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家里小区出来步行七、八分钟,就到了“旧天堂书店”。书店门面不算大,外面有椅子和小桌。
▲2这个名字大概源自“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句话,博尔赫斯说的,他曾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广州有一个“博尔赫斯书店”,家里有几本书是在那里买的。
▲3进入里面,发现人很少,有二、三个店员,两间打通的大房子。
▲4这边是阅览区,有很多舒适的凳子、沙发,晚上时可以在台灯下看书。
这间屋子的左侧还有一个露天阅读区。
▲5后面是一个小咖啡吧,无线上网的账号都写在小黑板上,方便客人上网。
▲6很多旧书,随意地堆放在书台上。看到这些旧书,不禁想起《查令十字街84号》,一部关于伦敦的旧书店、“二手书”和书信往来的电影,非常温馨感人,霍普金斯等几个老戏骨演的,怀旧片,极好看。影片的最后,当她说“法兰克,我来了”的时候,呵呵,泪流满面。
▲7 这种看似的散乱却极有味道。
▲8
▲9
▲10我拿着相机,边看边拍,没有人阻止我,也没有人打搅我。看到墙上的曼陀铃了。
▲11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他与英格丽·褒曼曾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恋情。关于这段恋情、卡帕拍摄的照片,以及这本书为什么叫《失焦》,请看阿萨的博文《英格丽·褒曼的另一段恋情》。
▲12艾柯的《美的历史》。说到书和书店,家里有一本艾柯与卡里埃尔的对话录《别想摆脱书》,两人都是骨灰级书痴,嗜书如命,藏书万卷。他们围绕书的历史、命运,以及网络对书籍的影响展开话题,结论是:书店与印刷书籍一样,都是无法摆脱、不会消失的。
▲13几乎所有爱书人都受到过这样的质疑:“这些书你都读过了吗?”对于这个问题,艾柯的答案是:一、“不。这些只不过是我下周要读的书。”二、“我一本都没读过。不然我留着它们干吗?”艾柯承认,藏书人不会读完每一本书,否则人们将不会有时间把某本心爱的书读上四五遍。在他们看来,无书不读、无时不读才是真正的读书。
▲14艾柯认为,长久地注视着那些书籍,却不去打开,仅仅浏览着那些书名与作者,
也可以获得养分。亲爱的艾柯先生,您是说通过凝望与嗅觉也可获得知识吗?
▲15《认识电影》,美国大学电影教材。儿子高中时,我们曾经在深圳遍寻不到,还是托北京的
大学同学买了寄给我们的。那段时间,他对电影相当发烧。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得不提到他的电影《蓝》、《红》、《白》三部曲和《两生花》。
▲16看这些书名就够了。绝对没有那些成功、厚黑学、管理、励志,以及教你如何发财之类的烂书。
▲17
▲18
▲19
▲20一对母女在书店,我们--还聊了两句。
▲21一个小阅览区
▲22老唱片
▲23一些杂志和方便顾客使用的雨伞
▲24 怀旧风格的笔记本
▲25
▲26
▲27老式唱机和电子管收音机,唱机正放着怀旧的音乐。早先家里也有一台上海产的“美多”牌电子管收音机,音色非常好,后来坏了拿去修,就再也没有拿回来,30多年过去了。
▲28一直在拍照,没时间细看,故离开时,一本书也没买,但给书店的两个年轻人拍了照,
他们很高兴。在电子书、畅销书肆虐的今天,真希望这个书店能一直开下去。
常有人问,这个书店在哪里?在华侨城创意园北区,地铁可在侨城东路下,到康佳公司出口,从恩平路进去穿过汕头街到创意园北区。也可打的直接去到华侨城的汕头街,然后问创意园北区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