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廖龄奇将军遇难73年的忌日,为纪念含冤逝去的抗战名将——廖龄奇,特发:
廖龄奇将军和他的抗日战争
一、在中国台湾台北的国民政府圆山忠烈祠,排在第一灵位的是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的灵位,在中国大陆最大的国民政府忠烈祠--南岳忠烈祠,那座少将墓葬中占地面积(占地1800平方米)最大、墓碑(两层楼高)最高的墓葬,葬有国民革命军第58师师长廖龄奇的遗骸。廖龄奇和张灵甫同为黄埔四期毕业,同在58师任过正副师长一职。廖龄奇为88师264旅旅长时,张灵甫为51师153旅305团团长,廖龄奇调任58师副师长时,张灵甫为51师为153旅旅长、步兵指挥官,廖龄奇1940年2月6日接任陈式正为58师师长,张灵甫于同年12月升任58师副师长,廖龄奇1941年10月被害后,张灵甫于同年12月接任58师师长。湖南骡子陕西驴,一对指残脚跛的指挥员,在抗战时期的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武汉保卫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和长沙会战等重大对日作战中,"激昂"之师和廖龄奇的名字成为当时无人不晓的名师名人。张灵甫因国共对垒的孟良崮战役失败而使当代人知晓,廖龄奇的名字却少有人知。他的辉煌一生和人生悲剧,特别是他十年抗战的历史更是鲜为人知。
二、中华民族14年对日抗战,包括6年局部(地区)对日抗战和8年全面(全国)对日抗战两个阶段。其中6年局部(地区)对日抗战,又包括东北对日抗战、热河长城对日抗战和淞沪对日抗战三个主要战场,织了东北对日抗战,;8年全面(全国)对日抗战包括正面抗日战场和敌后抗日战场两个战场。廖龄奇,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普通一员,以血肉之躯参与了6年局部(地区)对日抗战和8年全面(全国)对日抗战两个阶段的战争。在局部(地区)对日抗战的淞沪战役中,庙行一役,廖龄奇身负重伤,因功由营长升任团长,在国共内战的5年中,在团长一职上5年多没有晋升职务。在全面(全国)对日抗战的各次重大会战中,廖龄奇屡建奇功,每战必升:八一三淞沪会战,接替以身殉国的黄梅兴中将,升任代理旅长;南京保卫战,接任战死的高志嵩中将,升任旅长;万家岭一战,升任副师长;第一次长沙会战,升任师长。
三、中国八年全面(全国)对日抗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至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是日本战略进攻、中国战略防御和战略退却的阶段;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是战略相持阶段;第三阶段从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
在八年全面(全国)对日抗战的三个阶段,廖龄奇参加了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至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和武汉失守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两个阶段的对日战争。第一阶段这是中国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战略退却阶段,日军凭借其优势武器装备的绝对优势,连续发动进攻,以达到其速战速决、在三个月内击败中国的战略目的,廖龄奇参加了国民党正面战场与日军连续进行的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广州、武汉失守后,日军战线拉长,被迫放弃速战速决的方针,停止战略进攻,改取战略持久作战,这是中国抗日战争残酷的战略相持阶段,廖龄奇参加了国民党正面战场与日军连续进行的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和第二次长沙会战,组织了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和上高会战等由防御战发展为进攻战役。
四、中国八年全面(全国)对日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22次大型会战,1 117次中型战役,38931次小型战斗。至1941年10月廖龄奇遇害时止,国民党正面战场共组织了14次大型会战,排除协同作战的会战之外,廖龄奇部作为主攻部队参加的会战就有8次之多。
淞沪会战,廖龄奇88师作为中央军第一批奔赴淞沪抗日战场,打响了淞沪会战的第一枪,是最后一批撤离战场的部队,同时廖龄奇也是淞沪会战打响后,于8月14日接替阵亡的黄梅兴将军第一个得到提拔的高级指挥员。南京会战,仅12月12日一天之内,88师孙元良师长下落不明,高致嵩、朱赤两旅长殉国,李杰、韩宪元、华品章等团长战死,中校参谋赵寒星以及营长黄琪、周鸿、符仪廷、苏天俊、王宏烈、李强华等阵亡,88师6千英烈血染雨花台。廖龄奇战火中接任旅长。兰封会战,在88师师长龙慕韩因兰封失守被枪决的情况下,廖龄奇264旅作为主攻部队,以重大牺牲从土肥原两万守军中夺回兰封城。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大捷,以廖龄奇所在58师仅剩500人为代价,堵住了日军的突围,赢得了围歼日军第六师团的时间,击毙日军8000人,击伤4000人,成为武汉保卫战的一大亮点。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和第二次长沙会战更是武汉失守以后,国民政府组织的对日战争主动出击的重大会战,给予了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
五、中国八年全面(全国)对日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付出了巨大牺牲。1947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了《关于抗战损失和日本赔偿问题报告》:军人作战伤亡3227 926人,其中死亡1 328 501人,负伤1 769 299人,失踪130126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几近覆没。这组数字不包括国军在战争中因病死亡的422479人。
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至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在最艰难的战略退却的第一阶段,廖龄奇亲身参加的淞沪会战国民党军队伤亡将士25万余人;南京保卫战国民党军队死亡将士7万余人,其中阵亡3万余人,4万余人被俘后遭日军屠杀;徐州会战国民党军队伤亡将士10万余人;武汉会战国民党军队伤亡将士30万人。在这16个月里,国民党军队伤亡将士110余万人,廖龄奇参加的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伤亡将士就达70万人之多。
从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在最残酷的战略相持第二阶段,廖龄奇亲身参加的南昌会战伤亡将士106523人、第一次长沙会战牺牲将士40 293人、上高会战伤亡将士20 533人(其中牺牲9682人)。其中组织的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和上高会战等都是由防御战发展为进攻战役,给予了日军以毁灭性打击。
六、国民政府统计日军在中国战场共伤亡210.8万人,其中被击毙78.3万人,击伤132.5万人。美国学者统计计算日军在中国战场被击毙共44万多人,1964年日本厚生省统计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为43.56万人,而日军史料公布的数字为45.5万人,中国军事博物馆采用的数字为55万人。
目前,日本军国神社供奉的1937年---1945年死亡的日军排位已经增加到23 42385人,这个数字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主要有:9.18事变:(1931-1937)死亡17176人;中日战争:(1937-1941):死亡191 250人;中日战争(1941-1945)及太平洋战争:死亡2 133915人(其中太平洋战争死亡140万,半军事机构的"开拓团"成员死于日本关东军投降后的混乱之中20多万,与苏联在东北战场的战争中死亡10余万人,在缅北战场伤亡9万余人。合计战死于中国战场的大约为30万人)。如果扣除非战斗减员,1937年---1945年合计死于中国战场的大约为50万人。
廖龄奇亲身参加的淞沪会战,日本参谋本部统计的数字为日军伤亡4万余人(其中阵亡10 224人,伤31257人),而中方统计的数字是日军伤亡近10万之多;南京保卫战日军阵亡1.2万人;徐州会战日军伤亡3.2万人;武汉会战日军伤亡10万人;南昌会战日军伤亡2.3万人(我守南昌日军死伤1.3万人,我攻南昌日军死伤10165人);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伤亡42190人;上高会战日军伤亡1.5万人;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伤亡4.8万人。从这些简单罗列的并不一定完全准确的日军伤亡30多万的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日军在中国战场从1937年至1941年死亡的191250人之中,廖龄奇所参加的八次会战消灭日军取得的重大战绩。
七、台湾国防部史政局统计的牺牲将领为: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有21名上将,73名中将,167名少将为国捐躯,师以上将领阵亡206人,380万将士血洒疆场。
廖龄奇亲身参加的淞沪会战国民政府军队殉国将领28人;南京保卫战国民政府殉国将领20人;徐州会战国民政府军队殉国将领22人;武汉会战国民政府军队殉国将领16 人;南昌会战国民政府军队殉国将领7人;上高等(百豫南、中条山)会战国民政府军队阵亡少将12人;第一、二次长沙会战国民政府军队殉国将领7人。
八、纵观廖龄奇的一生,特别是从军之路,可以用六句话加以概括:就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学生中的优秀者,铁军中的强军,
卫士中的近卫,嫡系中的嫡系,御林军中的主力。
廖龄奇从一个普通的热血青年,在社会选择面前,依然考入了中国那个年代最具吸引力的学校----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开始了他的从军之路,成为那个年代社会青年的佼佼者。廖龄奇在黄埔第四期入伍生学习期间,又依然选择了当时最具有朝气和活力的政治科作为自己的专业,以最优异的成绩,与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一同考入政治科大队第一队,成为黄埔军校学生中的优秀者。当北伐开始之时,廖龄奇未等毕业提前报名,加入到了北伐的主力军---号称铁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参加了著名的汀泗桥、贺胜桥和攻打南昌的战斗,成为铁军中的强军。由于北伐有功,廖龄奇被选入蒋介石警卫部队,从侍卫大队、警卫团、首都警备师到警卫师,成为卫士中的近卫。廖龄奇进入野战部队的88师(第一任师长俞济时),是由蒋介石警卫第二师改编而来,与由蒋介石警卫第一师改编的87师,成为蒋介石中央军中的嫡系部队,全部德国装备,廖龄奇从一名营级指挥员一直到少将旅长。廖龄奇后来调入国民革命军第58师(第一任师长俞济时)任副师长、师长,58师是蒋介石御林军74军(第一任军长俞济时)的起家之师,其继任师长张灵甫、蔡仁杰、卢醒等后来都成为74军的重要将领,他们三位于1947
年5月16日同一天战死在孟良崮。
九、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共有7批,与廖龄奇有直接关系的共有8处:一是在廖龄奇的出生地----浯溪摩崖石刻(3--173,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这是廖龄奇从少年到青年几十次到过的地方,为国务院公布的第3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是廖龄奇在广州黄埔学习的地方----黄埔军校旧址(3--21,广东省广州市黄浦区),这是国务院公布的第3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是廖龄奇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3--23,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这是国务院公布的第3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是廖龄奇作为蒋介石警卫部队保卫和守卫过的地方----原国民政府旧址(5--485,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包括国民党南京总统府等九处旧址,这是国务院公布的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是廖龄奇88师6000将士南京保卫战殉国之处----雨花台烈士陵园(3--26,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这是国务院公布的第3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是廖龄奇和他的战友曾经为此付出巨大牺牲的地方---台儿庄大战旧址(6--981,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这是国务院公布的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是廖龄奇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上高会战遗址(7--1774--5--165,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包括位于上高县的官桥廖龄奇58师战地指挥所旧址、位于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的国民革命军19集团军第74军58师师部旧址(1941年)----彭氏洋楼等10处遗址,这是国务院公布的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是廖龄奇被害后被国民政府厚葬的地方----南岳忠烈祠(1938年---1942年)(4--239,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包括廖龄奇等10座个人墓和74军等5座集体墓,这是国务院公布的第4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批准的这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对历史和历史事实的肯
定,也是对廖龄奇个人历史功绩和对中华民族贡献的肯定。
十、南岳忠烈祠,这座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修建的最大的忠烈祠,建有个人墓12座,集体墓7座,葬有20多万抗战先烈,12座个人墓中孙明谨、郑作民将军等3位先烈已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为革命烈士。7座集体墓的20多万抗战先烈中,也有相当一批被批准为革命烈士,仅74军集体墓中就有58师吴继光中将等多名将校被批准为革命烈士。1943年7月7日南岳忠烈祠竣工庆典和首届祭祀大典时,国民政府批准第一批入祀的张自忠、赫梦龄、佟麟阁、赵登禹等52名抗日阵亡将领,也有相当一部分被批准为革命烈士。1996年12月,国务院批准南岳忠烈祠为第4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入新世纪,国家又相继批准南岳忠烈祠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红色旅游区、对台宣传教育基地等。
从南岳忠烈祠修建的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党政军蒋介石、林森、冯玉祥、于右任、孙科、白崇禧、孔祥熙、徐永昌、陈诚等几十名要员前往忠烈祠祭祀先烈。建国后,胡耀邦、江泽民、朱镕基、吴邦国等五十多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南岳,前往忠烈祠参观和凭吊先烈。台湾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于2009年7月14日也前往南岳忠烈祠追溯抗战历史,缅怀抗日英烈。
忠魂藏寿岳,烈士壮乾坤。南岳忠烈祠是中华民族团结御侮、共赴国难的象征,是一座巍然屹立在中华儿女心中的历史丰碑。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当年,廖龄奇等5万将士高唱74军"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军歌的期盼,已经实现了60多年了----日本鬼子已经被赶出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已经早已建立。中华民族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的纠葛之中,中华民族要实现新的跨越,实现龙的腾飞,实现我们的民族之梦,就必须实现民族的统一。台湾回归祖国,这是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先决条件,一个分裂的中国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腾飞。南岳忠烈就是凝聚民族统一和台湾回归的重要纽带和桥梁。美国持续4年付出了60多万将士生命的南北战争历史问题的理性处理、美国夏威夷州珍珠港战列舰亚利桑那纪念馆对1177名阵亡官兵所呈现的崇敬之作、日本郡国神社对日本国民特别是一代又一代后来人的教育,都有着我们众多审视的地方和注意的视角。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每年的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两项决定,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在这不可逆转的历史车轮不断向前的大潮流中,南岳忠烈祠可否成为这历史车轮的助推器?南岳忠烈祠祭祀的为捍卫中华民族而倒下的(1938年---1942年)有名有姓的这20多万先烈,能否成为大陆和台湾共同的信仰者、共同的祭祀者、共同的朝拜者。从一个家族的角度讲,家族的逝者、长辈和祖师爷是一个家族的供奉者,从一个民族的角度讲,我们应该有自己民族的信仰者、崇拜者和供奉者,我们中华民族应该有一个自己民族共同的供奉者,这个共同的供奉者就应该是为保卫中华民族和抗击外来侵略者而敢于流血流汗直至献出宝贵生命的人们,在当今的大陆和台湾,只有南岳忠烈祠具有这个政治上、地理上、现实上和操作上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南岳忠烈祠成为链接大陆和台湾经济关系的纽带,成为撬开大陆和台湾政治隔阂的支点,成为中华民族走向统一大同社会的共同桥梁,其条件已经成熟。
"抗战必定胜利,建国必定成功!"这一切,不仅仅是74军5万将士的期待,也是南岳忠烈祠所有先烈以及中华民族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牺牲的380万先烈所共同的期待。今天,先烈的期待我们实现了,但是还有很多需要深思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