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雄:借鸡下蛋巧赚钱,聪明反被聪明误(转载)

卢俊雄:借鸡下蛋巧赚钱,聪明反被聪明误(转载)
【上榜时间】:1994年

【上榜财产】:1亿元

【上榜排名】:第13位

【辉煌一刻】:以不足两百万的资金来完成数个耗资巨大的大型项目

【落榜时间】:1998年

【落榜缘由】:“空手套白狼”,被债务判了“无期徒刑”

【曾获荣誉】:“广州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

【当前状态】:下落不明

【个人名言】:“用天下的钱和天下的人来经营事业,我售出的是一种服务。”

智维律师按:

卢俊雄,对邮票有一种执著的热爱,他创办了第一份民间邮报,全国第一家邮品商行,他是一个注定要被载入中国邮票史的人物。

他有着过人的精明,他可以用很少的资金做起很大的项目,他也因媒体一度暴炒而成为广州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崇尚松下幸之助,他的方式就是“用天下人的钱为天下人经营”,而到了最后人们才惊讶的发现,这其实就是“空手套白狼”。

当真相大白,这个自诩为“中国大陆李嘉诚”的风云人物,却一夜之间神秘失踪,登上逃亡路。

他,究竟遭遇了怎样的法律风险?

求知饥渴:萌动的商品意识

卢俊雄的童年是在广州仓边路一间16平方米的房子里度过的。全家月收入100元,这是当时的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家庭。

1979年7月,卢俊雄跨进了中学的大门。这时,他12岁。

卢俊雄从小就是个爱读书的孩子,特别喜欢看小说。书店书架上那些琳琅满目的书籍,常常使他垂涎三尺,书店每天来了什么新书,他都了如指掌。但他买不起书,只能是早早地来到书店,站着看书,直到书店下班才离开。当时的他是多么渴望拥有自己的书,但他知道这个愿望只能靠自己来实现。

于是,他开始动脑筋想办法:为了买书,要自己挣钱。

开始他把家里的废报纸和其他废品卖掉赚点钱。后来,他发现卖旧报没有卖新报挣钱多,便改行当了报童。卖五份报,赚一分钱,他就这样一分一分地来挣钱。

这就是他步入社会的开端。

卖报攒到近十块钱时,卢俊雄怕有一天终被家人和学校知道,于是改换了一个“危险性”较小的行当。当他往收购站卖牙膏皮时,发现收购站收购的旧书中有许多是有价值的书。于是,他脑袋一转,便想出了新点子。

他收购旧书,清理一番,挑出有价值的,转卖到北京路旧书回收部。由于这里不论斤两而按原价打折,总有些赚头。回到家里一算,自己花三毛钱一斤买的旧书,转手卖到旧书回收部可卖两块钱,比卖报纸收入要高。

有一天,他整理完旧书回到家里,刚踏进门,就看到家里像过年似的,欢天喜地。奶奶告诉他这是因为他父亲被评上工程师!工资涨到60多元了。这一天,永远留在了他的记忆里,可能他又在另外一个层次上理解了“致富”的含义。

1980年,有一件事改变了卢俊雄的命运。他“企图”到白云宾馆买些宾馆专卖给华侨的书再“炒”到大街上,结果在大街上卖书时,与两个小青年因为争一本书而争吵起来,事情越闹越大,只能靠警察来解决了。该着有事,结果还没等卖书就给派出所扣住了,至晚上8点才放了他。

而这时,卢俊雄这么还没有回家可把家里人急坏了。当他回家后把事情经过给父亲一说,他的父亲劝他通过集邮来挣钱。父亲将3本邮票给了他。并给他讲了邮票的产生、邮票的发展、邮票的意义,以及集邮是怎样成为风靡全球的活动的等一些常识。

这一年,全国第一届邮票展览在广州市文化公园举办。父亲带他去参加了。他看到各种各样的邮票被镶嵌在镜框里,各具特色。

这次展览让卢俊雄大开眼界。他亲眼目睹了许许多多从未见过的邮票,有的只听父亲讲过,此番大饱眼福!他亲眼看到了墨西哥发行的椭圆形邮票,1887年巴拿马发行的地图邮票,还有父亲曾讲过的1851年奥地利发行的新闻纸邮票和第一枚苏维埃邮票……

而在参观展览过程中,卢俊雄发现一枚“文革”期间发行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要价22000元。卢俊雄觉得不可思议。在他幼小的心灵中,面值八分钱的邮票与22000元是无论如何不能划等号的。

此时的卢俊雄才开始意识到邮票不仅仅是艺术品,也是可以用来赚钱的商品。他开始认识到父亲送给自己不单单是3本邮票,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是源源不断的进财之路。

这一年,卢俊雄13岁,并开始走上邮票经营之路。

卢俊雄从邮展回来就不再去卖报,他开始热衷于集邮。他很善于行动,很快就办起了广东省第一个中学生集邮团体:省实验集邮社。他自任社长,发展了80多名会员,这是他作出的第一个“第一”。

同时,他用卖报卖书的几十块钱,在市青少年宫、火车站、邮票公司等处,“炒”起了邮票,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他为同学们组织讲座,请人讲授集邮知识和历史。同学们都非常佩服卢俊雄办事果断,能力强,头脑灵活,纷纷委托他代办集邮。

从此,他便同时兼做起邮票生意,帮助爱好集邮的学生代买各种邮票,一般都要提取一些“劳务费”。

到初中毕业的时候,他靠邮票积攒了40元钱。

智维律师评析:

广东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商品经济的发达导致“全民”商品意识的发达,年幼的卢俊雄似乎更是具有这方面的天赋,并能够勇于实践经历。中学毕业时的40元钱也许不是太大的数目,但是其中对卢俊雄产生的影响却是金钱无法准衡的。

初生牛犊:走出广东影响海外

考完升高中考试后,毫无信心的卢俊雄,订好一张发通知书那天去武汉的火车票,准备一旦落榜,就弃学从商,浪迹天涯,靠邮票为生。

然而智商并不低的他,却在一边卖报集邮,一边考上了在当时全国只有10所的实验中学理科实验班,而这个班毕业后可以直接升入大学,这无疑使同龄人万分羡慕。

但是,他并没有因为一只脚已经踏入大学的校门而放弃从商的念头,而是继续北上汉口,凭借他的智慧,获得了一笔小财之后,才返回校园。

高二的时候,他咬咬牙舍弃了那条并非虚幻的坦途,从理科实验班转到了文科班,他似乎知道自己并不适合走常人羡慕的学科之道,而是属于那披着神秘面纱的市场大海。

还是高二那个寒假,他组织了大陆第一个“中学生集邮冬令营”,但受到冷遇。于是卢俊雄把他的心情写成一篇文章,寄给香港《邮票世界》杂志,没想到竟获刊登。更奇妙的是,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中国香港的邮商纷纷给他来信建立联系,连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福田一郎也成了他的邮友。他们互通信息,有时一个月的交易额就高达1000英磅,盈利10000多元人民币。在那个时候的中学生眼里,这可是“巨额交易”了。

悄悄升华:邮商中的佼佼者

1985年,卢俊雄上了大学,他的思维也由此拓宽,他一边读着经济管理学专业,一边练着“下海”的基本功。

大学时期,他一口气读完了所崇拜的松下幸之助49本一套的著作。“只按照一般的想法去经营恐怕不行吧!”这句话近乎是他收获的所有,这也与本来就喜欢独立思考的他相得益彰。

此时的卢俊雄已经善于把握邮票进与出的时机,而且还学会了分析邮市人们的心理。凭借自己的智慧,卢俊雄不仅在经济上收获不少,而且,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或者,我们可以从卢俊雄的炒邮票秘诀中管窥一斑。

卢俊雄所总结的邮票经商之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不要太贪。邮票的投资者都希望某种邮票最低价格时吃进,在其价格最高时抛出,这样,就可获得较高的利润。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愿望。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票价的最低点和最高点是稍纵即逝的,人们一般很难抓住。并且,在票价处于最低点和最高点时,价格极易反弹和暴跌,很不好把握。所以在进票时,选择比较低的价位即可吃进,选择比较高的价位即可抛出,万万不可太贪心,贪心人往往要吃大亏。

二、选择时机。“当邮市上的大部分人都认为邮价要上涨时,可以适当进些票,不过,这时要提高警惕,仔细分析这种要涨价的信息是否真实,以防中了‘邮倒’们设下的圈套。”在邮票市场,若发现炒票大户开始出货时,也要赶紧把自己手中的存货抛出,因为随着大量邮票的抛出,必然引起邮价的大幅度下跌。“在选择进与出的时机时,要敢于当机立断。遇有失败,要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逐步把握进与出的时机。”

三、微利即抛,薄利多销。他根据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认为,资金周转加快1次,利润将提高一倍。如一个月资金周转1次获利10%,而周转3次获利30%。薄利多销在市场竞争中能使自己处于较有利的地位,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薄利多销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是死货变成活钱,用它可以投资于任何类型的邮票。如能买到热门票,可能还会大赚一笔。

四、顺势投资,乘胜追击。在进行邮票投资时,如果能正确分析邮价上涨或下跌的主要因素,对邮价的发展趋势有正确的预测,那么,采用顺势投资法,即顺着邮价的发展投资,必然获利。这种方法之所以行之有效,是因为在购入邮票阶段采用了分批递减法,使得投资人在避免风险的同时,把越来越多的低价票掌握在手中。

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开始时,先买一点,然后逐渐加大交易量。在进行邮票投资时,切莫超过自己的财力大量进票,特别是不要贷款搞邮票投资,否则可能倾家荡产,所以一定要量力而行。

六、注重风险,防止翻船。邮票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同样是一对孪生兄弟,风险大,利润高;风险小,收益也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风险随时伴随左右。

卢俊雄当然不会仅仅局限于将邮商之道传授于同学之中,此时的他更显示出一个年轻商人的明锐眼光,他通过《集邮杂志》和邮票公司搜集了全国2000多个集邮爱好者的姓名、地址,用卖贺卡赚的3000多元钱办了个报叫《南华邮报》,八开,铅印。这是我国第一份民办邮报。

他第一次以智力投入代替资金投入。从集邮协会抄来会员地址,免费寄出2400份。报上有集邮文章,有他待售的邮品目录。邮报是铅印的,又是免费的,一下就得到了?者的信任。他的邮票自然销售顺利。

《南华邮报》上的大量外邮信息引起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刊《集邮》杂志的关注,他们要求把这些信息载到他们的刊物上。这样,外国邮票的广告开始出现在官方的杂志上了。

1988年,22岁的卢俊雄离开大学校园。虽然政府机构依然是吸引大多数年轻人的场所,但是对于真正有才干的年轻人来说也并非是最佳选择,卢俊雄当然认为自己属于最有才干的一类,他决心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和前途。

又是一个“第一”,他注册登记,办起了全国第一家集体所有制的邮品商行——华隆邮票经营部,并在邮局租了一个信箱,奠定了大陆第一邮购商的地位。那时,这个经营部几乎垄断了全国90%的外邮市场。后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邮行、邮社、邮屋,集邮活动也随之升温。

随着事业的发展,卢俊雄年轻的心已不是那方寸世界所能容纳的了,他要策划新动作,干“大买卖”。

1989年临近年关的时候,他突发创意办起了大型展销会,但最终无人问津。当然,这一次失败依然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因为没有失败垒起的基石,就无法筑起未来的卢俊雄高度。毕竟此时的卢俊雄还年轻,依然失败得起。

1991年时节,由于股市整顿,国家允许开办民间邮票市场。邮票市场非常兴旺,邮价扶摇直上,近10年来发行的邮票甚至最新面世的一些邮票,价格都被抬得很高,邮票面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最大的高达上千倍。

此时的卢俊雄羽翼已经丰满,他马上意识到机会来了,此时也正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

于是,卢俊雄开始密切注视全国集邮市场的动态。他雇用一些人,给他们配备上“大哥大”,派往全国各种集邮市场,随时反馈信息。自己坐阵广州,运筹帷幄,做总指挥,派往各处人员专在“第一线”收集零散邮品,已经形成协调网络。上海著名的“杨百万”等股市大户,在投资邮市过程中,都与他成为好朋友。

智维律师评析:

卢俊雄无疑是难得的商业俊才,眼光敏锐,拥有很强的指挥能力,并且敢于实践,也因此获得巨额财富。

可以说,卢俊雄在邮票市场的经验对于现在的炒股依然不乏很大的启示,这些经验的核心就在于应保持平常心和对风险的相应控制。可以想象,如果卢俊雄能够一直保持这颗他早年就挖掘的平常心以及对风险的戒备心,凭借他的天赋和执著,最终的结局原本不应属于他,他的历史完全可以改写。

但是,现实终归是现实,历史不容假设。另外,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能够根据变化的社会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否则,终将避免不了被淘汰的命运。

连环动作:用天下人的钱办天下人的事

可能是在邮票市场上浸淫太久而腻味了,也可能是邮票以外的市场过于有吸引力,或许是卢俊雄认为他的商业才干不能仅仅“荒废”于简单的邮票市场了,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他能够看到的一切。然而,正是这一转身回眸之间,卢俊雄的命运发生了根本转变。

1991年,卢俊雄开始涉足百货贸易、商铺招租、旧楼交易、房地产中介、房地产开发。

不到一年时间,他的“华隆发展公司”已成为一个拥有上百员工、数名外国业务代表、数千万元资产的企业集团,员工平均年龄都在24岁左右。

他有了说多不算多、说少不算少的资金,这部分资金来源于房地产生意的尝试。他当时没有经营房地产的实力,只能是以“中介”的形式介入其中。

卢俊雄采用的是买旧房卖新房的方式,并且生意一度十分兴隆。

他又一次使用了靠别人的钱赚自己钱的方法,就像过去做邮票生意一样,他出售的实际就是一种社会需要的服务。为数众多的港商、台商、外商来到广州,他们需要舒适漂亮的公寓,因而买旧房卖新房的生意挺兴隆。这笔收益,为华隆公司奠定了基础。

1992年初,卢俊雄将他的公司扩展成为华隆集团公司,并接连策划了几个大动作。

第一个动作他完成得很漂亮,他们在广州市的中山七路建造了一座占地1400平方米的“城市百货公司”,有中央空调、扶手电梯,充满现代气息。商场实行招租柜台。

事实上,招租在广州并不新奇,有些商场的柜台一年都租不出去。但由于卢俊雄的招数高,只用24天就把220多个摊位全租出去了。奥妙在于他使用了更好的退还租金的方式。通行的方式是10年后一次性还租,他们的方式是一个摊位一次性收10年租金5万元,每年退其中的10%,还包括利息;另外每个摊位每月再收取比市场低2/3的管理费。220多个摊位的租金就是1000多万,华隆公司等于只在报上花费了2000元的招租广告费,就建起了一个大型商场,这个办法是很巧妙的。

卢俊雄的资金全是活的,在这个项目上得到收益,马上会投入下一个项目去增值。

有了“大钱”,卢俊雄马上进行第二个大动作,即在人口稠密而又缺少商店的西华路彩虹时装购物广场花280万元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下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商场,建造成购物城。

这次招租方式又有不同,租期50年,装修先由摊主提供自己需要的摊位面积,再按他们的要求分割成玻璃房间,每平方米50年租金是57万元,20年逐年退还。华隆收到4400多万元的租金,每年向租用者退5%的租金。而最有吸引力的是每租用1平方米摊位,就在新塘华隆已买下的土地中送100平方米地皮。新塘在广州东边,马上就会得到开发,地价肯定猛增,承租者大大有利可图,闻讯者纷至沓来。很快,卢俊雄又得到几千万元的租金。

有了这一笔更大的钱,卢俊雄在东华东路规划了他的第三个大动作——兴建东方车行,迎接社会即将出现的对汽车、摩托车配件巨大需求的浪潮。这一次招租退款方式又与前两次不同,热衷于承租摊位的人又排起了队。

仔细分析,这种商业模式并没有太多奇特之处,无非是退款承诺能够吸引人,但是,华隆公司承诺每年要为承租者退款,退款的资金如何保证?而一旦退款资金不能够保证,相应的法律风险将在顷刻间爆发。

但是,此时顺风顺水的卢俊雄可能根本没有遇见到这种风险,或者根本没有将这种风险放在心上。再说,在那个特殊的改革开放初期的年代,人们的头脑都被发财的欲望所支配,也很少思考其中可能存在的陷阱。

卢俊雄的第四个动作很快便应运而出:当广州市政府决心在3年内把所有的大排档(临街食摊)赶进室内的信息传进他的耳朵时,灵感给他带来了又一个机会。他相中了中山路临街的一排旧房,马上规划设计广州市第一个美食城。采用的方式是摊主各自经营?食客统统坐在中央,服务员统一雇用,还可电话送餐。这个美食城的收益,就是前三项招租商场退款的来源和保证。

百货中心、购物广场、美食城和车行,四个动作如果按照一般的想法去建,仅仅靠卢俊雄的自我积累肯定是不够的,但是他通过投进了少量的钱和大量的智力,并最终给办成了。

这四个连环套的大动作的成功,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受香港人几处打工的启示,华隆公司中聘用了数千名商务代表。公司初建时,他招聘了2000多名商务代表,后来竟增到四千多名。这些商务代表有其他公司的业务员、大学在校生、主治医生、政府公务员等。从17岁到60岁,老老少少,方方面面。公司并不给他们发工资,只是经常把近期要做的事通知他们,如找旧房,找项目,提供各种信息等。这几次推租摊位,他们就立下了汗马功劳。商务代表的报酬亦很可观:提成3%。聘用商务代表当然不是卢俊雄的发明,但能像他这样用得如此之好的却不多。

此时的卢俊雄应该是感觉最为惬意的时候,因为他实现了松下的经营思想:“用天下的钱和天下的人来经营事业,我售出的是一种服务。”

可能,正是这四个项目的成功,致使卢俊雄走上了不归路——因为他很快就过于相信自己的商业智慧,也很快地抛弃了邮票商战中的风险意识。

卢俊雄是不肯安静的,他喜欢难度更高的动作。于是他开始了不归路中的一系列动作:

他在广州东边的新塘买了1000亩地,他认准了那是一片极具开发潜力的土地。

他在黄埔长洲岛将建成一座海上花园、旅游度假胜地。因为长洲岛是1949年10月1日蒋介石收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实况的地方。到这里旅游观光,体味一下蒋介石当年心中的滋味,对人们一定有吸引力。为了方便旅游,卢俊雄的蓝图上还有一座跨海大桥,当然他还会使用天下人的钱来造天下人的桥的妙法。

他决定在黄埔军校的旧址建造“统一陵园”,免费安葬海峡两岸已去世的黄埔毕业生,以利国家统一大业;在海滨建造世界第一个残疾人宾馆,由残疾人管理,主要接待残疾人,收益的40%捐给全国残疾人联合会。

他决定投资开发南澳岛,因为汕头对面的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1988年前是海防前哨,不开放也不建设。靠近台湾、香港,又濒临国际主航道,这成了它极大的区位优势。但是,慧眼识南澳的大多是实力雄厚的港商、台商或大陆官办公司的老板,并且大家还一直掂量自己的能力如何。但是,这些大老板中的“小老板”卢俊雄却认为自己是最为合适的。

他又看中了现在的金岛宾馆,与县政府联营投资2000万元扩建金岛宾馆为三星级宾馆,以适应海岛日益开放之需。

南澳有八个海湾可以建港。卢俊雄选了烟墩湾。他要在这里建国际深水良港和码头,投资在10亿元以上。华隆发展公司与南澳县政府,正式就烟墩港事宜签订合同。与填海造地建港这样的项目相比,华隆发展公司的资金是太微乎其微了,可卢俊雄已经学会了“用天下人的钱办天下人的事”的妙法。他仍认为自己可以不用银行一分钱贷款,一如既往地完成他的更高难度的动作。

智维律师评析:

可能,此时的卢俊雄才是最为真实的,他有很多商业创意的天赋,此时的他已经认为他能够用尽天下人的钱办天下人的事!此时的他,已经不是一个商人,或者说不是一个企业家了,而是一名失去理智的幻想者,他的幻想足以让任何一名理性的人都瞠目结舌。他忽略了资金链的重要性,忽略了投资的法律论证,忽略了盲目投资的严重法律风险。

最终,他自己成就了自己的掘墓人!

神话破灭:被债务判了“无期徒刑”

卢俊雄涉足的项目实在是太多了。但他却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或者说他的资金不足以支撑他所谓的周期。

从1998年6月因拖欠债主216万元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告曝光以后,卢俊雄的神话破灭了。

人们发现首富原来是个一直在玩“空手套白狼”的骗子,几乎所有的项目,卢俊雄都是先想方设法把客户和业主的钱圈来,而对客户的服务和承诺却迟迟不能兑现。

在天隆花苑项目中,卢俊雄预收售楼款12亿元,在投入5000万完成了主体工程后便撒手不管;在东方时代广场项目中,卢打着东方宾馆的旗号,预收业主按金上亿,而交给东方宾馆几个月租金以后,便一拖再拖,赖账不还,至今已拖欠金额上亿元。

1997年,卢的所有大龙邮票行在收取40万邮迷数千万邮票预订款后,不按时发货,不足额发货,甚至拒不发货,成为当年国内最大的投诉事件之一。此外,和卢有关的还有名店广场租赁纠纷、隆城大厦烂尾事件、南澳投资流产事件等一大堆官司和债务,至今未了。

一直号称“用天下人的钱办天下人的事”的卢俊雄在拆东墙、补西墙也无法掩盖他的谎言和骗局之后,最终选择了一走了之。

1998年下半年,他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的公司成了一个空壳。一家报纸甚至还登出了对卢俊雄的“寻人启示”,对“首富”幽了一默。如果卢氏再也不敢踏上广州,那么,他不啻是被债务判了“无期徒刑”。

智维律师评析:

通观卢俊雄,他所缺的不是智商,而是忘了做企业的根本。在他自以为可以游走在法度和天理之外的时候,惩罚即开始了。

“卢俊雄”类的人物不过是我们这个时代许多“荒谬神话”人物的一个代表而已。像他这样有一些头脑,更多是有许多胆量和诡计的人依旧活跃在大江南北,干着各种似骗非骗的投机勾当,他们的成功正说明了我们以及我们社会体制的失败。他们所创造的财富神话只不过又一次提醒我们:我们距离一个只有通过勤劳和智慧才能合法致富、并且“契约精神”得到有效捍卫的时代还有很远的距离。

【卢俊雄大事记】

1968年生于广东;

1985年,卢俊雄靠单枪匹马,赤手空拳的奔波,终于有了8000多元的积蓄;

1987年,创办《南华邮报》;

1989年,创办了华隆商行,曾进行多项投资;

1991年,开始进军房地产,商铺招租,小区开发,旧楼交易,局面闹得挺大,一年后资产就增至2亿元;

1994年,没有资金地皮和招牌的卢俊雄用种种手段欺骗了有关单位,在广州天河区兴建天隆花苑,占地9000多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47000多平方米,有3个单位参与开发建设。当时,卢俊雄的一间公司挂靠其中一?开发单位,运用手段欺骗成功,收取了200多名业主共128亿元预售楼款,投入工程实际只有5500多万元,另外7000多万元不翼而飞。工程成了广州著名的“烂尾楼”,业主群情汹涌;

1995年,盛极而衰,生意出现了危机,束手无策之际,开始不按牌理出牌了;

1995年,与东方酒店签订租赁合同,以25年又6个月的租赁期,租下东方宾馆东楼一、二、三层和牌坊两侧原商场及停车场,投资12亿,计划改建成东方时代广场;

1998年6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一批赖债单位和个人,卢俊雄大名赫然入目。仅在房地产项目上,卢俊雄就拖欠了上亿元债务。其中东方时代广场租赁纠纷和天隆花苑“烂尾楼”是惊动全城的两宗;

2000年7月28日,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广州东方宾馆和卢俊雄所有的东方时代广场合同纠纷案判决日。

七 嘴 八 舌

他是一个领悟力奇快的人,与他谈话,你说了上半句,他就知道你下半句要说什么。在生意上,他屡屡抓住了一闪而过的灵感。

——卢俊雄熟人

“跟老板干事,怕跟不上他的节奏。”

——卢俊雄手下

卢俊雄在当时的商界也算得上是奇才了,靠着小小的邮票起家,一举发展成为当时广州的“头牌富人”。他本人的曝光率极高,于是被暴炒成为当时广州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头上戴满了“广州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中国最年轻的总裁和富豪”、“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等桂冠,还被美国《福布斯》杂志列为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第13名,进而荣登“广州第一富豪”宝座。也正是因为这些头衔,让消费者多了些安全感。加上他铺天盖地的大规模广告宣传,让买家又失去更多的警觉。

——业内人士


今天之中国,确实是一个“全民创富”的时代,从琳琅满目教导人们如何走向成功的众多“经管类”书籍之蔓延,就能够窥见一斑。

是的,中国经济确实需要太多的企业家了,但是,如此多的企业家经过努力拼搏后,又很快趋于失败或落马,确实是国人非常痛心的事情。

因此,探寻企业家失败的真正原因,无疑是一项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目前,业内对于中国企业家失败的原因有多种探讨和议论。如:

观点之一,在商业社会中,成功永远是偶然和幸运的,而失败则无所不在。对企业家来说,失败则是职业生涯的一部分。

观点之二,失败往往伴随着伟大的创新和冒险,是一件让人遗憾、但不可耻的事情。

观点之三,中国企业的失败,是源于中国经济每隔3到5年必有一次宏观调控,而每次整治的重点对象便是民营企业,即所谓的政策风险,如资金市场的德隆、房地产业的顺驰、钢铁行业的铁本等,它们都因为对宏观形势的判断失误而马失前蹄。

观点之四,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区域性分割,相互以邻为壑,楚汉分明等特点,而那些试图通过全国性布局以形成整合优势的企业,则很可能在无意间陷于这种区域利益之争中成为牺牲品。如华晨案例中的仰融就是政商博弈的失败者。

观点之五,因为中国社会处于变革期,而任何变革便意味着对现有体制的突破,因此,中国企业在变革期中成长,就不可避免的带有“原罪”,而对于“原罪”的清算最终将会导致企业家落马。

观点之六,中国企业家缺少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而正因为他们极少失败,所以他们从来不曾学过如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

观点之七,商业终归是一场有节制的游戏,任何超出能力极限的欲望,都将引发可怕的后果。中国企业家失败是来源于企业家内心欲望的膨胀。

……

智维律师经过多年理性研究认为,中国企业家所失败或落马的原因,虽然也表现为人格上、欲望上、制度上等各方面的原因,但从失败原因的性质上分析,都是因为遭遇了相应的商业风险或法律风险。

从商业风险的角度分析,中国的企业家并不缺乏相应的商业风险的把握和控制能力,如市场的判断、资金的运筹、战略的制定、销售的安排等等,但是唯独对于法律风险的把握是相对比较薄弱的。这一点,从中国企业家,尤其是《中国福布斯落马榜》的顶级富豪们所失败的原因中能够得到印证。

智维律师同时研究发现,中国企业之所以频繁遭遇法律风险,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相当多的企业家并不了解和重视法律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因此,如何唤醒中国企业界沉睡而麻木的法律风险意识,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智维律师深感这应该是自己不可推卸的一项社会责任。

于是,智维律师想到了编辑一本《中国福布斯落马榜》的册子,并彻底摆脱传统“法律人”的专业并理性的写作手法,采取类似畅销书的写作模式,使广大企业家能够在较为轻松的阅读氛围中得到警示与启迪。

事实上,刚开始写作《中国福布斯落马榜》的时候,智维律师还感觉有些“内行人干外行活”的嫌疑,因为从常规角度讲,毕竟作为律师应该做专业领域的事情,不应该参与到这种所谓“畅销书”的写作。

但是,反念又一想,传播法律风险毕竟是一项专业性的活动,如果不具备相应企业法律风险研究积淀是很难完成这一任务的。同时,智维律师又是在这个领域有多年的沉浸,手头上又有丰富的案例研究,应该担当起这份社会责任来。

诚然,与一般的“畅销书”作者相较,智维律师可能是这个领域的初入门者,但是,凭借智维律师对法律风险的深刻理解,和对这份社会责任的使命感,依然将《中国福布斯落马榜》及时、完整地呈现给广大企业家。

这就是《中国福布斯落马榜》的由来。

当然,由于体例上的限制,《中国福布斯落马榜》仅仅是通过“榜单”和“评注”的形式,揭示福布斯富豪们遭遇的法律风险,并没有从更加深刻的角度来解析其中失败的原委,这将在智维律师未来的《中国式失败》一书中得以完善。

《中国福布斯落马榜》的面世,要感谢的人很多,但是,我认为最应该值得感谢的是其中落马的企业家们,因为正是他们的失败,才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生动的法律风险案例,而这些,恰恰应该是我们应该吸取的宝贵教训。

我们清楚,让中国的企业 家了解和重视法律风险,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智维律师将不断努力。同时,智?律师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担负起这份责任。

最后,由于本书所涉人物众多,在撰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一些媒体、专家、学者发表的学术观点和历史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

2008年11月于北京智维律师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0773.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卢俊雄和华隆发展公司(1) 卢俊雄 下落

原文地址:卢俊雄和华隆发展公司(1)作者:卓尔群卢俊雄,生于一九六八年,籍贯广东,毕业于华南师大经济系。华隆集团创办人。十岁便偷偷背着家人,带着十多元买来的外国邮票到武汉闯荡。上大学时,曾和邮商订两万元的邮票,接着,他用四千元办《南华

美邦周成建:借鸡下蛋缔造商业神话

8月28日,美邦服饰(品牌为“美特斯邦威”)正式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首日市值即达到180亿人民币(按收盘价计算),是其净资产的16倍、2007年销售额的12倍、市盈率近30倍。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成立于1979年的中国服装业龙头老大

阿芙萝家纺总裁李久鸿:借鸡下蛋年赚千万

今年39岁的李久鸿从学校毕业后,开过砂石场和餐馆,做过建材和服装代理,偶然的一次机会,他捕捉到一个商机,利用一个嫁接过来的国外家纺商标,自己生产,自己开店,现在他拥有400多家阿芙萝家纺专卖店,一年净赚超过了千万元。   1999年,父亲去世

现在零元的创业赚钱 借鸡下蛋 创业赚钱活学活用八技巧

第1招:隔山打虎 这一招的要点是学会与别人合作,而不是什么事情都亲自去做。因为你不可能是位全才,要学会不纠缠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巨大的财富通常是有眼光的帅才同多才多艺的智者通力合作的结果,真正的赚钱高手通常是善于利用别人的能

声明:《卢俊雄:借鸡下蛋巧赚钱,聪明反被聪明误(转载)》为网友海蓝无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