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是非话寇准·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赵冬梅,女,1971年生,博士,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北大分校客座副教,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研究方向:晚唐至北宋的军事、政治、社会生活。讲授课程:《中国古代史》、《资治通鉴选读》、《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专题》《宋史专题》。
千秋是非话寇准(一)真实的传奇·2012年2月5日
千秋是非话寇准(二)科举幸运儿·2012年2月6日
寇准从政几十年,从来不欺君、不罔上,一生光明磊落,而这个品质从他参加科考时就初见端倪。19岁时,寇准第一次参加科考,眼前高耸着科考的“三重门”,“三重门”三道关,关关都是拦路虎,多少饱学之士都被它无情地拒之门外。19年的寇准第一次参加科举,决心一搏。
首先,他面临的是第一关“解试”的考验,然而,寇准在“解试”的地点选择上却有违常理,给后人留下了种种猜疑,这就是寇准的“科举移民”,寇准为什么不在老家参加科考?他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科举的“一重门”,当得了别人,挡不住寇准,寇准信心满满准备接下来的考试,而就在此时,有人却意外地给他泼了一瓢冷水,这使得寇准的科考结果充满了玄机。寇准面临一个关系成败的重大选择,要么选择造假,蒙混过关,要么选择诚实,冒着被淘汰的危险,在这个棘手的问题面前,寇准最终冒险选择了光明磊落,并幸运地过了关。
那么,寇准要面对的风险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说他的科举之路实在是太幸运了呢?而这段经历又将给他的未来人生路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北京大学赵冬梅副教授和您一起走进大宋初期的那段曲折多变的历史当中,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千秋是非话寇准》之《科举幸运儿》。
千秋是非话寇准(三)心大知县小·2012年2月7日
寇准参加工作被分到了巴东县,巴东是个小县,地小人少,偏僻荒凉。而寇准是太宗皇帝钦赐的进士,年轻有为,豪情万丈,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将满脑子的宏伟大业与眼前这个可怜的小县城联系起来。寇准的高远理想与巴东的冰冷现实发生了剧烈的碰撞,而唐知州对寇准近乎巴结的举动却让人感到奇怪,在古代官场上,是非常讲究地位尊卑的,寇准出身平凡,只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知县,人微言轻。
那么,作为上级领导,唐知州给这个下属的待遇实在是太高了,他为什么会如此对待寇准呢?初入仕途,他究竟会如何面对这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呢?在现实面前,他究竟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还是踏实努力,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呢?作为太宗皇帝钦赐进士,年轻的寇准心气十足,志向高远,但心大志大的寇准还是在小巴东打了一个漂亮仗,顺利完成了难度极大的税收工作。我们不禁要问,寇准出生平凡没有背景,人又年轻资历又浅,别人收税常常需要动用刑罚,而他却能一纸告示就轻松收上税来,寇准究竟有何本事?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年轻的寇准在迷惘中做出了选择。那么,寇准的三年知县生涯是怎样度过的?他在巴东写下的诗句又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北京大学赵冬梅副教授和您一起走进大宋初期的那段曲折多变的历史当中,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千秋是非话寇准》之《心大知县小》。
千秋是非话寇准(四)簪花少年·2012年2月8日
太宗皇帝喜欢寇准朝野皆知。在他的特殊关照下,仅仅十年时间,寇准就从一名小小的知县摇身变为主持朝政的副宰相,成为大宋朝万众瞩目的“簪花少年”。我们不禁要问:太宗皇帝为何对寇准如此青睐?有人说是因为寇准英俊潇洒、形象出众,也有人说是因为他精明强干,能力超群,然而在赵冬梅老师看来,这仅仅是答案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更重要的原因,寇准家庭出身平凡、婚姻关系一般,同年关系不善经营,这就是寇准的社会关系的状况。所以说寇准在宋朝的官场上可以说是一个孤臣。他跟任何政治势力都没有很深的瓜葛,他是孤立的,他只站在真理这一边。
这样一个孤臣对于太宗皇帝来说当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资源了。皇帝自称孤家寡人,皇帝原则上他必须跟国家利益永远站在一起。但是他的臣子可不一定,皇帝怕他手下的臣子拉帮结派,都去搞小集团了,如果手下的臣子都去搞小集团了,那就没人关心国家利益了,那皇帝就真的被孤单、孤立起来了,所以孤家寡人的皇帝需要孤臣的支持。宋太宗需要寇准,另一个则源于他的特殊嗜好。那么,太宗皇帝内心的秘密和特殊的嗜好究竟是什么?他对寇准又寄予了怎样的期望呢?
北京大学赵冬梅副教授和您一起走进大宋初期的那段曲折多变的历史当中,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千秋是非话寇准》之《簪花少年》。
千秋是非话寇准(五)真的很“纠结”·2012年2月9日
寇准的“另类”是把双刃剑,在为他赢得太宗皇帝赏识的同时,也给他的招来了祸端。在宋太宗的关照下,三十四岁时,寇准就官拜副宰相,成了大宋朝万众瞩目的“簪花少年”。然而,正当他春风得意之时,却在两件事情上接连栽跟头,被两次撵出中央。
第一个是“万岁事件”,事件并不复杂,要想弄清楚也不难,然而,它却直接导致了寇准的下课。太宗皇帝对寇准向来很信任,但是,在这件看似不大的事情上,他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的火?被贬不到一年,寇准又重返大宋王朝的权力中枢,太宗皇帝一如既往地信任他,同僚大臣对他也是礼遇有加。按理说,要是能吸取“万岁事件”的教训,把脾气改一改,未来的工作生活一定差不了,但是,还没到两年,寇准又被赶出了中央。那么,这一次的导火线是“冯拯提级”事件。宋太宗亲手成就了寇准,又亲手将他打入冷宫。对寇准这个人,太宗皇帝实在很“纠结”,看在眼前心烦,离开了又想得慌。那么,寇准究竟做了什么惹怒太宗皇帝的事情?事情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北京大学赵冬梅副教授和您一起走进大宋初期的那段曲折多变的历史当中,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千秋是非话寇准》之《真的很“纠结”》。
千秋是非话寇准(六)阴谋与佳话·2012年2月10日
在中国古代,皇权继承问题,从来都是封建王朝的第一要务,同时也充满了血腥和阴谋。宋太祖的儿子们都还健在,却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这样的皇权更迭不符合常规,很是蹊跷。因为不可思议,一直受到后世人的猜疑。而太祖临终前的一件事更是成了千古之谜,这就是大宋王朝的第一大谜案—“斧声烛影”。那么,“斧声烛影”的离奇之处究竟在哪里?对这个千古谜案,赵冬梅老师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解读呢?
作为大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赵光义在继承了哥哥的皇位之后,一直在为谁是下一个继任者而举棋不定,费劲心机。按理说“父死子继”是最普遍的继承方式,但是在太宗朝,这个问题却异常地复杂。一场场围绕皇权的明争暗斗在大宋朝的庙堂深处上演。那么,皇位继承问题为何在太宗朝变得如此复杂?它和宋朝第一大谜案—“斧声烛影”有着怎样的关系?在大宋皇权的更迭中,寇准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北京大学赵冬梅副教授和您一起走进大宋初期的那段曲折多变的历史当中,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千秋是非话寇准》之《阴谋与佳话》。
千秋是非话寇准(七)新君对老臣·2012年2月11日
自古以来,老皇帝离世之时,往往是皇权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各种势力犬牙交错,暗流涌动,太宗皇帝本人谜一般的继位过程就是最好的例子。为了防止意————外,宋太宗生前早早钦定了皇位继承人,他就是三儿子赵恒。作为太子,赵恒理应是新君的不二人选,然而,赵恒还太小,“元佐派”的势力不容小觑,在这皇位交接的关键时刻,却有很多意外事情发生。
公元997年,赵恒有惊无险地登上皇位,史称宋真宗。新君登基,寇准功劳最大,在他人看来,寇准理应时来运转了。但是,真宗皇帝在对寇准的使用上,却一直首鼠两端,犹豫不决。一方面,他认可寇准的能力,但同时,又对他的威望和“另类”作风心存忌惮。直到国内外的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大宋朝廷出现危局,真宗皇帝才再一次想起了寇准。那么,真宗皇帝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寇准能重返中央报效国家吗?
北京大学赵冬梅副教授和您一起走进大宋初期的那段曲折多变的历史当中,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千秋是非话寇准》之《新君对老臣》。
千秋是非话寇准(八)澶渊澶渊·2012年2月12日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以来,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一直是大宋王朝最大的安全隐患,宋辽之间一直冲突不断,和历朝历代相比,宋朝的疆土面积都算是少的,主要原因是北方大片领土被契丹建立的辽国侵占。面对这支强悍的游牧民族,宋朝军民一直心怀忌惮,到了真宗朝,宋辽边界冲突不断加剧。终于,在真宗继位七年之后,一场生死大战就在眼前,以寇准为首的一班大臣力主亲征,但亲征就意味着皇帝必须走到战争前沿,面对强悍的契丹铁骑,一旦出现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就在宋真宗为是否亲征犹豫不决的时候,朝廷里另外一派也蠢蠢欲动,两种声音在大宋的庙堂之上相互碰撞,此起彼伏。那么,面对危局,真宗皇帝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可以说,如果没有寇准,大宋的历史就将呈现出另外一个样子,在寇准和一般大臣的极力坚持下,他成功地说服了真宗,但是真宗的亲征路依旧是一波三折,困难重重,在亲征路上,真宗也是几次几乎改变主意,那么,在这个关键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这突如其来的历史巨变中,战时宰相寇准能否化险为夷,扶保大宋走出困境呢?
北京大学赵冬梅副教授和您一起走进大宋初期的那段曲折多变的历史当中,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千秋是非话寇准》之《澶渊澶渊》。
千秋是非话寇准(九)三根手指·2012年2月13日
(公元1005年一月,宋辽两国终于坐在谈判桌上,签订了澶渊之盟。由于寇准在盟约签订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澶渊之盟也深深地印上了寇准的烙印,北宋名相王安石后来就曾写下“丞相莱公功第一”的佳句,颂扬寇准在澶渊之盟中建立的不朽功勋。而寇准在澶渊之盟中的表现,也给他的个人命运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评价澶渊之盟的历史地位呢?寇准面临的政治风险又是什么呢?)
千秋是非话寇准(十)狮子与狐狸·2012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