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当代的黄裳。
文史大家、高级记者、藏书家容鼎昌先生,笔名“黄裳”,曾经惹起了小小的波澜。有人说,起名“黄裳”,源自容鼎昌先生年轻时曾经对黄宗英起过爱慕之心,故以“黄宗英的衣裳”来表示“在衣而为领”,“在裳而为带”(《闲情赋》),以志其情也。有趣的是,钱钟书先生在写给容鼎昌的信中,还送给他一副对联曰“遍求善本痴婆子,难得佳人甜姐儿。”容鼎昌对此也并不以为忤,“50年后仍激赏不已”。然而,这个说法却为黄宗英之兄长黄宗江先生所否定。他说:“我下海卖艺,他(指容鼎昌——引者)初赠我艺名曰黄裳,我以其过于辉煌,未敢加身于登台之际。他便自己笔名登场用。”为什么黄宗江先生觉得“黄裳”这个名字“过于辉煌”呢?他自己没有明说。赵普光先生在2007年第6期《书屋》上,大胆猜测道:“由此,似可推测容鼎昌起黄裳为名的本意可能更倾向于取‘黄’这种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尊贵、至高无上的意义,而与黄宗英无关。鉴于黄宗江与黄裳的亲密关系,应该说后一种说法更可征信。”(见《闲览杂书病自愈——病中读<我的笔名>》)赵先生似乎忘记了黄宗江先生原本就姓“黄”这个事实,黄宗江在乎“黄”这个颜色“过于辉煌”,而拒绝“黄裳”这个名字,岂不就太有点矫情了吗?(注)
再说宋代的黄裳。
隆庆府普城(今四川剑阁)人黄裳(1146-1194),表字文叔,号兼山。他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科学家。他绘制了《天文图》、《地理图》等8幅画,《天文图》、《地理图》经由王致远之手,刻于苏州文庙的石碑上,并著有《王府春秋讲义》、《兼山集》。另一位黄裳,是宁德人,字元吉。“少有奇节”,淳熙间中武举。他善待兄长的儿子胜过自己的儿子,“人高其义”,看来是一位“道德家”。还有一位南平人黄裳,字冕仲,元丰进士第一。当过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等高官,著作有《演仙集》等。
还有一位大家未及提到的唐代万年人名叫黄裳的。不过,他不姓黄,姓杜,全名为杜黄裳。《芙蓉镜寓言》云:“卢坦始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尹,召坦谕曰:‘某巨室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蓄。其能积财者,必剥下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也。’黄裳惊异其语。”(第28页)卢坦是河南尉,杜黄裳是其县令,杜黄裳把卢坦叫来指示道:“某某高门巨宅的儿子和恶人打得火热,已经破产了,你何不前去查一查究竟呢?”卢坦进入官场不久,竟然回答道:“凡是当官清廉的,即使做到朝廷大员也不可能积有巨额财产的;如能积下巨额财产的,那一定是对下人敲骨吸髓才行。假如子孙善于守住这些财产,那反而是老天不公 ,让不仁不义的人家富裕,我们还不如放手让他家的财产回归到别人之手为好啊!”县令黄裳对卢坦的话感到非常地惊异。卢坦实际上想以纵容犯罪来达到社会财富的流动,而杜黄裳对此表示惊异,应该是具有某种合理性的吧?这个“黄裳”后来官至门下侍郎,同中书平章事。平刘辟叛乱,削平藩镇有功,封邠国公,最后逝于河中晋绛节度使任上。既然容鼎昌和“黄裳”有着不解之缘,那么,杜黄裳似乎也应该可以进入我们的视野吧。
【附注】从黄宗江先生的言语看,“过于辉煌”应该是和“黄裳”二字有关,并非只和“黄”字一字有关。莫非因为“黄裳”二字和“皇上”谐音,他才觉得“过于辉煌”吧?——当然这也是推测,姑妄言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