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 长三角北

增长极理论

一、早期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

增长极(growthpole)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普劳克斯(F.Perroux)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初,他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他通过对实际经济活动的观察,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普劳克斯的增长极概念是一个纯经济概念,与地域空间系统无关的概念。他也使用“经济空间”概念,但他把经济空间定义为“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他认为,在经济空间中,经济元素之间存在着不均等的相互影响,一些经济元素支配着另一些经济元素。经济空间并不是均衡的,而是存在于极化过程中。在经济空间中,存在着类似“磁极”作用的现象,一些经济元素对另一些经济元素施加不可逆的或部分不可逆的影响,就是支配关系,他称之为支配效应。他指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国民经济像是相对活跃的集合体(一些领头产业、在地理上聚集的产业极与活动极)和相对被动的集合体(受推进产业和依存于地理上集聚的一些活动极的地区)的组合。前者导致后者产业增长现象”。

普劳克斯把经济空间分为三种类型:①作为计划内容的经济空间;②作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③作为均质整体的经济空间。其中第二类型的经济空间是增长极的出发点。这类空间“由若干中心(或极、焦点)所组成。各种向心力或离心力则分别指向或背离这些中心。每一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拥有一定的场;它们与其他中心的场相互交汇”。

普劳克斯在其1955年的一篇论文《增长极概念》中进一步分析了产业支配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创新能力在产业之间、经济元素之间的差异。认为富于创新的优势经济元素在经济空间中处于支配地位,而其他经济元素则处于受支配的地位。处于支配地位的经济元素具有“推动”效应,它自身的增长和创新会诱导、推动其他经济元素的增长。他认为,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增长公司或厂商构成推进型(或称为推动型)产业发展的核心。这些推进型企业通过扩大规模来增加销售和与其联系的其它企业的购买。因此,一个推动型企业的出现将导致一整群企业销售规模的增长。

显然,推动型企业推动效应的大小与其产生外部经济的能力有关。产业外部经济能力愈大的推动型企业,其推动效应就愈大。一般来说,推动效应的大小与产业的关联性相关。凡是前向、后向、侧向联系广的产业,都有较大的推动效应。在普劳克斯看来,增长极既是一个支配性的经济元素,又是一个具有强大推动效应的企业。它是发射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中心(或极),每个中心都处在其他众多的中心之中,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的作用范围。

二、布德维尔对增长极概念的转化

F.普劳克斯的增长极概念的原始涵义是模糊不清的。他是从抽象的经济空间出发,强调产业的部门联系,强调推动型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普劳克斯的增长极中的“极”,是指推动型的企业及与其相互依赖的产业部门,而不是地理空间中的“极”。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是重视不够的。虽然1955年他在《“增长极”概念》文章中也注意到了把地域集聚作为极化过程的形成,提到了“在地理上集聚的产业极”,但是他并没有把地域的极化作为增长极的一个内在要素。

尽管普劳克斯提出的增长极本身的含义比较模糊,基本上是指那些具有强大增长潜力的工业企业,它存在于抽象的经济空间,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然而,增长极这个概念提出后,“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具有魔力的标记!”一时间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话题,并使增长极理论得到很快的充实和发展。法国地理学家J.布德维尔(J.Boudeville)在1957年和其他许多学者一起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并提出了“增长中心”这一空间概念。

布德维尔强调经济空间的区域特征,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增长极概念与推进型产业相关联。……把它作为经济活动在地理上集聚的极比作为不同于全国矩阵的部门复合体系统更为可取。总之,增长极将作为以拥有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的城镇出现。”1966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城镇联系起来,就使增长极有了确定的地理位置,即增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这样,增长极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增长极便具有“推动”与“空间集聚”意义上的增长之意思。

布德维尔的增长中心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他提出了投资应该集中于增长中心,并且增长会从这个中心向周围地区传播的观点。从60年代起,人们对增长极的研究也自然就沿着部门增长极(推动型产业)和空间增长中心(集聚空间)两条主线展开。

三、推动型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机制

在区域规划实践中,利用增长极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确定推动型产业。推动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领头产业或带头产业,自然也是主导产业。它在区域经济运作中起着支配作用。这种产业通常应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1.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展的速度快。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指产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与消费者相应收入相对变动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各种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高,有的低。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的产品,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该类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将有不断扩大的可能,因而可进行大规模的生产;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的产品,表明产品需求量将随收入的增加而相对减少,需有控制性的发展。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越高的产品,其产业发展的前景越好。

2.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普劳克斯十分注重产业的创新能力,他认为经济元素之间地位的不同,有的处于支配的地位,有的处于受支配的地位,主要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元素之间创新能力的差异。创新能力强,技术进步速度快的产业,具有比较强的竞争能力。

3.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成。产业关联性大的经济门类,即其前向、后向联系能力大,其产生的外部经济能力就强,它的增长对其他产业产生的波及效应就大,对区域经济的推动力也就大。反之,则相反。

4.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品市场却十分宽广,能有全国性的甚至是国际性的销售市场。产品的市场范围与产品的性质密切相关。空间分布集中倾向愈强的生产,其产品的市场范围愈广。

5.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企业规模对地区经济的推动力有紧密联系。企业规模大,产品产值高,企业使用的劳动力数量多,创造的利税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就大,产业的增长就能够支撑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相反,企业规模小,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也就很有限,尽管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是较小。

根据普劳克斯的看法,某区域一旦有了推动型的产业,那么它就可以增加生产的总产出,这是推动型产业对经济体系总产出的直接贡献。同时,推动型产业可以启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是推动型产业对经济体系总产出的间接贡献。这种贡献主要是推动型产业通过产业关联,包括前向联系、后向联系、旁侧联系产生扩散效益,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扩散效益,推动型产业增加单位投入,必然产生若干倍的经济增长,这就是乘数效应。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就是增长极的作用机制。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Hirschman)称这种效应为连锁作用。他认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应该集中在少数主导部门。这种主导部门要根据在投入-产出中能产生最大的“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方面来确定。一旦这样的主导部门被确定在某一地点上,那么新的投资就会受其引导,增殖效应就会产生。以后,还有许多后继者具体研究连锁作用的测定方法。

四、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增长极与周围区域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增长极及以后提出的发展中心概念提出后,许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普遍认为,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会产生正负影响效果。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是极化作用的结果。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种负效果被称为极化效果。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在研究极化发展理论时把这一过程称为“回流效应”。他认为,增长中心无论最初的扩展的原因是什么,其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累积增长都会加强这个中心在区域中的地位。这一过程是通过资本、货物和服务等的流动得以实现的。

增长极对周围地区产生的正效果是扩散作用的结果。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这种正效果被称为扩散效果。赫希曼在研究均衡发展理论时,把这一过程称为“涓滴效应”,也有人形象地把这一效果称为“波及效果”。

为什么推动型产业在某一地点出现后,会产生极化作用?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是规模经济效应。由于推动型产业的快速增长,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导致生产成本逐渐下降,从而使产品价格下降,进而诱导相关产业进一步得到扩张,并且向核心地区集中,增强核心地区的竞争能力。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和收益的增加。在技术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在较长时期内,企业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得到各种益处,并使同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比原来生产规模较小时降低。试以工厂生产为例。工厂的生产费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本不变的固定费用,另一种是不固定的可变费用。固定费用包括厂房地租、经营管理人员的工资、设备保险费和折旧费等,以及各种相对固定的税收等。在已建成投产的生产企业,固定费用与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基本无关,如每天生产10个单位产品或生产1000个单位产品都得花费基本相同的固定费用。可变费用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工人工资、运费等,它随产量的增加而成正比例增长。企业的生产费用为固定费用与可变费用之和。其计算式是:

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固定费用+单位产品可变费用

如以K表示单位产品成本,C表示总固定费用,M表示总产品产量,V表示单位产品的可变费用,则:

若V值一定时,则上式中M值越大,K值就会相应地越小。这就是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当然,规模经济也有一定的限度,超过某一限度的规模,又会成为规模不经济。

第二是聚集经济效应。不论是相同的生产部门在某一地点的聚集,还是不同类型的生产部门在同一地点的聚集,都能产生相当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①生产的聚集,能引起人口的增长,而人口的增长又会引起一系列为居民服务的行业相应的发展,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②生产的聚集,将引发科技人才、科技信息的汇集,利于区域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提高区域的竞争能力。③生产的聚集,势必使一系列为它们服务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行业,如金融业、保险业、运输业、商业、供电业、邮政业、电讯业、教育业、文化事业、娱乐业等也在聚集地区发展,各行业、各部门可以共同使用公共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既可以减少各单位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又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设施的利用效率。④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聚集,有利于开展专业化协作,发展联合化生产。⑤各种经济部门、各种产业在同一地区的聚集,有利于劳动力平衡,有利于社会就业和社区建设。

扩散作用是与极化作用同时存在但作用方向相反的另一种地域变化过程。它的表现是经济要素从核心地区向外围扩散、展延,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扩散作用所以能够发生,是由于:

第一,极化中心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极化中心的原料、材料、燃料、食品等物资要依赖周围地区的供应。极化地区的发展,必须从逐步扩大的地域范围内和其外围地区取得日益增多的农副产品、矿产品及各种初级原材料的供应,因而带动、促进了整个区域农业和初级加工工业的发展。极化中心要利用甚至依赖外围广大地域的市场。极化中心先进的技术装备、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周围地区,带动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极化中心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并提高经济效益,势必将一些创新活动,将一些加工过程中失重大的初级加工工业、原料易腐烂变质或者加工后产品不宜远运的加工工业放在外围地区,因而使核心地区以外地区的一些工业生产也得到了发展。

第二,极化中心的经济“外溢”作用。随着极化中心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来对极化中心发生过重要作用的一些产业,如劳动密集型的工业、自然资源密集型的工业、某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仓储业等逐步向外地转移,而产生极化中心经济“外溢”的现象。极化中心的产业外移,是带动和扶持外围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

极化中心经济“外溢”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极化中心居民的外出旅游。核心地区人口密度大,外出休闲、度假、观光、游玩是居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均收入的增多,交通运输事业的发达,又使外出旅游活动的愿望成为可能。增长极核的外围区域可以通过发展多种类型的旅游业促进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

第三,政府的调节。政府为了平衡地区经济发展,可以通过税收、地价、投资优惠、工业区位等政策、法规对极化过程进行干预,以强化扩散过程,防止和缩小极化中心与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是同时并存的复合过程。极化作用使区域经济向核心移动,工业、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的经济主要部门,以及科技、高等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都会集中到一定的极化中心,导致人口、资金、物资向核心聚集,以致造成周围地区经济处于停滞、衰退,甚至萎缩。极化作用将扩大极化中心与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扩散作用是一种离心力的作用,会使核心地区的信息、资金、产品、人口向周围地区转移,影响和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中心极化地区与外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扩散作用将使经济在地区间均衡的发展。

然而,极化作用与扩散作用不仅方向相反,而且作用力的大小也是不相等的。在它们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极化作用的强度比扩散作用的强度更大。因为增长极的出现,就意味着增长在地区之间的不均等,这是其本身不可避免的伴随物和出现的条件。人们可以从城乡关系等现实中体会到,在强大的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极化中心与周围区域发展的差距将是在新水平上的扩大,而不是缩小。瑞典经济学家缪达尔通过分析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提出了累积因果循环理论。他认为市场力的作用通常是倾向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在增长极的作用过程中,回流效应(即极化作用)总是大于扩散效应的。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情况下,会出现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贫困地区相对越来越穷的现象。要缩小地区差距,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加强国家干预。

当然人们的认识不是完全一致的。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认为,增长极“极”的累积性集中增长,在起始阶段会扩大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差距,或扩大增长性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但是从长期看,地理上的涓流效应(即扩散作用)将足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因为增长的累积性集中不会无限地进行下去,一旦推进型企业的增长在国家领土的一部分生根,显然会产生一种力量来作用于领土的其他部分。这种趋势的不可避免性是由于增长中的“极”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从而促使工业的分散,使地区差距趋于缩小。

五、极化方式与扩散方式

(一)极化方式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 长三角北

极化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形式多种多样。从极化波及和影响的范围来看,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只是地方性的。如深圳,如把经济特区当作一个增长极来看待,则深圳经济特区的影响、波及范围非常之大,在开放初期全国各省市几乎都到那里开办联络点或设立办事处,深圳明显起到全国性增长极的作用。又如上海浦东,自从20世纪90年代把浦东作为开发的重点后,浦东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达到了整个长江流域,其金融市场的辐射力更超出长江流域,波及全国许多省市,显然浦东亦具有全国性增长极的意义。有些增长极所处的区位条件较差,产生的推动作用亦较小,因此其吸引力和辐射力所能波及的地域范围就比较有限,往往只具有区域性或地方性的意义。

从增长极的数量和分布来看,一个区域可能只有一个极化中心,为单极吸引【】方式;一个区域也可以出现多个极化中心,形成多极吸引方式。如珠江三角洲,在改革开放前长期是以广州为中心的单极吸引方式,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深圳和珠海经济特区城市的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以广(州)佛(山)、(香)港深(圳)、珠(海)澳(门)三个双城为核心的多极吸引方式,珠江三角洲各地同时受到上述三个极核的吸引作用。

从极化现象的地域空间形态来看,也有多种形式。有向心式极化,即周围区域向极化中心的极化过程;有等级极化,即基层小节点,向区域次级增长极极化,而次级增长极又向首级增长极极化;有波状圈层式极化,即极化现象是围绕极化中心向外作波状圈层式展开。在一个区域中,几种极化方式可能同时存在。如乡镇首先向县内各中心城镇极化,各镇和中心城镇又向县城极化;各县城又向邻近的中心,如向中等城市极化;各县城和各中等城市再向省内的首位城市,如特大城市极化,呈现出等级式与网络式的极化过程(图8-1)。

(二)扩散方式

扩散是由极化中心向外围的移动过程。其作用方向恰好与极化方向相反。极化是向心流动,扩散是离心流动。扩散也有多种多样:

从扩散影响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全国性的扩散和地方性的扩散。如果把香港看成是一个强大的增长极,它是世界性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运输中心,香港城市辐射能力波及到全国各地,香港可称之为影响全国的一个扩散中心。

从区域扩散中心的数量来看,它与极化中心数量是相对应的。在一个区域中,可能只有一个中心扩散,为单核辐射方式;也可以有几个扩散中心,存在多极扩散,形成多极辐射方式。

从扩散作用的地域空间形态来看,同样有多种方式。对应于极化方式,同样有核心辐射扩散,即由极化中心向四周扩散,主要发生于中心城市向近郊或近邻地区扩散;有等级扩散,即按照增长中心的等级层次,由高级到低级逐渐进行辐射,在这种扩散方式中,与极化中心的距离因素将退为次要的地位;有波状圈层扩散方式,即由极化中心向外围逐步辐射,此时距离因素将明显发挥作用;跳跃式扩散方式,即极化中心的对外辐射,不受中心的等级层次和距离的影响,直接由高等级中心向低层次的中心或区域辐射(图8-2)。

与极化方式相类似,在一个区域内可能同时存在着多种扩散方式,即既有核心扩散,又同时有等级扩散、波状圈层式扩散和跳跃式扩散等几种方式。

六、对增长极理论的评价

自从普劳克斯提出增长极的概念后,模糊不清的“增长极”概念,一下子便具有魔术般的吸引力,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以后,增长极、增长点、增长中心、发展中心、生长点等概念不断地出现在众多的描述性研究和规划研究的文献中。增长极理论不断得到修正和补充,并被广泛运用到区域规划的实践中。法国、英国、意大利、巴西、印度等许多国家先后都曾以增长极理论作为地区发展规划的指导。但是,由于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并不是相等的,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往往比扩散效应大得多,因此有些国家应用增长极的发展理论并未引发起增长极腹地的快速增长或发展,落后地区的状态没有明显的改变,反而扩大了它们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城乡之间差距的扩大。所以从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人怀疑增长极理论在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中的有效性。

不少人在对增长极继续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理论成果。如布赛尔在1979年3月于加拿大召开的关于平等、相互依赖和国际组织讨论会上,在其提交的论文《增长极:它们死了吗?》中,重新检验了增长极战略的目标,分析了促进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以及不同区域增长极战略的不同形式。又如英国的经济学家理查逊认为,断言增长极政策无效的结论为时过早。他认为,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第二阶段是扩散效应增长,回流效应减弱;第三阶段是扩散效应继续加强,回流效应降至零。从第一阶段至第三阶段约需15年或更长的时间。

增长极理论是区域开发中不均衡开发理论的一个典型。它强调据点开发,强调集中开发、集中投资、重点建设、集聚发展、政府干预、注重扩散等,使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增长极理论强调经济结构的优化,着重发展启动型工业,也强调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发展中心带动整个区域。而且经过后人的不断发展,已派生出增长中心、生长点的概念和核心-边缘理论、发展中心理论等,增长极理论已成为内涵十分丰富的一个理论。

增长极理论对于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增长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极化中心本身的经济增长;二是极化中心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前者是集聚效果,后者是增长极的扩散效果。集聚效果是有关的生产和服务职能在地域上的集中而产生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主要通过规模经济和生产协作、生产联合、城市建设、资源合理利用等外部经济的节省而实现的。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既表现在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上,也表现在区域经济部门结构的变化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上,是通过区内的乘数作用和区际乘数作用来实现的。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开发理论探求中已引入增长极理论,并把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加以应用。在区域规划实践中,应用增长极理论时需要特别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增长极与城镇的关系。不能把增长极与城镇等同起来。增长极一般要依托城市,或在城市附近建立,但并不是所有的城镇都是增长极。增长极是指具有发动型工业的产业集聚点,它能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起到经济集聚与扩散的作用,同地方经济融合为一体。只有具备发动型或启动型工业的城镇才能算是区域的增长极。

二是增长极类型与规模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资源、对外经济联系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根据市场的变动趋势,选择启动型工业,确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主导部门和发展规模。

三是选择适宜的地点培植增长极。增长极通常不是布置在原有相当规模的城镇建成区中,而是在原有城镇的附近或边缘,在不发达的较低层次的发展轴线上。这样既可以使增长极有充分的发展余地,又能使一定区域获得增长极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是充分发挥增长极的功能。增长极最主要的功能是启动型的工业,核心是建立强大的工业系统。但增长极也应该是创新中心、社会交往和信息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因此,增长极既要大力培育启动型工业,也要大力发展满足区域发展多种社会职能的服务设施。

五是增长极的体系。要从城镇体系发展的要求出发,考虑增长极的体系问题。应该有全国一级的增长极,相当于省、区级的增长极,也要有省内地区级增长极,县内增长极。增长极形成体系,必然要考虑增长极的分工与联系。

六是对增长极要集中投资。完善增长中心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经济体制,创造有利于增长极发育成长的软环境,产生较高的投资效果。

当然,要清醒地注意到,增长极的极化作用是很强的,而扩散作用比较微弱,实施增长极策略,有可能造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增大地区之间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其次,增长极一般以城镇为依托,又常不在已有的建成区,这种地方交通一般不便,生活服务设施相对较差,投资者往往又不愿意在这种新区投资,给增长极策略的实施带来困难。再者,增长极一般以现代工业为目标,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较为先进,培育增长极并不可能解决很多的就业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3418.html

更多阅读

长三角指的是哪些区域 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简称,指的是这样一块地域:在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历经千万年而形成了坦荡、宽阔的、平面形状近似像三角形的陆地。“长三角”包括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从

珠三角和长三角 珠三角和长三角哪个好

最近对珠三角和长三角比较感兴趣,研读了不少文章,也觉得挺有意思的,从2000年之后,一直都围绕着一个话题: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对比。有人说珠三角不行了,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现在已经到头了,被长三角超越,并且将会远远地被抛在后面;有的说长三角只

作业一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案例

长尾理论长尾理论示意图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

长三角民营经济研究会 南派地产入驻常州助力长三角民营经济

     传统的工业城市常州正在向“创意常州”转型。  当前,上海自贸区正在成为新一轮中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和实验田。随着宁杭高铁、杭甬高铁的正式开通,长三角地区高铁三角网络正式形成,拉近了长三角城市之间的距离,长三角地区由

声明:《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 长三角北》为网友为你的一生买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