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执迷不悔的青春
“孤独不会永远,在一起才会永远。”、
这句话乍听起来挺虚情假意的,需要慢慢琢磨,就会有一些味道,在这一点上,正像是它的出处《观音山》一样。
不知道是那个傻蛋把电影划分出了很多类型片,在这其中,青春片是最难拍的。尤其是这几年一直流行的残酷青春题材,稍有不慎,就难免有用力过猛之嫌,稍有怠慢,就留下隔靴搔痒的印象,就像《艋舺》和《大象》,即使这样,侯孝贤说青春年代是每个导演都会想去尝试的题材,于是就有了《最好的时光》。青春题材难拍正是由于青春的独特性而造成的,说白了,就是每个人的青春都不可能被复制,感动你的某个瞬间、表情亦或是小动作,可能在别人眼里完全忽视不计,人们总是热爱沉溺于逝去时光的回忆中又对离开它的出口充满恐惧。
《观音山》整体的故事很简单,三个压抑的青年人混迹在一起,一位以房东身份出现的中年丧子的女人,从对他们的排斥到被他们的故事和生活所吸引,最后完成生命的回溯,像是完整了生命最后的残缺,并选择死亡的方式完结现世的生命。经历这些的年轻人们,终于开始思考,青春的列车,最终要开往哪里。
我觉得《观音山》算得上中国电影商业领域(指正式院线上映)目前为止最好的文艺电影了。导演李玉很有野心,她对于全片的把握和调整已经超过了上一部饱受争议的《迷失北京》,但是,可能是因为想法太多、野心太大,或者是太过自我迷恋,李玉想传达的对青春的感怀和对生命的禅悟,最终如不接地气一般,没能走到大多数观众的内心,好像雾中的观音山,那么美,却始终是在雾里。
李玉想把本来就很非常态的青春和生命轨迹用常态平静的方式表达出来,回头参考《迷失东京》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前者把一种生活状态拍到了极致,后者用唯美的画面感和作家导演独有的解读把青春片的戏剧冲突推上了新的高度。《观音山》也正是在想把两种不同风格融合的小路上,最终迷失了方向。这是很多电影大师也会犯的错误,《猜火车》又如何?众多的台湾年轻一辈也执迷在这个悖论中,青春本就是喝不完的酒、唱不完的歌,想把所有的情绪一起讲完谈何容易,更何况作为上映的电影,《观音山》要面对的是严格的审查、大众口味的考量和最起码的保底票房。重压之下,李玉看到了她的、她想要的高度, 最终却无法企及。
剧情和人物方面,常月琴尚算饱满,张艾嘉不愧为戏骨,演技爆棚,看着她眼角的皱纹,无数从她年轻时代一直看着她老去的观众想必是心中很难不泛起涟漪吧。而“青春三人组”微有脸谱化之嫌,家庭不和的南风,丧母叛逆的丁波,影片放在两人身上的笔墨不少,却也不够多,恰恰是在刚挖掘出一些东西的时候,切到了新的一画,这种戛然而止,不知道是李玉的刻意留白,还是出于对时长控制的无奈。其实完全可以把常月琴的故事完整,这样不失为一种更好的办法。范总的演技水准依旧,很好但是缺点明显,戏中头碎酒瓶和同性激吻的场景,有做作感。陈柏霖非常帅,依旧是“陈柏霖式”的表演,不知道是不是在写本子的时候,编剧脑子里的丁波的面容,就是陈柏霖。片中肥皂的角色感觉非常好,可惜对于他的挖掘却最少,这一点非常可惜。全片全部采用手持摄影,摄影机和演员精到的走位让影片在狂放的风格下体现出准确的镜头表意系统,例如三个年轻人到常月琴家租房子时镜头中所带出的那种局促和压迫感,更能让观众在感官上体会到剧中人的隔膜和心理不适。一些片段,比如夜晚的寺中的对话,有些突兀,生与死、爱与放下的主题,通过这种方式传达,很有些无力感。电影整体的画面感非常好,真的非常非常好。
《观音山》不是拍给按部就班的优等生们的,观众的青春注脚越多,对于影片所传达的那种无力的叛逆感的体会就越切实。在国产电影中,青春某种意义上就等于校园和爱情,这是很狭义的,《观音山》给了新的可能,这很好。《观音山》不是烂片,却也很难讲出它哪里好,我个人觉得,对比同样贩卖青春的《十一度青春》系列中的《老男孩》,至少是高出一个档次的。这是一部走心的电影,走得很沉重,很有诚意。影评人麻绳说“这个无路可逃的结局,往小了说是垮掉的一代迷惘青春的缩影,往大了说是一个丧失了信仰的民族在黑暗中踽踽前行的悲剧宿命。在火柴与天堂之间,所能期待的,只能是浴火重生的凤凰涅槃。影片这种对现实的关照方式让我震惊,也感佩于创作者的勇气。”。
民族宿命扯得有点远了,但至少,那一串在火车上迎风绽放的镜头,会作为中国青春电影的谈资,一直被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