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贼笨差笑傲银幕——观电影《最佳拍档》系列后感 笑傲江湖观后感

五部《最佳拍档》贯穿了香港电影的八十年代,开创了影坛的纪录,最后湮没于香港电影盛世的狂澜。据说系列的前两部反响极佳,受此影响第三部《女皇密令》更是问鼎整个系列的票房,而后两部却口碑平平。

与其说后两部的失利是因为市场厌倦了这个神偷怪盗题材的动作喜剧模式,倒不如说,自第三部起故事情节已开始流失吸引力,到了第五部更是脱离了系列的主旨,无力回天。

通览五部,最精彩的无疑是前两部,个人认为综合得分最高的是第二部《大显神通》。

我想这个系列的轰动离不开“陌路拍档”这个新颖元素。系列的两位主人公,也就是“最佳拍档”的核心人物,其实是一个警察和一个惯盗。原本应是敌对立场的两人阴差阳错地成了莫逆,嬉笑怒骂走了七年打造了传奇。麦嘉饰演的“光头神探”应皇家警察的邀请,海归打击出现在香港的黑手党大盗,涉嫌染指赃物的惯盗KingKong也被牵扯其中。几番斗智斗勇后,两人握手言和联手打黑,许冠杰饰演的“KingKong”更是戴罪立功,协助警方捕获了国际通缉犯。然而这一对“最佳拍档”其实是一对“半路”拍档。外号“黑猫”的KingKong原本有一个拍档“红猫”,主理他每次行动的各种道具。可“红猫”并不是一个得力的拍档,尽管KingKong的每次行动都有惊无险,但“红猫”的不专业还是每每给他带来阻力,比如讲情报讲到路人皆知之类,这些在电影中都被当做笑料处理了。“红猫”这个猪一样的队友最终因为泡错妞而被人谋杀,他帮KingKong藏匿赃物的确切地点,因为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告知,至死也没有告诉KingKong。这使得KingKong困扰不已甚至还因此招来杀身之祸;不过也促成了KingKong与光头佬的合作,成就了真正的“最佳拍档”。

系列第一部《光头神探》用了近全剧三分之一的篇幅做了这样的一个序幕,其中还包括了人物身份和关系的介绍,这样的安排压缩了正题,不过之后正题展开的节奏十分紧凑,故事情节也是妙趣横生,脱俗的笑料与重磅看点迭出。光头麦嘉的滑稽形象加上夸张表演令人捧腹;当时神采飞扬的张艾嘉板起面来扮男人婆也很有趣,尤其是她的好演技将人物本色和假装温柔之间的造作转换呈现得十分生动又不留痕。在我看来看点之冠即是由当时香港歌坛地位至高的天王许冠杰所饰演的惯盗“KingKong”。许冠杰当时既有的影响力,加上他彼时活力潇洒的形象,糅合进“惯盗”这样颇具吸引力的角色,最大看点舍君其谁?

诞生于80年代初的《最佳拍档》将主人公如此定位,不能说不是受了风靡全球的《007》系列的启发,影片中其他元素的设计也极具致敬《007》系列的意味。不过由许冠杰所呈现的KingKong还是非常接地气的,他机敏善良,有些玩世不恭但从不行不义,嗜好美女,也讨女孩子喜欢,是一个兼具酷帅与蠢萌的高段盗贼。《光头神探》里有一场戏,是KingKong为了逃避警方的围捕铤而走险,企图借助钢索从距地面五层楼的高处腾空横穿两幢大厦。身着一袭黑色连体皮衣,顶着一个披头士60年代中期的发型,两手紧抓平衡杆,全神贯注地在钢索上移步,KingKong那个凝重的模样实在惹人怜爱。腹背受敌的逃亡路难免要出洋相,KingKong扮酷未遂倒是尽释可爱。但在他与光头佬的搭档中,KingKong主要负责的还是酷帅。其实在《光头神探》中,直到在尾声的并肩作战里筑起的革命友情才令KingKong和光头佬真正意识到彼此是最佳拍档,至此的所有上文里,两人都只是互相利用,精神上并未统一立场,故合作中不乏互相整蛊。当然,面对头脑灵活的KingKong,落下风的总是光头佬。况且,要帅哥出糗,合理吗??

虽然所谓的“最佳拍档”是到影片结尾才正真确立,前戏实际是KingKong与光头佬磨合的过程。但即使作为一个单独作品,《光头神探》中两位主人公在各种出人意料的险境中凭着智慧与好运频频化险为夷的经历,也足以令观众记住这对陌路组合;作为系列的开篇,其更是为之后的续集做了详细的人物关系铺陈,以及成功奠定了系列的基调。因此,到了第二部《大显神通》,正剧伊始便直入主题毫无赘述,就算KingKong和光头佬还是干着自己的本行,观众也不会置疑他们在征战危机时会变身“最佳拍档”。何况到了第二部,两人的革命情谊也顺势自任务中渗透到生活里,于是公事私事中的各种趣事连环登场,笑点频出简直叫人应接不暇。贡献笑料的除了这对“最佳拍档”,还有他们与各自的恋人。此处的KingKong依旧扮演着多情浪子,和他一期一会的“K女郎”肆意浪漫,而他的好拍档却沦为了家有河东狮的有妇之夫。

光头佬与差婆承接了第一部中的剧情,此处喜结连理,但婚姻本不易,加之光头佬无奈周旋于警司老婆和惯盗哥们儿之间,忠义难两全,一系列啼笑皆非的误会冲突便由此而生。呼应上集的设计在系列电影中是得人心的,相反KingKong的感情生活随着上集的结束便洗牌。他在第二部中的恋人“珠珠”是他在整个系列中唯一一个与之恋得有情节的。第一部中的“K女郎”——“叮铛”也算是KingKong为之动过真情的,但除了留名在那首脍炙人口的《最佳拍档》中就无剩其他了。其它三部的三位实在不能算作他的恋人,充其量只是一个陪衬。

“珠珠”的兄长是一个走私集团首领,为了协助兄长威逼身手不凡的KingKong为其办事,她以美人计诱迫KingKong就范。可恨KingKong贪恋美色,被珠珠用同样的手法设计了不止一次,还险些连累全力帮助他的光头佬。珠珠身出淤泥,但似乎良心未泯,又也许是在交手中被KingKong的风采与胆识所打动,最终与其冰释前嫌互萌爱意,还积极参与了劝和光头佬夫妇的行动。

在我看来第二部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情节环环相扣!各条线索紧贴主线发散,发展脉络条条交错,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链。而KingKong与珠珠的起伏恋情构思独到,也不失为全剧的看点。

萌贼笨差笑傲银幕——观电影《最佳拍档》系列后感 笑傲江湖观后感

系列每一部的故事模式大体相近,最后都是以“最佳拍档”一行人自恶战中凯旋告终。除了第三部《女皇密令》的“终极一战”比较散漫以及无厘头,其他四部也算惊险。其中前两部的恶战相对更加大快人心,都包含KingKong四两拨千斤智斗强敌的经典桥段!第一部中KingKong用不起眼的“炸弹遥控车阵”狠挫敌人战斗力,这对之后的取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第二部中,面对看似坚不可摧的敌控巨型战斗机器人,“最佳拍档”眼看着陷入绝境,只见KingKong召唤出了一个“迷你战斗机器人特工队”,一群小小机器人貌不惊人却各有所长,在主人的指挥下齐心配合消灭了“狂妄”的巨敌,逆转了战局。如果说遥控车阵体现了他的小聪明,那手工小机器人绝对能够证明他的真智慧!仅凭一次狼狈的交手,就能留意到敌控武器的弱点,于是潜心研析制成原创“秘密武器”。这样的设定为人物大大增色,有勇有谋的KingKong更添魅力。

借着前两部皆取得当年票房之冠的大好势头追拍的第三部《女皇命令》进入了系列的一个新阶段,导筒由曾志伟移交给了徐克。

《女皇密令》的票房据说是五部影片中最好的,同时它也成了一个转折点,自此系列的受欢迎度便走上了下坡路。个人认为后两部逐渐失去人心,一定程度上是拜其所赐。影片的优劣不能片面地判断,在我看来整部戏的结构虎头蛇尾,高潮看点分配地不甚合理,笑料不少,但有些似乎是刻意植入,与情节关联不大,整个故事显得有些散乱,居然还调戏了一把英女王和里根总统。鬼才徐克的设计略难领悟啊,第三部的风格已与前两部渐行渐远。不过徐克的喜剧理念我还是绝对认可的,他在90年代监制的几部喜剧中不乏极具影响力的佳作!值得一提的是,徐克在系列的前两部里皆有客串,是两个完全没有关联的角色,他的表演还别具个性。

成也老三,败也老三,不过幸好这最终效果不尽理想的第三部中有一个加分的许老三——名震香港艺坛的“许氏四杰”中排行第三的的许冠英。素有“忧郁笑星”之称的许冠英,表演风格几十年如一日的“低调”,在观众的印象里可能永远是一个鸡肋的配角,但往往他所扮演的卑微小人物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这源于许冠英长年积累的深厚表演功底与许氏家族遗传的艺术天赋。

《女皇密令》里有一场许冠英与弟弟许冠杰的对手戏,讲的是逼供无果几近抓狂的笨警察拷问从容不迫的疑犯KingKong,结果被调侃到崩溃。面对潇洒机敏的弟弟,其貌不扬的三哥实在是无力逆袭,不过平心而论,彼时叱咤歌坛的许冠杰在电影里卖弄的更多的是他的人气及外貌。相反,比起歌坛影坛皆得戚的弟弟,许冠英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喜剧演员,然而他实际还是一个对古典文化颇有研究的音乐人,不仅演唱过影视作品的主题曲,还为许冠杰创作过备受赞誉的歌曲并多次担纲其 演唱会的嘉宾。在许冠杰的引退演唱会上,“四杰”之首的大哥许冠文大扮“冷面笑匠”,借一席自嘲“一事无成”来赞颂弟弟的功成名就;三哥许冠英也幽默开场,摆着一个招牌囧脸,吞吞吐吐地抱怨:“唉,要我等太久了,歌词都忘了”,之后为弟弟深情献唱了一曲动听的《梨涡浅笑》,顷刻妙律温情感染全场!许冠英无疑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艺人,他所能做的要比我们看到他做的多太多。

不知新艺城是出于何种考虑,系列的第四部《千里救差婆》被交由“英雄片”导演林岭东执导,在我看来这很大程度上使得影片的风格再次被刷新。例如在以往几部影片中被处理成笑料的打斗,此处被善用“现实暴力”来叙事达意的导演呈现得相当残暴,与系列的喜剧定位格格不入。此外,整部戏情节大部分是流水账,连必备要素之一的笑料也被设计得乏味、刻意甚至肤浅,简直是狗尾续貂。更教人失望的是,到了第四部,KingKong的人物形象已渐渐失去了曾经的“百五磅魅力”。影片中的KingKong一如既往地油腔滑调,但是作为演员,时年37岁的许冠杰并未表现出37岁男人该有的沉稳气质。雪上加霜的是,此处的KingKong不仅不复往昔的得意,亦不再拥有逢凶化吉的运气,仅凭侥幸脱险。这样的处理令我对KingKong这个系列式人物的印象大打折扣。

至此,系列显然已渐入穷途末路,我想故事素材的穷竭是根本因素,80年代后期风起云涌的黑帮英雄片也打击了喜剧电影的市场。另外,从观众的直观角度而言,演员的表现及人物的形象也许是影片是否“好看”的根本判断依据。不知当时新艺城在《千里救差婆》失利后是如何规划系列的前途的,时隔三年才推出后来成为系列终结篇的第五部《兵马俑风云》。

《兵马俑风云》中,阔别三年的“最佳拍档”本已金盆洗手,但因拒行不义而得罪小人,惨遭嫁祸被卷入盗窃国宝的风波中。以“拆档”这个设定开场,似在昭示终结之意。影片中系列的铁三角“KingKong—光头佬—差婆”被瓦解,“差婆”被设定为携子移民海外,在影片中没有出现。虽然两个主人公仍在,但要不是看到了坚守五部的警察署长“华叔”曹达华,很难将这部电影与前四部联想到一起。而“最佳拍档”也已威风难再,取而代之的是一对自称“新最佳拍档”的姐弟档惯盗,分别由名噪一时的亚姐利智与当时香港歌坛最炙手可热的天王张国荣饰演。注入如此重磅的新鲜血液,不知制片方是否指望以此起死回生。但全剧观罢便知,这些不过是为了做好一个看头十足的终结篇罢了。

纵观整个系列,终结篇的阵容大过前几部的总和,连配角和客串都是颇有名气的黄锦燊、李修贤、张耀扬等。其中最抢眼的莫过于两代歌坛巨星——许冠杰与张国荣——继大获成功的音乐合作后紧接着在银幕上的联袂!影片中有一场戏,是新老两对“最佳拍档”在一架跑车上“交(xi)锋(nao)”,看到车上的四个大明星扭打成一团,实觉跑车超载!在之前的四部中,从未出现过哪个演员的影响力可与当时的许冠杰抗衡,也从没出现过哪个“靓仔”能够抢走KingKong的风头,然而当彼时魅力倾城的张国荣出现在了KingKong身边,赚眼球是做到了,同时KingKong的风采也被掩盖了。时年33岁的张国荣随着演艺事业扶摇直上,外貌和气韵也进入了空前的绝佳状态!回望七年前的系列开篇,第一次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意气风发的KingKong也是由时年33岁的许冠杰饰演的。KingKong不可避免地老了,整个《最佳拍档》系列记录了偶像许冠杰外形的由盛转衰。不仅是外形的因素,第五部中KingKong已不是曾经那个机敏矫健的不羁青年了,勇武智谋所剩无几,沦落到要被强势的反派玩弄。除了客观因素,KingKong的人物个性也主观地变得消极,加上他与光头佬的“拍档”概念被大大弱化,此处的KingKong与光头佬已很难唤起《最佳拍档》系列给观众的美好回忆了。

《兵马俑风云》的导演是大武行刘家良,于是不出意料的各种打,还是有套路的打,当然仅限于会打的。影片里能打的都是“不打不相识”;不能打的也要根据剧情各种“散打”。我实在对打没有兴趣,喜剧里要是有个让帅哥出出风头的小打小闹也就算了,这里的最后一场恶战还是全冷兵器真刀真枪的实打。就算有无敌帅哥张国荣加上高个长腿好身材的阿Sam双打,我也看着烦。关键是因为此处取胜不再依靠KingKong的智慧,太没劲……

在我看这几部片子的时候常常感到其中不乏漫画的影子,似乎反派都是欧美漫画中那种冷冷酷酷又特别阴险狠毒的类型,并且这个系列中的所有反派头目都是老外,大概编剧是想借主人公终胜反派的剧情来“扬我国威”吧……主人公,尤其是KingKong又很像是日漫里常见的隐于市的侠客,身世神秘、本领高强、智勇双全、正直善良,还很怜香惜玉,作战时极酷,生活中又会很蠢萌,很像是北条司笔下的人物。此外,欧美漫画中的科幻元素也贯穿系列前四部,例如第二部的机器人,第三部的魔镜一般的有问必答的电脑,第四部的怪咖博士能量水晶等。相信在那个年代,这些元素算是不错的噱头了,不过我倒觉得更好的看点应该会是KingKong大显身手盗窃的场景,然而在整个系列中此类桥段并不多见。虽然系列里常有KingKong英姿飒爽地与人打斗或是借助各种高端设备巧妙脱身,第一部里更是表演了飞车跳海和高空走钢丝,但我觉得都不及他表演“偷天换日”来得扣人心弦。

系列的前四部每一部都有一位“K女郎”,不约而同地消失在影片尾声,到了下一位继任者出现的时候,仿佛从未出现过。这个设计显然是借鉴了“邦女郎”的模式,不过这个元素不见得为系列增色,除了最后一任“K女郎”叶倩文,其他的三位容貌不俗但鲜有名气。随之而生的每一部的插曲倒是一大亮点,前四部的插曲都以爱情为主题,除了第四部的《心思思》,其他的三首《最佳拍档》(主题曲)、《跟佢做个friend》以及《偷心的人》都是由许冠杰创作的。每部影片里都有一个类似MV的以插曲为背景音乐的环节专门描述KIngKong与“K女郎”的浓情蜜意。

第一任“K女郎”是差婆的妹妹“叮铛”,一个清纯可人的小护士,在影片里是美到令1982年的KingKong“翻白眼”的姑娘。叮铛在影片中的存在感非常薄弱,绝对不能列在“主演”之列,充其量是为影片添一抹靓丽,她与KingKong的恋情也是纯情又简单。但是她可能是众“K女郎”中影响力最持久的一位,因为她“名叫叮铛”。

第二任“K女郎”“珠珠”,前文已有人物身份简介,此处不赘述。珠珠不仅美到令1983年的KingKong翻了白眼,还连着被她故技栽赃了两次。当光头佬警告KingKong不要再次上当时,KingKong竟还大言不惭:“她要是一直对我这么温柔,多整我几次我也愿意啊~~~”最终两人是否真的走到了一起无从得知,因为“K女郎”一人只能演一集,令KingKong神魂颠倒的珠珠也难逃被蒸发的命运。但这对小恋人在插曲《跟佢做个friend》中浓缩呈现的逗趣恋情回味无穷,对应着许冠杰的招牌写实风格的歌词内容所开展的情节确是搞笑又浪漫,并且珠珠真的很漂亮,难怪KingKong情难自禁地反复上当,连我也因为她的容貌而通感人物个性可爱。

第三任“K女郎”是代号“701”的特工,说真的第三部思路略乱,到结尾我都没看明白“701”究竟是敌是友,到底来自何处……“701”应该是位日裔演员,不算美艳但别具风情,尤其是在影片里造型颇多还算养眼,同时也令1984年的KingKong着迷到翻白眼,甘愿为其冒险去完成离谱的任务。说KingKong不顾一切为红颜只是顺着电影的喜剧思路来说,其实KingKong与“701”之间并没有感情,两者只是互相利用罢了,好在最终是一场愉快的合作。插曲《偷心的人》严格来说与剧情并无关联,可能是许冠杰取了1983年发行的专辑中的一首现成的歌。虽然这段插曲在影片中的出现显得有些生硬,但是剥离电影这个大背景,这段插曲简直就是一个优秀的MV。悠扬的旋律伴着浪漫的场景,还有俊男靓女一同驾着心形滑翔机畅游爱的夜空神马的,美不胜收。

第四任也是最后一任“K女郎”,是KingKong“从天而降”的老婆“Sally”。KingKong参与的超能量人体实验被恶势力破坏,主持实验的怪咖博士中弹身亡,临终托孤将碰巧在身边的女儿和能量水晶一同托付给了KingKong,但初见四眼妹Sally并未令1986年的KingKong翻白眼,于是KingKong仅带走了能量水晶,Sally便千里追夫。虽然之后Sally浓艳变装成功使KingKong翻了白眼,但是这种建立在感官上的情感注定不会有结果。饰演Sally的是当时的香港歌坛新星叶倩文。不得不说叶倩文作为一个银幕新人在影片中的表现是值得称赞的,尤其是与歌坛巨星许冠杰演起对手戏来自然流畅,远好过前三任的表现。即使如此,叶倩文的外形还是不能说服我,什么变装后秒变美女的情节实在牵强,从而拖累KingKong品味堪忧。

“K女郎”笑面变换不迭,许冠杰的音乐才华也不断有突破,系列中的这条“音乐与爱情”的线索总是带来惊喜。在终结篇中其实也有一首许冠杰创作的“励志”主题的插曲,而且还是一首合唱歌曲,不过与之合唱的并不是“K女郎”,而是同为主演的张国荣。

《最佳拍档》的故事结束了,不过这部系列的地位与影响力难以撼动,即使放在今天来看,它的价值仍旧未变。KingKong无法永远青春潇洒,但至少他曾经的绝妙风采被影像记录了,被时代铭记了,被回忆收藏了。

2014年5月31日至6月13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98337.html

更多阅读

宋·高观国《竹屋痴语》 bestie宋多惠痴汉视角

竹屋痴语宋 高观国 撰《竹屋痴语》一卷。宋高观国撰。观国字宾王,山阴人。陈振孙《书录解题》载《竹屋词》一卷,高观国撰,云不详观国为何人,盖未考,振孙又云高邮陈造与史达祖二家为之序。此本为毛晋所刊,末有晋跋,仅录造序中所称竹屋、梅

姐姐妹妹站起来——观电影《紫色》 姐姐妹妹站起来电影

一开始看到电影故事介绍的时候,我很好奇,电影为什么叫紫色,故事内容似乎与紫色没有多大关系。亲自把电影看完,终于明白了紫色的含义。颜色中,紫色代表着高贵,代表了女性的气质。先看电影,一开始,姐姐妹妹在开满紫色花的海洋里,欢快地打着拍子

观电影《双驴记》有感 观电影有感

写在前面:昨天晚上到家的时候,发现电视里面正播放一部电影,发现电影里面的情节极为熟悉,但是电影的名称极为陌生——《走着瞧》!男猪脚是文章,应该是近几年拍摄的电影。怪了,从来没有看过这个电影,情节为什么这么熟悉呢?看了一段之后,才豁然

声明:《萌贼笨差笑傲银幕——观电影《最佳拍档》系列后感 笑傲江湖观后感》为网友青春永不言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