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希望的种子
——海门学习体会
虽不完美,但我们追求完美,虽不卓越,但我们追求卓越······聆听着专家们的报告,我们再次对“新教育”产生了别样的思考,新教育到底新在哪里?他需要我们这些在教育战线上迷茫着却也想追求着的教育人,怎样打破传统的教育方法,来过一种“完整而又幸福”的教育生活的呢?两天的学习与观摩,让我对新教育有了这样的思考。
首先,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实践是需要理论指导的,海门人正是在朱永新教授新理念的指导下实施的新教育,而且这种理论的指导已经内化的每一个海门人的心理,从海门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到学校里的每一个老师,他都奉行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彰显儿童个性”教育方针,追求着“过一种幸福而又完整”的教育生活,有了这样的信念,他们乘风破浪,直挂云帆。理念的正确与否,需要实践的证明,海门市每一所学校的新教育成果展示,让我们耳目一新,再次领略到了新教育的魅力,也激起了我们内心深处,对教育梦的思考与探索。
其次,新教育的实施需要集体的智慧。
新事物的产生绝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集体的力量!就拿京东小学的京剧课程来说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这一艺术形式的展现绝不仅仅是依依呀呀的唱腔就可以完成的,从服装到化妆,再到基本功的练习,需要音体美老师的共同努力来打造。再加上校园内京剧文化氛围的烘托,孩子们的听着的,看着的,摸到的全是京剧的味道,这样的熏陶,才造就了舞台上孩子们的精彩表现。
最后,抓住特色,以小见大。
4月26上午,观摩的是几所学校的展示,最能引发人深思的要数学校的责任课程。一个简单的词语,却造就了人高尚的品质,他们以春花的故事为载体,体会对社会、对家庭、对生命的责任感,我想这样的拥有这样胸怀的孩子们,将来走入社会,成功的几率大的多。
回归现实,我们该如何进行自己的新教育呢?
其实,我们西郊人已经在探索的道路上前进了,从我们的晨诵午读到暮省,校园的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厚后,只不过,相比新教育的发源地而言,我们显得比较稚嫩,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成的体系,还没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我们还需要在探索中前进。
真正让晨读变成晨诵。
我想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他们在作一首诗的时候一定是因为有感而发,我们阅读的缺陷是读不出这种情感,针对这一现状,我想晨诵时,我们应该了解诗人的性格和写作背景,让孩子们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情源于有感而发,深入体会,才能呈现出诗味!
午读要有呈现的方式。
我校新教育实施以来,学生们最大的变化就是爱读书了,而且的的确确的读了,可是我们却缺乏呈现的方式,所以我们应该利用每个星期的阅读课,进行诸如精彩故事会的这种展示。亦或者编排课本剧情景剧的方式展示孩子们的阅读。
暮省要编排成册
不要小看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孩子们读书最好的呈现就是写作,哪怕是一篇简短的文章,甚至是一段话,或者一句话,我想有感而发的东西不在于字数的多少,而在于是否触及人内心深处的那份感情。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份感情收集起来,引发更多的共鸣。
为人师者的理念与教育方法,就是不断的在孩子的童年埋下不一样种子,希望我们都能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埋下更多高尚快乐的种子,将来等着多彩的种子发芽开花甚至结果的时候,我想我们的社会会变的来越美好,到时真正受益的绝不仅仅是这些孩子们,他们会给整个社会做美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