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冷了月光 (方文山作词)
天凉
街道上景色被染黄
画面很温暖
开心的模样
那笑声如一串铃铛
故事里 说书人语调很缓慢
孩子们在台下轻轻唱
那甜甜的过往
我们一起尝
满月让爱充满了想象
秋冷了月光
夜色很好看
我们有梦一起讲
弯弯的小巷
祝福不能断
团圆写在红纸上
天微凉
藤蔓攀上了老砖墙
而风筝牵挂在屋檐上
我把门带上
你在我身旁
手拉着手谁都不准放
秋冷了月光
夜色很好看
我们许下了愿望
在风中酝酿
思念很漫长
幸福是一种力量
天微凉
灯笼的剪影在摇晃
小镇里屋内在透着光
咿呀的木窗
风轻推摇晃
我们探头瞧见了月亮
你叫我跟上
脚步声放慢
你说婵娟名字很浪漫
好一个别样的月光
——《秋冷了月光》赏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曾经的诗人刘禹锡用他的《秋词》一反自古逢秋而悲的风格,写出了秋日的勃勃生机,秋天的豪言壮语跃然于纸上。当代的词人方文山也一反既往,为我们塑造出秋的另一番风味来。
《秋冷了月光》是方文山为2009年中秋节所作的一首词,读来别样新鲜,让人耳目一新。加之以古巨基和宁静的声情并茂、出神入化的演唱,这首歌一经出世便成为流传的经典作品。
第一、以“秋”为主题,却反其道而行之。
以往的“秋”都是悲凉的,凄清的,冷淡的,寂寞的,秋风萧瑟,草木凋 谢,落红遍地,到处都是一派毫无生机的寂寞。而在这首词中,映入眼帘的却是金色的夕阳,银铃般的笑声,充满爱的想象,幸福的团员,浪漫的月光……一幅幅画面温馨而浪漫,意象优美而静谧,富有诗意。
第二、韵尾的处理,增强了作品情感的抒发。
这首词通篇押ang韵,且一韵到底。抒情诗的韵味处理很重要,它直接影响着诗人情感的抒发和情绪的表达。ang韵一般来表达那种悲凉、怀念、无奈、孤寂之情的,在这里,作者大胆创新,尝试了另一种表达,用ang韵来抒发自己心中的那份温馨、宁静,又给人别一番滋味。另外,采用ang韵,一方面减缓的语速,又运用这个后鼻韵母增加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第三、炼字的运用显示出词人遣词造句的高超艺术。
“天微凉”中一个“微”字取代了诸如“转”“变”,甚至是“渐”的位置,不仅道出了天气渐渐转凉之意,而且也传达出“秋”的体贴和细腻;
“一路斜斜的夕阳 / 街道上景色被染黄”,“染”成了什么“黄”?金黄?淡黄?橘黄?……给读者留下额无限的想象空间。
“那甜甜的过往 / 我们一起尝”“过往”是一种回忆,而不能“品尝”,这种感官的互相转换,通感修辞的自然运用,顿然使得文章的情趣盎然起来,一句话,巧妙的炼字使得范文山的诗词显得更加文雅微妙和韵尾无尽。
第四、对比手法的交互运用是的词作更高一筹。
第四小节中,物——“藤蔓攀上了老砖墙 / 而风筝牵挂在屋檐上”,人——“我把门带上 / 你在我身旁”形成鲜明的对比:“藤蔓攀上了老砖墙”,但是“藤蔓”是孤独的,是枯黄的;“而风筝牵挂在屋檐上”——“风筝”本来是属于天空的,是天空的宠儿,但此刻,这个宠儿却被冷落到了屋檐之上,无人问津。而人呢?——“我把门带上/ 你在我身旁”,人出去了,去看那秋天的团圆的中秋的月亮了,不是一个人,而是成双成对的,是成群结队的,是幸福的,是团圆的。这里,物与人的对比就让本来毫无情趣的静寂的秋景,因为人的参与,而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情趣盎然,令万物欣羡。
如此的情,如此的景,如此的人,如此的物,使得本属于凄清寂寞的秋的月亮,在本诗中也充满了人情味儿——月圆人更圆!
第五、叠音词的运用和长短句的及哦啊措施用增添了词作的情感色彩。
叠音词,是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造的词。重叠的音节,反复作用于人们的听觉,能增强人们对语音的感受,使听觉能得到一种回环往复的语音美感,并且这种叠音词格外能表现出一种亲切、爱怜的情感。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你看那浅浅的天河”,诗句工整,词句重叠,充满诗情画意。
叠音的乳名具有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叠音的儿歌具有和谐入耳的音乐美感,叠音作品的语言具有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所有这些都是通过语音所产生的修辞效果,是一种有趣的语音修辞现象。
在这首词中,“斜斜”、“轻轻”、“甜甜”、“弯弯”等叠音词的运用,不仅能够延缓语速,而且也在这种缓缓地情感释放的过程中,渐渐地涂抹,涂抹出浓浓的韵尾和色彩来。
长句主题丰富且有内涵,短句如骈体文,整齐凝练;长句即散句,语气轻松而舒缓。长短句的交错使用不仅使得读(唱)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更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一种音乐之美、音韵之美也就在长短句的交错之中淡淡的流露出来。
第六、优美的画面的剪切互动,增加了一种唯美的情感倾向。
通读《秋冷了月光》,体味最深的莫过于画面的剪切。整首诗将不同的画面拼接而成,却又融为一体,为中心服务。斜斜的夕阳,银铃般的笑声,月光之下,品尝甜甜的过往,梦中的祝福与团圆,风中愿望的酝酿……每一幅图画都给人以美的温馨的静谧的感觉,每一幅图画都充满诗意与浪漫。所以在诗歌的篇末“你叫我跟上/ 脚步声放慢 / 你说婵娟名字很浪漫”,这样清幽温馨的画面,又有谁忍心去打扰呢?
纵观这首诗,方文山确为我们展示了一种不同情调,给人以一种别样的感觉。“秋冷了月光”一个“冷”字,一种“冷冷的”感觉渐渐转化为一个动态的无以触摸却又微微冷意的凄美的“月光”,一种爱意,一种温馨,一种团圆,一种亲情,笼罩着我们,包裹着我们,簇拥着我们……在这样的意境之中,这样的“月光”还会“冷”么?
后记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歌词永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源泉之一,不懈地推荐给我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欣赏领略语文语言的魅力,兼之以美的音乐的旋律,语言的冲击,音乐的冲击,带来的美德愉悦与享受,是语文老师任何时候不可推卸的责任。
数日前,在洛阳工人俱乐部参加培训,美女老师推荐方文山的《秋冷了月光》,于是2010年的中秋,我和我的学生们都因之而变充实而浪漫。我把歌词下载下来,抄在黑板上,我的学生一一认真的抄写在作文本上——细细的品味着每一句歌词实在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啊!
农历的八月十四,我的课堂上,整整一节课,教室回荡着古巨基和宁静演唱的《秋冷了月光》,学生们在慢慢地跟着唱……
2010年的中秋,洛阳的西南角,我的居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秋冷了月光》……
再记:
女儿的手机上传来非常好听隐约,但是实在记不起是是什么音乐了,跟着隐约哼唱,终于记起这段故事,源于《秋冷了月光》的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