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之《经破薛举战地》 战地3联机破解

《经破薛举战地》是唐太宗驾幸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县东北),缅怀在此大败薛举父子之战而写下的作品。

全诗: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灵。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沉沙无故迹,灭灶有残痕。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薛举是隋朝末年雄霸陇西的军事割据势力首领,拥兵号称三十万。唐太宗和薛举直接打过两次仗,第一战是在隋大业十三年(617年),第二战是在唐武德元年(618年)。第一战,唐太宗小败薛举,斩敌首数千级;第二战,唐太宗因在军中患病,其部下擅自向薛举耀武扬威,被薛举偷袭,致使唐军大败,军亡十之五六,三员大将被擒。

此诗名目上写“破薛举”,实际上是写“破薛仁杲”,“破薛举”的意思是大破薛举父子军事集团。薛仁杲是薛举之子。武德元年十一月,唐太宗在浅水原之战中,大败薛仁杲军队,迫使薛仁杲投降,令大唐统一了陇西地区。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这四句诗唐太宗对自己少年情怀的叙述。当年,太宗年仅十六岁,便仗剑奔雁门,以令人惊异的智勇救出被突厥围困的隋炀帝。其后,因隋炀帝无道令天下大乱,太宗慨然欲行“济世安民”之志,慧眼识得刘文静,确定了取长安定天下的策略,并竭力劝动父亲李渊起兵。攻取长安,建立大唐时,太宗不过二十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这四句主要是描写浅水原之战中唐军大破薛氏军队的壮容。

薛举打败唐太宗后,本打算乘胜直取长安,可是刚集结好军队,还没等他披挂好铠甲下令出兵,忽然就得了一种怪病,“御医”束手无策,薛举就请了巫师来诊治。巫师作法一翻,骗薛举说,这是那些被杀掉的唐军士卒鬼魂在作祟,薛举闻之大感厌恶,不数日便一命呜呼。为什么巫师说是因为唐军士卒的鬼魂作祟,薛举就感到厌恶了呢?原来薛举有个很不人道的恶习——杀降,薛举杀降不是活埋,不是将俘虏乱箭杀死,也不是齐刷刷一刀枭首,而是异常残忍的用割舌、削鼻、锤捣等手段活活将俘虏折磨死。薛举听信了巫师的话,以为自己突患恶疾真的是唐军俘虏的鬼魂在作祟,他会不自然的想起自己当初观赏以极端手段杀俘时的种种血腥场面和俘虏的凄惨哀嚎声,昨日的快乐就变成了今日的噩梦,正是这噩梦要了薛举的性命。

薛举死后,其子薛仁杲继承帝位,继续摆出对长安的攻势。闻知薛举死掉,唐高宗立刻派大病初愈的太宗率军进击薛仁杲。不久,太宗率军进抵高墌(今陕西长武县北),薛仁杲自居折墌城(今甘肃泾川东北),命悍将宗罗睺率兵十万攻打太宗。

宗罗睺屡屡挑战,太宗始终坚壁不出。唐军众将纷纷请战,太宗道:“我军才败于贼军不久,锐气犹未恢复。贼军因胜而骄,轻敌好斗,所以我们要坚壁不出,折损贼兵的锐气。待其气衰而战,必可一战而胜!”这一等待,就是两个多月,果然不出太宗所料,长久的相峙,令本来雄赳赳的敌军锐气大丧,还有跑过来向太宗投降的贼将。太宗知道时机已到,遂下令各军出战,宗罗睺慌忙迎战,太宗指挥众将正面与敌交锋,自己亲率两千玄甲军突袭敌军侧后,一举击败十万敌军。

浅水原大胜后,太宗乘胜火速直逼折墌城,薛仁杲登上城头一望,只见城下已然黑压压一片军容雄壮的唐军,号称“万人敌”的薛仁杲登时肝崔胆裂,只好率万余士卒开城投降。

太宗将薛仁杲带回长安后,将其枭首。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灵。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前两句的意思就是浅水原之战“一挥”扫净了薛氏贼兵,“再举”就是接着在折墌城活捉了薛仁杲这个害人精,从而结束了薛氏父子的割据势力。后两句说的就是太宗说自己驻“华轩”于浅水原高处,俯视和远眺着战场。

“沉沙无故迹,灭灶有残痕。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这四句是太宗对当前故战场景物的描写。大风吹沙早已掩埋了战场厮杀的痕迹,只留下了些许军灶的残痕。夕阳沉沉,彤霞烂烂,映照粼粼水波。远山沉浸在烟雾之中,起伏的峰峦隐约在霞光中,而黄昏渐渐降临。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最后这四句是太宗对世事、人事的感慨。前两句是太宗对世间“变数”的感慨,后两句是太宗对自己的感慨,感慨自己终于没有辜负济世安民的志愿和责任。

所谓“变数”,其实是围绕着长安而言的。隋朝末年,群雄并起,人人争欲为天子,但没有人几个人能拿得出如何取得天下的具体方略。当时,隋炀帝游荡在外,帝都长安空虚,先得长安者得天下。杨玄感起兵之时,李密就建议杨玄感趁着隋炀帝远征朝鲜的机会袭取长安,却被杨玄感否定。杨玄感被隋炀帝剿灭后,李密几经周折终于有了雄厚的实力,决定率军直取长安,却因种种意外被裹足在了洛阳,并在洛阳一战被王世充大败,丧失了夺取长安的机会。另外两个看中长安是最高战略价值的就是太宗和薛举,太宗在太原谋划起兵之时就决定了入关中,占长安,平天下这步棋,同时谋臣刘文静也与太宗的看法不谋而合。

薛举虽然比太宗起兵要早的多,但确定攻取长安这步棋的时间却相差无几。从陇西到长安和从太原到长安的距离差不多,但最终还是唐军抢先一步攻取了长安。唐军占领长安后,薛举并不放弃夺取长安的雄心,他的儿子薛仁杲也有这个野心,可是实力远胜唐军的薛氏集团最终还是被太宗消灭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薛氏父子无德无道。

薛举如何残忍前面已经说了,其子薛仁杲的残暴就更厉害了。薛仁杲攻占秦州后,将全城的富人都抓来,将他们用绳索绑起双脚吊挂起来,然后往他们鼻孔里灌醋,或是用削尖的木棍戳他们的肛门,以此来逼迫富人们交出全部财产。还有一次,南北朝时大诗人庾信的儿子庾立不幸被薛仁杲抓获了,庾立誓死不降,薛仁杲恼怒之下,就支起柴火,将庾立“烤活人”了,边烤边用刀子割下烤熟的人肉赏给部下们吃,禽兽至极。薛举听说了儿子这些令人发指的事,还曾告诫儿子说:“你智略纵横,足可但当我家大事,可是你为人过于苛虐,对人不施恩惠,恐怕终将会使我家社稷败亡。”薛举教育儿子的时候,浑然忘记了自己的德行如何,两父子不过小巫大巫,薛仁杲又怎么会听得进去这番教诲呢?其实不光薛举父子残暴,薛举的老婆鞠氏也一样变态,经常用鞭子毒打下人,当下人吃痛蜷缩于地上,鞠氏就命人挖坑将下人的下半身埋起来,使其不能挣扎,然后再继续痛施毒打。所以,薛氏集团虽然实力雄厚,薛举、薛仁杲都是万人敌,军事路线也正确,但整个集团还是因首脑的残暴不仁而离心离德。

因此,决定薛氏集团政治命运“变数”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薛举和薛仁杲父子的德行。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不好杀人者王”,薛氏父子这种丧德败行的人即使有再强大的武力,也终究敌不过太宗麾下的仁义之师,这是天理。

太宗为人自信,但绝不自负,他知道即使是薛氏父子无道不得人心,自己能够平定陇西也是倾尽全力才获得胜利的,才从而解除了长安危机的。胜利得之不易,所以太宗又怎能不对此战充满感慨呢?

太宗站在浅水原的高处,望尽黄昏,晚风吹拂冠带,心中暖意升腾。太宗自感如今终于对得起在眼前这片战场上牺牲和流过鲜血的将士们了,对得起自己从少年以来一直为之九死奋斗的理想了,天下终于重新统一。百姓虽然饱经战乱,生活尚艰辛,但起码已经安定了,只要自己引领百官勤政爱民,百姓很快就会过上好日子,大唐一定繁荣昌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98211.html

更多阅读

夜读唐诗——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夜读唐诗杜甫·《月夜忆舍弟》这是谁、用铿锵的韵脚敲响震人心魄的战鼓萧瑟的边陲在鼓声中慢慢迟暮万家灯火明明灭灭冷落了千万条大路小路秋天的雁子是否知道家在何处一声凄厉的鸣叫让我的心更加的凄楚今夜露水开

读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筑书巢阅读答案

位卑未敢忘忧国——读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词不仅雄奇奔放、沉郁悲壮,而且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过小孤山大孤山》是《入蜀记》中的一篇,描绘了烽火矶、小孤山、大孤山的景色,极富代表

百家讲坛之《一代女皇武则天》 百家讲坛武则天6

百家讲坛之《一代女皇武则天》一、武则天的出身  武则天,属猴,山西文水人(先后嫁了两个皇帝唐太宗和唐高宗,两人是父子关系,生了两个皇帝:唐中宗和唐睿宗)。武氏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彠(一生结过两次婚,与第一任夫人相里夫人生两个儿子武元庆

声明:《读唐诗之《经破薛举战地》 战地3联机破解》为网友压在你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