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天命而下贯人事,隐涵“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向,内容比较深奥复杂。其中提到的“戒慎”、”恐惧“、“慎独”、“中”等重要概念,自荀子以来就有不同的理解。应该说,“慎独“等思想既是难点也是重点,这种观念不是偶然的,它基于天人合一和人的修养的必然性等观念的基础上。只有从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角度才能理解这种思想。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无忌惮也。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解读:这是《中庸》前半部分引孔子语,极有可能是孔子原话或转述。这里对“中庸”思想作了解释。不偏之谓“中”,“庸”,用也。从方法论上讲“中庸”就是“用中”。“执其两端”之“两端”就是“过”与“不及”。从孔子对南北不同的“强”的叙述可知,中庸之道并非只是简易平常之道,而是“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生命境界。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解读:这里选自《中庸》下篇。主要思想围绕中心概念“诚”而展开。“诚”这个在孟子和荀子那理得到重视的概念,在《中庸》里得到了较全面的论述。“诚“者,实也,“诚”是具有本原性、创生性的实体,故为“天之道”;“诚之”是“人之道”。“诚”的关键是发自内心自然毫不勉强而中道,不假思虑而得道,从容中道,是圣人品格。诚之,则是择善而固执的有思虑参与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均是讲“诚之”。
第二段从“诚明”与“明诚”的分别来讲“性”与“教”的分别。“性”者本性自然,“教”者教化而显。接着再从天德体现的角度论述“至诚”者能“尽其性”。能尽其性意味着能尽人的性;能尽人的性必然能尽物的性;能尽物的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并立为三。这说明,一人之性并非仅是某一人之性,而同时是千千万万人之性,乃至万物万事之性,故可以与天地参。其次致曲,即从小节入手,相对次要。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至诚如神”,是说至诚可以达到对未来的预见。
第四段将“诚”进一步说成是“成己”、“成物”、仁知统一的”合外内之道“。“诚”是一切的根据,可以说是对第二段的概括。
最后。将天下至诚说成是治理天下的“大经”,确立天下的“大本”,通晓天地的化育。其所以如此,乃是依赖诚恳的仁,如水一样深沉的圣人的品格和广大无边的天。所以,若不能聪明圣知通达天德,怎能知道呢?
这一部分可说是一篇论“诚”的论文的提纲。难点是诚的涵义。我们认为,“诚”作为创生性的实体,接近道家的“道”;但提出“诚”的概念应该是基于儒家所强调的礼文伪饰而言的。这里,重点在于把握儒家所谓 “尽人”“尽己”、“成己”“成物”的一体性。它是一种生命的实践感悟而非单纯的抽象观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尽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矣。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解读:以上选自《大学》。第一段提出《大学》著名的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第二段论述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后关系;第三段阐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第四段主要阐释“诚意”、“慎读”的涵义;第五段重点说明“修身”为何以“正心”为前提。“修己治人”的观念在这里成为一个具体操作的次序。
这里的难点是:现在中外均有人以为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并不必然推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由此人们认为八条目只是一种理想的设计。但是,从八条目的叙述看,前者只是后者的必要前提而非充分前提,只有将之放到有浓厚宗法色彩的传统社会中才能得到理解。理解的重点是“诚意”的真实涵义就是“毋自欺”,也即是“慎独”。
文章引用自:http://xbsk.xjtu.edu.cn/news_info.php?id=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