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少年这种没节操的文可以无休止写下去,长短都成,所以俺倒腾出一篇短篇,霍霍
先帝
先帝刚去世那会,诸葛亮常常很恍惚,他会忘记先帝已经不在了,总以为先帝还活着,像一尾从水里跳出的鱼,鲜活生动,和死亡这苍白冷漠的词儿毫无关系。
所以随着昭烈皇帝离开的日子越来越久,诸葛亮的恍惚症状越来越严重。
Eg:他会在某一天告诉修远,陛下要过生日了,得准备礼物,修远说,先生是不是记错了,陛下生日差得远呢,诸葛亮才恍然醒悟,他记得的是先帝的生日。
Eg:他常对僚属说起陛下如何如何,诸如我和陛下相识于微末,陛下能忍之不能忍,陛下是大英雄,底下人都是一头雾水,当今皇帝阿斗有这么能耐么,只有晓事的才知道诸葛亮说的陛下是先帝。
Eg:他会不自主地把主公溜出口,说主公最近在干嘛呢,怎么那么久见不到人影,主公是不是又喝多了,主公失眠了会来找我唠嗑,主公……
他始终觉得这个人还在,仿佛鲜明的一束阳光,慷慨地照在脸上,映入心里,温暖得无有修饰。之所以暂时见不着,许是正和哪个老臣躲在某家酒馆喝酒,彼此喝得爹妈不认,过得一些时辰,他会托人哭天抹泪地跑来找自己去付账,说主公吃白食被酒家看下了,军师再不去救他,他得在厨房洗一个月碗;也或者他正晒着暖烘烘的太阳睡懒觉,自己会抱着一大堆文书跑去找他,然后把满手的文书丢他脸上去,冲他嚎叫:主公起床了!
很长的时间里,诸葛亮都不愿意说“先帝”这两个字,似乎只要不说,“先帝”这个词所代表的残酷现实便不会成真,一切都和从前一样并无二致,生命像那盛夏繁花,热烈绽放出整个世界的芬芳,死亡被锁在另一个世界,是他们永远不需要经略的酷烈。
甚至有一次,当某下属和诸葛亮说公事时,提到了一句先帝,诸葛亮当时愣了一下,他问:先帝是谁?
下属吞口唾沫,先帝,先帝,就是昭烈皇帝,当今皇帝的爹,季汉的开国之君,刚刚在白帝城托过孤。
诸葛亮的脸沉了,那就说当今之父,开国之君,非要说先帝,你不说先帝会死么?
下属当场被五雷轰顶。
丞相府的僚属们渐渐摸出丞相的心理,尽量少在他面前提先帝,非说不可时,就用“丞相的知遇之主”“丞相的主公”“前陛下”“ex皇帝”来代指,或者,“那个人”。
于是苦逼的丞相府僚属为了让丞相心里舒坦,很多时候会出现如下奇葩语言:
下属A:丞相,丞相的主公要行大敛之礼,太常已拟定大丧之仪,大敛那日,由丞相负责主持丞相的主公的葬礼……丞相,你这么看着我干嘛,我只是在说丞相的主公要下葬了,我没说错话吧……
下属B:陛下说,他最近老是梦见前陛下在打他,陛下担心是不是做了什么让前陛下不爽的事,所以前陛下才要打陛下,陛下想请前陛下当初请来给前陛下和陛下占梦的大师给陛下占梦……救命!
下属C:XX政策是那个人在时制定的,如今这个人,哦,错了,是陛下,陛下要做出一些调整……
丞相府僚属每天都怀着抓狂的心理和诸葛亮玩文字游戏,“先帝”这两个字像符咒,沾着就有性命之忧,一些老僚属对新入府的僚属谆谆教诲,在丞相府说什么都可以,八卦吐槽唠嗑没节操无底限都随意,就别说“先帝”,谁说谁死!
因此,丞相府的头一条府令是:有敢说先帝者,黑出翔!
“先帝”像瘟疫般,在丞相府这只纯真空保温瓶里完全绝迹,诸葛亮能容忍别人称呼他先丞相,就是听不得“先帝”的称呼。
先帝真是所有汉字里最烂的词汇,是哪个二逼傻缺造出的无耻之语,简直刷新了宇宙下限,就该从字典里把“先帝”拿走,让地球上从此没有“先帝”!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诸葛亮是患上了选择性强迫症,僚属们觉着这么下去,很影响上下级的言语沟通,纷纷去找修远叨叨,修远说,你们去发明克隆技术,从惠陵里拔出前陛下的一根头发,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So,在不能发明克隆技术的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府僚属依然要忍受丞相诸葛亮的强迫症,当然,你偶尔在诸葛亮面前漏嘴说“先帝”,他至多不爽你三天,也不会拿你衅鼓,如果犯错的是敌国,后果却会很严重。
那一次,曹魏某些闲得蛋疼的臣僚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说坑爹的刘备死了,哇咔咔,你们蜀汉国小民弱,干嘛守着那穷山恶水,不如投降吧,我们大魏房价虽然高点儿,堵车的情况经常点儿,可是我们有热馒头肉包子,还有美白软嫩的萌妹纸,恁们如果俯首称臣,保管让恁们吃好喝好,享受什么叫做舌尖上的魏国,还能把你们那先帝的坟迁回他老家。
这封信让整个丞相府都沸腾了,一水人准备写长文骂战,请战写文的爱国者从丞相府排到了岷江边,诸葛亮却说,让我来。
是的,诸葛亮亲自动手了。
那天,风软花香,天朗气清,丞相府里仍然忙忙碌碌,诸葛亮一面和各级官员说公事,一面写回信,半个小时后,他把笔一搁,说今天天气不错,吵架是不对的,骂脏字更是不文明的,我们要讲道理。修远,把这信送走吧,送走前,复印一万份,广泛散布,东吴什么的也要送一送,成文的字要大,要有砸眼睛的效果。
回信以光速传到了魏国,然后,没有然后了,因为魏国再也没有写文章劝蜀汉投降。
反正,丞相府的僚属看了回信后,悄悄议论说丞相真特么刻薄,但是刻薄得太爽了,谁让曹魏骂我们先帝,对,他们提到了“先帝”,犯了丞相的大忌。
先帝,是结在丞相心里的一道疤,太疼,轻易碰不得。
他不让自己人碰,更不会让敌国碰。
有人也哀叹这是丞相自欺欺人,不说先帝,先帝就会活过来么,他已在惠陵的冰冷坟墓里躺了好多年,丞相,你面对现实吧。
腹诽只能在私下流传,拿不到台面上,没人知道诸葛亮的强迫症要持续多久,或者是一辈子,或者下辈子,或者,等后来的人们看《三国志》时,情况依然没有改变?
可是有一天,人们才发现原来大家都猜错了。
那是在建兴五年,诸葛亮给皇帝上了一篇表章,《出师表》。
并不长的出师表打开来,写在最前面的两个字是:先帝。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先帝每与臣论此……
先帝不以臣卑鄙……
先帝,先帝,先帝……
十三个“先帝”,每一次“先帝”的称呼都像从心里翻出来的追念,不会被时间消弭,不会被生死隔断,千秋万代,沧海桑田,楼台倒塌了,朝代倾覆了,功业消亡了,而那深情依然在,想念依然在,感动依然在。
人们于是知了,诸葛亮自始至终都知道先帝已经不在了,他比任何人都清醒,他认得清死亡的面孔,那冷酷、悲哀,绝望的死亡,曾经深深地折磨过这个国家,他都忍受下去,坚持下去,并且撑持起来。
他用那一身嶙峋之骨撑起了他和先帝开创的国家,撑起一个关于升平天下的梦,那是他和先帝共同的华彩理想。
建兴六年,诸葛亮踏上了第一次北伐的征程,出征前,有僚属问他,丞相当初为什么不轻言先帝?
诸葛亮想了想,他说,因为“先帝”象征着责任、理想、坚守,太沉重了,用言辞负担不起。
一千七百年后,我们读《出师表》,你能从“先帝”中读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