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在哪里
甘肃东南一带,曾是三国时蜀魏两家激战鏖兵的地方。从公元二二八年蜀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祁山开始,到公元二六三年蜀景耀六年蜀灭国时止,长达三十六年。其间最著名的战事要数街亭之战。由于戏剧,这个故事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然而,今天的人们已经找不到街亭在哪里。
有人说街亭在今甘肃省秦安县,一些历史地图就是这样标注的。这其实只是推断,并无证据。毫无疑问,确定街亭的位置首先要依据历史记载,其次应结合军事常识和地理知识。笔者认为,街亭应为今华亭县。
《三国志》是三国历史的权威史书。关于马谡在街亭的失误,魏书的说法是,“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蜀书所载均为“舍水上山”。按上述记载,街亭之南应该有一座山,蜀魏两军应是南北对峙,蜀军在山上,魏军在山下。依战事规模推算,山的大小应能容纳数千军队,且离水源较远。华亭城南确有这样一座山梁,就是陇山,向西与关山相接为一体,又经关山北接六盘山,关山和陇山是泾河与葫芦河的分水岭。关山扼关中陇右咽喉,是古代军事要冲,关中陇右往来以此为大路。唐代曾在关山以东设崇信军,以拱卫关中的西北门户,崇信县就由此得名。
从魏军方面讲,张郃应是沿泾河行进,到达华亭后,据守城池,等待援军,以收复陇右。蜀军方面,马谡一定是沿葫芦河进军,又沿葫芦河的支流庄浪河到达现在的庄浪县城,又称水洛城。马谡本应在此据守城池,与张郃隔山对峙,等待主力——这是正确做法。然而,马谡却舍水、出城、上关山。
魏书所说的马谡“不下据城”,这个城应该是关山以西的庄浪城,而非街亭。街亭在关山以东,始终都在魏军手中,做为要地,这里应一直驻有守军。所谓舍水上山,应该是离开庄浪河,向东翻上关山,其目的应该是进一步逼近街亭,顺着山梁越过街亭向东推进,从后面 威胁街亭,以引诱和迫使张颌出城决战。马谡为何要急于决战?这是因为蜀军劳师远袭,不利持久,而且蜀军没有攻城所需重装备,无法攻城。这两个问题在蜀军以后的几次行动中,一直未能解决。
诸葛亮此次出祁山,正是正月至四月冬春缺水季节,数千人上了山,不可能依靠山泉解决吃水,必须从庄浪河这样的较大水源取水。从庄浪城到华亭附近山上有上百里路程,运水一次单程至少要一天。这就是蜀军的汲道。所谓“绝其汲道”,就是袭扰输水队伍。一旦不能保证供水,前线蜀军无法生存,若不及早撤退,最终溃散在所难免。
这场战役既然称为街亭之战,战斗应当是围绕街亭开始。如果街亭就是华亭,战斗就是从华亭逐渐向西展开。先是张郃从北侧迂回袭击蜀军的输水队伍,之后,山上蜀军溃败。据《三国志》记载,蜀军溃败后,唯王平“所领千余人鸣鼓自持”,然后,“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王平重新集合蜀军的地方应靠战场后部。笔者推测,这个地方可能就是庄浪河与葫芦河汇流处的莲花城。张郃前进到庄浪河一带停止追击。
这里有个常识需要注意,在战场上,军队并非集中于统帅视线之内,而是以营为单位分别行动;并非只有战斗这一种状态,还有行军、宿营、驻扎等等。驻扎时一般也不是一城一寨,而是一定区域内的多个地点。比如,刘备的七百里连营。所谓营,就是这种驻扎时的单位划分和建制,王平“所领千余人”大约就是一个营的规模,而“徐徐收合诸营遗迸”进一步表明,蜀军在前沿有多营兵力。战后,有多位将领受到处罚,他们应该就是这些部队的统领,受罚的原因可能就是“士兵星散”。还有,钟会在奏报伐蜀经过时宣称,姜维统步骑四五万人,数百里中首尾相继。马谡统领的人马估计在两万以上,沿途要地需留有兵力,但大部兵力应在渭河以北。前面所说星散诸营,位置应该比王平靠前,在山上驻扎,人数在数千到上万。
如果街亭在秦安,有以下几个疑问:
1、蜀军进入陇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安定就是今天的平凉和定西。如果不是蜀军进入平凉地界,不该如此;若是,蜀魏两军应在平凉地界相遇。
2、秦安一带并无险隘坚城,张郃若不守要道,反深入重地,靠近蜀军主力,非明智之举。
3、蜀军主力距秦安不远,诸葛亮完全可以围歼或击溃张郃,为何没有作战?
4、马谡若在秦安,距诸葛亮当不远,仅隔一渭河,前锋蜀军完全可由诸葛亮统一指挥。冬季渭河不构成行动障碍。
5、蜀军主力已到渭河,溃败的蜀军很容易回到主力所在地区,不必王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
据说,甘肃省秦安县曾出土一块碑石,其上记有曹真平叛事迹,曹真正是当时镇守长安的大将军。有人以此认为街亭在秦安境内,这个推论并不可靠。碑文所记杀戮惩罚叛魏应亮的官民,应是后来曹真率军反攻胜利之后的作为,这恰恰表明秦安一带应属沦陷区,而华亭应在蜀魏战场相交攻防转换的地方。
华亭一名据说是来自旁边的华尖山。亭应是秦代的行政设置,可能是官府的转运站。汉高祖刘邦曾任亭长,因解送人员逃亡,自己怕受惩罚,占山为王去了。后来,竟打出四百年天下。做为要道,秦可能就设有华尖山亭,华亭为略称。可以称华亭,也就可以称尖亭,街亭或许就是尖亭,不知华亭历史上是否曾有过此称谓。
附图: 蜀魏祁山——街亭战场地名标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