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豆腐脑应该是咸还是甜的争论在微博上成为热门话题。争论焦点是个看似无聊甚至好笑的话题,但经过各路大侠的热情参与和众人的围观,豆腐脑咸甜之争似乎慢慢演变成了饮食习惯南北之争的武林大会。
其实对于饮食习惯来说,都是各地千百年来由于地理、历史、人文等因素形成的特点,各地习惯不同是理所当然、无无可厚非的。如果真要在饮食习惯上,口味上也一统江湖,那就丧失了中华美食最宝贵的特质——兼收并蓄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同样道理,任何一种口味的豆腐脑都不可能在这次的武林大会上雄霸天下,微博上的众人也会在口水散尽时各自回家洗洗睡,第二天该干嘛干嘛。
既然我们说到好吃的东东,就不能只为争论而争论,口水要流得有代价啊。大家可以安静下来,找个小板凳坐下,好好看看我们争论的东西——这豆子和水凝成的精华,让人真正垂涎欲滴的豆腐脑。
豆腐脑的口味南北之争一说并不太准确,理由如下:
按国人的饮食习惯可以看出北方人对豆腐脑的爱好并不明显,东北人因为要炖肉喜欢的是老豆腐,也因为气候原因不适合豆腐脑。西北人喜欢有嚼劲的东西,加上水源的因素本来豆腐都很少吃就更谈不上吃豆腐脑。华北人喜不喜欢豆腐脑不是很清楚,反正没有这类出名的小吃。以前的老北京到是有些类似豆腐脑的本地小吃,但现在好像也慢慢没了踪迹。而且北京作为一种特例,不能完全代表北方饮食。还有北方人喜好面食这一特点也会影响他们豆腐脑的态度,豆腐脑和面这两样东西似乎怎么也找不出可以让他们同唱一台戏得特点。总的看来,出于气候、地理、水源、口感、主食等原因,就饮食传统而言北方人并不太喜欢豆腐脑,也不擅长做豆腐脑。
真正喜欢豆腐脑的是江南地区和华南沿海和西南部分内陆城市,江南派以上海、杭州为代表,华--南派以粤港台为代表,西南派以成、渝为代表。首先这些地区交通便利、物产丰富,降雨丰沛,河川纵横,水源不是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城市都是在餐饮上极其考究而生活上追求闲适的城市,是否对细腻口感有所要求和生活上是否追求悠闲是一个地方的人是否喜爱豆腐脑的先决条件。再则豆腐脑不算一道菜,是个小吃,虽然价格实惠,但这种上不了餐桌的零食,也只有在相对富庶而有小吃传统的地区才能大行其道。
江南派和西南派的豆腐脑口味基本都是以咸为主,有少数甜食。而华南则基本是甜味豆腐脑的一统天下。所以说,豆腐脑的咸甜口味之争并非南北之争,而是江南、西南派与华南派之争。
豆腐脑口味特点主要体现在佐料上,江南派的特点是咸香。佐料一般为:酱油、虾皮、紫菜、碎咸菜和葱花。
西南派的特点是麻、辣、香,典型佐料为:炒黄豆、辣椒油、花椒面、酱油、芝麻、葱花、碎榨菜等。
华南派豆腐脑特点是甜、爽、滑,添加的佐料也各有特色,有的中意简单加些姜汁或黄糖粉,有的则喜欢将水果甜品和豆腐脑来个搭配,色彩鲜艳,口感丰富,丰饶诱人。
以上图片里各地的豆腐脑尽显风流,各显身手,以搏众人青睐,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大家可以评价可以推崇可以选出自己的最爱,并与别人分享各中滋味,兼容并蓄,互相尊重各自选择这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