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曾国藩率湘军镇压了太平大国,被清廷称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又于1861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成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辛亥革命以后,一些革命党人称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并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是遗臭万年的汉奸。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曾国藩的评价最为客观,称曾国藩“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说: “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并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语录,然诵参悟。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的。特别是对曾国藩这样的学识很高的人物,是绝不能妄下评语的。曾国藩受地主阶级利益的局限,官至一品大员,代表着封建统治势力。但是,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人物,必然有其深刻的自身原因。单就这个意义,研究、了解曾国藩也是非常必要的。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曾国藩六岁读书,二十八岁中进士。初授翰林院检讨,一直到道光29年(1849年)升礼部右侍郎、署理兵部左侍郎。咸丰帝即位后,他先后兼任过兵、工、刑、吏等侍郎等职。曾国藩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十年之中连升十级,并在京师赢得了较好的声望。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
《曾国藩家书》在线阅读
- 1
- 修身篇
- 2
- 劝学篇
- 3
- 治家篇
- 4
- 理财篇
- 5
- 交友篇
- 6
- 为政篇
【附一】
毛泽东早年对曾国藩的评价
毛泽东早年求学于湖南第一师范,是杨昌济的得意门生。杨昌济于1915年4月5日的日记中写道:“毛生泽东言……渠之父先亦务农,其外家为湘乡人,亦农家也;而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毛泽东也着实听老师的话,下工夫仔细研读过《曾文正公家》、《曾文正公日记》。现在韶山陈列馆还收藏着木刻本的(家书)第四、六、七、九卷,每本的扉页上都有他当年留下的手迹“咏芝珍藏”。1917年8月23日,他在与黎锦熙论学的长信(以下简称《论学书》)中写道:“今之论人者,称袁世凯、孙文、康有为而三。孙袁吾不论,独康似略有本源矣。然细观之,其本源究不能指其实在何处,徒为华言炫听,并无一干竖立,枝叶扶疏之妙。愚者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惟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时惧倾圮。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青年毛泽东何以对曾国藩作如此崇高的评价呢?通过研读《毛泽东早期文稿》,可以看出他作过多方面的审慎考虑:一“圣人既得大本”。
曾国藩服膺程朱理学,宣扬大本一源之道。他说:“吾之身与万物之生,其理本同一源。乃若其分,则纷纷而殊矣。”又说:“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毛泽东早年在杨昌济老师的诱导下,也钻研过性理之学,尤刻意探求所谓本源问题。他在《论学书》中反复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天下生民,各为宇宙之一体,即宇宙之真理各具于人人之心中。”他所阐发的本源论同曾国藩一样,都出自朱熹的理一分殊论。在历史观方面,曾国藩强调以心力转移风气。他说:“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己。……此一二人者之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毛泽东也十分重视心力的作用,他在一师时,曾写过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得到杨昌济的激赏,破例给打了一百分,一时传为美谈。在《论学书》中,他还写道:“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尸这样,他就把天理与人心贯通起来,并使心力的作用,落实于经世纬国之大业了。
宇宙之真理虽然各具于人人之心中,但有偏全之不同。据此,毛泽东在《论学书》中又提出:“圣人既得大本者也,贤人略得大本者也,愚人不得大本者也。”这就接触到了儒家思想特有的圣人观问题。
如何成圣,是历代儒家反复讨论的话题。孔子把圣人看成与天同样伟大,同样崇高:“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孟子把圣人从想象的天国接回人间,肯定“人皆可以为尧舜”,确立了“圣人可及”的思想。曾国藩继承孟子的思想,作《圣哲画象记》,开列了32个圣哲名单。毛泽东在《讲堂录》中曾一一笔录。其中“文周孔孟”、“周程朱张”是内圣的典范;“葛陆范马”是外王的表率;“班马左庄”、“韩柳欧曾”、“李杜苏黄”是词章的圣手;“许郑杜马”是考据的专家;“顾秦姚王”是清一代学界的宗师。曾国藩说:“此三十二子者,师其一人,读其一书,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若又有陋于此,而求益于外,譬若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则以一井为隘,而必广掘数十百井,身老力疲,而卒无见泉之一日。其庸有当乎?”可见无论从义理、考据、辞章入手,条条道路都可以超凡入圣。切诫广心博骛,浅尝即止。
毛泽东对圣哲的类型,也作过分析。他在《讲堂录》中写道:“有办事之人,有传教之人。前如诸葛武侯、范希文,后如孔孟、朱陆、王阳明等是也。”“宋韩范并称,清曾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也,范曾办事而兼传教之人也。”“传教之人”即所谓“内圣”一途。“办事之人”即所谓“外王”一途。在毛泽东看来,内圣与外王是本末体用的关系。至若考据、词章,他似乎并未看作圣门的要务。
《讲堂录》中有这样一条:“张子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生民立道,相生相养相维相治之道也;为万世开太平,大宗教家之心志事业也。”毛泽东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体育之研究》又写道:“有圣人者出,于是乎有礼。”这就是说,礼乐典章以及一切相生相养相维相治之道都是圣人的创作。“办事之人”尊奉圣贤之所垂教,能建功立业于当世,但他们并未穷究天道人性之大源,也达不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境界。
《讲堂录》中还有这样两条:“王船山(谓)有豪杰而不圣贤者,未有圣贤而不豪杰者。圣贤德业俱全者;豪杰欠于品德而有大功大名者,拿翁(破仑)是也,而非圣贤。”“帝王,一代帝王;圣贤,百代帝王。”这就是说,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贯通大本一源之道的圣贤。帝王将相与英雄豪杰即令功盖当世,也不过是“办事之人”,他们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与圣贤相提并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讲堂录》把曾国藩称为“传教而兼办事之人”,这就是一种合内圣与外王于一体的境界。《论学书》中晶评近代领袖人物的那段话,为此作了详细论证。袁世凯精于封建时代的帝王术,希图以手腕智计笼天下,但却与圣贤学脉完全绝缘,“如秋潦无根,如何能久?”孙文创建革命事业,忠心报国,但却从抓武装起义入手,而不是从抓大本大源入手。康有为从陆王心学和今文经学出发,融合西方学术与政治思想,提出了一整套论古改制、变法维新和三世大同的理论,表面看去,“似各有本源”,然而,细加分析,则正如梁启超所道破的,是“支绌灭裂”、“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折衷主义的杂凑,并没有探得中国文化的“大本大源”。毛泽东认为,在近代中国,真正探得“大本大源”,达到超凡入圣境界的,只有曾国藩一人。1915年8月《致萧子升信》称:“尝诵程子之箴,阅曾公之书,上溯周公孔子之训”,将曾氏与周孔及二程并称,更可谓至矣尽矣,无以复加矣。
【附二】
我读曾国藩家书(一)
作者:清风雅志
之前曾读过《曾国藩家书》,较为粗枝大叶。09年春节,利用闲暇时间,再次较为详细地阅读,觉得如与这位古人同行,听其所讲,思其所教,言语之间不乏珠玑,为此认认真真地做了笔记。现将所做笔记按《家书》的先后内容顺序列出,希冀能常思常想,有所启迪、裨益。
一《曾国藩家书》的概况
曾国藩生于清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公元1811年11月26日),湖南省双峰县荷叶乡天平村人,乳名宽一。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公元1840年3月12日,时年29岁告假完毕的曾国藩回京之后,给父母亲写信,详细汇报了他一路的经历,这也是收入《曾国藩家书》的第一封家信。至此之后,直到同治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公元1871年12月28日),时年60岁的曾国藩写给其弟曾国潢、曾国荃的家信止,共有写给祖父、父母、叔父母、子侄的1459封家书。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公元1872年3月20日)曾国藩阖然长逝,享年61岁。
二主要内容
《曾国藩家书》享誉日久,学术界多有研究,大多按修身、为家、治学等罗列,当然很便于借鉴。在我看来,按其所书家信先后来看更有趣味。其因有二:一则可与文正公同行,可窥其英年气盛,暮年谨独的整个人生历程。二则可见人的思想学识生活互为影响,学以致用于生活,生活之趣推之于父母兄弟子侄。有鉴于此,特按其家书所载的内容,按先后次序将要点列出。
一由凡人而立君子之志
曾国藩被誉为“内圣外王”式的人物,其实他的成长也如最普通的农家子弟一般。初至京城,暂时借住在“长郡会馆”,后来移租南横街千佛庵,后又搬到棉花六条胡同。有朋友认为屋三面悬空风水不好,便又迁移到绳匠胡同租住。三十岁的曾国藩如同今天的“北漂”族一般,携儿掖妇带弟,“在京别无生计,大约冬初即须借帐”,因儿子曾纪泽(甲三)病,其妇欧阳氏曾许愿观世音菩萨。这些均是曾国藩在第一封家书中向父母汇报的内容。
尽管如此,他对家中各弟的学习却是十分关注的。大多数的家书中对各位兄弟的学习要求十分严格。
对于考试,他讲:
“得不足喜,失不足忧,总以发愤读书为主。史宜日日看,不可间断;温经须先穷一经,一经通后,再治他经,切不可兼营并鹜,一无所得。厚二总以书熟为主”
在这里,曾国藩指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看待考试,如何区别不同的学问以不同的学习方法。当时治学以史与经为主,“史”之所以日日看,是要置身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而”经”为《易经》等类,前后贯通,非“穷一经”不可。最后落于“书熟”。
对于方法,他更为精道:
“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
“用功譬如熬肉,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为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
曾国藩常认为自己资质愚钝,有一则笑话:某夜一小偷窜至曾家行窃,恰遇曾国藩月夜之下背书,便藏匿树上。只听曾国藩前前后后只背一句总不能记住,小偷都已烂熟于心,便忍不住提醒,跳下树跑了。聪明的小偷没有成为一代名相,愚钝的曾国藩位及人臣,只因努力的方向不一样。
当然,学习的目的非常重要,他讲:
“为学必于立志。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一句话,学习在于立志,立志在于为君子。
“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立志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是人,都有志气。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进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
“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由由我作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
曾国藩提出了一个今天仍十分现实的话题:读书是为了什么?
读书无非有二个目的:一,立志有所成。二,有碗饭吃。现在的情况是后者大于前者,每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谁人不想先考个学,再找份好工作。至于“志”的问题暂且放在一边再说,这是历史必然还是历史使然呢?其实二者并不矛盾,有志于德,专于业,业精那能没有饭吃啊?这话应当不假。
二如何读书学习
“……盖人之不读书则已,读必从事于《大学》。其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实茫然不讲,朝延用此等人作官,与用牧猪奴作官何以异哉?”
现代教育最大的缺失正是在这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教育,仅以分数论终身,从内心深处以“明德、亲民”为已任的有几人?最后一个个成为贪官污吏那一个不是高材生,结果伦为贪官墨吏就不足为贵。
《大学》条目有八,其致功之处仅二者而已:格物、诚意。
《大学》的主旨是阐发三纲八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目。该三纲八目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现实依据。曾国藩单独列出了“格物”和“诚意”,认为是最为重要的。
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诚意,就是使自己的意念诚实,不自欺。《四书》《五经》作为“封建糟粕”在数十年不为国人所重视,岂不知要获得现在人人梦寐以求的东西,诸如知识、财富、健康等等恰恰蕴含于传统国学之中。现在的科学技术研究就是最为“格物”,至于能真真做到“诚意”的却与时格格不入,为常人看来是怪物一般。
曾国藩没有唱高调,让兄弟们去“平国”“治天下”,仅要求他们通过学习,了解事物的真正原理,同时自己不骗自己,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以求学业进步。
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常立志,无常志”,本想学些知识,结果多为三分钟的热情。其原因就在于“妄心偶动”。治疗的办法非常简单,曾国藩讲:
“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而著之于书。皆楷写。”
这句话很短,却非常重要的。曾国藩之所以有家书传世,其起源正是因此。他进京之后,师从理学大师,老师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每天用正楷认认真真记日记,把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所行详细记录,反省自己每天思想有什么过失,日日不缺。鉴于此,曾国藩开始日日记笔记以自省,自己督促自己走上了“圣人”之道。仅仅写日记是不行的,现在写日记的人也不少,但大多流于形式,“记”的内容多,“省”的成分少。
他指出克服的一个最基本方法:用楷写书。字写得好的人很多,写好楷书的人不多。楷书须笔笔清楚,非静心沉气不能每日写成。用楷体写日记的原因就是克服浮澡心态。看看现在一个个才子们写的字,象阴阳画符一般,很难想象其才学八斗,可叹可叹!
“每日楷书写日记,……言有矩,动有法,其静气实实可爱”
楷书每天写日记,就可以做到言语规矩,行为合乎规范,能养成一种静气。为什么要这样,是不是太累呢?非也!原因是: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在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足,如河伯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为什么要读书,该如何读书,这三点不能不深思。人一旦立志,就没有时间再去浑浑噩噩,难入下流;一旦有知识,就不会半瓶水晃荡而不断充实自己;一旦有了恒心,无论什么事只要用心去做,总会有些眉目。
要有志有识有恒,不是说说就可能做到的,那么如何才能进入“有志有识有恒”之堂呢?曾国藩给自己立了一课程共十三条(史学界认为是十二条,其中日记一项未另列,我认为单列为十三项较合适),也就是每天必做到的项目: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5读史: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6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
7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8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9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10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11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12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
13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有人看曾国藩的面相,认为其后必为一奸臣,原因是长了一双三角眼。但那知其步履稳重非常,竟然成为候相。以上十三条很简单,但有其过人之处,对如何践行这十三条,在曾国藩在家书中均有所涉及。
【附三】
我读《曾国藩家书》(二)作者:清风雅志前已述之,曾国藩教诲兄弟读书非“专”不可,但这种“专”是建立在一种科学的选择基础之上的,而不是逮着谁爱谁,其中有许多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
(一)做学问要先选一专门的方面做突破口;读书要先看大局(如同今天目录,确定是否选之)
“……是故经则专守一经,史则专熟一代,读经史则专主义理,此皆守约之道,确乎不可易者也”
古时“经”“史”为大多数学子的专业了,专业非“专”不可;
“经史而外,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
如今是真正的“书海”世界,美国新总统还没正式上台,一本本几寸厚的有关新总统的研究专著就已经摆上了柜台,诱惑力由此可见一斑,没些定力想不翻也不行。
“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切不可与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
其实一本书的目录作用也正在于此。当然也有使障眼法的,整个目录就是序号加页码,有个序也是隔靴吹吹土。
“读总集不如读专集。……于五古则喜读《文选》,于七古则喜读昌黎集,于五律则喜读杜集,七律亦最杜诗”
在今天时间很紧张,节奏很快的时代,应当有取舍于专业,从而学有所成。当然,读书不是死读书,读书死,他讲:
“用工不可拘苦,须探讨些趣味来”
人人都有体会,在最感兴趣的方面用功,越有兴趣也越有成就,反而乐在其中,“小儿少年在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多些诙诡之趣,闲适之趣多好,生活本应丰富多彩呀!
(二)关于书法的问题
今天有太多的人不在意自己的字写得如何了,缘因可能是大家都写得不怎么样。从传承祖宗优良传统的角度讲,好多人应当大打五十大板!
1习字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2凡作字总须得势,务使一笔可以走千里。
这是讲字的间架与章法的问题。有的人写一个字挺好看,写一篇怎么看怎么别扭就是没有注意这方面的原因。
3起笔收笔皆锋,无一笔撒手乱丢。……一曰换笔,每笔中间必有一换,如绳索然。第一股在上,一换则第二股在上,再换则第三股在上也。笔尖之着纸者仅少许耳,是少许者,吾当作四方铁笔用。起处东方在左,西方向右,一换则东方向右矣。笔尖无所谓方也,我心中常觉其方,一换而东,再换而北,三换而西,则笔尖四面有锋,不仅一面相向矣。二曰结字有法,结字之法无穷,但求胸有成竹耳。
曾国藩是一代书法家。这段论述比之于今天许多书法教程上的说明既简单又实用。无论什么书法,要写得稍好点无不讲究笔间的回锋照应与间架,而现在的老师知道的都很少啊!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书法家的,但写得能过得去总是有方法的,他又讲到:
4“写字,真行篆隶,……切不可间断一日。既要求好,又要求快。作文宜在二三十岁立定规模,过三十后则长进极难”
三十而立的问题不仅是人生历程方面起作用,在求知学习方面也是如此哟。
“作字时,先求圆匀,次求敏捷。若一日能作楷书一万,少或七八千,愈多愈熟,则手腕毫不费力。将来以之为学,则手抄群书,以之为政,则案无留牍。无穷受困,皆自写字之句而且捷生出。”
“每日可仍临帖一百字,……心以收敛而细,气以收敛而静。”
“执笔不可近毫,须执于管顶”
当时他给纪泽提出这个建议后,又从儿子的来信中看到字出现另一种问题,他又指导到:
“太高不易,低亦须隔毫根寸余。”
“油纸摹贴,较临贴胜十倍”
毛笔字应当怎么写,大概就是这么写成的。这里有二个重点:一,练楷书是一切的基础,平时多写楷书,可以提高 速度,为以后工作打好基础,可“案无留牍”,免得由于笔头不快而手忙脚乱。二为“摹”比“临”有胜十倍的效力。这一点真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好多人为了求快,就是写钢笔体时也龙飞凤舞的,就连自己也看不明白,就是一开始走了“捷径”的结果。
最后他总结了:“写字只有用笔、结体两端。学用笔,须多看古人墨迹;学结体,须用油纸摹古帖。此二者,皆不可易之理”
通过读贴、临贴、摹贴等各种方式,提高书法水平,是一条正确的途径,总结就是:“以楷书为开始,柳体(较宜),从小做起,日日坚持,正确执笔,以摹为主,读贴,注意间架”。许多人都有体会,通过读、临毛笔字帖可以极大提高钢笔字书写水平。
为此他给儿子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把字写好的途径:
“以后每日宜习柳字百个,单日以生纸临之,双日以油纸摹之。临帖宜徐,摹帖宜疾,专学其开张处。数月之后,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这是一段极为精僻的论断,不乏真知灼见,字里行间更见其对儿子的厚望,并推之于为人做事,让人感慨颇多。
(三) “读”书的问题
自古及今,人人知道读书,现在却是“读”的人越来越少,转而开始“看”书,“翻”书,“撕”书,“拷”书了,而难觅“读”的足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中国文化比之于西方文化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语言文字的“动感”,许多优秀的传世之作呤诵之间别有一种境界。但现在可读的作品却是越来越少,在极为重要的小学、中学阶段,除了几篇断章取义,隔裂得四分五裂的古文而外,充斥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文章有几篇经得起去“读”呢?就是把小孩子的嗓子喊破,等长大些都觉得索然无味,了无用处。至于大学阶段更别提了,除了有些专业外,可能能听到读中式英文的,极少有读中文了。
看看曾国藩的“熟读书”目吧:
《易经》《诗经》、《史记》、《明史》、《屈子》、《庄子》、杜诗、韩文。
这是与“应看书”有极大区别的书目,为什么要“读”的原因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原因不喻自明。
在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
“读书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看书不必求多,亦不必求记,但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忽换彼书耳”
“读书时,如记性不好,悟性较佳,可令其句句读熟,或责其不可再生,(否则会)愈读愈蠢。可点一遍,解一遍,读十遍,不必能背诵也!”
有的人记性好,但悟性不好,有些人反之。所以要因人而已。
“……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读书即为熟书,总以能背诵为主,总宜高声朗诵”
想要朗读时,请高声朗读;须低声体味时,请密咏恬吟。千万不能举国上下,一样的文章一样的读法,了无生机,做成了标准件,看着现在那些一个个竖着同样的发型,戴着同样的眼镜,一样的口气,一样的无所谓的学子们频繁地出入求职场时,身上少了许多应有的书卷气呢!
曾国藩老先生甚至认为,“凡是要求强记的,由于有了‘一定要记住’这个原因老是在心里,有时愈不能记得住;如果没有‘要记住’这个原因,记住也行,记不住也行,心里反而没有压力觉得很释然,也许反而能记得”
他在这里没有象有些影视作品那样“摇头闭眼,子乎者也”,而是非常客观,但须“今日事,今日毕”,切不能该科未熟而忽然再换一科。现在好多书店按斤卖,顾客成捆拎的现象既让人高兴又让人多了些忧虑哟!
【附四】
我读《曾国藩家书》(三)作者:清风雅志作为家中长子长孙,一路仕途平顺的曾国藩对家族的关注非常人所比。如何保持家族的常盛不衰,他在信中费墨颇多,不乏真知灼见。
关于这部分的内容十分丰富,是家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曾国藩终其一生,给父亲、兄弟、子侄的信中,念念不忘,希冀他们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以使家庭能终久不衰。到今天,曾氏后人遍布国内外,且大都学业有成,为世人所称道,这和曾国藩当年的追求与教诲不无关系。
在家书中,他从平低处着手,以小见大,对家庭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现列如下: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凡盛衰在气象。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
“大凡做官的人,往往厚于妻子而薄于兄弟,私肥于一家而刻薄于亲戚族党。……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食;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他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
“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衣积书,总是枉然。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性,四分由于家教。”
“……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勤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绵延十代八代。”
“凡事当有收拾,宜令勤慎,无作欠伸懒漫样子。即令世运艰屯,而一家之中勤则兴,懒则散,一定之理。”
“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一代疏懒,二代淫佚,则必有昼睡夜坐,吸食鸦片之渐矣!”
“不收拾洁净,……是败家气象。……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
“……不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
“好积私财者,为将败之征。……计较辎铢,局量日窄,难可挽回。”
“(让其子)到岳家,须缄默寡言,循循规矩。应行仪节,宜详问谙习,无临时忙乱,为岳母所鄙笑。”
“(让其儿媳)初至,教以勤俭。纺织以事缝纫,下厨以议酒食,此二者,妇职之最要者也。孝敬以奉长上,温和以待同辈,此二者妇道这最要者也!”
“诸男在家要勤洒扫,出门莫坐轿,诸女学洗衣,学煮菜烧茶。少劳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
“家运一、兄弟和睦。凡有过失,当互进箴规之言。二、贵体孝道。推父母之爱以爱其他。三实行勤俭。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气。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勤者生动之色,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主断无不兴之理”
“凡家道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当盛时预作衰时之想,自有深固之基矣”
“(给欧阳夫人的书信中嘱咐)家中遇有祭酒菜,必须夫人率真妇女亲自经手,祭礼之器皿,另作一箱收之,平日不可动用。内而绩做小菜,外而莳菜养鱼,款待人客,夫人均须留心。”
由以上引句中,足可以看出曾国藩当年的原始心态。没有上纲上线的说教,仅以最为普通的日常生活、学习为出发点,以小见大,浅显易懂,令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