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人物:昆仑西王母

西王母,在中国远古史上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人物。几乎上升到了神仙的地位——王母娘娘。但是很奇怪的是远古史料上记载西王母的两本主要著作都是以纪实而声名远播的。西晋初年(太康二年),在今河南汲县发现一座战国时期魏国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简,均为重要文化典籍,通称“汲冢周书”。其中就有西周(至迟不晚于战国时代)的编年体典籍《穆天子传》。另一本记载西王母的典籍就是战国时代成书的《山海经》。

我认为,西王母是远古史上的一个真实的人物。

很明显,《穆天子传》(公元前960年·西周)和《山海经》(公元前2000年左右·大禹)记载的历史相差一千年以上,所以《山海经》中记载的西王母相关史料应该是在对口口相传的民间史料进行采风和编辑该书的过程中,混将民间传说当作先夏历史糅合进同一本书里了。不过,《山海经》里仅仅涉及西王母的地理和外貌的记载,而这部分记载恰恰是《穆天子传》里被忽略的,加之后世史家学者在研究西王母时对西王母的地域所在及外貌多采用《山海经》的所记,故而在研究西王母时,《山海经》仍不失其参考价值。两书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可以相得益彰。同时也说明在先夏到战国时代,西王母的故事一直在民间以口传历史的方式在流传。

《史记》注[索隐]《山海经》云“玉山,西王母所居”……[集解]徐广曰:“远音下沃反。”索隐远音鹤也。正义张云:“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蓬鬓,远然白首。石城金穴,居其中。” [集解]郭璞曰:“胜,玉胜也。”正义颜云:“胜,妇人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也。” [正义]张云:“三足乌,青乌也。主为西王母取食,在昆墟之北。”

按照《山海经》的记载,住在山洞里的西王母的长相是很奇异而难以理解的:

《大荒西经》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山海经·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从上述记载中外貌可以看出,远古的西王母的外表是:虎齿、豹尾、蓬发、戴胜。虎齿是比较好理解的,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獠牙,也就是她的犬齿比较长而突出。蓬发是披头散发。戴胜是她的头发上总是别着一个装饰物,又如我们今天的发夹之类。豹尾费解,难道西王母长着一条长而有力的豹尾不成?

要理解西王母的豹尾就要从《山海经》时代人类的思维特点说起。我在《远古中国人的思维特点》系列里,揭示了远古人类的低级思维导致他们只是根据观察对象的外表来识别、记忆对方的。最典型的代表是《山海经》里的鱼很多是有翅膀的:

“牛首之山……是多飞鱼,其状如鲋鱼,食之已痔衕”《中山经》

“鲜山……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中山经》

“耿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鱼翼,其名曰朱獳,其鸣自訆。”《东山经》

其实那翅膀只是鱼类的鳍而已,在没有鳍这个新的名称产生以前,他们习惯于用自己熟知的事物来描述它,所以鱼就有了翅膀。

《山海经》时代的人不止西王母有尾巴。大禹的妻子涂山氏也是有尾巴的: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载:
  “禹三十未娶,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

涂山氏不仅有尾巴,而且有九条狐狸尾巴。可能吗?不可能!但是它和西王母的豹尾一样确实是历史的记载。意味着当时人们看到的西王母就是长着一条豹尾,而涂山氏就是长着九条狐狸尾巴。

这是远古人类的认识能力所致。西王母以豹皮为裳,豹皮上就保留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而涂山氏以白色的狐狸皮为裳,上面装饰着九条狐狸尾巴。这说明西王母的氏族曾经打死过豹子,涂山氏猎获过很多狐狸。他们以此为装饰正是远古人类一种个人力量和美的炫耀,一种氏族武力的展示。

其实不仅夏和周的口传历史里有西王母,她在西域外也很有名。《史记·大宛列传》“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而未曾见。”这就充分说明,西王母在历史上是真实的西域人物。

《穆天子传》正是以周穆公(周缪公)和西王母的真实来往,《穆天子传》记载了周穆王十七年的西征之事,书中多处有西王母、昆仑相关记载。证明历史传说不虚。

卷之一:“河宗又号之曰‘穆满,示女舂山之宝,诏女昆仑囗舍四,平泉七十。乃至于昆仑之丘,以观舂山之宝,赐女晦。’”
卷之二:“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以囗囗昆
仑之丘。”
《山海经》人物:昆仑西王母
同卷:“癸亥,至于西王母之邦。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囗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云云。
 同卷:“天子囗昆仑,以守黄帝之宫,南司赤水,而北守舂山之宝。” 同卷:“以三十囗人于昆仑丘。”
卷之四:“自河首襄山川西南,至于舂山,珠泽、昆仑之丘七百里。”

请注意周穆王和西王母交往的那一段文字:癸亥(第一天)周穆王达到昆仑丘;甲子(第二天)周穆王拜访西王母;乙丑(第三天)周穆王宴请西王母。记载非常详细。不仅如此,同年的晚些时间,西王母亲自到中原回访了周穆王。

郭璞注《穆天子传》引《纪年》云“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来见,宾于昭宫。”《史记·周本纪》裴笥集解引郭注文相同。

司马迁生活在西汉,当时《穆天子传》还没有出土,所以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应该没有参考后来西晋出土的《汲冢周书》。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见西王母。”
列子也应该没有看见过汲冢出土的《穆天子传》,但是《列子》中却有“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别日升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之以诒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所入。”记载与《山海经》《穆天子传》基本相同。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西王母的事迹在民间一直是流传着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9540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十大禁播电影《苹果》影评:迷失的不仅仅是北京图

原文地址:十大禁播电影《苹果》影评:迷失的不仅仅是北京(图)作者: 天涯二岩电影《苹果》剧照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剧情艺术电影。我一直没有把此片当成风月片看待,如果真的按分级来划分的话,加上不删减版的顶多也就是五级。但如果真这样想

转载 《山海经》与三皇五帝时期 三皇五帝时期

:《山海经》与三皇五帝时期作者:武陵君《三易源流考》考证破解《山海经》的作者和时代——三皇五帝时期的社会文化是神巫文化在颛顼“绝地天通”改革之后,《国语.楚语下》曰:“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

《后汉书》作者:范晔

作者:范晔《后汉书》简述:《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至汉献帝

《山海经》异兽图全 山海经全部异兽图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全书18篇,约3100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

声明:《《山海经》人物:昆仑西王母》为网友忘钓过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