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遗体还能保存多久? 列宁遗体近况照片

在莫斯科红场,只要是列宁墓开放的日子,前去拜谒的人总是骆绎不绝。据俄罗斯有关部门的统计,自列宁墓1924年对公众开放,瞻仰列宁遗容的人已超过两亿人次。

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列宁墓现在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建筑,正在引发俄罗斯人地思考。因为自苏联解体,列宁墓上空飘扬的已不再是列宁升起的印着镰刀铁锤的红旗,为其站岗的卫兵也已不再捍卫他所创建的制度。他的革命、他的主义、他的历史地位,在他的国家已经被重新评价。好在人们知道,保留遗体的做法是别人强加的
列宁逝世于1924年1月21日18时50分,当晚苏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其中最主要议题就是讨论如何处理列宁遗体。会议首先宣读了列宁夫人娜捷施达·康斯坦丁诺夫娜·克鲁普斯卡娅对列宁遗体处理以及有关丧葬活动的意见。这位第一夫人反对保留列宁遗体,并主张将其运回彼得格勒,使列宁能长眠在该市沃尔科夫公墓他母亲的坟墓旁,让奔波了一生的列宁回到母亲怀抱。克鲁普斯卡娅写道:“我万分恳求你们,不要把对伊里奇的哀痛变成对他个人表面的敬意。不要给他立纪念像,不要用他的名字给建筑物命名,不要举行豪华盛大的纪念活动。他生前对这些一直看得很淡,甚至把这一切当作累赘。你们应该记住,贫穷和混乱还在我们国家到处都存在着。”

会议否定了列宁夫人的建议。以斯大林为首的一些中央委员认为列宁遗体与他的思想一样,都是布尔什维克的政治遗产,决定权属于中央委员会,而不是其家属。斯大林建议将列宁埋在红场,同时在这里建造一座高大的列宁纪念碑,让列宁思想永放光芒。但斯大林的建议又遭到了索柯里尼柯夫等人地强烈反对,索柯里尼柯夫等认为这种方法仍旧不能表达全世界无产者的愿望。他们建议将列宁遗体进行防腐处理,永久保存;建造列宁墓,将遗体放在水晶棺内,供后人瞻仰。

没有人反对索柯里尼柯夫等人的建议,其原因一是列宁在俄国革命进程中的历史作用以及在红色政权中的地位众所周知,包括斯大林在内的十月革命领袖,多数都对他毕恭毕敬,谦虚地称自己为“列宁的学生”,索柯里尼柯夫的建议很可能也表达了这些人本身的愿望。第二个原因是列宁逝世后,争夺党和国家领导权的斗争随即展开。斯大林、托洛茨基、加米涅夫这些人都非常清楚,要想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取得胜利,首先就要表现出对列宁无限忠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多数人的信赖。于是,只要有人提出“有利于”纪念列宁的建议,都会在中央委员会通过。索柯里尼柯夫的建议就这样在1月21日晚上紧急中央全会和1月26日召开的全苏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

以斯大林为首的专门委员会马上开始落实保存列宁遗体的决议。但在上世纪20年代,想要永久保存一具遗体,从技术角度讲谈何容易,好在列宁逝世时正是苏联最寒冷的季节,为决议的落实赢得了时间。

全国的医务工作者首先被调动起来,他们必须提出切实可行、有十足把握的保存方案。由于此事责任重大,甚至可能危及身家性命,所以,许多防腐专家都望而怯步。最后,事情落实到一位犹太籍生物化学家头上,此人叫鲍里斯·泽巴尔斯基,是当时苏联该学科带头人,而且在性格上敢于弄险。在弗拉基米尔·沃龙比耶夫等人的配合下,泽巴尔斯基很快研制出一种药液,用其取代人体内全部水分后,既能够防止肌肉组织腐烂,又很少蒸发,可以长期保持人体原有肤色、弹性,就连毛孔都不会收缩。泽巴尔斯基教授宣布,经过这种药液处理的遗体,只要保证一定的外部环境,抑制细菌在遗体表面的作用,就可以永远保存。

试验成功后,泽巴尔斯基等人对列宁遗体进行药液置换,置换进行得相当顺利,列宁遗体被保留下来。但这项工作并非一劳永逸,首先是体内的溶液需要定期更换,同时这种药液严格要求环境温度为16摄氏度,相对湿度为70%,不能有灰尘,要经常处理皮肤表面的细菌。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列宁遗体就这样保存了80多年。近年参与保养列宁遗体的德尼索夫不久前向人们透露了他那鲜为人知的工作。他说,每逢周一和周五,列宁墓就关闭了,这两天是我们保养遗体的时间。首先,工作人员要进入消毒室,进行严格消毒后才允许接触遗体,参加这种保养工作的人数一般限定为2—3人。我们每次都是轻轻地打开存放遗体的水晶棺,把列宁放在四轮车上,推入消毒室,然后用放大镜和显微镜仔细观察每一处皮肤的变化。有时在非常微小的地方,也发现过腐烂的先兆,这就需要报告给列宁墓实验中心,进行妥善处理。正常情况下,这种常规保养需要两三个小时,在对其表面涂抹药液、整容、化妆后就推回瞻仰大厅,放入水晶棺内。

每隔18个月,列宁遗体需要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护理,其过程是将其置于一个充满药液的池子内,浸泡两个星期,以达到更换体内药液的目的。

从1924至1930年,列宁遗体在一座全木质结构建筑中存放了6年。这座列宁墓是莫斯科市500多名能工巧匠,在列宁逝世后,仅用几昼夜的时间赶制的。前面已经说及,保存列宁遗体的决定是在列宁逝世当晚才做出的,而在这样的季节,要在几天时间内,在莫斯科完成其它任何结构建筑的施工都不可能。于是,斯大林等人采取了两步走的方针,一面抓紧木质结构列宁墓施工,保证1月27日下葬时使用,同时要在春季到来之前,满足保存遗体所需条件;另一方面,联共(布)以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向全国发出通知,广泛征集永久性列宁墓的设计方案。

征集方案的号召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专门委员会共收到100多个设计方案。这些方案有的主张建设一座塔型大厦,底层就是列宁墓,然后将苏联主要党政部门的办公地点都迁至楼内,在大厦的顶端安放一座列宁塑像,使列宁既能俯瞰莫斯科全城乃至全国,又能监督未来一代又一代领导人工作。有的方案建议建一座顶天立地的列宁纪念碑,顶端是列宁塑像,下面是供人们瞻仰遗体的大厅。

经列宁遗体保存委员会筛选,由奇楚谢夫提出的设计方案获得了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多数委员认可,并建成了迄今仍屹立在红场的列宁墓。它与木质列宁墓的设计师是同一个人,于1930年竣工,坐落在红场克里姆林宫墙外,是一座半地下建筑,地上三层,其高度与耸立着一座座塔楼的宫墙相近。其主体由大理石和花岗岩石料砌筑而成,表面呈赭红色,给人以温暖、明亮的感觉。在总高度大约三分之一处,有一条宽宽的黑色大理石带,将列宁墓围绕一周,宛如臂上的黑纱,显得庄严肃穆。

多年来,这座建筑一直有两个主要用途,一是安放、保存列宁遗体,供公众瞻仰;二是被当作前苏联大型集会的主席台。从斯大林时期开始到1990年,莫斯科历次大型群众集会和阅兵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这种安排使红场和列宁墓与中国的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城楼一样,有了特殊地位,一度被看作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中心和全世界人民最向往的地方。

列宁逝世后,前苏联各届领导人,对列宁遗体保存以及列宁墓修缮与维护都非常重视,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共同检查遗体,不断为列宁墓增添包括计算机在内的新设备,使遗体保存技术日趋完善。在这些年里,始终有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这项工作,该机构由中央委员会指定的一位中央书记,若干名专家、工人和农民代表、莫斯科市领导人、警卫部队负责人共同组成。委员会要定期检查列宁遗体的情况,向联共(布)中央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报告。

1941年6月22,纳粹德国突然向苏联发动进攻,苏联人民被迫投入到伟大的卫国战争之中。为保证列宁遗体的安全,苏联最高统帅部下达了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区的命令。1941年7月3日,斯大林自战争爆发后第一次通过电台发表讲话,动员全国人民行动起来,“打一场民族爱国主义的战争”。就在斯大林发表讲话的当晚,一个只有政治局委员才有权使用的装甲专列,神秘地驶离莫斯科,向遥远的东方开去。其“乘客”即为列宁遗体、负责养护遗体的专家、一支由60多人组成的警卫部队和有关方面负责人。

车上,列宁遗体周围放满了冰块,脸部每隔一个小时就要用酒精擦洗。当时正是盛夏季节,所以冰块的耗量非常大。为满足途中需要并防止万一铁路被炸毁改换其它运输方式,专列挂了两节冷藏车,里面装满了人造冰。

列车风驰电掣地行驶了2昼夜,最后停在西西伯利亚的秋明车站,这里现在是俄罗斯的一个大油田,但当时只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工业城市,一个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地方。运送遗体的专列在7月6日凌晨抵达秋明,车站周围岗哨林立。由于这次转移属于联共(布)政治局直接指挥的绝密行动,所以只有秋明州委第一书记库普佐夫等几位当地党政军负责人在站台上恭候。他们把最高统帅部的安排看作是斯大林对自己的信任和荣誉。这些领导人和专家一起把列宁遗体抬下专列,送到事先已布置停当的秋明市共和国路7号一所学校的楼上。列宁遗体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在这里存放了将近4年。在这段时间里,小楼四周总有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为解释当局为什么对这栋被称之为“白宫”的建筑防范得如此在意,克格勃一度放出风来,谎称楼内存放着一批莫斯科转移来的历史档案。

不管当地党政领导人和遗体保存委员会的人员如何在意,由于秋明临时存放地的条件毕竟不如莫斯科列宁墓,所以,二战期间列宁遗体确实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1945年初,苏联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成定局,苏联红军攻克希特勒巢穴—柏林已指日可待。为尽量减少列宁遗体的损失,这一年的3月23日,列宁遗体“荣归故里”,被重新安放在列宁墓中,4个月后重新对公众开放。

这时的列宁墓不仅又一次被装饰一新,而且经过战火的考验,已经具有了新的意义。在那个最危险的年月,斯大林曾经站在列宁墓上,检阅着一支支从这里直接开往前线的部队,士兵们高呼着“为了列宁,前进!”的口号,一小时后就进入了与侵略者厮杀的战场。当时,希特勒的先头部队用望远镜已经看清了克里姆林宫上那闪闪的红星。然而德军终究没能进入莫斯科,列宁墓也没有被侵略者玷污。

1945年,在列宁遗体从秋明返回列宁墓之后,为了使前来瞻仰的人能够看到最真实的列宁,遗体保存委员会为其制造了一只半吨重、可以防弹、密封效果更好的水晶棺。公众普遍反映,放在这只水晶棺里的列宁比原来年轻了。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根据当时苏共中央主席团的决定,其遗体也采用列宁遗体的保存技术,盛在另一口水晶棺内,摆放在列宁遗体身旁,让人们同时瞻仰。

1962年10月,苏共召开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会议做出将斯大林遗体搬出列宁墓的决定。当月31日深夜,赫鲁哓夫亲自指挥了掩埋斯大林遗体的行动,列宁在天之灵又一次受到惊扰。

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戈氏上台后,开始推行以“新思维”为指导思想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这种“改革”为“民主派”提供了滋生与发展的土壤,致使前苏联在短短几年里就形成了能够与苏共抗衡的政治力量。1990年7月2日至13日,苏共在莫斯科召开第二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通过了苏共中央向大会提交的纲领性声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通过了新的苏共党章以及在各个领域进行全面改革的15项决议。会议还对苏共自身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包括在政治上放弃一切国家职能;在军队、国家安全系统和国家机关中取消基层组织;在组织上不再干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等方面内容。在《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声明中,苏共宣布“将在民主进程的范围内推行自己的政策,放弃任何法律和政治上的优先权”;改变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摆脱政治垄断。声明明确地向世人宣布苏共从此仅仅是一个自治的社会政治团体,是一个信仰并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政党。

大会的声明和决议,表明苏共主动放弃了执政党地位,使列宁亲手缔造的布尔什维克,与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涌现出的多如牛毛的党派开始平起平坐。苏共政治地位的变化引发了一个矛盾,就是列宁遗体保存与列宁墓的地位问题。在苏共第二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一些政治组织从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而否定十月革命和列宁的历史作用,公开提出应当将列宁墓迁出红场,主张不再保留遗体。这时已经当上了苏联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的戈尔巴乔夫也表达了与之相似的看法,但当时苏联毕竟还在共产党领导下,所以移葬列宁遗体还只能是“激进派”的一种舆论。

1991年8月19,苏联发生了旨在维持联盟存在、恢复苏共领导地位的“8·19事件”。但与这次事件发动者的愿望相反的是,它反倒加剧了联盟解体和苏共的失败,以至在此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前苏联被迫宣布解体。随着15个加盟共和国宣布成为15个主权国家,一个拥有1500万党员的共产党土崩瓦解。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上飘扬了将近70年,印着铁锤和镰刀的红旗悄然落下,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白、兰、红三色旗。这时苏联已不复存在,列宁墓所在的莫斯科成了俄罗斯首都。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人民这时已选择了另一种社会制度,而这种制度正是80多年前被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的。

无须讳言,列宁的遗体当年是由于政治 原因才保留下来的。前苏联解体,特别是俄罗斯改变社会制度以后,列宁遗体对于现政权已经完全失去政治意义,于是,围绕列宁遗体与列宁墓就引发了一场又一场风波。

从1990年起,戈尔巴乔夫就宣布取消了传统庆祝十月革命的群众集会和阅兵活动,列宁墓的政治地位开始被削弱。

1994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取消列宁墓的“一号岗”,将卫兵换岗—莫斯科红场上这道靓丽的风景线安排到克里姆林宫墙内的无名烈士墓旁。用叶利钦的话说,列宁墓现在只剩下“安放着世界无产阶级领袖干瘪遗体的墓室”。

1995和1996年,在列宁墓开放期间发生了两起恶性事件:一次是一名年青人试图越过警戒线,破坏列宁遗体。另一次是有人向存放着列宁遗体的水晶棺扔出一枚手榴弹。飞起的弹片炸伤了十多位前来参观的国内外游客,列宁遗体也险些遭到破坏。

1997年,俄罗斯各派政治力量又一次就是否移葬列宁引发争吵,最后,各方达成协议,将此事提交国家杜马表决。杜马表决结果是11票赞成移葬,240票主张维持现状。这样的表决结果并不奇怪,因为俄罗斯共产党当时在国家杜马中占有压倒多数席位。在会议上,共产党议员知道如果提出保留列宁遗体的政治意义,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所以,他们只强调两个理由:一是包括列宁墓在内的红场布局和建筑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俄罗斯无权将其破坏;二是能将列宁遗体完好地保存下来是医学界的一个奇迹,俄罗斯没有必要轻易毁坏这项研究成果。俄共议员的观点得到人们的认可,这样,保存列宁遗体似乎已经有了法律依据。然而,遗体风波并未到此结束。

1997年,在俄罗斯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份“绝密”的文件,起草文件的单位可以确定是俄罗斯联邦保卫局总统安全保卫处,其内容是关于列宁遗体处理的。后来,为数不少的非官方杂志刊载了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甚至全文。很多人在看了这份文件后,都认为这是叶利钦为处理列宁遗体的舆论准备,是通过某些渠道有意泄露出来的。

比这份文件早一些在社会上不胫而走的还有一些关于列宁遗体的传说,从一些不负责任的小报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消息,即“列宁遗体在30年代就开始腐烂,在当年对遗体进行防腐处理时,不得不更换了全部指骨、毛发和三分之一的头皮”;“二战期间,由于保存环境较差,遗体继续腐烂,在1945年将其运回莫斯科后,又锯掉了一条腿和部分左臂”;“1961年,遗体的腐烂已经无法控制,赫鲁晓夫等人决定,将整个躯体与头部分开,只保留尚未腐烂的头部”。最近,又有一则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正在俄罗斯民间传播,内容是说从上个世纪20年代时起,苏联就成立了一个人脑结构研究所,专门收集、研究那些死后的苏联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的大脑。据说列宁、斯大林、基洛夫、克鲁普斯卡娅、巴甫洛夫、米丘林、卢那察尔斯基、马雅可夫斯基等人的大脑都在本人逝世后被送到这里,在1936年还专门形成过一个关于列宁大脑结构情况的报告。按这些传闻,可以认为几十年来人们所看到的列宁,只有一个头是真实的,还不包括里面的大脑、外面的头皮和毛发。主张保留列宁遗体的人警觉地感到这是有人拟采取重大措施之前的舆论准备,它一方面在试探强行掩埋遗体可能产生的后果;同时也在告诉善良的人们,你所见到的列宁已经没有多少本来属于列宁的东西,从医学角度讲当然也已经失去了研究价值。

为回击关于列宁遗体的谣言,子承父业参与保存列宁遗体的小泽巴尔斯基,于1997年3月在莫斯科出版的《总结》周刊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我们如何保存列宁的遗体》的文章,以历史见证人和迄今仍然与列宁遗体朝夕相伴的工作人员身份,向人们郑重宣布,列宁遗体是真实的、完好的。与此同时,以俄共为首的几个政党和组织,一些老布尔什维克及其他们的后代,开始自发地在列宁墓前站岗巡逻,以防不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三年多。

2000年1月1,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成为俄罗斯代总统,3月26日当选为俄罗斯第三任总统。这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不认为那个躺在红场地下、比他年长82岁、与他同一个名字、同样秃顶的老者,对现政权能构成什么威胁,所以对列宁遗体及列宁墓问题泰然自若。2001年7月17日,他在接受意大利《晚邮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列宁遗体将保留在红场供人们瞻仰。但他同时指出:“这一决定首先具有感情寓意。一旦我看到有许多人要求解决有关列宁的问题,我们就会讨论这件事情。”可以认为,在普京及其政治盟友执政期间,列宁遗体不会被官方突然处理,但普京也并非是列宁墓当然的保护人。因为列宁墓以及列宁遗体自身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几年前,政府已经停止了维护列宁墓和遗体保护拨款,原来的遗体保护委员会也早已改为一个民间科研机构,资金来源完全依靠赞助和捐赠。在最困难的时候,有人曾试图向国外出售保护遗体的药液配方来维持其存在,但因此事涉及国家机密没有获得政府批准,如此下去,列宁遗体还能存在多久?

据说有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曾与俄罗斯磋商,愿出高价购买列宁遗体,但人们不禁要问,列宁的遗体能卖吗?



列宁的遗体还能保存多久? 列宁遗体近况照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3724.html

更多阅读

《闽南日报》:“面粉枣”还能飘香多久?

《闽南日报》:“面粉枣” 还能飘香多久?  说起面粉枣,很多年轻人可能闻所未闻,但是对于40岁以上的漳州老市民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道传统小吃了。早期在中山公园门口、新华北路“圆圈”及

网络红人凤姐还能红多久? 网络红人凤姐资料

晓悟易道网络红人凤姐还能红多久?文/齐炳权大千世界,形形色色,千奇百怪,无奇不有。狗咬人已不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如今社会似乎是傻子的天下了。2010年上半年人气最旺的网络红人有两位,分别为宁波街头的乞丐帅哥“犀利哥”与上海

列宁的遗体还能保存多久? 列宁遗体近况照片

在莫斯科红场,只要是列宁墓开放的日子,前去拜谒的人总是骆绎不绝。据俄罗斯有关部门的统计,自列宁墓1924年对公众开放,瞻仰列宁遗容的人已超过两亿人次。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列宁墓现在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建筑,正在引发俄罗斯人地思考

声明:《列宁的遗体还能保存多久? 列宁遗体近况照片》为网友梦醒不如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