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也无奈,回家的时候还曾经打趣老妈:我是你亲生的吗?咋这么不像呢?
在家里的时候,我也多次纠正她的语言。当然,这里必须对老妈提出表扬——认错态度极其诚恳。错了又错的时候,就自己感叹:哎,就这性格嘛!
老妈脾气相当好,在对待孩子方面,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语言太随意,说话没有中心。
举个春节发生的小例子吧,那时候小侄女说话还不清楚,要吃梨的时候,就听她反复喊:姨,姨……
老妈的回应是这样的:啊,又要梨啊,你吃了不少了,吃多了肚子该疼了……
小侄女尖叫着抗议。
老妈继续说:别吃了,刚才那个你都没好好吃,浪费了一大半
小侄女尖叫着哭起来。
老妈安慰了半天,小侄女越哭越严重,老妈妥协:好了,别哭了,我去给你拿一个,要好好吃,要不以后不给你了哦!
小侄女安静下来,脸上挂着泪珠,抱着梨开始啃。
从文字来分析,这段话里有责备,有要挟,但老妈的脾气相当温和,就算这样的表达,听起来也都有商量的味道。
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在整个过程中,老妈说了很多话,但都是自说自话,完全没有和小侄女形成交流,小侄女则一直用尖叫和哭泣来对抗。这次小侄女成功了,那么,下次她想吃梨的时候,依然会复制这个办法。
瞧,如此温和的老妈,却把小侄女培养得这样爱哭闹。您大概也猜出来了,她老人家当年也是这样“培养”我的。我清晰地记得,她这样念念叨叨地说话,我心里会升起无名怒火。
我向来爱管闲事,看到这样的状态,小侄女再要吃梨的时候,就由我来回应她。
我会直视着她的眼睛问:你要吃一个梨,是不是?
小侄女:嗯。(她回答之后,情绪已经不再急躁)
我的声音依然很有力度:可以,我带你去拿,好不好?
小侄女:好……(彻底平静)
走到门边,我对她说:等一下,我开门。
小侄女:嗯!(语气中已经有了愉快和期待)
当然,我也有拒绝她的时候。话语依然是简洁果断,我问清她的愿望,然后坚定地告诉她现在不能吃。开始的两三次,她会哼唧一下,但并没有尖叫哭泣。后来她连哼唧也省略了,不能吃的时候,就很坦然地接受。当然,只有在她吃了很多凉的东西的时候,我才会拒绝她,这种情况非常少。大部分情况我都会答应她,并且带她去拿,让她自己在水果箱里挑一个。
其实,文字无论多麽丰富,都没法描摹内心的那种感觉。从我的亲身感受来说,看见老妈和小侄女那样对话,我感觉两个人心里都是急躁焦虑的,甚至还掺杂着恐惧。小侄女怕被拒绝被数落,怕老妈那些含混不清的话,老妈则怕小侄女尖叫、哭闹、纠缠。如果从语气对比来看,老妈是柔和的,我的话反倒显得有些强硬。
在这个时候,我为什么要用很有力度的方式跟孩子说话呢?是为了吓住她吗?显然不是,在孩子有些急躁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传达准确的信息给她。
很多人以为,传达准确的信息还不容易?我经常饶有兴趣观察亲子间的琐碎互动,其实,做到这一点还真的不容易,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语言的简洁,语气的坚定,内心的平静。
先说语言的简洁。在平时的生活里面,我非常留意亲子之间的对话,而且我有个特别的“嗜好”,我会把每个对话当成一个小案例,然后在心中反复地分析,像语文老师改作文一样反复删减。我发现,很多家长的废话率在70%以上。明明三五句话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却在那里和孩子饶舌十来分钟,最后连旁观的我也糊涂了,分不清家长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这个过程往往会出现话题的转移,甚至引起误会。比如老妈和小侄女的对话,一会儿说肚子疼,一会儿说浪费,一会儿又说不好好吃以后不给了。对于一个不到两岁、把“梨”喊成“姨”的孩子来说,这些话只会增加理解的难度,进而加剧烦躁心情。孩子想要个梨,她需要的就是一个痛快话:到底给还是不给?老妈说了半天,似乎不想给,也没明确说不给,语言中还夹杂着责备和要挟,我在旁边都替她急得慌。当然,我并非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我也时时刻刻把自己与孩子的对话当做案例来分析。如果觉得不妥,在下次的对话中立刻做出修正,然后观察孩子的反应和反馈。有人 也许会问,是所有的时刻都以简洁为唯一标准吗?显然不是。我认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语言要尽量简洁;在玩耍的时候,语言则要尽量好玩,这时候没必要惜话如金,相反,偶尔的饶舌还会很有幽默效果呢!
其次是语气的坚定。从字面意思理解“语气坚定”很容易,其实,每位家长都是从自己的经验来理解。这些年,我见过很多所谓的“语气坚定”。有的人性格急躁强势,自认为的“坚定”在旁观者听来已经显得很凌厉,还有的人以为把音调提高一些就是“坚定”。那么,到底怎样才算坚定呢?在我看来,至少要做到两点: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有信心;能承受孩子施加的压力。还是以老妈和小侄女的事情为例,老妈之所以和孩子饶舌,一方面,她是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没有信心,关于给不给小侄女吃梨这件事情,她自己就摇摆不定,没有拿定主意,于是,她想通过试探着拒绝小侄女来选择自己的态度。说到底是把决定权让渡给了孩子:如果你不哭我就不给了;如果你哭得厉害就给你。如果我是孩子,遇到这样的家长,我肯定玩命儿地哭,因为眼泪可以换来决定权,这对孩子绝对是一种诱惑。很多态度游移的家长,就会像老妈一样,温和地、轻而易举地培养出孩子爱哭的特质。另一方面,我分明在老妈与小侄女的对话中,读出了“怕”字,其实她的本意是不想给的,但是她怕小侄女哭闹,见小侄女那样尖叫哭喊,立刻对小侄女做出妥协,还假装做出一副很强硬的样子:不好好吃以后不给了。
第三是内心的平静。这一点最好解释又最难做到。我认为最好的形容,是王阳明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我认为要达到这种内心的平静状态,需要经历足够多的同类事件,从中间总结出基本的规律,并建立起绝对的信心。因此,我们不需要盲目追求内心的平静,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和孩子相处,重视每件事、每句话,通过不断地反思、改进,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就这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一天你会发现,内心的平静原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很多人预约了咨询,但前面排了很多人,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有咨询需求的家长可以参加我的工作坊,面对面地交流,且不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
第三期工作坊: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87a54d0101mav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