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胡同,始建于明代,清代属于正红旗,是传统民居居住区,即使解放后这一带机关单位也很少。前、中、后秀才胡同依地理位置前后排列而得名,据说清代这里曾有一位很有名的秀才。前秀才胡同,呈东西弯曲走向,东起西直门南小街,西至秀洁胡同,全长295米,宽4米。中秀才胡同,位于前秀才胡同的北侧,呈东西走向,东起南小街,西至秀洁胡同,长191米,宽4米。后秀才胡同,主干道呈东西走向,东段北折月树胡同,南折中秀才胡同,全长210米,宽4米。三条秀才胡同在1999—2003年间,陆续被拆平,原住地居民全部外迁。一位网民在网贴中写到:十年前,在官园桥的东南角有这么几条胡同:短短的中秀才胡同,挨着的是前秀才和后秀才胡同,在和它们平行的南面,是宏茂胡同。胡同的西边是小丁字路口,有个傻子常坐在那里叨唠,而东边则是白塔寺。胡同西边走进来50米左右,第一个门牌洞的左边是棵不知道多少岁了的大槐树,树冠巨大,夏天孩子们在它的荫萌下边玩耍,深秋则是大人们在它下面端着铁锹忙着做煤饼煤球。走进门洞,穿过长长的阴暗而房顶高高的过道,右转十几米,过了猫咪们晒太阳和打闹的老房子,在左转,能看到有一棵大柿子树的院子,那就是奶奶家。那时我经常从下了公共汽车站就开始快乐的奔跑,奔过前中后秀才,绕过总在唠叨的傻子,拐进宏茂胡同,经过那棵大槐树,跑进门洞后兴奋的大叫并直冲进奶奶家,而奶奶总是连忙摘下老花镜,看着我的小脸笑得合不拢嘴……。几年前,那个院子被工人们手脚麻利的几天内拆平,爷爷亲手种下的那棵曾经硕果累累的柿子树亦倒下,奶奶也在一个雪天去世了。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阜成门至官园桥东侧的宫门口地区胡同里,自发地形成了北京知名的鸟市,包括大玉胡同、小玉胡同、顺城街、秀才胡同、前秀才胡同、中秀才胡同等,每天胡同里挤满了上千爱鸟人。老爱鸟人讲究玩画眉、红子,九十年代北京城兴起的“虎皮鹦鹉热”,都是从官园鸟市淘换来的。记得我还养了五、六年虎皮鹦鹉,那对可爱的小生灵曾经产了三枚鸟蛋,可惜没孵出小鹦鹉来。
三条“秀才胡同”,位于官园桥的东南角,2002年已经被拆平,建起“光大国际中心”和“梅兰芳大剧院”。
不过,湖南“秀女”李宇春有一新版主打歌叫《秀才胡同》,挺有意思。不知道是否与西城区这条秀才胡同有关。如果有关,笔者建议把最后“已成空”,改为“踪迹空”。歌词如下:清明的风 吹绿了你的胡同 梨花雨 淋湿了 书生的梦 树叶儿落 头顶上秋雁呢哝 城门外没贴你名字 风雪之中咳嗽 依偎在她胸口 你要离开 这清贫如水 巷口走出后 不再回头 她立春 她立秋 她人比 黄花瘦 霜白了头 先天下后天下 黄金屋 颜如玉 百代忧愁 红砖墙 老牌楼 琉璃瓦 已看透 却不开口 沉默中 那情天 那泪海 爱和恨 转眼成空 它立春 它立秋它荒芜 它重修 海棠依旧 先天下 后天下 黄金屋 颜如玉 沽一杯酒 红砖墙 老牌楼 琉璃瓦 写着拆 却不开口 它已走 那功名 那往事那胡同 恍然如梦 已成空 窗棂的纸 被思念一点就透 象棋子 被围困 等你搭救 油灯在晃 针和线 为你漂流 刺破手 结出颗红豆衣服上的褶皱 容易爬上额头 你要离开 这山盟海誓巷口 说好了 一定回头 她立春 她立秋 她人比 黄花瘦 等白了头 先天下 后天下黄金屋 颜如玉 百代忧愁 红砖墙 老牌楼 琉璃瓦 已看透 却不开口 沉默中 那情天 那泪海 爱和恨 转眼成空 它立春 它立秋 它荒芜它重修 海棠依旧 先天下 后天下 黄金屋 颜如玉 沽一杯酒 红砖墙 老牌楼 琉璃瓦 写着拆 却不开口 它已走 那功名 那往事 那胡同恍然如梦 已成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