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课文内容复习资料
1、《窃读记》
作者:林海音《城南旧事》就是他的作品
重点句:
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把渴望读书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它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却又无力购买,只好“窃读”。“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和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和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正是窃读的滋味。我快乐的是因为:我能读书,从书中获得智慧和乐趣;我惧怕的是因为: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④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咯是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国文老师告诉我们,粮食哺育身体,而书籍哺育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课文理解:
课文以“窍读”为线索,从放学后匆匆地赶到书店,写到晚上依依不舍地离开书店,重点写了“我”是如何“窃读”和“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酷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本文是访谈录,季羡林老先生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3、《走遍天下书为侣》
【主要内容】本文写了作者如果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的理由;并介绍了自己反复读书的方法。
【中心思想】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表达了作者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的读书方法,对读书的独特见解。
【重点词句】
重点句 ①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②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③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仿写: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
1、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
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3、是智者,是良师,是诤友,也是伴侣。
4、营养面包,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一次秘密的旅行,也是精神上补钙。
课文理解:
本文记叙了作者把书视为自己的挚友和家园并且百读不厌的事,表达了作者的爱书之情,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百读不厌,必有所获。
4* 我的“长生果”
作者: 叶文玲
重点句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这句话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
5、《古诗三首》
《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描写了诗人停船瓜洲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秋思》唐 张籍
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写了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乡,写信给家人,却感觉信短情长,无法尽诉,表达了浓浓的思想怀亲之情。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中心思想】描写了戍边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非常怀念故园的温暖祥和的情景。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三首诗词之间的区别:
▲《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借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寓情于事),《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
【重点词】
本课的多音字有:“间”读jiàn;
“万重山”和“意万重”的“重”读сhóng;
“还”读huán;“风一更”的“更”读gèng。
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聒:指声音嘈杂。那畔:那边。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6、《梅花魂》
【主要内容】课文回忆了“我”与外祖父之间的五件小事。讲述了外祖父爱梅花,把梅花当做祖国的象征,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他眷恋祖国之情。
【中心思想】表达了外祖父这位身在异地他乡的老华侨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重点句】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告诉我们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愈是寒冷和风气雪压,她就愈精神。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我们要做不论多少磨难多少欺凌都不肯低头的、顶天立地的人,永远保持中国人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民族精神。
这一大段对美化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任务的赞誉,是外祖父对“我”说的,这里也不乏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会,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秉性——本性的意思。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美化的精神,梅花魂。
▲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小事。
直接表达这种感情:
①、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 (读诗落泪)
②、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 (不能回国)
间接表达这种感情:
①、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珍爱墨梅图)
②、临走送我墨梅图(赠墨梅图)
③、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送梅花手绢)
课文表面上是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品格,实质上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关系: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和(作用)是:深化主题,突出中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现在人们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唐代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意思是:明年绿草如茵的时候,你(朋友)你回不回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
意思是: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像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像心中的忧愁。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9、《鲸》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这篇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第一段讲鲸的体形特别大。第二段鲸是哺乳动物。第三段讲鲸的种类。第四段讲鲸怎样进食。第五段讲鲸用肺呼吸。第六段讲鲸如何睡觉。第七段讲鲸的生长特点。概括起来,4-7段分别从四方面(食物、呼吸、睡觉、生长)讲了鲸的生活习性。
作者用列数字,绝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
课文首先拿鲸和人们熟悉的象作比较,使我们形象的了解到,鲸比象大得多。接着,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鲸的体重,以此来说明鲸的“大”。然后,有一我国捕获一头鲸为例(举例子),再次列举具体数字,生动的说明鲸的确很大。。作者在介绍鲸吃食物以及鲸的生长时,用“花园里的喷泉”(打比方)来比喻鲸呼吸时喷出来的气形成的水柱,这种打比方的方法,使说明更清楚,也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说明方法:运用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集中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大”。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列数字)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列数字)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打比方)
10* 松鼠(文艺性说明文)
1小松鼠:漂亮、乖巧、驯良、可爱
2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练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3、文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六个方面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课文理解: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作者主要采用了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给我们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貌、驯良的性格、乖巧的行为等特征。
11、《新型玻璃》
这篇课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课文前五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且富于变化。如:第2自然段用“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这句话来转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3自然段的开头既连接了上文,又直接进入下一种玻璃的介绍,清楚明白。第4自然段的首句过渡逢场自然,令人感到亲切。第5自然段的开头则以形象的比喻引起读者的注意,激起读者的阅读愿望。
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形象,也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重要特点。
这篇课文重点应该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文中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着:总结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
名 称 | 特 点 | 作 用 | 说明方法 |
夹丝网防盗玻璃 | 自动报警 | 防盗 | 举例子 |
夹丝玻璃 | 非常坚硬 | 安全可靠 | |
变色玻璃 | 随阳光的强弱变色 | 自动调节室内光线 | 打比方 |
吸热玻璃 | 夏天阻挡阳光冬天阻挡冷空气 | 使室内冬暖夏凉 | |
吃音玻璃 | 消除噪音 | 使室内噪音减弱 | 打比方 列数字 |
本文一共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这五种玻璃。
12* 假如没有灰尘
1作者正是通过灰尘的作用,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2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这段话首先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介绍了灰尘的大小,接着又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
3、灰尘的特点:细小;散射七色阳光;具有吸湿性能。
4、灰尘的作用:削弱阳光的强度;使天空呈现白色;调节气候、形成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13、钓鱼的启示
1《钓鱼的启示》中,我得到的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终生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理解句子: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句话中,诱惑人的“鱼”是指: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如:金钱、地位、名利……甚至是那些暂时能带来一点方便的事。
举例: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冲过去,还是等?
3、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法国著名思想家)
②“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英国著名戏剧家)
4、课文理解:
“我”和爸爸去钓鱼,当“我”钓到大鲈鱼时,“我”得意,当爸爸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我”急切地想知道原因,当爸爸坚持要“我”放了鱼时,“我”乞求;当“我”把鱼放回湖中,“我”依依不舍。事情过去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严格的教育是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5、本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课文理解:
本文记叙了“我”在人生道路上两次身陷困境、面临挑战时,是父亲对“我”的教诲使“我”得到了“走别一条路试试”的灵感和勇气,从而走出困境获得成功的事实,从中告诉我这样一个道理: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越来越近。
15、落花生
1、《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作者许地山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2、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其中,议花生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作者通过花生的特点,赞美了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品格。
3、许地山:笔名落华生,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4、理解句子: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А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
В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说明花生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5、父亲的话有几方面的意思?
答: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赞美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精神,二是教育“我们”要学习花生优秀的品格,做一个有用的人。
6、父亲希望:“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答:父亲希望“我们”做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7、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
16* 珍珠鸟作者:冯骥才
1本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小家伙”这个词,让人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雏鸟的喜爱之情。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3、文中从哪些地方体现了“我”对小鸟的关爱?
答:(1)、给它准备了舒适又温暖的巢;(2)、在鸟笼外面覆盖上吊兰,让他们感到安全。(3)、从不去打扰他们。
4、小鸟对大鸟的呼唤前后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答:起先,大鸟一叫,小鸟就回去了,时间久了,大鸟再三呼唤,小鸟才回去。这种变化说明了逐渐对“我”产生了信赖和留恋。
5、鸟对“我”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答:鸟对“我”的态度经历了从害怕,到渐渐胆大,到开始亲近,到完全信赖的变化过程。
第五组 遨游汉字王国
1分为“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个板块
2“写错别字的成因”:(1)同音混淆:如,再、在,等。(2).形近搞混:如,已、己等。(3).多笔少画:酒、洒;(2)多竖少竖,如,候、侯;(3)多撇少撇,如,式、柳。(4).对字义不加分析致错:如,象、像。(5)由于心急,本应写前一字,心里却想着下一字,结果造成写错……
3《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文章的一、二两段主要讲人类早期长期没有文字,曾经用过“结绳记事”、“物语”等方法,但都很不方便。三、四两段讲传说中是仓颉创造了汉字。他从模仿鸟的足迹开始,进而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汉字。
《“册”“典”“删”的来历》是一篇有关汉字的知识短文。甲骨文和金文是我国现存的古老文字。“册”是竹条连缀而成的大竹片,“典”是用手捧着文册,“删”是用刀削去错字。
4谐音歇后语:
飞机上吹喇叭——想(响)得高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谐音对联:六七八九二三四五横批:缺衣(一)少食(十)
歇后语补充:
1、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2、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3、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4、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5、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6、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7、飞机上吹喇叭——想(响)得高8、老虎拉车——谁敢(赶)
9、骑自行车下坡——睬(踩)都不睬(踩) 10、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6汉字的演化:1.甲骨文2.金文3.篆书4.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第六单元复习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主要内容:
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合同学的故事。
中心思想:
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重点句:
1.“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文中3次出现。
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对父亲多么信赖。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奇迹。
2.“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句话突出了父亲挖的时间长、过程艰难,表现出父亲执著的信念和为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3.“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他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长达38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答题要点:父亲坚持不懈信守承诺儿子鼓励同学信赖父亲让同学先脱离险境)
18* 慈母情深(梁晓声)
1、为什么母亲第二次给我钱买书,而我说我没有权利买别的东西?
答: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2、文中的母亲是一个“贫穷、辛苦、瘦弱、无私、关爱孩子、通情达理……”的母亲。
课文理解: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苦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达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无比的热爱。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讲的是妈妈对我作的第一首小诗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许多年后事业成功了,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按时间顺序,讲述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我”对“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反映是“得意洋洋”,而对“糟糕透了”的评价的反映是“痛哭起来”。母亲的评价是针对“我”七八岁就会写诗这件事,并不多想诗本身的质量如何;父亲的评价注意的诗本身的质量。这两种评价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
重点句:
1.“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幸运的原因是: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爱”。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鼓励下,不断前进。
3.“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自傲和自悲,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4.多年后,我成功的因素有:1〉母亲的鼓励,激励自己满怀信心地前进;2〉父亲的严厉、严格要求,使自己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3〉自己对这两种爱的平衡。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这两种爱的平衡。
20* 学会 看病作者:毕淑敏
母亲的感情变化:做出决定----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回升
注意黄冈小状元中关于这一课的练习。
写父母之爱的文章:《父爱,在拐角处》朱自清《背影》冰心《纸船---寄母亲》古诗《游子吟》
21、《圆明园的毁灭》
1《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首先介绍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接着介绍了圆明园众星拱月般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风格、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本文首尾呼应,表达了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2、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中心思想: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句理解: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作者直抒胸臆,写出了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是说损失巨大,无法计算。圆明园不论在布局上和建筑上,还是它所收藏的历史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数量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所以说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运用一个感叹句,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2)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这段话出现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之后。“凡是”“统统”说明他们已经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任意”则写出了他们的疯狂、野蛮。这段话生动地表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激起了读者的强烈愤慨,增强了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结做这类题的方法:先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再结合文章内容谈感受。
22、《狼牙山五壮士》
1、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接受任务;诱敌上山;痛击敌人;引上绝路;峰顶杀敌;跳下悬崖。
句子理解:
①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这里,没有写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②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③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总结表达方法: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具体;有多个人物时既突出重点人物,又兼顾其他人物等。
23* 难忘的一课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2“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
24* 最后一分钟
哦1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2澳门回归时间:1999年12月1日3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
25、七律·长征
1、回顾全诗句意,感悟思想感情。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承接“千山”。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颈联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全诗围绕第一句话展开叙述,以最后一句话作总结。是总分总的结构。
4、词语理解: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腾细浪:翻腾着细小的浪花。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5、句子理解:
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⑵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⑶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⑷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26、开国大典
1、主要内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首先奏国歌,接着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然后,升国旗。升旗以后,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受检阅的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骑兵,还有人民空军的飞机。阅兵式之后,开始了群众游行。直到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天安门广场。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2、《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对句子的理解:
1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一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心是一致的,对国家领袖都充满了崇高与爱戴之情。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这是群众心里的光明。
3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了身,当家作主了。
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写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10、总体回顾: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奏国歌,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28* 毛主席在花山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毛泽东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毛泽东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深刻反映了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的群众。
2善抓细节,通过细微之处来表现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是本文的一个特色。
积累与运用运用
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三国志》陈寿)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对会读书重要性的比喻说法。(刘向)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在少年时不知道发愤苦读,等老了后悔再想要读书就迟了,应该珍惜时光。(颜真卿《劝学》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谓,叫做。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朱熹的《训学斋规》)
6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7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相见了。(游子:李白。拿浮云比游子(比喻手法),是说他们的行踪都是飘浮不定的。可以看出诗人心中充满思念和惆怅。)
8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飘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9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10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家乡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去的呢?
11江南几度梅花开,人在天涯鬓斑白了:记不清东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了,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
12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谚语):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意思相近的谚语还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不怕无能,只怕无恒”“有志者,事竟成”。
13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想要把事情(问题)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处处注意仔细观察。欲:想,究竟:结果,原委;留心:注意。
14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虚心能帮助你把许许多多的事办成功;而自以为是,骄傲自满,那十件事中可能会有九件办不成,也就是说事情办成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虚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虚心学习的重要。心: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自满: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15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有恒心,不怕花时间和力气,坚持努力下去,事情就一定能做成功。滴水:一滴一滴往下落的水,功:功夫和力量,自然:理所当然。
1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的锋利,需要经过反复磨练才能形成,梅花的清香是经历了严冬的考验才换得的。道理:人要成材,事要成功,都得付出代价,经历考验。锋:锋利,磨砺:摩擦使其锐利,比喻磨练;苦寒:极端寒冷,严寒。和这句话谚语相似的说法还有:“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等。
17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兄弟之间要崇尚和睦,朋友之间要注重诚信。敦:忠厚;笃:忠实。
18孝在于质实,而不在于饰貌:孝敬父母在于内心充满敬意与爱心,而不只在于礼节上做得十分周全。
1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要爱自己的父母,必须爱天下所有的父母,不敢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一点厌恶。要敬自己的父母,必须敬天下所有人的父母,不敢对他人的父母有一丝的怠慢。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1《卜算子.咏梅》全诗意思:风风雨雨刚把春天送走,漫天飞雪又迎春天来到。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坚冰,凌寒霜却盛开花枝艳俏。虽艳俏却不同桃李争春,只把那春消息向人间预报。等鲜花光灿灿开遍山野,那梅花在花丛摇曳含笑。
重点课文背诵并识记
第1课《窃读记》第3、4、10自然段。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8自然段。第5课《古诗词三首》。第6课《梅花魂》第13自然段。
第13课《钓鱼的启示》第10自然段。第15课《落花生》第10、12、13自然段。第9课《鲸》和第11课《新型玻璃》掌握有关知识点和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常用的说明方法。
《有趣的汉字》中的谐音歇后语。《我爱你,汉字》中汉字的演变,赞汉字。
第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17自然段。
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第3、4自然段。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第6、7、8、9自然段。第25课《七律•长征》。第26课《开国大典》第7自然段。
各单元重要词语意思识记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不知满足。适宜:适合,相宜。
倾盆大雨: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滚瓜烂熟:形容朗读、背诵得熟练流利。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
品味:仔细体会,玩味。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彩,满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丽。
饱览:尽情地看。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天长日久:形容长久。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文中指作者读书进入意境,产生联想。
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牵肠挂肚:牵,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黯然神伤:心情不愉快,无精打采的样子。
第二单元
泊:船靠岸,停船。间:本课指间隔。绿:本课用作动词,吹绿。
秋思:秋天的思绪。欲作:想写。复恐:又怕。临发:即将出发。
聒:声音嘈杂。幽芳:形容香味清淡而芬芳。
颇:很。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古玩: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
玷污:弄脏。大抵:大多;大都。骨气:坚强不屈的气节。
折节:屈服。无所谓:谈不上,说不上。隆冬:冬季最寒冷的时候,深冬。
眷恋:怀念,留恋。 指指点点:①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②在旁边挑剔毛病。
姿态:姿势。潺潺:指流水的声音。婀娜:形容姿态轻柔美好。
粼粼:形容水很清澈的样子。干涸:本文指小溪枯竭。
点缀:衬托、装饰,使更好看。
第三单元
寿命:生存的年限。比喻使用的存在的期限。玲珑:精巧细致。
乖巧:合人心意,计人喜欢;机灵,灵巧。驯良:和顺善良。
矫健:强壮有力。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企图:图谋,打算。
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嫌疑:被怀疑有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庞然大物: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庞然:高大的样子。生息:生活;生存。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第四单元
涟漪:细小的波纹。小心翼翼:非常小心,丝毫不敢疏忽。
翕动:翕,收敛。(嘴唇)一张一合。皎洁:(月亮)明亮而洁白。
乞求:请求(对方)答应。不容争辩:不允许争论、辩解。
诱惑:吸引。抉择:挑选,选择。
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星罗棋布:像天上的群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环抱:围绕,多用于自然景物,如“群山环抱”。
大喜过望:望,希望。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
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精巧。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络绎不绝:络绎,往来不断,前后相继。形容过往的人或车辆连接不断。
开辟:开拓发展。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深幽:深而幽静。
斑斑驳驳:指一种颜色中夹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也指阳光透过物体的缝隙照射下来,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光点,明明暗暗的。本文指吊兰的叶子在阳光下明明暗暗,颜色不一,相互交错。生意葱茏:文中形容草木生长旺盛,充满生命活力。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信赖:信任并依靠。
流泻:迅速流出。本文指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感受从一下子从笔端流淌出来。
第六单元
昔日:指往,从前。疾步:快步行走。绝望:毫无希望。
破烂不堪:形容很破烂。颤抖:物体振动、抖动。
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震耳欲聋: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腼腆:本课指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得意扬扬: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的样子。
迫不及待: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一如既往:跟过去一样。
灵感: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想法。歧途:错误的道路。
源泉: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雪上加霜: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祸事加深。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求好马。本文是说照样子做。
艰涩:本文是艰难缓慢的意思。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中不安。
毫无疑义:一点不怀疑。
第七单元
众星拱月:拱,环绕。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诗情画意:富有诗画的意境。天南海北:形容地区各不相同。
金碧辉 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漫游:不受拘束,随意游玩。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奇珍异宝:奇异的珍宝。
瑰宝:珍奇的宝物。全神贯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乱七八糟的样子。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
惊天动地:是指声音很大,惊动了天地。
气壮山河:勇敢有气节。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真挚:感情真诚恳切,发自内心。光复:收复。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
脊梁: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日积月累里的词语解释
同仇敌忾:大家一致地对敌人抱着无比的忿恨和愤怒。临危不惧:遇到危难毫不畏惧。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豪情壮志:指有远大的情怀和志向。
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 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
力挽狂澜:比喻用力控制住凶猛的恶势力,使局势转危为安。
中流砥柱: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样。也比喻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奋发图强:振作精神,努力奋斗,谋求强盛。
大义凛然:坚持正义,不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不可侵犯的态度。
不屈不挠: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
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披:拨开。
励精图治:努力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奋斗。
第八单元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细浪:小浪花。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尽开颜:全都是喜笑颜开。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来势凶猛,力量强大。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瞻仰:恭敬地看。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夜以继日:以,用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
操劳:课文中指费尽料理(事务)。端详:仔细地看。
五年级上学期全册词语盘点和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词语盘点
招牌 担忧急切惧怕环境知趣光顾 恐怕充足理由屋檐其实支撑鼓励环绕娱乐 感叹周游思考品味片段忽略意义方式倾盆大雨毫不犹豫贪婪通顺可靠培养起码比喻心扉呐喊饱览过瘾报偿驳杂馈赠磁石 锻炼借鉴饥肠辘辘滚瓜烂熟流光溢彩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千篇一律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大显身手心安理得恋恋不忘呕心沥血炒菜铁锅饥饿皱纹饭碗伴侣背诵 编写
日积月累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第二单元词语盘点
幽芳 漂泊唯独 顿时慈祥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 灵魂骨气 民族 气节磨难 欺凌境遇毕竟所谓梳理衰老珍藏手绢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玷污秉性眷恋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 提前潺潺婀娜舞姿粼粼 波纹干涸点缀螃蟹浮现潮湿流通 舒服印象凉飕飕颇负盛名香飘十里 守望相助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
第三单元词语盘点
目前 上腭 哺乳 退化 垂直 经验 判断 胎生 特征 寿命 珍贵 急促 报警 盗窃犯罪 嫌疑 金属 银行 图纸 即使 规定 窗帘 保持噪音 废水 集中 处理 对付 研制 奇迹 博物馆 乖巧 驯良 清秀 矫健 机警躲藏 追逐 强烈 溪流 警觉 触动 锐利 错杂 苔藓 狭窄 勉强 遮蔽 然而 面临颗粒 来源 分裂 飘浮 削弱 柔和 性能 依附 稳定朝晖 单调 古今往来 庞然大物 气象万千
第三单元日积月累
四时之风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秋风杂秋雨,夜添凉几许。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
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
第四单元词语盘点
附近 捕捞鱼饵 辉映 剧烈上钩 操纵 摆脱鱼鳃 争辩 皎洁乞求 嘴唇 沮丧 旅途诱惑 告诫 实践严格 永久 启示收获 吩咐 榨油便宜 可贵 石榴爱慕 分辨 体面银光闪闪 小心翼翼不容争辩 依依不舍抉择 环抱 和蔼梦想 素净 巧妙闪现 订购 约定告辞 挑拨 如期开幕 激发 简易 异常葱茏隐约 繁茂蓬松 伤害 索性细腻 陪伴 眼睑咂嘴 流泻 信赖星罗棋布 大喜过望 心灵手巧 源源不断 络绎不绝 受用不尽 轻松自在 不动声色
第四单元日积月累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六单元词语盘点
地震 混乱 安顿 昔日 废墟 坚定 挖掘 绝望 爆炸 叹息 悲痛 颤抖 拥抱 糟糕 确实 自豪 誊写 敬仰 奇妙出版 戏剧严厉 灵感 创作 源泉 警告 提醒 歧途 谨慎 把握 极端 断言 欢声笑语 破烂不堪 满怀信心 一如既往 疲惫 忙碌 腼腆 触摸 残忍虚弱 指教滚荡 后悔 艰涩 拖沓 磨练 埋怨 冷漠 失魂落魄 震耳欲聋 大吃一惊 喋喋不休 雪上加霜 来日方长 忐忑不安聊胜于无
第六单元日积月累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孝在于实质,不在于饰貌。(桓宽)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第七单元词语盘点
估量 卫矢 殿堂 宏伟 侵入 销毁 瑰宝 灰烬 进犯 转移 掩护 任务 崎岖 尸体 坠落 雹子 仇恨 眺望 豪迈举世闻明众星拱月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诗情话意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满腔怒火 斩钉截铁 停泊 港口 真挚 崇高 敬意 统治 准许 礼堂 浓厚叩问 旗帜 旗杆脊梁 刹那 硝烟 骨髓 伤痕 痛苦 礼炮 扎根 悬崖绝壁
第七单元日积月累
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屈不挠披荆斩棘 奋发图强励精图治 众志成城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第八单元词语盘点
远征 典礼 委员 协商 外宾 汇集 按照 预定 排列 波浪 爆发 诞生 奋斗 庄严 宣告 欢呼 电钮 肃立 瞻仰肃静 飘拂选举 骑兵 高潮 次序 光明 共产党 万水千山 四面八方 排山倒海 磅礴 拟定 地域 殉职 奔赴尊重 踌躇 黯然 操劳 严肃 石站 干扰 诚恳簸箕 为难 胜利 保证 特殊 拘束 浑身 笤帚 局面 乐呵呵 夜以继日端端正正
第八单元日积月累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拼音专项训练
zhāo pɑi dān yōu jí qiè jùpà huán jìnɡzhī qù ɡuānɡ ɡù
()()()()()()()
kǒnɡ pàchōnɡ zú lǐyóu wū yán qí shízhīchēnɡ ɡǔ lì
()()()()()()()
huán ràoyú lè ɡǎntàn zhōuyóu sī kǎo pǐnwèi piàn duàn
()()()()()()()
hūlüè yì yì fānɡshì yōufānɡ piāo bó wéi dú dùn shí
()()()()()()()
cí xiánɡxī hɑn lí bié dàdǐ jīnɡ shen pǐn ɡé línɡ hún
()()()()()()()
ɡǔ qì mín zú qì jié mónàn qīlínɡ jìnɡ yù bìjìnɡ
()()()()()()()
suǒ wèi shū lǐ shuāi lǎo zhēncánɡ shǒu juàn huáqiáo mù qián
()()()()()()()
shànɡ è bǔrǔ tuìhuà chuízhí jīnɡyàn pànduàn tāi shēnɡ
()()()()()()()
tè zhēnɡ shòumìnɡ zhēnɡuì jícù bàojǐnɡ dàoqiè fàn zuì
()()()()()()()
xián yí jīnshǔ yín hánɡtú zhǐ jí shǐ ɡuīdìnɡchuānɡlián
() ()()()()()()
bǎo chí zào yīn fèishuǐ jízhōnɡ chǔ lǐduì fu yán zhì
()()()()()()()
qí jì fù jìn bǔlāo yú ěr huīyìnɡ jù liè shànɡ ɡōu
()()()()()()()
cāo zònɡ bǎi tuō yúsāi zhēnɡ biàn jiǎojié qǐqiú zuǐ chún
()()()()()()()
jǔ sànɡ lǚ tú yòu huò ɡàojiè shí jiàn yán ɡé yǒnɡ jiǔ
() ()()()()()()
qǐ shì shōuhuò fēn fùzhà yóu pián yi kě ɡuì shí liu
()()()()()()()
ài mù fēnbiàn tǐ miàn dì zhèn hùnluàn āndùn xī rì
()()()()()()()
fèi xū jiāndìnɡ wā juéjué wànɡ bào zhà tànxī bēi tònɡ
()()()()()()()
chàn dǒuyōnɡ bào zāo ɡāo què shí zìháo ténɡ xiě jìnɡ yǎnɡ
()()()()()()()
qí miàochū bǎn xìjù yán lì línɡɡǎn chuànɡzuò yuán quán
()()()()()()()
jǐnɡ ɡào tí xǐnɡ qítú jǐnshèn bǎ wò jíduān duànyán
()()()()()()()
ɡū liànɡsǔn shī diàntánɡ hónɡ wěiqīn rù xiāohuǐ ɡuībǎo
()()()()()()()
huī jìn jìn fàn zhuǎn yí yǎnhù rèn wù qíqū shī tǐ
()()()()()()()
zhuì luòbáo zi chóu hèn tiàowànɡ háo mài yuǎn zhēnɡ diǎnlǐ
()()()()()()()
wěi yuán xiéshānɡ wài bīn huì jí ànzhào yùdìnɡ pái liè
()()()()()()()
bō lànɡ bào fā dànshēnɡ fèn dòu zhuānɡyán xuān ɡào huān hū
()()()()()()()
diàn niǔsù lì zhānyǎnɡ sù jìnɡ piāofú xuǎn jǔ qíbīnɡ
()()()()()()()
ɡāo cháocì xù ɡuānɡmínɡ bó wùɡuǎn ɡònɡ chǎnɡ dǎnɡ
()()()()()
qīnɡ pén dà yǔ háo bù yóuyù nénɡ shūshàn huà fēnɡ qīxuě yā
()()()()
dǐnɡ tiān lì dì dī tóu zhé jiē ān rán wúyànɡ ǒu duànsī lián
()()()()
yín ɡuānɡ shǎn shǎn xiǎo xīn yìyì bù rónɡ zhēnɡ biàn yī yībù shě
()()()()
huān shēnɡ xiào yǔ pò làn bùkān mǎn huái xìnxīn yì rú jìwǎnɡ
()()()()
jǔ shì wén mínɡ zhònɡxīnɡ ɡǒnɡ yuè línɡ lónɡtī tòu tínɡtái lóu ɡé
()()()()
shī qínɡ huà yì tiān nán hǎiběi qí zhēnyì bǎo mǎn qiānɡ nù huǒ
()()()()
zhǎn dīnɡ jié tiě wàn shuǐ qiānshān sì miàn bā fānɡ pái shāndǎo hǎi
()()()()
多音字专项训练
xīng()mò()jǐ()chǔ()kuài()
兴磨给处会
xìng()mó()gěi()chù()huì()
chuán()dàn()lè()lù()qiáng()
传弹乐露强
zhuàn()tán()yuè()lòu()jiàng()
quān()méng()juǎn()píng()xīng()
圈蒙卷屏兴
juàn()mēng()juàn()bǐng()xìng()
kōng()shà()yīng()pū()shěng()
空厦应铺省
kòng()xià()yìng()pù()xǐng()
shǔ()jìn()bēn() cān() chā()
数劲奔参差
shù ()jìng()bèn()shēn()chāi()
fā()tiāo()lěi() jiè()shě()
发挑累藉舍
fà()tiǎo()lèi() jí()sè ()
xiān()zhé()qǔ()jìn()zhòng()
鲜折曲尽重
xiǎn()shé()qū()jǐn()chóng()
piān()jué()zhuǎn()gōng()nán()
扁嚼转供难
biǎn()jiáo()zhuàn()gòng()nàn()
jiē()zháo()jiān() wéi()shǎo()
结着间为少
jié()zhuó()jiàn() wèi()shào()
jué()páng()bō()kān()màn()
角磅剥看蔓
jiǎo()bàng()bāo()kàn()wàn()
jiào() háo()zhǎng()huán()jīn()
觉号长还禁
jué ()hào()cháng()hái()jìn()
bó()féng()è()dí()biàn()
泊缝恶的便
pō()fèng()wù()dì()pián()
bēi()mō()āi()cáng()dāng()
背摩挨藏当
bèi()mó()ái()zàng()dàng()
dōu()sì()hǎo() bù()zhǎng()
都似好薄涨
dū ()shì()hào()báo()zhàng()
形近字专项训练
窃( ) 婉( ) 痛( )杖( ) 抄()魂( )撑( )
切( )惋()通()账( )吵( )魄( )掌( )
窝( ) 篇()惦( )距( ) 缕()某( )饿( )
锅( ) 偏( )踮( ) 柜()搂( )谋( ) 俄( )
铝( ) 洛( )俱( ) 误()允()愉( )檐( )
侣( ) 骆( )惧( ) 娱()充( )榆( ) 瞻( )
淌( )畔()绸( )诵( )帐()呜( )胃( )
趟( )伴()稠()桶()胀( )鸣( ) 谓( )
噪( ) 费( )沮( ) 衰()叛()劳()诱( )
燥( )废( )阻( ) 哀( )判( )捞()透( )
捐( )胎()践()械( )骄( ) 谦()钓( )
鹃( )苔()贱()诫( )娇( ) 歉( )钩( )
芬( ) 猎( )纵( ) 附()腭()偶()啪( )
吩( ) 猪( )丛( ) 咐()鳄( )藕( ) 拍( )
茅( ) 滤( )腮( ) 榨()躁( )溜( ) 震( )
矛( ) 虑( )鳃( ) 窄()澡( )榴( ) 振( )
慎( ) 杉( )糕( )捐( )充( )混( )毫( )
填( ) 衫( )羔( ) 损()统( )棍( ) 豪( )
昔( ) 眷( )珑( ) 瑰()销( )虚( ) 蔓( )
惜( ) 誊( )拢( ) 魂()消( )墟( ) 漫( )
妙( ) 踢()尽( )版( ) 吭()庙( )暴( )
吵( )剔( )烬( ) 板()炕( )宙( )爆( )
务( ) 砾( )详( )来( )葛( )腔( )倚( )
雾( ) 栎( )祥( ) 莱()褐( )控( ) 崎( )
涯( )钮( )驱( ) 岷( )拂( )统( )副( )
崖( ) 纽( )岖( ) 民()佛( )充( ) 幅( )
骑( ) 销( )坠( )燥( )泡( )协( )桑( )
倚( ) 消( )队( ) 澡()雹( )胁( ) 嗓( )
烬( ) 宾( )宙( ) 狠()泽( )雾( ) 眺( )
尽( ) 滨()庙( )恨( ) 择()务( )跳( )
揍( )葛( )诞( )腔()仇( )
凑( )褐( )延( )控()丸()
本册近义词、反义词归类
近义词
饥饿(饥渴) 惧怕(害怕) 鼓励(鼓舞) 智慧(才智) 急切(着急) 知趣(懂事) 随便(随意)
采访(访问) 兴趣(兴致) 赶紧(赶忙) 建议(意见) 选择(选取) 环绕(包围) 周游(环游)
继续(持续) 似乎(仿佛) 程度(层面) 亲切(亲热) 恰似(好象) 助威(加油) 爱好(热爱)
遭遇(境遇) 报偿(补偿) 缕缕(丝丝) 飘泊(飘流) 偶尔(偶然) 慈祥(慈爱) 训斥(批评)
撩乱(吹乱) 姿态(姿势) 尤其(特别) 点缀(装饰) 干涸(干枯) 柔软(柔顺) 环绕(缠绕)
灌溉(浇灌) 浮现(出现) 判断(判定) 捕获(捕捉) 格外(特别) 乖巧(灵巧) 警惕(警觉)
惹恼(恼怒) 错杂(复杂) 通常(平常) 陈列(陈设) 急促 (急切) 采用 (利用)规定 (规则)
问世 (出现) 对付 (应付) 面临 (面对)飘忽(飘浮)柔和 (温和) 依附 (依靠)附近 (近处)
逃脱 (摆脱) 欣赏 (观看) 和蔼(和气) 假如 (如果) 教导 (教诲)居然 (竟然) 开辟 (开拓)
收获 (收取) 吩咐 (告诉) 可惜 (惋惜)难得 (不易) 舒适 (舒服)异常 (特殊) 奇怪 (奇特)
轰动 (震动) 欣赏 (赏识) 调查 (了解)造诣 (成就) 感触(感受) 愉悦(愉快)创造(创新)
安顿(安排) 混乱(纷乱) 昔日(往日) 阻挡(阻拦) 绝望(失望) 坚定(坚决) 从来(向来)
噪音(噪声) 周围(四围) 耽搁(耽误) 忍心(狠心) 鼓励(鼓舞) 歧途(歧路) 瞬间(刹那)
接触(触摸) 打蔫(萎靡) 愣住(怔住) 锻炼(磨练) 指导(指点) 损失(损耗) 环绕(缠绕)
仿照(模仿) 名胜(圣地) 散步(漫步) 根据(依据) 地形 (地势) 掩护 (保护)依托 (依靠)
停泊 (停留) 郊外(郊区) 重新(重来) 真挚(真诚) 崇高(高尚) 湿润(潮湿)
反义词
贪婪(无私) 充足 (缺乏) 支撑 (摧毁) 困难(容易) 喜欢 (讨厌) 可靠(质疑) 偷偷 (公开)
通顺 (阻塞) 培养 (摧残) 熟悉(陌生) 结束 (开始) 犹豫(果断) 忽略 (重视) 欣赏 (讨厌)
特殊 (一般) 扩展 (缩小) 吸引 (排斥) 唯独 (大多) 玷污 (纯洁) 爱惜(破坏) 离别 (相聚)
宝贵 (廉价) 寒冷 (温暖) 担心(放心) 凉爽 (炎热) 丑陋(漂亮) 舒服 (难受) 宽敞 (狭窄)
倾斜 (竖直) 退化 (进化) 敏捷(迟钝) 警觉 (大意) 锐利(呆滞) 细腻 (粗糙) 珍贵 (低廉)
自动 (被动) 重要 (普通) 集中(分散) 严寒 (酷暑) 分裂(团结) 削弱 (增强) 剧烈 (微弱)
单调 (多彩) 折射 (直射) 得意(失意) 清楚 (模糊) 严格(宽松) 简单 (复杂) 消失 (出现)
素净 (艳丽) 巧妙 (拙劣) 爱慕(厌恶) 便宜 (昂贵) 成熟(生涩) 答应 (拒绝) 深夜 (黎明)
可贵 (无用) 冷清 (热闹) 舒展(收缩) 僵硬 (柔软) 飘浮(下沉) 散发 (收集) 瞬间 (长久)
避免 (参与) 肯定 (否定) 陷入(突出) 开辟 (开拓) 忙碌(悠闲) 瘦小 (高大) 精彩 (糟糕)
放肆 (庄重) 得意 (失意) 滚烫(冰凉) 挣开 (束缚) 独立(联合) 熟悉 (陌生) 热情 (冷漠)
损失 (获得) 幻想 (现实) 精华(糟粕) 掠走 (送回) 珍贵(低廉) 沉着 (惊慌) 崎岖 (平坦)
坚强 (脆弱) 胜利 (失败) 简单(复杂) 熟练 (生疏) 严肃(活泼) 强烈 (微弱) 宽敞 (狭窄)
句子专项训练
缩句知识点: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4.将形容词,修饰词删去
缩句应注意的地方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训练题: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修改病句知识点
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畅,意思表达不清楚甚至错误的句子。学会修改病句是一项基本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好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修改的技巧?首先,要了解病句的类型然后才能有针对方案:
1、病句成因
⑴句子不完整,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⑵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⑶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⑷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⑸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⑹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⑺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⑻此外比喻比拟不当,只代不明
2、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时要找出了病因,就能“对症下药”。常用的方法是:一读,二找,三改,四确定。修改病句的原则是:原意要保,改动要小,改法要巧。
同学们修改病句有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体现了三种水平。下面举例说明。 病句:同学们都树立起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第一种改法:把“良好习惯”改为“信心”,这种改法改掉了“树立”和“习惯”搭配不当的毛病,却出现了“爱护公共财物”和“信心”搭配不当的新毛病。
第二种改法:把全文改为“同学都爱护财物”。这样语句通顺了,但是删去太多,使原句中强调“良好习惯”这个意思没有了。
第三种改法:把“树立起”改为“养成”。这种改法既改了毛病,又保持了原意。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修改病句的要求是:保持作者本意,保持原来句式。
修改病句训练题:
1、这是一个快乐、愉快、欢乐的班会。2、老师渐渐放慢了进度。
3、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4、哥白尼敢于批判和有勇气怀疑不符合实际,却历来被认为不可侵犯的权威学说。
5、选出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实现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B、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难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C、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
D、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6、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7、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却不该错过。
8、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9、小强和小明赛跑,他比他跑得快。
10、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11、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12.他那亲切的话语,慈祥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13、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14.这场球赛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球队的名声,关系到学校的荣誉。
15、看了这次展览,使我有很多感想。16、只有社会主义,就能救中国。
17、事情发生后,班主任就同班委研究,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教育。
扩句知识点:
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
(1)“谁”的前面;(2)“是”和“动作”的前面:(3)“什么”的前面;(4)“怎么样”的前面;(5)“怎么样”的后面。
例句:1、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前) 2、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是”之前)(“什么”之前)
3、海娃非常高兴。(“怎么样”之前) 4、海娃高兴极了。(“怎么样”之后)
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如“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在“英雄”的前面就加上了“一位”和“了不起”。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如把“小兰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扩充的部分就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又如:“禾苗点头”扩成“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对的,但算不上好。因为“禾苗”前可以扩充而未扩充。如扩成“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就比较好。但仍不算很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在什么地方”,还可以加上什么样的,怎样的一类词语,变成“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 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第一,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第二,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第三,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1、老师批改作业。2、战士保卫边疆。3、洪水淹没了村庄。
4、海鸥飞过海面。5、兄妹俩陶醉了。6、小马驹瞪着眼睛。
7、战士保卫边疆。8、同学们做作业。 9、战士脸红。
10、春风吹遍大地。 11、少先队员挥舞着花束。12、同学们议论着消息。
13、学校开展活动。14、我握着手。15、战士献出生命。16、我和小刚来到市场。
转述句知识点:
转述句中人称变换有规可循
转述句小歌谣:
一改标点:冒号改逗号,引号给去掉;
二改人称:碰到我改成他(她),碰到你看前面,前面是谁改成谁。
归纳起来,转述句中的人称变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说:“我……。”
如: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这种类型的句子,在转述时,只要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即可。
改成: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2、×××对×××说:“我……,你……。”
如:张明对王芳说:“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店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你告诉我妈妈。”
这种类型的句子中出现了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等人称代词,分析句子,句中的“你”就是提示语(冒号前面的语句)的第二个人,即王芳。
在转述中,把“我”改成“他”、“你”指王芳,可去掉,改成:
张明对王芳说,他今天中午要到商店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告诉他妈妈。
3、×××对×××说:“我……,你……,他……。”
如: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你告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
这样的句式中出现了“我”“你”“他”等人称代词,在转述中,如还是把“我”改成“他”,就和原句中的“他”混淆,产生误会,因而,原句中的“他”要改成张春(引号中的那个人名)。
改为: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叫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
亦可把语句稍作改动,改为: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
注意:句中的“他”一定是指说话的那个人。
4、×××对×××说:“你的……,我……。”
如:小明对小芳说:“你的书包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
由于句中“你”不是侧重描写的对象,它是用来限制书包是谁的。句中侧重描写的对象是物——书包,因而句中的你不能去掉,应改成提示语中的第二个人明即小芳。
改为: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包非常漂亮,他非常喜欢。
5、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法进行改动。
例句1、妈妈对小花说:”今天我回家会晚一点.”
改:妈妈告诉小花,她今天回家会晚一点
例句2、姐姐对明明说:”作业写完了吗?” 改:姐姐问明明,他作业写完没.
转述句训练题:
把下面的句子换成第三称转述
1.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2. 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 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5. 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6. 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7. 罗蒙诺索夫摇摇头对爸爸说:“我也要一本书!”
8. 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9. 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10.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11. 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12. 有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13.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14. 他惊讶地说:“原来是你!”15. 妈妈对我说:“你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双重否定句知识点:
双重否定从字面上就知道,是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语,加强了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
1例如:“他不是不来”意思是他要来的。包括有双重否定的句子就是双重否定句。比如:
(1)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是我的东西.
“不得不”就是双重否定词
这句话的原句为:我承认那个是我的东西。
(2)你不会不知道这件事。
“不会不”就是双重否定词
这句话的原句为:你一定知道这件事
双重否定句有两种形式:
1、由两个不构成。如:这件事我不得不做。
2、由一个反问词(难道,怎能等)加一个不组成,构成反问句.但也是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就是表示肯定的意思,语气比陈述句要强烈;那么改写就是在谓语动词前加双重否定词就可以了,如果想改成反问,还要加上问号;
在双重否定句中,有那么几个可以用:“不得不”“ 不能不”“ 难道”……“不”…… “不可能不”“ 不会不”“ 怎么会”……“不”“ 不是不” 等。
双重否定句训练题:
1、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4、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6、这是伟大的奇观。
7、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8、我们建成了希望小学。
9、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0、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11、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每日都要读它。
12、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13、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14、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其它句式知识点:
反问句与陈述句
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如:“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这两句话中,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肯定句,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
陈述句改反问句要注意三点:1、词语的变化。如果陈述句是肯定的意思,可加入“难道……不……”或“怎能……不……”;如果陈述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加入“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否定的意思改为肯定的意思。2、标点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一定要将句号改为问号。3、语气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要添加疑问词。如果添加的是“难道……不……”或“难道……”则疑问词为“吗”;如果添加的是“怎能……不……”或“怎能……”,则疑问词为“呢”。
反问句改陈述句与之相反:1、词语的变化。如果反问句是肯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不……”或“怎能……不……”;如果反问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肯定的意思改为否定的意思。2、标点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将问号改为句号。3、语气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去掉疑问词。
肯定句与否定句
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表达方式为“否定+否定=肯定”。将肯定句式改成否定句式,除了将原句中表示肯定的词语(如“能”“会”“可以”等)改成表示否定的词语,(如“不能”“不会”“不可以”等)外,还要在原句式的适当位置再添上一个表示否定的词。如:“这件事你应该去做。”改成“这件事你不该不去做。”句式变了,意思却未变。
陈述句与感叹句
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感叹句表达。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如:“它闭息凝视,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它闭息凝视,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样句式变了,意思却未变。
其它句式训练题:
1、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一阵猛烈的炮火,摧毁了敌人坚固的工事。(被字句和把字句)
悦耳的歌声把全班同学吸引住了。(陈述句和被字句)
2、把下面两句话,改写成一个句话,保持意思不变。
同学们推荐她。她参加普通话比赛。
老师要求大家。大家发表意见。
爸爸辅导我。我学作文。
3、把下面一句话改写成两句话。
我请妈妈上街给我买文具盒。我请许浩明天到公园去玩。
老师带领我们去慰问军烈属。大队委员会组织我们参加义务劳动。
红军连长带领战士们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4、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不会让人觉得舒服。
这场比赛不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象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作为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5、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6、、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和感叹句。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母亲对我的嘱咐,正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7、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和肯定句。
每个人都不会说自己的家乡不好。没有人不希望过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谁也不能否认这本书是何明的。
8、按要求写句子。
这些来青海的客人非常热情。(改变词序,改变句子意思)
我在少年宫附近住。(改变词序,不改变句意)
他的话没有完全错。(改变词序,改变句意)
修辞手法
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
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具体分类解释:
(1)比喻。俗话叫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例如,太阳象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如:大虫怒吼一声,就象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3)拟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4)排比。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
(5)对偶。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设问。自问自答
(7)反问。特点是从反面提出问题,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
(8)双关。在特定的场合,故意让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例: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
(9)引用。那才真叫“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呢!
(10)反语。审问没多久,秘密警察就很不小心地“碰”了我一下。
修辞手法练习题
读下面的句子,看看是用什么方法修饰的。
1、飞机排成人字形,像银燕一样飞过天空。 ( )
2、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3、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
4、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 ( )
5、茉莉花开,香飘万里。( )6、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7、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8、桃花、梨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
9、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10、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
11、他家的房子可小呢,只有豆腐干那么大。()
1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人感到亲切、舒服呢?()
关联词知识点:
并列关系: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甚至……、不光……还
不但…还……选择关系: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却……、……可是……、……然而……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哪怕……也、要是……就、假如……就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总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取舍关系: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关联词训练题:
(一)给下列句子填入适当的关联词。
1、()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2、许多动物()能到很远的地方去,( )还能认路回家。
3、、()不畏劳苦的人,( )攀登科学高峰。
4、张海迪在困难面前,()畏难而退,()知难而进。
5、晚上,我()看书,()听广播,()帮妈妈干活。
6、我家()养了许多花,()没有奇花异草。
7、马背上的小红军()牺牲自己,( )拖累别人。
8、我们()已经有了进步,()不应当因此自满。
9、()风吹雨打,我们()准时到校学习。
10、每天早晨上学,()我去约王军,()他来约我。
11、我是医生,()与你们死在一块儿,( )不离开你们一步。
12、()明天下雨,秋游()改期举行。
13、凡卡()在城里受苦,()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二)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各题中的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周总理逝世了。 周总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爱读书。 他注意做读书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从来不说谎话。 大家很信任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上课听讲很认真。 小明的学习成绩优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愿意自己多辛苦。 我们不能给别人增加麻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下一番苦功。 我们能练出一笔好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