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第二期有篇佳作《负尽狂名的末世王孙》,作者刘东黎。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另类的大家子弟。想不到袁世凯居然有这样一个儿子,极具个性才华横溢,集大雅大俗于一身。这里摘录片段以飨博友。
袁克文是袁世凯的二儿子,与恭亲王的孙子溥侗、河南都督张镇芳的儿子张伯驹、东北王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并称为“民国四大公子”。他精通翰墨,诗词堪绝,善工书法,在京剧上的造诣亦达到极高境界。除此之外,他还身兼青帮大佬。他是个混血儿,出生在朝鲜。其母金氏是朝鲜王室的外戚。
他从小天性顽劣,不正经读书,但是聪慧异常,偶读诗书,便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他继承了母亲容貌出众的基因,长大后有玉树临风之貌,且多才多艺,深得父母宠爱。但他本质上是一个地道的文人,一点也不向他的父亲和兄长那样,沉迷权术,成日做皇上太子的痴梦。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出任大总统后,袁克文显得漠不关心,整日寄情于戏曲、诗词、翰墨之中,与北京的一帮文坛名流和遗老遗少厮混,常设豪宴与北海,常聚会于“海流水音”,赋诗弄弦,你唱我和。他一贯名言反对老父称帝。然而袁世凯十分疼惜这个二儿子,父子三人的关系很是类似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
民国五年,袁世凯在举国一片责骂声中撒手归西,袁氏一家老小上百人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落拓江湖的袁克文,以一种旷达继续着自己的生活。不见他有愤懑与仇恨,依旧爱好冶游唱曲,放浪形骸。他分得16万元遗产,但他身上不可有钱,有钱即随手而尽,最后山穷水尽。不过他说自己“守得贫,耐得富,淡眉静目之间,却有一份从容笃定的气度。不久他就开始变卖收藏,随后卖文卖字,凭本事挣生活。在北京上海的一些杂志上,他开始用笔记的文体,记录1911至1916年间的政界掌故,清末明初的前尘影事、故园故人夹杂其中。他的文字透着一种沧桑的温润,闲淡之中一派消沉的智慧。这些文章却有许多外界闻所未闻的珍闻,文字又透着古典文学气息下打磨出来的亮色,所以一经刊出,大受欢迎,刊载其文的报纸销量猛增。
袁克文毕生寄情粉墨,走马灯似的娶姨太太以及和一批女人先后姘居。他风流成性却不放荡,不随便接近女优,对朋友的妻妾女眷都非常严谨端肃,即使到青楼去嫖妓,也是彬彬有礼,如同去寻红颜知己,从无轻薄之态。
他的风雅与恶习中都不乏真性情。吃、喝、嫖、赌、抽、收藏、票戏、捧角等,旧式公子文人的癖好无一不沾,然而他从不愤俗嫉世,总是和颜悦色,这是身份与经历磨出来的一股明净。1931年春天他病逝于天津,享年四十二岁。他留给家人的只有二十元钱,这是他的所有遗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儿子袁家骝后来成为了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学家,儿媳是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的吴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