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j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惊弓之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课题“惊弓之鸟”的意思?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看来同学们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相信你们这节课的表现会更棒)。

二、细读理解课文:

1、打开书,快速地浏览课文,找找哪几段是描写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经过。(2~5自然段)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2~5自然段,分别用直线和波浪线画出描写大雁和更羸怎样射下大雁的句子,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体会。

3、汇报:好了,谁来读读描写大雁的句子:

(1)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平时我们也见过大雁,你发现这只大雁与我们平时见到的大雁有什么不同吗?(单只、鸣、慢飞)

同学们说得太对了,看来你们都仔细观察过。

(2)更羸又是怎样射下这只大雁的呢?读读你画的句子。

更羸是怎样做的,谁能表演一下。怎么样,像不像射箭能手呀?

大雁听到弦响,开始是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又直掉下来,句子中用了两个“直”,从两个直你分别体会到了什么?

这个句子该怎么读呢?自己先练一练。

指名读:谁能给大家读一读?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j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3)这个自然段中更羸和魏王的对话,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想一想他们说话时的语气各是什么样的?

汇报:谁来说一说更羸是什么样的语气?你能不能试着读一读。(随机:老师听出来了,你有信心,但似乎信心不足)同学们想一想,更羸是和魏国的大王说话,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敢这么说吗?为什么?那谁能读出信心十足的语气?谁还想读,

造句:只要......就

魏王是什么语气?谁能读?

更羸是怎么回答吗?仍然是信心十足。谁再读?

(4)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想不想分角色读读这几段?小组中练读。指名分角色读。

4、如果你就是魏王,看见更羸只拉了一下箭就射下了一只大雁,你什么感受?

是呀,魏王也大吃一惊,谁来读读第6自然段?

谁还能读出惊讶的语气?

5、更羸真有这样的本事吗?你们怎么知道的?请你再来读一读。

6、啊,原来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可更羸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课文的哪段告诉我们的。请你读一读这段。

请同学们都去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九自然段,想一想更羸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的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作出来的?想好后可以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学习成果。

汇报:更羸首先仔细地观察了。观察到了什么?

飞得慢是更羸看到的,叫的声音很悲惨是听到的,除了看、听外,闻也是一种很好的观察方法,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运用好这些观察方法,更多地了解生活。

接着汇报:接下来更羸就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他怎么分析的?

文中是先说现象,再分析原因,这样说是先“果”后“因”,你能不能先“因”后“果”用“因为......所以”这对关联词语把句子换一种说法?

出示:叫的声音很悲惨

   叫得悲惨

这两个句子里都有叫得,但得字却不同,教师具体讲解得字得不同用法。

最后更羸又根据分析的结果做出了大胆的判断。

怎么判断的。指名读。这两个句子用了同一组关联词语,你能仿照文中的句子也来说一句吗?指名说句子。

7、总结: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一起看看更羸的判断是怎么一步一步地作出来的。

更羸先是仔细地观察,然后对观察到的现象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准确的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作出了大胆的判断。这样才有了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创举。

同学们想一想,从更羸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生活中你有类似的经历吗?说给大家听听?

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做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最后让我们再来一齐读一读这一段,回味更羸的分析推理的方法。

8、同学们想象一下,魏王听了更羸的分析后,会对更羸说些什么?

9、同学们喜欢这个小故事吗?想不想演一演,这样你喜欢哪一个角色就去读一读他的话,要适当地加上自己的神态与动作。一会儿来演课文好吗?

三、拓展知识,理解寓意: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要和大家讨论讨论。这只大雁怎样才能不掉来呢?

板书设计:

10、惊弓之鸟

飞得慢受过箭伤害怕

高飞

叫得惨孤单失群掉下来

观察分析判断

教学反思:

我把重点放在了通过充分的朗读理解,体会、学习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人物品质,着眼点是学生的逻辑推理的思维的训练。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悟、探究,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步进行,和谐发展。板书设计也体现了更羸不用剪就能让大雁掉下来的推理过程,便于学生把握。课上没有进行繁复的“因为……所以……”的句式训练,但是学生也已经能够很轻松地掌握因果关系的句子。

在训练朗读过程中理解、体会更羸的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品质。最后进行拓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优秀品质。教材在更羸的分析之后戛然而止,魏王听了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呢?这成为了教材的留白之处,运用这个空白,让学生说说魏王可能还会说些什么。学生思考了片刻后,精彩的点评此起彼伏,纷纷借魏王之口谈出了自己的体会。“更羸,你真不愧是我们魏国的射箭能手!”“更羸,你不但有精湛的射箭技术,还善于观察、分析。我要封你做大将军”(真是慧眼识英才)“更羸,你真是名不虚传啊!”(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了)“更羸,你是我们魏国的骄傲!”……学生们积极性完全调动了起来,讲起来滔滔不绝。

在质疑更羸的本事到底高明在何处的问题探究中,引导学生再次与文本进行对话,明白更羸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过程,层层深入,跌宕回环,一次又一次地设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绽放思维的火花,揭示成语蕴涵的寓意,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0669.html

更多阅读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 朱自清背影教学反思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经典与我接到上《背影》的通知之后,第一考虑的是如何紧扣文本,让学生自然地从语言的品味中读出父子亲情。而且,当时我校初二已经上好了这篇课文,只能在初一试上。初一学生是刚经历一个多月“初中语文生活”的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13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故事语言通俗易懂,但却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备课的时候我在想,学生们都早已知道这个故事了,在教学中,我应该怎么教才能更有效果?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显然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了解故

苏教版二上《可能性》教学设计及说明 可能性的教学设计

因今天下午教育局教研室到我校调研,进行课题研究指导,随机听两节课,第一节刘枫执教二上《可能性》,第二节王朝雷执教四上《一亿有多大》,这两位老师均是课题组成员。特将一些相关的教学设计及评析发布,与老师们共享:《可能性》教学设计教

声明:《《惊弓之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j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为网友倚楼听风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