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子尤 子尤

2006年10月23日深夜,俺跟太太说,看一眼新浪博客,俺再睡。三下五除二,登录,却见浪首黑字写着,少年作家子尤,凌晨病逝。  急忙进子尤博客,见这孩子留给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是:  这个故事会怎么收场呢?    第一次见到子尤,是2004年4月10日,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这一天恰好俺女儿出生,而太太生女儿,就住在子尤隔壁。凌晨不到4点,女儿呼啸落地,满脸是奶脂,却一切正常,太太被推回病房,俺听着隔壁低低的咳嗽声,兴奋地连夜向数以百计的各路亲朋发短信报喜报平安。这个时候,俺和太太并不知道,隔壁咳嗽的是谁,因为什么咳嗽,甚至不知道这个咳嗽的病人只是个14岁的孩子。  天一大亮,俺跑回家,照顾凌晨孵出来的几 只小信鸽,再浇灌一番久未浇灌的花草。忙来忙去,再跑回中日友好医院,呵呵,差不多已经忘了,这一天同样也是俺自己的生日。  上午,探视的亲朋络绎不绝,俺娘俺爹俺妹妹都来了。  其间,送走一对儿师姐师兄后,俺在楼梯过道,碰到闪身让俺先上一位女子。俺不大习惯被谦让,特别不能接受的是,一个女人为俺谦让,俺便停下来,请她先行,她见俺不傲慢,又有个充分的照面时间,便脱口告诉俺,我是您的读者和观众,我的儿子也是。  俺呆呆地问,您是……?  她说,我叫柳红,我的儿子叫子尤。  俺忙问,你们在这里看病,是儿子吗?  柳红说,是,儿子最近不大好,已经在这儿住了一段时间,就在你太太隔壁。  噢,这几天一直在咳嗽的是子尤吗?  是啊,他听见你们的女儿在哭,一直想过来看看,又怕你们不欢迎……  哪里哪里,您看俺这儿人来人往,已经送走好几拨儿客人,俺可不信什么感染!  他可喜欢小孩儿了,听见小妹妹出生了,生怕咳嗽会影响你们。  哪里哪里,他太懂事了,俺们不怕。    忽然想起从家回来,听太太说,隔壁咳嗽了一夜,倒是声音不大,真烦死了。俺本来想批评她,人家咳嗽是有病,又不是存心难为咱,怎么能用“烦人”这样的词儿!但转念想,太太今天劳苦功高,原谅了她吧。俺哪里想到,太太为她这句话,两年后追悔莫及。10月的晚上,俺告诉他,你记得在中日友好医院住在咱们隔壁的子尤吗,他没挺过去。太太听罢,放下手里的报纸,没了声音,过了一会儿,她便靠在俺肩上,无声地哭了,说,当初不知道他是谁,也不知道是大人还是小孩儿,还嫌他咳嗽,说过烦死他了……他就真的走了吗……应该只有16岁……你说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孩子会死,咱那个啥也学不会却活得好好的,为什么不让他们换一下……俺制止,说,你又开始说胡话了,将来又得后悔。  后来,俺找来新版《鲁豫有约》,和她一起看了子尤那期。太太看不下去,说这孩子太可惜,为什么老天爷就是不长眼睛呢!  这些都是后话,那天和子尤妈妈竟在楼梯拐角处,聊了好久。  她说,很早就看过你写的《青春的敌人》,我和子尤还每期都看你主持的《非常接触》。  不会吧,你喜欢看俺能理解,子尤这岁数,怎么会看《非常接触》?  他喜欢幽默的东西,所以期期都看,我告诉他住在隔壁的是你太太,他一直想过去和你打招呼。  那我去看望他吧!  他会非常高兴的。  为什么,今天这儿有这么多少先队,跟子尤有关吗?  他是他们的名人,这些孩子知道今天是子尤的生日,来这里给他过生日。  真的呀,他也是4月10日生人吗?  是呀,1990年4月10日,很巧吧,和你女儿同天生日,他们还住隔壁。  那止是他俩同天,俺也是4月10日生日呀!!!俺要去看看他,这简直是缘分,太巧了真是!!!  晚上,夜幕降临,曲尽人散,俺终于有机会去隔壁看了子尤,他比俺想象得腼腆,很友善,但话不多。俺翻看了他的相册,竟发现他是北大哲学系吴国盛教授的儿子。俺主持《世纪大讲堂》时,吴教授做过主讲嘉宾,他其实年龄比俺小,却做了副系主任,算是哲学重镇。柳红坦然地告诉俺,他们离婚了。俺惊诧,吭吭哧哧,问,当着子尤说这些……柳红说,子尤都知道,我们走每一步,都和他商量过,吴老师还是他的爸爸,但已经不是我的丈夫了,他爱上了更值得他爱的人。啊呀噢哇¥¥*—&,%$#@&^^*,*&·¥…**,俺一时语迟,脑子短路了,等接上各个烧毁的线路,已听见柳红在讲吴敬链教授,她是吴先生的秘书,所以吴先生来看过子尤。当然了,最空前的是2005年夏天,目空一切的李敖大师告别北大,也跑来看了子尤,比试了比试。  俺担心累着子尤,又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  这一夜,子尤病情稳定,没有咳嗽。    第2天,俺在玻璃长廊里看见吴国盛在和柳红说话,便不管人家是不是在说悄悄话,上前跟好久不见的吴教授握手。刚好这段时间,俺让俺妹妹为凤凰卫视搞北大哲学系百年庆祝的专题片,借机与吴教授交换了几点意见,很快话题回到子尤身上。  俺问,这孩子知道这个病的危险吗?  柳红说,从来没有跟他说过,但他很聪明,他也不问,但我们想,他是知道的。  俺问,那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吴教授说,不论怎么样,用尽最大的力量为他治吧,没别的办法。  俺们的用语都很含糊,都极力避免直接说出那个词,但俺相信,对子尤的未来,每个人都已心知肚明,可每个人都不愿意认输,包括俺自己,也包括俺太太,大家总是认为上帝是不会收走这个孩子的,至少不会收走得这么早,否则,为什么,凭什么,怎么可能呢?!  今天是双十节,俺写了篇博文,庆祝俺的女儿两岁半,回顾了她的出生,这无可避免地要提到隔壁的子尤,于是俺便上了子尤的博客,却发现,他9月17日贴上《生亦漂亮,死亦漂亮》之后,再也没做更新,一位网友担心地问,子尤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俺也抱着同样的疑问,天天去子尤博客看上一眼,直到12天后得知他真的走了,不再回头。  与子尤诀别时,柳红用自豪的微笑,替代了眼泪。  这个故事会怎么收场呢?  这是多么专业的一种思索,在短暂的人生尽头,他还在思索与大家有关的问题。刚刚,又去看了子尤的博客,俺总觉得他还活着,果然,他生前数十万的点击现在已越过200万。他没有死,故事也并没有收场,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求得了长存。http://blog.sina.com.cn/m/ziyou

隔壁的子尤 子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94308.html

更多阅读

论语中的子路 梁国杨氏子为何甚聪惠

子路,在论语出现30多次,是论语中描写的最为形象生动的弟子,他的最突出特点是伉直好勇。历史上的张飞、程咬金、李逵等也是这样的性格,为大家所喜爱,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类人。在论语中,最为形象生动的要数子路了。闻之喜、不悦、终身诵之

声明:《隔壁的子尤 子尤》为网友该用户已成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