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第二个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彰的孙子。他的四叔燕王朱棣(即明成祖)发动了所谓的“靖难”之役,也就是夺帝之役。当燕军攻陷南京后,建文帝便在皇宫的大火中销声匿迹,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样的局面让夺位的老棣同志,也就是后来的明永乐皇帝甚感不安,毕竟是帽子是抢来的,万一那个主人什么时候又冒出来,大大的不妙啊。于是老棣同志明里暗里派出了许多人马去海内外查找小炆同学,也就是“先帝”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寻找小炆同学也是郑和率船队下西洋的使命之一。但是所有这些查找与寻访到头来终无结果。如此一来,小炆同学的下落就成了明史上最大的一个谜。
关于小炆同学的去向大至有三类说法,由近及远是:坐化说,即放火自焚了;出家说,即化妆潜逃到外地,并出家当了和尚;三是出国说,当时皇帝出国可能不需要“应XX国家领导人的邀请”。
自焚说是站不脚的。尽管《明太宗实录》里说老棣同志以天子之礼“厚葬之”,我们知道这个《明实录》其实是很不实的。别说“厚葬之”,只要埋了,怎么会连个小坟丘都 找不到呢?朱家祖坟怎么就没有小炆同学的坟墓呢?
出家说似乎最有说服力。《明实录》有这样的记载,万历皇帝问内阁首辅张居正:‘闻建文当时逃逸,果否?’张居正回答: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老相传,言建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出走,后云游四方,无人能知者。”
近年福建省宁德市上金贝村发现的明古墓似乎支持了“出家说”。这座古墓占地约两百平方米,由舍利子塔、拜亭、墓坪三部分构成。古墓有由弧形条石砌成的围拱,高大雄浑,精致豪华。墓前四根石柱高约四到五米,应该是拜亭的立柱。墓壁两侧墙头分别一座云纹龙头石雕,气势恢弘,这闭嘴龙的纹饰,据说这在明朝前期,除了皇帝,谁都不敢用。墓的所有构件均处处体现出皇家的气派,尤其是其舍利子塔的莲花座造型与安徽凤阳的明皇陵及江苏淮安明祖陵的完全一样,据说这种造型在当时是只许朱皇家使用的。墓后壁正上方立有一枚火龙珠,据说也足以说明,这是个明代墓,而且是永乐朝及其以前的墓地。当然,由此判断此墓的主人是朱姓的皇族也难免牵强:这种作派老棣同志及其后人能答应么?
墓塔上的石碑刻有文字:“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据说佛日圆明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老师,沧海珠则是其徒,所以才能得到忽必烈的御赐碑文。由此看来,此墓当是沧海珠的,但这又解释不了古墓构件的明代皇家造型。空G妄测:“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暗指小炆同学的爷爷,“御赐金襕”表明了皇家血统;“佛日圆明”暗指明的“元”皇帝,他的爷爷。那么,第三代禅师是谁不言自明了。“沧海珠”者,被赶下皇帝宝座的小朱也。小朱的爷爷也是当和尚出身的,所以,“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说的就是朱允炆同学。
这座陵墓的墓碑上没有年号,这在一般墓上是不可能的,不管是百姓还是和尚墓,留下时间是肯定的,但这个墓没有,有人解释是建文皇帝第一不承认永乐的年号,第二又因为自己失国,不愿意署上自己的年号,所以给他建墓的人在墓碑上没有刻时间。
古墓还建有享亭,也就是拜亭,和尚墓是不会有的。而更特别的是,本来应该建在主陵外面的享亭,在这里却建在里面,有人说,这就是在表达隐忍和无可奈何退让的意思。
在古墓所在的山脚下有一名为郑岐的小村庄,村中郑姓很多,他们都称自己的开基老祖是郑洽。郑洽相传是随建文帝出逃的十二大臣之一,且一直伴随建文帝到终了。
宁德古墓附近支提寺的明代袈裟,有人认为那件袈裟就是建文帝逃出来时穿的。那件袈裟,上部边缘两边现在还能看到6条金龙,但实际是9条,中间三条,因为袈裟破损,被缝补遮蔽住了,袈裟中间另外还能看到5条金龙,据说这个九五之数,当过和尚朱元璋自己敢用,其他谁都不敢用,也不会有这样的袈裟。由此推断,这件袈裟很可能是建文皇帝出逃时,事出仓促,带着他皇爷爷的袈裟假扮和尚逃了出来。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出征在宣府(现在的河北宣化),当他已经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胡濙访得建文帝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近年考察后出永乐二十一年(1423),建文帝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安阳可以考证出曹操墓,几个地方考证出其他皇帝的坟墓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