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王廙传》:“当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奉瞻大礼,闻问之日,悲喜交集。”或许这是该词最早的出处吧?
但我第一次认识这个词语,是看关于大师李叔同的资料才知道的。
1942年农历8月27日清晨,63岁的弘一大师决定不再进食了。九月初一日下午三时,绝食五天的弘一法师突然支撑起身体,要求侍者拿笔拿纸,用他身体中蕴藏的最后一点精力,挥笔留下了“悲喜交集”四个字,三天后,按照预计的时间,大师离开了他珍爱的这个世界,离开了他钟爱一生的书法与佛学。
对弘一出家的苦衷最为理解的还是其弟子丰子恺先生。作为学生的丰子恺完全理解弘一的心思,他认为对弘一大师来说,最后出家并不为奇,而是一个必然的归宿,因为弘一是个求知欲极强的人,也是个做人极端彻底和认真的人。人类的生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物质生活,简单地说就是衣食住行之类;二是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三是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
懒惰或没有力气走楼梯的,就安安稳稳地住在第一层,尽心尽力将物质生活筹办得很好,锦衣五玉食,荣华富贵,子孙统膝,贤惠孝顺,这样就满足了。抱有这种人生观的人,在世界上占大多数。
其次,有兴趣或有能力爬楼梯的,就爬到二层楼上去。或者游逛玩耍一阵子,或者长久地居住在那里。那些久居二层楼的人,就是对学术文艺专心致志的知识分子、学问家和艺术家们。他们把全力贡献给学问的研究,将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不少。
还有一种人,求知欲很旺盛,能力也很强,对二层楼仍不满足,就再爬楼梯,努力爬到三层楼上去,这就是宗教徒了。真正的宗教徒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 不够,满足了“精神欲”仍不歇,非要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将财产子孙都看作身外之物。学术文艺也只是暂时的美景,包括自己的身体也只不过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而要一心追索灵魂的来源和宇宙的根本,不这样就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人生理想。我们的弘一法师,就是这样一层楼一层楼地远级爬上去的。
他早年对母尽孝,读书求举,安住在一层楼中。后来专心研究艺术,开拓并发挥多方面的天才,就是迁移到二层楼上去了。强烈的人生理想和求知欲不能使他对二层搂的生活感到满意,于是攀往三楼,做和尚,研戒律。这是自然而然,毫不足怪的。
丰子恺认为,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当接近,二层楼扶梯的最后顶点就是三层楼,因此弘一法师由艺术升华到宗教,是必然的事。
看到北大数学系高材生柳智宇潜心求静的新闻,突然想起弘一法师的悲喜交集,便从网上搜了点资料,去体会和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