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实验新解释 光电效应实验原理

光电效应实验,这是使得做这个实验的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实验,实际上首先发现光电效应的人是赫兹。
光电现象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而正确的解释为爱因斯坦所提出。科学家们对光电效应的深入研究对发展量子理论起了根本性的作用。

中文名: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实验新解释 光电效应实验原理
外文名: Photoelectric effect

发现年代: 1887年赫兹

正确解释: 爱因斯坦

所属学科: 物理学

现象: 物质内部电子被激发出来形成电流

光电效应概述

光电效应中的光量子模型图
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也就是光能量转换成电能。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effect)。

这一现象是1887年赫兹在实验研究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时偶然发现的。

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霍尔瓦克斯(Wilhelm Hallwachs)证实是由于在放电间隙内出现荷电体的缘故。

1899年,J·J·汤姆孙通过实验证实该荷电体与阴极射线一样是电子流。

光电效应中的电子模型图

1899—1902年间,勒纳德(P·Lenard)对光电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命名为光电效应。

1905年,爱因斯坦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文中,用光量子理论对光电效应进行了全面的解释。

1916年,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精密的定量实验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解释,从而也证明了光量子理论。

光电效应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光电效应

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effect)。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又称光生伏特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 赫兹于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第一个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金属表面在光辐照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光波长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即极限波长,对应的光的频率叫做极限频率。临界值取决于金属材料,而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而与光强度无关,这一点无法用光的波动性解释。还有一点与光的波动性相矛盾,即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按波动性理论,如果入射光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住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可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正确的解释是光必定是由与波长有关的严格规定的能量单位(即光子或光量子)所组成。

光电效应里电子的射出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只是大部分都垂直于金属表面射出,与光照方向无关。光是电磁波,但是光是高频震荡的正交电磁场,振幅很小,不会对电子射出方向产生影响。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相对应的,光具有波动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光的干涉和衍射。

只要光的频率超过某一极限频率,受光照射的金属表面立即就会逸出光电子,发生光电效应。当在金属外面加一个闭合电路,加上正向电源,这些逸出的光电子全部到达阳极便形成所谓的光电流。 在入射光一定时,增大光电管两极的正向电压,提高光电子的动能,光电流会随之增大。但光电流不会无限增大,要受到光电子数量的约束,有一个最大值,这个值就是饱和电流。 所以,当入射光强度增大时,根据光子假设,入射光的强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光能)决定于单位时间里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光子数,单位时间里通过金属表面的光子数也就增多,于是,光子与金属中的电子碰撞次数也增多,因而单位时间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也增多,饱和电流也随之增大

研究历史
光电效应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对发展量子理论起了根本性作用。

1887年,首先是赫兹(M.Hertz)在证明波动理论实验中首次发现的。当时,赫兹发现,两个锌质小球之一用紫外线照射,则在两个小球之间就非常容易跳过电花。

大约1900年,马克思·普朗克(MaxPlanck)对光电效应作出最初解释,并引出了光具有的能量包裹式能量(quantised)这一理论。他给这一理论归咎成一个等式,也就是E=hf ,E就是光所具有的“包裹式”能量, h是一个常数,统称布兰科(普朗克)常数(Planck'sconstant),而f就是光源的频率。也就是说,光能的强弱是有其频率而决定的。但就是布兰科(普朗克)自己对于光线是包裹式的说法也不太肯定。

1902年,勒纳(Lenard)也对其进行了研究,指出光电效应是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了入射光的能量而从表面逸出的现象。但无法根据当时的理论加以解释

光电效应

1905年,爱因斯坦26岁时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他进一步推广了布兰科的理论,并导出公式,Ek=hf-W,W便是所需将电子从金属表面上自由化的能量。而Ek就是电子自由后具有的动能。

实验过程
1887年,赫兹在做证实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火花放电实验时,偶然发现了光电效应。赫兹用两套放电电极做实验,一套产生振荡,发出电磁波;另一套作为接收器。他意外发现,如果接收电磁波的电极受到紫外线的照射,火花放电就变得容易产生。赫兹的论文《紫外线对放电的影响》发表后,引起物理学界广泛的注意,许多物理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霍尔瓦克斯(Wilhelm Hallwachs)证实,这是由于在放电间隙内出现了荷电体的缘故。

1899年,J.J.汤姆孙用巧妙的方法测得产生的光电流的荷质比,获得的值与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相近,这就说明产生的光电流和阴极射线一样是电子流。这样,物理学家就认识到,这一现象的实质是由于光(特别是紫外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使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获得更大的动能,因而从金属表面逃逸出来的一种现象。

光电效应
1899—1902年,勒纳德(P.Lenard,1862—1947)对光电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首先将这一现象称为“光电效应”。为了研究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时所具有的能量,勒纳德在电极间加一可调节反向电压,直到使光电流截止,从反向电压的截止值,可以推算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时的最大速度。他选用不同的金属材料,用不同的光源照射,对反向电压的截止值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了光电效应的一些实验规律。根据动能定理:qU=mv^2/2,可计算出发射出电子的能量。可得出:hf=(1/2)mv^2+I+W

深入的实验发现的规律与经典理论存在诸多矛盾,但许多物理学家还是想在经典电磁理论的框架内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有一些物理学家试图把光电效应解释为一种共振现象。勒纳德在1902年提出触发假说,假设在电子的发射过程中,光只起触发作用,电子原本就是以某一速度在原子内部运动,光照射到原子上,只要光的频率与电子本身的振动频率一致,就发生共振,电子就以其自身的速度从原子内部逸出。勒纳德认为,原子里电子的振动频率是特定的,只有频率合适的光才能起触发作用。勒纳德的假说在当时很有影响,被一些物理学家接受。但是,不久,勒纳德的触发假说被他自己的实验否定。

发现规律
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光电效应具有如下实验规律:

1.每一种金属在产生光电效应时都存在一极限频率(或称截止频率),即照射光的频率不能低于某一临界值。相应的波长被称做极限波长(或称红限波长)。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无论多强的光都无法使电子逸出。

2.光电效应中产生的光电子的速度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强无关。

3.光电效应的瞬时性。实验发现,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即几乎在照到金属时立即产生光电流。响应时间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1ns)。


光电效应
4.入射光的强度只影响光电流的强弱,即只影响在单位时间内由单位面积是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在光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即一定颜色的光,入射光越强,一定时间内发射的电子数目越多。

与经典理论的矛盾
在光电效应中,要释放光电子显然需要有足够的能量。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光是电磁波,电磁波的能量决定于它的强度,即只与电磁波的振幅有关,而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而实验规律中的第一、第二两点显然用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第三条也不能解释,因为根据经典理论,对很弱的光要想使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逸出,必须有一个能量积累的过程而不可能瞬时产生光电子。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里,电子的射出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只是大部分都垂直于金属表面射出,与光照方向无关,光是电磁波,但是光是高频震荡的正交电磁场,振幅很小,不会对电子射出方向产生影响。

所有这些实际上已经曝露出了经典理论的缺陷,要想解释光电效应必须突破经典理论。

分类
光电效应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

内光电效应是被光激发所产生的载流子(自由电子或空穴)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使物质的电导率发生变化或产生光生伏特的现象。

外光电效应是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形成真空中的电子的现象。 

外光电效应
在光的作用下,物体内的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向外发射的现象叫做外光电效应。

外光电效应的一些实验规律

a.仅当照射物体的光频率不小于某个确定值时,物体才能发出光电子,这个频率叫做极限频率(或叫做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λ0叫做极限波长。不同物质的极限频率和相应的极限波长λ0是不同的。

一些金属的极限波长(单位:埃):

铯 钠 锌 银 铂
6520 5400 3720 2600 1960
 b.光电子脱出物体时的初速度和照射光的频率有关而和发光强度无关。这就是说,光电子的初动能只和照射光的频率有关而和发光强度无关。
c.在光的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的那位时间内阴极(发射光电子的金属材料)发射的光电子数目越多

d.从实验知道,产生光电流的过程几乎是瞬间,不需要时间的累积,这和光是波的概念是完全违背的。
上面这些内容可从互联网上搜索到,这也是目前科学家们对光子的认识,如果光子是一粒粒的,就象牛頓认为的那样,我们再对其进行量子化,对E=fh进行去波动化,变成E=n0,n是自然数,0是特定能量子,0=fh/n,当n=f*秒时,0=6.626×10^(-34)J,这比h=6.626×10^(-34)Js自然多了,容易理解得多,我们所测得的频率f并非是什么频率,而是显示光子大小的一个量,是一个自然数,光颜色的变化,并非是波长的变化,而是光子能量的变化。
这一点变化并不简单,并不仅仅把一个频率变成了自然数,把一个焦耳╳秒变成了焦耳,重要的是去波动化,完全以粒子的角度去看待光子,不再是光波和光线,这让我们可发现更多东西,如果光子不是波,我们所研究的物理还是经典的,而不是非经典。我们失去了误会,却获得了真相!
光波无法解释光电效应,光子才能解释光电效应, 任何理都要讲究自圆其说,这就是理论自怡,否则就只能非经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97915.html

更多阅读

裂隙灯显微镜的使用光学原理 光学显微镜实验原理

斜照法裂隙灯取450位置,显微镜正面观察,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斜照法可观察眼前大部分病变,如结膜乳头增殖、结膜滤泡、沙眼疤痕、角膜异物、角膜云翳、晶体前囊色素和晶体混浊等。这一方法主要是检查有关部分的颜色和形态的变化,以判断

有机化学制备实验 环己酮的制备 环己酮的制备流程图

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重铬酸盐氧化法由环己醇制备环己酮的原理和方法;2.进一步了解盐析效应在分离有机化合物中的应用。二、实验原理:(以铬酸为氧化剂氧化仲醇是制备脂肪酮常用的方法。铬酸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温

喷泉实验的原理及其考查题型 喷泉实验原理

喷泉实验的原理及其考查题型1.形成原因:P(外)≠P(内)2.形成条件:气体极“易”“溶”于“溶剂”易:溶解度大且溶解速度快溶:可是物理过程,也可是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气体的消耗溶剂:可是水,也可以是某种溶液3.常见实例:水作溶剂:HCl、HBr、HI、SO

硫化锌的制备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制备实验报告

硫化锌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2年2月7日实验地点:辽宁省沈阳市某郊区楼道室温:19℃【实验目的】1.认识硫单质的弱氧化性2.制备硫化锌留用3.观察硫与锌反应的现象【实验原理】硫与锌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硫将锌氧

声明:《光电效应实验新解释 光电效应实验原理》为网友那是雨不是眼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