本段学校简介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位于抚顺市顺城区历史悠久的高尔山公园东部,依山傍水,环境幽雅,是一所四季常青的花园学校。多年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厚德、树人、务实、创新”的校风和“励志、勤奋、求真、成才”的学风,探索出“基础适度、强化技能、提高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和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38200余名合格人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2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0余人,各类在校生5800余人(其中全日制学生4600余人)。  步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师范教育结构调整和高校扩招等新形势,学校确定了“师范专业与高职专业并存,做强师范专业,做优高职专业”的发展定位。师范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小学教师;高职专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活动剪影(1)(20张)技能型人才和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学校设有中文与旅游系、生物化学系、计算机系、学前教育系、音乐系、美术系、外语系、初等教育一系、初等教育二系、声光工程系、体育系、基础部和社科部等13个教学系部,共22个专业。其中生物实用技术专业是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装潢艺术设计、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为学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与辽宁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研究生班,共有学员101名。学校具有招收汉语言文学留学生资格,先后有60余名韩、日留学生在我校就读,现有在校留学生12名。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53734平方米,建筑面积74689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各种专业教室、实验室、模拟训练室和实训基地,其中多媒体教室、投影教室、语音室、微格教室、演播室共计18个,学校拥有2000多平方米的大型生化实训基地,价值50余万元的珍稀动植物教学标本,设施完备的体育场馆、食堂和学生公寓,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校在北京、上海、沈阳、宁波等城市建立的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创造广阔的空间。

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学校连续三次被评为省文明单位,荣获省安全文明校园、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省代理家先进集体、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活动剪影(2)(11张)市先进集体、市职业道德十佳单位、市宣传思想工作标兵单位、市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市教育系统学雷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跨入“十一五”之际,抚顺师专的全体师生员工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在人才培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养方面,“立足抚顺,面向辽宁,辐射全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大学。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一创建与得名(1978—1983)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辽宁大学抚顺大专班,设中文、物理两个专业,学制二年。1978年初开始招收“文革”后第一批高考生。1978年6月30日,大专班举行首届开学典礼,可以视为学校正式诞生的标志。  1978年秋季,根据中等教育发展需要,校名改为沈阳师范学院抚顺师专班,又增设了政治、数学、化学三个专业,学制也是二年,学校规模开始扩大此时的师专班,还挂靠在抚顺市师范学校。次年,又增设了英语专业。  1981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师专班独立办学,校名改为抚顺市师范大专班,增设了生物专业,校址位于顺城区高山路17号,受市教育局领导,临时负责人有孙爱诗、姚德顺、李敬泽等。当时的校舍只有现在学校主楼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抚顺市卫生学校。因校舍不足,学生只能分散在四处上课。次年1月,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学校成立了临时党委。书记孙爱诗,委员有姜文海、周鸿麒、姚德顺、李敬泽、陈重和等。同时任命了学校行政领导:校长姜文海,副校长周鸿麒、姚德顺、李敬泽、陈重和。当时各教学部门一律称为“XX科”。  1983年8月20日,经国家教育部和辽宁省政府批准,抚顺市师范大专班改名为抚顺师范专科学校,简称“抚顺师专”,受省﹑市双层领导。至此,抚顺师专正式得名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所正规的专科学校。按照上级的要求,学校的办学方向是:“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中学”,主要任务是为抚顺市培养初中师资。随着学校的正名,各教学单位同时改称“XX系”。当时的教学系包括:中文系、政史系、英语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和体育系等,学制一律为二年。是年秋冬之交,市卫生学校迁往新校址,分散在别处的学生全部回主校上课。  整个创业期间,抚顺师专的知名度也在逐步提高,一些师生在市内、省内乃至全国开始赢得荣誉,获得奖励。汪家华、薛喜元先后获得抚顺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学生王长河、赵飞在1982年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喜获金牌。省市领导也对师专给予了应有的重视,中共抚顺市委书记张旗,辽宁省高教局肖副局长等上级领导,都曾经来我校视察。  1983年12月15日,《抚顺师专学报》正式创刊,师专人有了自己的学术阵地。

二事业的发展(1984—1990)

  1984年5月,校长姜文海因身体原因,无法坚持正常工作,市教育局委派陈相令来校担任校长,姜文海协助抓基建工作。7月1日,学校召开了第一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抚顺师专第一届党委会,书记孙爱诗,副书记张波,委员陈相令、姜文海、张辉。同时产生了第一届纪检委,书记姜文海。8月,政史系增设了历史专业,这是辽宁省内各师专中唯一的历史专业。同时,学校的教学体制也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除体育专业外,其余各专业一律改学制为三年。9月,学校从政史系抽调几名教师,分别组成了马列德育教研室和教育心理教研室。同年,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开始大批选派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为加强教学设施建设,学校修建了3690平方米的实验楼;为解决中青年教师住房紧张的问题,学校在校园内修建了8个单元的教工宿舍。  是年,辽宁省省长全树仁、副省长张知远等领导先后来校视察,我校被评为“辽宁省卫生甲级单位”。  1985年,学校召开了第一届教工代表大会,加大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力度,生物系开始面向全省招生。学校被评为辽宁省文明学校,王恒程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师”称号,高士毅、马步蔚、李来兴、徐桂荣等分获抚顺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学校建起了第一所学生宿舍,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经市教育局批准,抚顺市第15中学改称“抚顺师专附属中学”。暑期,政史系招收了一届“党政干部班”,中文系招收了一届“文秘班”,学制均为两年,目的是为本市培养急需的人才。为适应本地人才之急需,物理、化学、英语、政治、历史等专业恢复二年学制。  1986年至1990年的五年时间里,学校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进行教学改革,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抚顺师专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和提高。在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方面主要突出四个特点:在办学方向上,突出专科性;在专业目标上,突出师范性;在教学工作上,立足综合智能的培养,加强适应性;在服务方向上,立足以农村为主,突出地方性。在全面教学改革方面主要进行教学管理改革、教学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改革等。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先后建成学生食堂,第二学生宿舍楼、第二教学楼,图书馆,并与抚顺大学合建了教工住宅楼。1989年,我校组建了艺术系,分“音乐”、“美术”两个专业招生,学制二年。1986年8月,学校成立了“高教研究室”,加大了学术研究的力度,我校的学术成果开始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1987年6月,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推动了我校的德育建设。从1987年起,除体育专业外,其他专业的学制一律确定为三年。1989年4月,增设艺术系,分美术、音乐两个专业招生。至此,抚顺师专已有教学系九个,分十一个专业招生。在原附属中学被市教委收回后,1990年又在邻近学校的高山路北侧兴建了“抚顺师专附属中学”。  此期间,国家教委、辽宁省人大、省政府、中共抚顺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来校视察,我校在继续保持辽宁省文明单位荣誉的基础上,又于1989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受表彰师专,正式进入了全国优秀师专的行列。谷凤林获辽宁省优秀教师称号,王恒程、薛喜元主持的数学教学改革项目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李松文、张永满分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87年,国家正式恢复高校职称评定制度。当年,我校绝大部分教职员获得了高等院校专业技术职务。同年,辽宁省进行了师专系统的教育评估,我校得到了省高教局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从1986年起,中共抚顺市委、市政府开始一年一度的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评奖工作,我校的学术研究成果从此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肯定,获奖数量和等级在全市兄弟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张波、朱焕文、赵振寰、祝恩发、曹凯、杜成安等中青年学者开始在抚顺市乃至辽宁省理论界、社会科学界崭露头角。  这五年间,学校领导层变动较大。先是校长陈相令于1986年退休,冯凌霞接任校长职务;1987年4月冯凌霞调抚顺市人大工作,党委书记孙爱诗兼任校长;1989年4月孙爱诗调抚顺市人大工作,张成友任党委书记,副校长姜凤舞主持行政工作;1991年1月,抚顺市教育学院院长魏忠道来校任校长。

三扩大办学范围的新尝试(1991—1995)

  1991年1月,抚顺市教育学院师训部和干训部并入抚顺师专,我校又承担了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的在职培训任务,形成了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办学格局。以此变动为标志,抚顺师专开始走上了“扩大办学范围、提高生存能力”的新式发展道路。学校保留了干训部,将原师训部教师分别编入对口的教学系、部,成立了地理系,使教学单位进一步增加,学校规模空前扩大。同时,我校开始为英语系聘请外籍教师,扩大了对外交流联系。同年6月的高校职称评定过程中,我校有22名教师获得副教授职务的任职资格,师资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1992年起,学校开始主动出击,探索新形势下师范专科学校发展的新思路,这就是:在继续为九年制义务教育服务、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的同时,根据学校的实力和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需要,提出了“地方高校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开始扩大办学范围,尝试着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暑期招生时,我校在中文、英语两系各增招了一个非师范专业班级,形成了“以师范教育为主,非师范教育为辅”的新的办学格局。在此基础上,我校又陆续增设了计算机、装潢设计、文秘、电机电器、应用化学等非师范专业,使非师范教育构成了抚顺师专的新亮点。  1993年6月20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抚顺师范专科学校与省内其他师专一起更名,改为现在的“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仍简称“抚顺师专”,受辽宁省教育厅和抚顺市双重领导,主要任务是为抚顺地方培养初中师资,同时办好非师范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从此直到现在,我校就以“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名义,活跃在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舞台。  1994年,学校召开了科研工作会议,总结了“八五”中期的科研工作,表彰了一大批科研成果,部署了今后的科研工作。会议的召开,对推动全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深入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同年,经市教委批准,抚顺师专附属职业高中成立,设公关英语、计算机应用和美术装潢三个专业,计划于1995年暑期开始招生。  五年中,抚顺师专真正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不但办学体制、办学规模和教育范围不断扩大,师生总量大幅度增加,学校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继著名版画家赵经寰1988年破格晋升教授职务之后,1993年至1996年间,佟希仁、秦海文、李衍久、张永满等专家陆续晋升教授职务。这期间,我校所获得的较高级别的奖励和荣誉称号有:  学校荣获辽宁省普及普通话优秀学校、抚--顺市法制教育先进集体和抗洪救灾先进集体等称号。  著名版画家赵经寰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师范教育优秀教师奖二等奖,李衍久、张永满、范培立、孙寿国等获三等奖;  赵经寰、王恒程、佟希仁、张永满、李衍久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唐朝仁、李广涛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获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杜成安获二等奖;  杜成安、范培立获辽宁省优秀教师称号,李凯声获抚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王玉琢、季霞、张萍获辽宁省“为人师表”称号,王恒程、张振凯、车全林获辽宁省普及普通话先进个人称号,高桂荣获辽宁省高工委图书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王恒程、陈重和所主持的科研项目,分别通过了市教委、市社科联的专家论证。  这五年中,学校领导的变动仍比较大:1992年4月,党委书记张成友、校长魏忠道同时免职,调离师专;张波任党委书记,李兆兰任副书记,王恒程任校长,沈中振任第一副校长。1994年4月,党委书记张波调任中共抚顺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党委工作由副书记李兆兰主持。同年11月,陈重和回校任党委书记,金玉良任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君权、范培立任副校长;原副校长王振发调任市教研中心主任,原党委副书记李兆兰调任抚顺市教委副书记。1995年4月,第一副校长沈中振调任抚顺市教研中心主任。同年9月,谷凤林任副校长。  也是在这5年中,抚顺师专在党委的领导下,统一战线工作有了长足进展。民主党派成员人数大幅度增加,民进、九三、民革、民盟等5个党派都在师专发展了成员。在党委统战部的指导、协调下,民进总支、九三支社健全了组织系统,开始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三胞工作、海外联谊等几个方面也有了重大进展。张彦儒当选为辽宁省人大代表,王恒程担任了辽宁省政协委员,另有7人被聘任为市政协委员,我校对外交流的范围日益扩大。  1995年5月,辽宁省对全省师范教育布局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在省内十余所师专中,只有抚顺、丹东、锦州、朝阳四个市保留了师专的师范专业。我校被允许保留的专业包括中文、政史、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生物等七个专业。这次大调整是一个信号,它标志着辽宁省的师范教育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而大专层次的师范院校则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四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1996—2000)

  )  1996年3月,辽宁省政府对本省师范教育的规模、结构和布局再次进行重大调整,市属师范院校只保留沈阳、大连、鞍山等3所师范学院和抚顺、丹东等两所师专。这5所院校在师范教育领域主要为本地区培养初中教师,但其中部分专业和学生由省市联办,由省里统筹为其他市培养初中教师。省政府同时提出:上述5市的师范学校,第一步先搞好5年制专科师范教育的试点,待条件具备后并入本地师院、师专。在这次大调整中,抚顺师专再次得以保留,说明我校办学水平和能力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但那么多兄弟师专都纷纷落马,也预示着我们前途未卜。在此情形下,学校党委决定,在做强师范专业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办好非师范专业,两条腿走路,力争使抚顺师专有美好的未来。  同年9月,抚顺市师范学校和抚顺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第一次以抚顺师专的名义,面向社会招收五年制初中毕业大专生。培养方式是:先在师范学校学习三年,再到师专学习二年,大专毕业,充实小学师资队伍。由此,抚顺市的小学师资正式进入了大专文凭阶段。  1997年,学校已形成较大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多样化,师范教育、非师范教育、成人教育、职专教育并存,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同年,省教委对非师范教育专业,成人教育专业进行了评估,肯定了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根据辽宁省专业建设的需要,撤销了我校非师范专业中的市场营销专业。对成人教育类的评估结果,撤消了文秘、化学、地理、数学、物理、生物、教育管理、历史、政治等九个专业,保留了汉语言文学教育、英语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等五个专业。对保留的专业,学校加强建设力度,使有的专业成为品牌专业。  为优化教育资源,根据省政府[1997]228号文件精神,上级领导对抚顺市的师范院校进行结构调整,决定抚顺市师范学校﹑抚顺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并入师专。1998年上半年,抚顺市政府多次召开有三校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会议,并责成市教育局负责三校合并的指挥工作。几经研究,由于师专现有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教学用房、办公用房无法满足三所学校办学需要,市里决定:先将师范与艺术幼师合并,组建师专分校;主校与分校一套班子,两地办学,过渡期三年;三年之后,随着原师范学校和幼师中专层次学生的毕业,在校生总量减少,师专分校再全部搬迁到师专。  1998年至2000年,抚顺师专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三校合并”。对于抚顺师专、抚顺市师范学校和抚顺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来说,这是一个既痛苦、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转折。1998年8月下旬,艺术幼师经过几天的搬迁,将办学设施、设备全部搬迁到师范学校,艺术幼师的幼儿园、伙食科、保卫科36人全部留给迁入幼师校址的第一职业中等技术专业学校,艺术幼师与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师专分校,由原艺术幼师校长、时任师专副校长的范培元主持分校行政工作,由原师范学校副校长,时任师专党委副书记的王琳主持党务工作,二所学校合并后开始了三年的办学历程。由于两所学校合并组建师专分校,师专分校资源紧张,不能满足办学需要。市教育局决定,将抚顺职业技术学院、23中学、一职专部分教室暂租借给师专分校办学之用,师专分校组建后就出现了一个校区、四处办学的局面。师专党委立足合校后新的发展实际,积极引导全校师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改革、稳定和发展上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使三校合一后的师专发展平稳,秩序井然,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1998年8月,抚顺师专教学系部进行了大调整:政史系与中文系合并,组成文法系;数学系与物理系合并,组成数理系;生物系与化学系合并,组成生化系;地理系撤消建制。新组建的教学部门有:公共教育教学部、基础理论教育部、专业理论教育部和艺体教育部。  1999年,学校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办学模式,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培养五年一贯制大专层次的小学教师方面,提出全体教师要致力于自身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自身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同时非师范专业扩大招生人数,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通才型”人才。  2000年,学校深入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步伐,加大改革力度,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后勤服务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快教师学历层次提高。同年,我校有成功申报了社会体育、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管理和学前教育等四个专业,使学校的非师范专业增加到十一个。同年,市政府决定将我校干训部整体划拨给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一部分干部、教师调出。  这五年中,我校又有张彦儒、孙寿国、赵天瑞、战景旭、徐长林、程福财等五人晋升教授职务。  这五年中,抚顺师专仍然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就。学校党委获抚顺市先进党委、抚顺市教育局先进党委等称号,学校纪委获抚顺市纪委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学校档案管理晋升为国家二级,艺术系合唱团获辽宁省首届大学生文艺汇演及辽宁省学生纪念“九·一八”事变65周年汇报演出的“突出贡献奖”和“优秀组织奖。  我校一大批教师荣获重要奖励和荣誉称号,其中主要有:  卜宁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二等奖,战景旭、吴景榕、徐长林、王恒程、杜成安、季霞获三等奖;  战景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杜成安当选抚顺市劳动模范;  李衍久获辽宁省统战系统“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先进个人”、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吴忠华获抚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杨冬梅获抚顺市优秀教师。  王恒程、战景旭、李来兴、卜宁、曹月坤等主持进行的教学改革项目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季霞主持的教改项目获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范培立获抚顺市政府特殊津贴;  崔殿军、卜宁、张晶刚、李东峰等被评为抚顺市自然科学青年学科带头人;  汤洁、赵秀敏、卜宁、季霞、曹月坤被评为抚顺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车启芬、张淑贤、韩梅、张沙艳、常美云、曹丽娟、张会平被评为抚顺市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  此期间,学校领导层变动较大:1997年1月,吴忠华任学校纪委书记;1998年1月,党委书记陈重和调任中共抚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副书记金玉良退居二线;2月,薛晶玉任党委书记。1999年11月,校长王恒程退居二线,沈中振任校长。  1998年6月,抚顺师专迎来了建校二十年校庆,学校举办了隆重的校庆活动。

五全新的抚顺师专(2001—2008)

  2001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抚顺师专的非师范专业教育一律转为高等职业教育,从此,“高职教育”这一概念逐渐深入每个师专人的心中。  2001年,学校以提高办学实力为目的,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促进稳定。  同年8月初,师专分校三年过渡期办学结束,分校保卫处、伙食科、总务处全体人员拨离给迁入分校校址的市第六中学。办学设备、物品根据办学需要搬迁到师专,其余设备、物品留给了第六中学。8月8日,师专分校与六中在市教育局监督下,办理了物品移交手续,师专分校教职员工、学生全部到师专本部,得到妥善安置。  随着辽宁省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本科师范院校已经比较可以满足初、高中师资的需求,专科师范院校培养初中师资的历史使命随即终结。时至2001年9月,我校原有的为初中培养师资的三年制师范专业全部停止招生,师范教育的重点转向为小学培养大专学历的各类师资。适应这个转变,学校以原师范学校和艺术幼师为基础,组建了小学教育系和学前教育系,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为使艺术类学生更能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又将艺术系拆分为美术系和音乐系,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有所扩大。  同年11月,省教育厅对小教专业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检查,学校在积极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取得了优秀,排列全省第二名,就此,省教育厅将全省小教专业数学、科学双语方向设点抚顺师专培养,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由于原师范学校、幼师的绝大部分基础设施移交给中等教育,使师专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师专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距国家标准差距很大,达不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标准,于2002年初被教育部亮了黄牌,学校从此限制招生。为此,学校决定克服一切困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学校的招生与基本生存。  2002年,学校抓团结融合,促改革发展,确立五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即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坚持发展这一主题,以发展促建设,以发展促提高,以发展促办学实力的增强,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扩大了教育对外开放和教育国际化,争取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商科专业“2+2”本科直通车模式。招收留学生资格获得省教育厅批准。争取了招收全省“一所村小一名大学生”的定点培养任务。  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对今后教学工作目标、任务、措施以及当前高校教学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具体部署。成立了实验(电教)中心、计算机(计算机系)中心。至此,抚顺师专经过25年的努力,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强,为地方教育和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为全面规范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决定成立教学督导组,在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领导开展工作。  至2002年学校已有机关处室21个,教学系(部)14个,职专1所。学校共有校级领导6人,中层干部88人,党员253人,团员2825人。师范类专业方向10个,高职类专业13个。学校占地面积97358平方米,建筑面积55847平方米。教职工538人,教授3人,副教授61人,高讲35人,讲师106人,职专学生370人,成人在校生776人。图书18万册,固定资产4238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1482万元。  2003年,学校工作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正确分析和把握地方专科院校所面临的新形势,主要工作是把师范专业和优势高职专业做大做强,办出特色;着力搞好学校校园总体规划,改善办学条件;抓好与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学的合作办学;积极探索“靠大船”的办学途径;做好省高职教育教学的迎检工作。是年,学校防控非典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受到了上级高度赞扬。校园建设进展顺利,第五教学楼完成地基,第六教学楼,第四学生公寓前期工作已结束,国际交流中心楼投入使用。校园网站建设基本完成。学校获得招收留学生资格,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学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这一年录取新生1485人。学校科研工作成绩突出,上报省教育厅科研课题13项、市社会科学批准立项课题3项;在《辽宁师专学报》2003年共5期上发表论文14篇。在校生达到2891人,教职工547人。  学校首次进行“学校优秀课”评选活动,张沙艳、张军、满春玲、王悦荣任第一批学校优秀课教师称号。  是年3月,学校党委决定提高教授的校内待遇,包括课时费、交通费、电话费、工作室、科研启动经费等。  2004年,这一年是师专办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内生动力,外借助力,建设有鲜明特色的高等专科学校为目标,学校抓住了全省高职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检查的主要契机,生物实用技术专业被评定为全省重点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7.8%居全省中上游水平;为了转变学校教育教学观念,学校开展了二次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讨论。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学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机制,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学校加强了教学管理,制定了《教学工作规章制度》。学校新征土地80亩;18000平方米的教学用房投入使用,学校投入30万元购置办公设备,改善了教工的办学条件,调动了教工的积极性。在校生达到3348人,教职工547人。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学校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改革、学生日常管理,党务后勤等项工作中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针对人才培养的市场需要,以原小学教育系为基础,成立了初等教育一系,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以原数理系为主,成立初等教育二系,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为加强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基础教学,成立了基础部,负责前二年的基础教育;将马列教研室与思想政治教研室合并,组建了社科部,承担全校学生的政治理论教学任务。并把一些专业课教师重新划为各教学系管理,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经市政府同意,由师专承办,成立了抚顺市家教服务中心,使全市家教管理趋于规范化。是年学校出台了科研工作量化管理规定,兑现了科研课题奖励基金,调动了学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学校构建了学生管理工作新体系,形成了以制度规范为核心,班主任建设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并重的行为管理、环境管理、宿舍管理三套马车并驾齐驱,简称抚顺师专的“一、二、三模式”。是年,我校学生在参加省大学生课件制作、英语会话、排球等各项竞赛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在校学生达到4089人,教职工533人。  2006年,学校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科研和管理水平,加强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办学环境。10月份,生物实用技术专业申报省级示范专业获成功。不断拓宽办学思路,对同大连国防技师学院联合开办职业师范教育专业可行性进行探讨。同年提出按职业能力模块设置专业,生化系、中旅系、计算机系相继建立了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师范专业加强了教师职业基本功训练,成功举办了教师基本功大赛。加强了教学管理,实行了三级听课制度,对全校302名任课教师进行满意度测评。一年内组织了8种职业证书考试,共有390人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科研工作方面,有18个部门53名同志的370项科研成果通过认定,共有12项社科成果获得抚顺市社科成果奖,学校再次被评为社科先进单位。学校6名教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是年,辽宁电视台对我校教师首次签定师德承诺书进行了报导,提升了教师的师德水平。为了促进学生就业工作,校内举行了多种形式的校园招聘会52场,输送毕业生530人。学校还相继组织了多种文体活动,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生品格,陶冶了学生情操。学校完成了2016平方米生化实验基地和第五学生公寓建设。是年,我校教师樊春艳,陈景忠获市级模范教师称号,张沙艳﹑郑宝山﹑韩梅获市级优秀教师称号,张莉获市模范教育工作者,王杰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在校生达到4500人,教工510人。  至2006年底学校有机关处室28个,教学系(部)13个,职专一个,校级领导6人,中层干部82人,党员318人,团员3925人,师范类专业方向14个,高职类专业方向12个,学校占地面积153734平方米,建筑面积82477平方米,教职工495人,教授7人,副教授111人,高讲55人,讲师116人,全日制在校学生4500人,职专202人,成人在校生125人.图书21.05万册,固定资产7559.76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1402.42万元。全校师生为建校30周年激情奋发,学校正朝着十一五规划目标迈进。  2006年11月,生化系园艺技术专业被评定为辽宁省普通高校示范性专业。  党委书记薛晶玉于2006年3月当选中共抚顺市地十次代表大会代表,和在党代会上当选为中共抚顺市委候补委员。  2001年至2007年,我校共有张则良、周燕(女)、杜成安、吴忠华、张莉、王铁石、张沙艳(女)、王玉英(女)、刘冠森(女)、何凤梅(女)、韩梅(女)、杨莉(女)、张会平等13人评上了教授职称,是建校以来职称评定工作获得空前的大丰收时期。  学校开设的京剧选修课荣获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生化系获省职教系统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我校于2007年获得抚顺市政府颁发的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八年中,我校干部教师所获得的主要奖励和荣誉称号有:  谷凤林、梁志更、杨莉主持的教学成果获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杜成安获抚顺市政府特殊专家津贴。  何凤梅获市级劳动模范、省优秀教师。  霍丽芬、樊春艳,陈景忠获市级模范教师称号,张莉获市模范教育工作者称号,何凤梅、陈景忠、张沙艳﹑郑宝山﹑韩梅获市级优秀教师称号,张莉、刘冠森、王杰获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张秀杰、张修海、王悦、占海林、周晓晔、滕宇等六人入选辽宁省1000名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这期间,校领导层的变动较大:2001年12月,吴忠华任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张莉、王玉琢任副校长。2003年11月,校长沈中振提前离岗,副校长李绍军主持行政工作。2004年11月,刘向军任校长,李绍军副校长调任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院长。2005年12月,校长刘向军调任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奎豪任抚顺师专校长。2006年4月,刘冠森任副校长。2007年4月,党委书记薛晶玉调任中共抚顺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原中共抚顺市顺城区委副书记王栋任抚顺师专党委书记;副校长刘冠森调任抚顺市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原抚顺市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史峰任抚顺师专副校长。[2]

抚顺师专 抚顺师专校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3728.html

更多阅读

《国歌》与抚顺 山东路与抚顺路路口

《国歌》与抚顺傅 波近代抚顺盛产煤炭、石油,由此带动了发电、炼钢、电解铝等重工业的发展,在燃烧中奉献——产业的特点赋予了城市的品格,火红的颜色构成了城市特有的标识,这是一块滚烫的热土。近代抚顺遭受日本侵略者四十年的统治,反

抚顺劳动公园 抚顺劳动公园美景

抚顺的劳动公园位于抚顺市区的中心地带,那里真山真水,风光旖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人们休闲赏玩的好去处,该公园总占地面积31.4公顷,其中山地面积15.9公顷,水面面积6公顷,平地面积9.5公顷,是抚顺市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其实劳动公园除了

转:南宁师专搬迁,龙州人永远的伤痛!(转载)

南宁师专搬迁,龙州人永远的伤痛!广西民师院——原南宁师专,走了,不是她要走,而是被搬走了!想像得出,她多么不情愿,她是一步一回头,一回头一把泪呀,毕竟,她与龙州这座边陲古城风雨同舟73年了。广西民师院前身是成立于1939年12月17日的广西省立龙

抚顺琥珀:正在逐渐被遗忘的珍宝……

1、抚顺琥珀产于西露天矿西露天矿中国琥珀的矿区主要分布于辽宁和河南两省,辽宁抚顺是我国唯一的昆虫琥珀的产地,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虫珀产地。抚顺琥珀大约形成于5000万年的始新世,西露天矿是抚顺琥珀的主产区,位于抚顺煤田西部,浑河南岸,

声明:《抚顺师专 抚顺师专校史》为网友回忆积累在胸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