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初中篇
4.23是“世界读书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教育报、商务印书馆选择在这个日子联合发布了《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
该指南倡导“为未来中国而读”,其主体为一份总计约400本书的推荐书单,分初中、高中两部分,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社科、艺术、博物七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分基本书目和拓展书目,不仅注重人文教育,也加入科学、博物、社科,以培养起孩子理性、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制作方希望在为中学生提供一份全面优质书单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中学教师的阅读视野。
据悉,该行动指南会和学校、图书馆等相关机构合作,并会设立实验学校,跟老师探讨阅读示范课的操作。
该“指南”的主体是《推荐书目》,书目分初中、高中两部分,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社科、艺术、博物七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分基本书目和拓展书目。初中部分的基本书目包括《中国神话传说》、《唐诗三百首详析》、《上下五千年》、《人类群星闪耀时》、《论语注译》、《科学的旅程》等,高中基本书目则有《百年孤独》、《边城》、《呐喊》、《全球通史》、《万物简史》、《牛奶可乐经济学》等,都是相当有分量和代表性的作品。
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初中篇
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发布于 2013-04-22
《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教育报、商务印书馆联合发布。
一、文学
本领域图书注重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众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不再收入,且每位作家一般只收录一部代表性作品。在切实吸引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前提下,促使学生对社会与人生进行全面的观察、细腻的体味、深入的思考,并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润泽文字、涵养心灵。
§基本书目
《中国神话传说》,袁珂,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编著,中华书局
《唐宋词一百首》,胡云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古文观止译注》(修订本),阴法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游记》,吴承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聊斋志异》,蒲松龄,人民文学出版社
《呼兰河传》,萧红,中国青年出版社
《朝花夕拾》,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
《朱自清散文选集》,蔡清富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草房子》,曹文轩,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射雕英雄传》,金庸,广州出版社
《艾青诗选》,王晓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海子的诗》,海子,人民文学出版社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德]古斯塔夫·斯威布著,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新月集·飞鸟集》,[印]泰戈尔著,郑振铎译,中华书局
《狄金森诗选》,[美]艾米莉·狄金森著,蒲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童年·少年·青年》,[俄]列夫·托尔斯泰著,草婴译,现代出版社
《哈利·波特系列》,[英]J.K.罗琳著,马爱农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毛毛》,[德]米切尔·恩德著,李士勋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布鲁克林有棵树》,[美]贝蒂·史密斯著,方柏林译,译林出版社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英]查尔斯·兰姆著、玛丽·兰姆改写,萧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拓展书目
《山海经译注》(全二册),陈成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余冠英推荐古代民歌》,侯明注释,广陵书社
《古诗今选》,程千帆、沈祖棻,凤凰出版社
《今古奇观》,抱瓮老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我的乡土我的国》,谢宏军,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民文学出版社
《认得几个字》,张大春,上海人民出版社
《猎人们》,朱天心,新星出版社
《诗歌读本初中卷》,钱理群、洪子诚主编,西渡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朦胧诗新编》,洪子诚、程光炜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
《台湾现代诗选》,刘登翰编选,春风文艺出版社
《意大利童话》,[意]伊塔洛·卡尔维诺著,文诤、马箭飞等译,译林出版社
《格列佛游记》,[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著,杨昊成译,译林出版社
《动物庄园》,[英]乔治·奥威尔著,隗静秋译,上海三联书店
《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著,祝庆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英]柯南·道尔,中央编译出版社
《追风筝的人》,[美]胡赛尼著,李继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纳尼亚传奇》,[英]C.S.刘易斯著,米友梅等译,译林出版社
《彭斯诗选》,[英]彭斯著,王佐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蓝色记忆的年代——外国诗歌精选》,张永义编,中国华侨出版社
《外国短篇小说经典100篇》,欧·亨利等著,王永年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问题探究
1.有没有哪本书中的故事、场景、人物与你自己的生活经验类似? 结合作品和大家说一说。
2.如果让你在读过的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去拜访,你愿意拜访哪一位?你想问他什么问题?
3.在你阅读的作品中,你有没有发现不同作家的散文文字风格不太一样?你更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4.有没有一些别人都视为经典的现代诗,你却读不懂,或者认为不值一读?请和大家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5.有哪个情节、哪段故事,是你在阅读中感到遗憾并希望修改的?你会怎样修改?改动后的作品与原著相比,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二、历史
本领域图书涉及中外历史经典著作、传记类作品及一些历史随笔作品,聚焦历史中的人物与故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注重历史眼光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复杂与丰富,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基本书目
《上下五千年》,林汉达、曹余章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从远古到现代》,[英]恩斯特·贡布里希著,张荣昌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明的溪流》,[英]H.G.威尔斯著,袁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奥]斯蒂芬·茨威格著,舒昌善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拓展书目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吴涵碧,新世界出版社
《日落九世纪》,赵益,江苏文艺出版社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海关出版社
《上学记》,何兆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巨流河》,齐邦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我认识的鬼子兵》,方军,山东画报出版社
《毛以后的中国》,刘香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宽容》,[美]房龙著,迮卫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安妮日记》,[德]安妮·弗兰克著,何纵译,北方文艺出版社
《改变世界的100幅地图》,[英]杰里米·哈伍德著,孙吉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问题探究
1.如果将有史以来改变人类进程的历史事件排出前三位,你会选哪三项?为什么?
2.你知道哪些曾经辉煌现在却消逝或衰落的文明,能说说它们消逝或衰落的原因吗?
3.人们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既有肯定的又有批评的,学者胡适甚至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对此你如何看待?
4.如果历史是可以穿越的,你又承担着改变历史进程的责任,你希望穿越到哪个时代、哪个国家?你会做些什么?
5.“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我们要向历史学习什么?
三、哲学
本领域图书从启蒙性质的东西方哲学史与普及读物切入,涉及西哲与中国古典哲思作品的名家注(译)本及插图本、绘本,也包含帮助初中生认识自我的读物,引导初中生初步追寻思辨的奥妙,探求美好生活。
§基本书目
《论语注译》,孙钦善,凤凰出版社
《大学中庸译注》,王文锦,中华书局
《庄子说》,蔡志忠,商务印书馆
《苏菲的世界》,[挪威]乔斯坦·贾德著,萧宝森译,作家出版社
《生命中的大问题: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德]尤莉亚·克诺普著,李欣译,龙门书局
§拓展书目
《东方哲学的故事》,[英]L.A.贝克著,傅永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佛本生故事选》,郭良鋆、黄宝生,人民文学出版社
《公案百则——禅的智慧》,陈耳东,中华书局
《儿童哲学智慧书》,[法]奥斯卡·柏尼菲,接力出版社
《献给非哲学家的小哲学》,[法]阿尔贝·雅卡尔、于盖特·普拉内斯著,周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法]拉贝、毕奇著,潘林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美]彼得·史比尔著,李威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青春对话》,[日]池田大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问题探究
1.有些事情,你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能如愿,这时你会怎么办?结合具体例子说一说。
2.如果一切都可以重来,是不是我们的生活就会轻松许多?
3.你认为信仰到底是什么?信仰真的有力量吗?信仰有高下之分吗?
4.有人认为幸福就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你赞成吗?在你看来,拥有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是什么?
5.休闲时,你是愿意独自一人,还是愿意与大家一起?说说各自的妙处或烦恼。
四、科学
本领域图书涉及科学基础知识、科学家传记与科学史,也涉及一些热门领域的重要科普作品。书目选择打破唯知识是从的倾向,既注重科学常识的普及,又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使之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 法与习惯。
§基本书目
《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不知道的世界:数学篇》,李毓佩,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科学的旅程》,[美]雷·斯潘根贝格、黛安娜·莫泽著,郭奕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你知道吗?——现代科学中的 100个问题》,[美]艾萨克·阿西莫夫著,科学普及出版社
《疯狂实验史》,[瑞士]雷托·U.施奈德著,许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贝蒂娜·施蒂克尔编,张荣昌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别闹了,费曼先生》,[美]R.费曼著,吴程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居里夫人传》,[法]艾芙·居里著,左明彻译,商务印书馆
§ 拓展书目
《从电子到宇宙》,顾均正,天地出版社
《一次看懂自然科学》,刘炯朗,山西人民出版社
《数学的故事》,[美]理查德·曼凯维奇著,冯速等译,海南出版社
《普通人的物理世界》,[美]罗杰·S.琼斯著,明然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美]西奥多·格雷著,陈沛然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基因的故事》,王莉江、苑华毅、陈章良,北京大学出版社
《神秘的宇宙》,[美]卡尔·萨根著,周秋麟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未来世界的100种变化》,[德]布凌格主编,王河新等译,科学出版社
《可怕的科学》,[英]尼克·阿诺德著,阎庚等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眷恋昆虫》,[美]托马斯·艾斯纳著,虞国跃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大自然的猎人:生物学家威尔逊自传》,[美]爱德华·威尔逊著,杨玉龄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所罗门王的指环》,[奥]康拉德·洛伦茨著,刘志良译,中信出版社
§ 问题探究
1.在古代,只有神话中的人物才可能在空中飞行,而现代人却可以轻易做到。类似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哪些?对于未来科技的发展,你有哪些大胆的猜想?
2.科学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我们也常常看到,科学有时会成为双刃剑,例如毒气室与手术室就都是科技的成果,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利用科学技术?你认为科学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吗?
3.如果让你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技发明列出前三位,你会选哪三项,为什么?
4.在科技史上,有一个李约瑟难题。有个叫李约瑟的英国科学家提出: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但为什么现代科学却是起源于欧洲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针对这个问题,说说你探究的结果。
5.很多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多才多艺的,你认为这对他们的科学研究有帮助吗?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五、社科
本领域图书尽可能从各个维度展现个人与身边世界的联系,既指向历史背景下的国人思维与行事传统,也通过一些传记与随笔映射社会发展,让学生初步了解社会的运作,认识社会的多元,帮助初中生提升融入社会生活的技能,从而走出书本知识,走进真实世界。
§基本书目
《写给中学生的心理学》,崔丽娟、邹玉梅,北京大学出版社
《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英]艾伦·麦克法兰著,管可秾、严潇潇译,商务印书馆
《奇拉的漫画经济教科书:简单易懂的经济学原理》,[韩]崔先圭著,孙羽译,九州出版社
《美国学生社会技能训练手册》,[美]达林·曼尼克斯著,刘建芳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拓展书目
《吾国与吾民》,林语堂,江苏文艺出版社
《直道待人》,潘光旦,北京大学出版社
《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人民出版社
《天地九重》,杨利伟,解放军出版社
《写给未出世的你》,[法]阿尔贝·雅卡尔著,赵苏影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每天懂一点好玩心理学》,[日]原田玲仁著,郭勇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肖恩·柯维著,陈允明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怀斯曼生存手册》,[英]约翰·怀斯曼著,张万伟、于靖蓉译,北方文艺出版社
《DK人类大百科》,[英]DK出版社、[美]史密森尼学会著,王绍婷、吴光亚译,新世纪出版社
§问题探究
1.常有人说,善良的人在社会上容易吃亏,可是却总是有愿意吃亏的人,对此你怎么看?
2.你希望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必须通过投票来决定吗?在学校,你最希望在哪些方面能行使自己的权利?请设想出你将会采取的妥善行动。
3.你觉得在学校里学到的最有用的知识是什么?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
4.正义是一种手段还是目的?能借施行正义之名做不义的事情吗?历史上有没有这类事件,请查找资料和大家说一说。
5.你知道家里一个月的生活成本有多少吗?这些开支主要花在了哪些方面?如果让你管一个月的账,你将怎样安排?
六、艺术
本领域图书从艺术观念与艺术史切入,涉及艺术各门类,兼及艺术家传记及艺术社会学等内容,既注重呈现各艺术领域的概貌,又注重呈现美感,让初中生通过阅读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基本书目
《中华民间艺术大观》,张仃,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启功给你讲书法》,启功,中华书局
《丰子恺漫画选》,丰子恺绘,海豚出版社
《牛津艺术史:中国艺术》,[英]柯律格著,刘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法]弗朗索瓦·芭布-高尔著,丁小会译,中信出版社
§拓展书目
《从梅花说到美》,丰子恺等著,天地出版社
《美的盛宴》,李晓、曾逐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对话大师:童心解读中外经典美术名作》,罗彦军,重庆出版社
《一画一世界:教你读懂中国画》,罗淑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书法》,陈廷祐,五洲传播出版社
《中国小品建筑十讲》,楼庆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张光宇绘民间情歌》,张光宇,山东画报出版社
《图说老绝活》,矫友田,金城出版社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间艺术》,杨素梅,中国华侨出版社
《中乐寻踪》,辛丰年,辽宁教育出版社
《青花瓷》,方文山,作家出版社
《最美的音乐史》,[德]鲁道夫·赫富特纳著,王泰智等译,山西人民出版社
《西方古典音乐入门》,郝澎,南海出版公司
《天才疯子——达利画传》,程波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造梦的雨果》,[美]布莱恩·赛兹尼克著,黄觉译,接力出版社
《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丰子恺,湖南文艺出版社
《贝多芬传》,[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邓肯自传》,[美]伊莎多拉·邓肯著,张敏译,花城出版社
§ 问题探究
1.你最喜欢的艺术作品是什么?有哪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让你震撼不已?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体验。
2.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画出来的鞋子不能穿,画出来的苹果不能吃,诗人绘声绘色地描绘骑术,自己却不会骑马。”对此你怎么看?
3.有没有什么事物过去人们觉得美,现在却不这么认为了?美,有统一的标准吗?
4.很多同学的书写被师长批为潦草,而书法中的草书却被认为是艺术,这是为什么?
5.不是每个人的作品都能放到博物馆中去展览的,那么你觉得我们每个人是否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我们能否创造美?
七、博物
本领域图书强调广见与杂闻,注重趣味性,关注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等传统文化中饶有兴味的细节,同时涉及自然、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博识,让学生在“悦读”中开阔视野,产生探索外部世界的兴趣,逐渐培养开放的胸襟与通达的情怀。
§基本书目
《中国细节》,孙欢主编,上海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中国风土人情》,程麻编著,商务印书馆
《一只萤火虫的旅行》,付新华,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梦想家的100张旅行地图:中国篇》,《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编委会编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希利尔讲世界地理》,[美]V.M.希利尔著,黄春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昆虫记》,[法]法布尔著,王光译,作家出版社
《大自然的文字》,[俄]伊林、谢加尔著,沈念驹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鸟类圣经》,[美]约翰·詹姆斯·奥杜邦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现之旅》,[英]托尼·赖斯编著,林洁盈译,商务印书馆
§拓展书目
《诗经里的那些动物》,林赶秋,重庆大学出版社
《唐诗植物图鉴》,王士祥、胡国平等,中州古籍出版社
《鸟兽草木虫鱼》,贾祖璋等,天地出版社
《中华风俗历》,陈果夫著,卢红芹、王歌编译,凤凰出版社
《中国风俗丛谈》,齐如山,辽宁教育出版社
《忆往说趣》,王世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当戏楼已成往事》,艾绍强编,商务印书馆
《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任祥,新星出版社
《常见野花》,汪劲武,中国林业出版社
《中国的创造精神——中国的 100个世界第一》,[英]R.K.G.坦普尔著,陈养正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航海日记》,[英]达尔文著,OPEN工作室编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大自然的日历》,[俄]米·普里什文著,潘安荣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
《米什莱博物文集》(《山》《鸟》《虫》《海》),[法]儒勒·米什莱著,李玉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我们周围的仙境》,[美]奥帕尔·怀特利著,张宓译,中国戏剧出版社
《自然的故事》,[法]法布尔著,王力编译,北京燕山出版社
《国家地理探索——濒危动物》,[美]桑德拉·帕斯特著,唐子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不列颠图解科学丛书:环境》,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霍星辰、 张鸿鹏译,中国农业出版社
§问题探究
1.你喜欢旅行吗,你去过的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哪里?和大家说一说那里吸引你的都有什么。
2.你小时候玩的东西,有哪些已经消失了或正在消失?你知道你的父母小时候玩些什么吗?
3.《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中国的美食,其中有哪些特别吸引你?在你的家乡菜当中,有没有也值得向大家推荐的?
4.中国人看戏讲求热闹,喜欢大声喝彩,西方人则讲求在曲目间隙鼓掌,你如何理解这种文化差异?
5.你能谈谈中医、西医反映的认识生命的不同文化密码吗?
6.你了解到的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你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做什么?
八、附录
关于读书的书
附录内容主要是关于怎样读书以及如何改善或提升思维的书。这类图书的选择注意培养阅读方法,启迪学生智慧,弥补目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不足,同时把阅读与思维结合起来,使阅读真正有助于改善、提升思维。
§基本书目
《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彭漪涟、余式厚,北京大学出版社
《如何阅读一本书》,[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郝明义、朱衣译,商务印书馆
《走出思维的误区:批判性思维指南》,[美]M.尼尔·布朗等著,张晓辉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拓展书目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
《文心》,夏丏尊、叶圣陶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古今名人读书法》,张明仁编著,商务印书馆
《重读古典》,李书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阅读的故事》,唐诺,上海人民出版社
《别做正常的傻瓜》,奚恺元,机械工业出版社
《阅读史》,[加拿大]阿尔维托·曼古埃尔著,吴昌杰译,商务印书馆
《如何读,为什么读》,[美]哈罗德·布鲁姆著,黄灿然译,译林出版社
《为什么读经典》,[意]伊塔洛·卡尔维诺著,黄灿然等译,译林出版社
《思考的艺术》,[美]文森特·赖安·拉吉罗著,金盛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身边的逻辑学》,[美]伯纳·派顿著,黄煜文译,中信出版社
《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解读:
我们可以这样读书
阅读不仅仅是语文教育的第一要务,也是人学习所有知识的基本方式。作为一种跨学科的能力,阅读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人在社会的发展;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更是让个体从庸常琐碎的人生中突围、获得存在感与幸福感的重要途径。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以及教材观念的开放,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课程资源已成趋势,相关阅读资源日渐成为学生、教师广泛利用的课程空间。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越来越意识到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意识到阅读与写作、与信息型社会的重要关联。
目前,中小学课程改革正处在深化时期,虽然许多问题已有突破,但总体看来课程形态还略单一,学科型课程、传授式学习依然是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也严重不足,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研表明,学生读书“平均一天1小时以上”的比例,初中为39.2%,而到了高中则降为32%;从“完整阅读过的课外书(不含杂志)的数量”来看,在义务教育结束阶段,学生完整读过1—5本书的仅占18.7%,读书不到10本的更是占到了42.9%!
让阅读成为一种行动
社会上各种学生推荐书目品种繁多,为什么还要研制同类资源?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反问,是学生的书目,还是专家的书目?是让学生读的书目,还是让学生“看”的书目?是高深的书目,还是切实的书目?好的学生书目应该是基于儿童立场的,而不是成人“想”让儿童看的书。古往今来,知识分子以求道为高的思想使得学者在面对儿童时,常常会产生一种“看护者”的心态,认为有责任让孩子接触最典范的作品,这种想法固然无可厚非,然而我们也必须注意,同样的阅读资源,儿童阅读的焦点未必与成人相同,你想让他感受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百折不挠,然而他印象最深的,却是大圣竖在庙宇后面变成旗竿的猴尾巴。这样说似乎有戏谑的成份,但对儿童来说,任何强赋教益的教育行为,很可能都是反教育的。引领着儿童阅读的不是知识、不是学科,而是生活。任何书籍都不应是学生在研习、模仿甚至膜拜后到达的终点,而是学生面对生活与成长中的种种困惑,在一定的情境下促使他们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支点。至于教益,理应视为潜移默化过程中并不意外的收获。
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只依靠书目,对于如何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如阅读指导、活动设计、交流拓展、反馈评价等,各界都有着迫切的期待。为此,在整体结构设计上,指南既包括推荐书目(分领域呈现基本书目和拓展书目)与编选说明等常规的阅读资源类内容,又增加了围绕阅读资源的问题探究与活动建议。所谓问题探究,是在每个领域下,梳理若干个本领域的探究问题,一线可以依此进行问题驱动式的阅读活动。这些问题是本领域较上位的问题,能够作为活动的主题,不是某一具体文本的习题。问题设计一方面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例如,“有没有哪本书中的某个故事、场景、人物,或是细节、感悟与你自己的生活经验类似?结合作品和大家说一说。”一方面指向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例如,“你了解到的影响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你认为要改变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还要能够让学生在不疑处有疑,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例如,“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紧密,你觉得有没有必要设计一部全人类共同遵守的世界法典?”当然,提出问题并非是专家的专利,一线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学生学情与阅读活动开展的情况自行设计探究问题。
所谓活动建议,则是在每一领域提供一个阅读活动实施建议。毕竟读书不只是“看书”,故事会、课本剧、辩论赛、文学社团、小科研论文撰写等,在一些课改行动较为超前的学校,这些早已生根发芽的学习方式都可以成为丰富的阅读活动形式。一个完整的活动建议要包括活动类型与形式、活动主题、活动步骤、活动资源、活动成果形态及展示、活动评价等。活动的设计应以主题引领,紧扣语言文字运用与人际交往。需要说明的是,本次指南发布时尚未附活动建议,因为来自一线的实践才是最鲜活的,面向学校的活动方案征集活动此时已同步启动。
行动指南已不再是一个书目汇集,而是一个立体化的阅读实践平台,既提供资源,也对具体的阅读实践活动提供了建议与可操作化的流程,还给学生以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和终极目标。对学生已知起点的判断、目标的设计、活动的可操作建议将回答教育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我现在在哪里?要去哪?如何去?怎样判断已经到达?
通过阅读获得解放
作为行动指南的主体部分,书目分初中、高中两个学段,按领域划分为七大类,分别是: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社科、艺术和博物。各领域前有简要编选说明,每类下包括基本书目与拓展书目两类。书目虽有一定的层级设计,但由于各领域所列书籍较为丰富,远远超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因此并不强求学生面面俱到,也不要求学生必须按照层级顺序进行阅读,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秉性、阅读水平和阅读倾向来选择。
当下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已成为集体无意识,长期困扰着我们的教学,即认为学科知识学得越多、越深、越快就越好。搞提前量、题海战术、超量超纲和反复训练等不正常的教学行为都是这一错误观念的产物。学生不敢读课外书,因为没用;不愿意去动手,因为考试不考;不能做人际交往,因为没精力;不想抬头去看周遭的世界,因为浪费时间。身为成人,必须思考,每个认知领域对儿童发展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如果他今后并不是要成为本领域的专家,这个领域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什么?各领域书目的选择都要体现核心价值,即:文学,“打开心灵的窗户”;历史,“温故知新,继往开来”;哲学,“追寻思辨奥妙,探求美好生活”;科学,“大胆质疑,理性求证”;社科,“走进真实世界”;艺术,“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博物,“多闻博识,通达古今”。书目尤其注重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历史积淀,体现核心价值观;亦结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加大科学、社科、艺术、博物、历史、哲学等领域的比重,指向能力培养与人格塑造;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精选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准备。此外还有“关于‘读书’的书”,这里推荐了两类书:一是关于怎样读书的,二是如何改善或提升思维的,作为读书方法和阅读指导,覆盖初中高中。
对真正的读书人而言,没有什么书是绝对不可以读的。书目选择或许有不够“经典”的地方,但至少要保证能开卷有益,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上台阶。有时,脱离学生实际能力的刻意拔高,古话叫揠苗助长,无法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真正对话。例如,给初中生推荐《莎士比亚全集》,就不如让他读兰姆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给高中生推荐《国富论》,就不如推荐《牛奶可乐经济学》,要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为他营造出真实的生活情境,真正实现开卷有益、学有所用。当然,也并非是低估学生的能力,书目只是一个索引,书目背后还有借助活动而引入的新书、开启的世界。书目选择也不能保证任何一本书都全无知识性的问题,这里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与学生辨析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提倡今后老师在活动设计方面,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思考质疑,勇于提问,敢于挑战,善于分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本行动指南的实施期望能提供一个长线的生成机制,学校、教师、学生完全可以生成自己的个性化书单与活动。
行动指南的研制是一个起点,它从过去封闭的书目书单(不管这些书籍是多么优秀,但只是学习的终点)走向了开放的资源建设(也许目前书目本身尚有许多缺憾,但围绕它“撬”起的活动可能是多样的);从过去传统的文本中心进入到了任务中心、活动中心、情境中心,书目的定位、功能将不同,因此也就可以更丰富、多元。基于真实生活情境与任务,行动指南要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建构真实的阅读活动,突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让书目有效地“活”起来,让它们在一线学校生根发芽,去改变学校的教育教学面貌。
一部中学生的阅读史,就是民族心灵的成长史。通过阅读推动学校的形态发生变化,让学生从应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阅读中分享求知的快乐,体验精神的成长,开启世界的大门,最终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这是我们永恒的目标。
(蔡可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遇尴尬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趁着这个特殊的日子首发。但是这份薄薄的书单却遭遇了尴尬,中学教师直言,《指南》中除了所列一些文学书目外,三分之二的书都没读过。
外观朴素的这本绿色小册子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教育报、商务印书馆联合发布,其鲜明独特的理念和书目选择引起了各方专家和中学语文老师的关注。
让人很难想到的是,16开、22页《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问世的前前后后,其实也透视出国内的阅读现状和创作上的某些缺失。
加大科学及社科书比重
“与目前社会上其他学生推荐书目相比,该书目最大的特点是,加大了科学、社科、艺术、历史、哲学等领域图书的比重。”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阅读推广中心副主任、《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研制小组组长蔡可说。
蔡可介绍,《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首次倡导“为中国而读”,其主体是《推荐书目》,该书目分初中、高中两部分,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社科、艺术、博物七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分基本书目和拓展书目。
细看所选书目,发现对中学生的阅读水准要求不低,不少书目,别说是中学生,即便是大多数成年人也很少涉猎。像在高中基本书目中,有《古诗十九首初探》、张爱玲的《传奇》、王小波的《思维的乐趣》以及国外经典《百年孤独》、《里尔克诗选》等。而在拓展书目中,格非的《人面桃花》、刘慈欣的《三体》、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卡夫卡的《变形记》等都在列。
同样是高中书目,历史类的包括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加莱亚诺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科学类的则包括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古尔德的《熊猫的拇指:自然史沉思录》等,社科类的有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等。“我们倡导中学生阅读,不要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和欣赏层面,还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而这些素质都是现代公民需要具备的。”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周洪波说。
未见耳熟能详文学书目
周洪波全程坐镇指挥了书目的研制、调研和审定。据他介绍,《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历经一年实施,研究工作分两个阶段,先搜集专业机构、个人推荐书目,形成第一批推荐书目。此后,启动研制《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
研制团队核心成员以70后为主,既有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又有优秀的一线中学教师,还包括资深的媒体主编等。“他们权衡中学时代读书生活的利与弊,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特别选了一些自己当时特别想读又读不到的书。”
核心团队带着遴选出来的初级书目,在与来自北京名校的初中老师和高中老师组成的咨询团队沟通后,达成了一个共识,初中阶段倡导读选本,重在形成阅读兴趣和习惯;高中阶段倡导读原典,重在阅读上的去伪存真。
不过,初级书目也受到老师们的质疑,那就是文学书目偏多。“老师们认为,有的文学经典不推荐他们也知道。所以我们最终没有推荐那些耳熟能详的书目,以避免出现陈旧面孔。”像大家熟悉的四大名著,《指南》中就只有《红楼梦》。也正因为如此,文学书目精简了二分之一。《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最终版本中,初中书目一共152种,高中书目196种。
科学书目90%国外版本
和目前书目所列的顺序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社科、艺术、博物不同,最初的书目是按科学、社科、艺术、博物、文学、历史、哲学排序。“我们是想提倡多看一些暂时看来无用的,但却是为将来储存能量的书。”周洪波说出了初衷。
书单在拿给咨询团队审阅时,周洪波说,老师们面对这份新来的书单惊讶了,除一些文学书之外,三分之二的书他们都没读过,不少老师都迫不及待地想赶紧买书“补课”。“我们的老师对文学了解很多,但是谈到科学、艺术、博物、历史却见解很少。”周洪波认为,这恰恰反映出国民的阅读现状,偏文学,轻科学、艺术。
此外,这份书目还“收获”了不小的尴尬,90%的文学书本土创作,40%的历史书为国外版本,高达90%的科学书也是国外版本。
这份书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在科学、社科、艺术等读物创作上稀缺的现实。尽管如此,语文教育家于漪还是认为,书目首先应该“以我为主”,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现中国人的价值观;其次要突出经典;第三,书目要少而精。
吸收多位审定专家的意见后,书目排序最终进行了调整,中国书在前,外国书在后。比如在高中科学10本基本书目中,《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报告集》和张景中所著的《数学家的眼光》被排在了前两位,而《万物简史》、《伽利略的手指》、《自私的基因》、《数字化生存》等国外书被排在了其后。
观点
看到这份书目,我深深感到,来自本土、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目太少了。因此,我们应该呼吁,大专家从象牙塔里走出来,为我们的中学生、小学生,为大众写书,为青年写书。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国家语委原副主任李宇明
《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提供的书目有一些值得商榷,某些书的文字深度与初、高中学生的认读水平是否相符?书目的涵盖面是否最大限度展现了该领域的面貌?书目还需经得起时间的过滤和检验。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佟世详
我们所列的书目并不是必须都要看的,而是为学生提供选项,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不断探究,进一步生成自己的个性化书单。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蔡可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