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彭

刘泽彭

刘泽彭,1946年生,山东省龙口市人。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国务院第七机械工业部办公厅秘书、中共中央组织部青年干部局副局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副秘书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92年8月后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新闻社社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2007年1月卸任。

2005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民族舞蹈及中华武术夏令营的开营仪式上,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刘泽彭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正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才出现了“中国热”。“中国热”在文化领域表现为“汉语热”延烧全球,可以说,是“中国热”带动了“汉语热”。刘泽彭副主任讲起了世界汉语大会上让他感到十分开心的一件事,那就是很多与会的外国人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进行交流,他感到十分高兴和自豪。他说,没有什么事能比“汉语热”不断升温更让广大华文教育工作者感到欣慰了。同时,也使国务院侨办更加意识到帮助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华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既然外国人都能把汉语说得这样好,作为炎黄子孙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又怎么能落后呢?刘泽彭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万多所华文学校,并且数目和规模都在不断发展,100多个国家的250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更是已经超过3000万。维系海外华人与祖籍国亲情不断的除了血统外,文化上的传承也是不可忽略的,其中语言的学习更是重中之重,国务院侨办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助海外华侨华人学习华文,了解中华文化。刘泽彭表示,倘若海外华人华侨都能熟练掌握和使用汉语,承袭中华文化的传统,同时又熟悉和掌握所居住的国家的语言文化,他们将成为汉语、中华文化与世界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交流融合的桥梁和使者,在推进世界多元文化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谈及刚刚开营的2005年度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刘泽彭指出,举办这样的活动,意义十分重大。他介绍说,每年国务院侨办和地方各级侨办举办的“寻根之旅”系列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都会吸引上万名华裔青少年回国参加,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华裔青少年亲身感受到中华语言文化的魅力,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的热情和兴趣。与没来过中国的同伴相比,通过夏令营期间的所闻所见,那些参加了活动的营员会对祖籍国、对中华语言和文化有新的认识。而当他们回到所在国后,把自己在中国的感受和经历讲给身边的伙伴听,必然会让更多华裔青少年产生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的想法。这些营员通过在中国短暂的学习不但会让自己对汉语和中华文化越来越感兴趣,还会影响到他身边的一批人。之前许多次夏令营活动中,小营员们的表现都让他十分感动。有的小营员在活动结束后哭着不愿离去,有的信誓旦旦地说将来要考到中国来读书,有的回国后在作文里骄傲地写“我是中国人!”……这些孩子的真情流露都让他感到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前景一片光明。刘泽彭指出,在面对全球“汉语热”的大好形势时,也不应该忽略海外华文教育事业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其中师资问题和教材问题是困扰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两大课题,针对这两大困难,国务院侨办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满足海外华侨华人学习中文的需求,中国在教材方面对海外华校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暨南大学为北美地区编写了适用的中文教材,北京华文学院为亚洲地区编写了汉语教材。同时,还出版了《中国文化常识》、《中国历史常识》、《中国地理常识》三套丛书,让海外华裔青少年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知识。在师资问题上,中国政府也急华侨华人之所急,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向海外派遣华文教师和汉语教育志愿者,一方面组织教师培训团到海外为当地华校培训师资,还常年组织海外华文教师来华交流、参观、培训,力求提高海外华文教师的教学水平。随着“汉语热”的不断升温,海外对华文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这就要求广大华文教育工作者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继续努力,加强各方面的工作,把海外华文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华侨华人研究再次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原因不仅在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理论界研究范式转变以及中国本土研究资料日益开放所产生的学术推动效应,更在于国际化背景下,华侨华人群体在国际移民、国际金融、国际治理等热点研究领域中所体现出的特性和共性,及其对已有研究结论的修正与促进。同时,中外学者对同一问题的共同关注,以及在不同学术话语体系下形成的不同研究理路和方法,也为华侨华人研究的彼此沟通和多元互动提供了条件。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这六十年的发展离不开海外华侨华人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大量华侨投资、华侨捐赠对中国侨乡和社会各领域产生的积极影响,使得这一现象已成为历史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充分认识并正确评价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以及住在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推动侨务实践和深化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新世纪以来华侨华人研究领域学术前沿的不断推进以及新时期海外侨情变化,对当前的研究工作也不断提出新要求。藉此机会,我想就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的过往、现状及未来发展谈几点看法。暨南大学作为华侨最高学府,自一九○六年在南京创办以来,迄今已逾百年。百年侨校一直致力于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的吸收和培养。百余年来,暨南大学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学子二十余万人,目前在校的境外学生来自八十四个国家和地区,人数达一万三千余人,其中含研究生一千余人。学校现有四个校区,二十个学院,六十九个本科专业,一百三十四个硕士点,三十九个博士点和十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此外,学校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和致力于侨务科研机构的建立、发展、壮大和完善,以及对侨务问题的深入研究。一九二七年暨南大学迁至上海后,就正式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华侨研究专门机构——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并创办了专业期刊《南洋研究》,此举使暨南大学成为国内最早从事华侨华人研究的学术基地。徐中舒、李长傅、周谷城、谭其骧、陈序经等前辈学者均先后供职于此,他们为暨南大学留下一笔珍贵厚重的研究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一九五八年在广州复办,其间经“文革”再挫停办,一九七八年恢复招生。学校虽屡经变动,但华侨华人研究之学脉始终未断。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在著名史学家朱杰勤教授带领下,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的成就日益显著。一九八一年朱杰勤教授创办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一九八四年国务院批准暨南大学专门史学科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朱杰勤教授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开始招收国内首批华侨史方向博士研究生;在国家“211工程”建设第一、二、三期重点建设项目中,暨南大学专门史学科的“中外关系与华侨华人研究”均被列入,同时学校以专门史学科为核心,成功申报了历史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和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二○○○年十二月教育部在暨南大学设立人文社会科学华侨华人重点研究基地,并以国内“第一和唯一”的高科研标准,对该基地进行投入和建设。新世纪以来,暨南大学于二○○六年十一月正式成立华侨华人研究院,并由研究院全面承担建设华侨华人重点研究基地的工作。华侨华人研究院的教师们目前承担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重点研究项目、中宣部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点书系等前沿课题。朱杰勤教授主编的东南亚国别华侨史系列丛书,已于二○○七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一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朱杰勤教授有关华侨华人著述的合集《东南亚华侨华人史(外一种)》日前已由中华书局出版。研究院组织翻译的日本政府大型解密档案《南洋华侨调查报告书》,首批即将出版。研究院教师纪宗安教授与崔丕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刊》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日本对南洋华侨的调查及其影响(1925—1945)》、《中日战争时期东南亚华侨财产损失赔偿问题》等研究论文。与外部科研条件的改善相应,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华侨华人是在中外关系发展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社会群体。华侨华人在住在国的生存与发展,受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关系、对外政策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影响。而对当代海外华侨华人的政策,又是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华侨华人研究具有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的双向性,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的双重性。(文/张伶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98374.html

更多阅读

第三周师生谈心记录:

1。郭梦凡:因体热上火流了鼻血,嘱咐她注意饮食,少吃辛辣易火的食物。2。苗林:男孩子不受挫,经常会因课堂上少得表扬或奖励而当堂哭泣。找其交谈,鼓励他勇敢面对错误或失败,积极寻找解决的机会和办法。3 刘泽鑫:谈心交流中,肯定他的优点,鼓励

寻找电影《除却巫山》 除却巫山电影下载

同性恋题材的电影《除却巫山》,该片主要讲述了青年女作家刘音(彭丹饰)与年轻女大学生(邓家佳饰)之间的一段跌宕起伏、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中国近年来最经典的女版“断背”作品。在《除却巫山》中彭丹扮演的女作家刘音是一个高

八字杂谈:奶茶妹妹章泽天为什么会爱上刘强东?

八字杂谈:奶茶妹妹章泽天为什么会爱上刘强东?2014年4月6日,微博曝光刘强东与奶茶妹妹章泽天在美国纽约约会的照片,照片中二人在街头,亲密揽腰,并拥抱。2014年4月7日,刘强东发布微博证实关系:我只想说: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和决定自己生活的权

声明:《刘泽彭》为网友就此吻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