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二泉映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解]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文本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以故事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二泉映月》这首二胡名曲的形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文章语言精练优美,感情真挚,十分感人,但篇幅较长,因此要教会学生阅读长文的方法。

[目标预设]

1.正确读写本课6个生字(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相关句子。

3.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并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路。

4.通过朗读的训练,初步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过程;能抓住“文眼”,为第二课时深入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打下基础。

5.学习并初步掌握长文阅读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扫清阅读中的障碍,读熟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叙述的顺序。

教学难点:寻找“文眼”(即浓缩阿炳悲惨一生的关键词语),为第二课时深入体会和表现阿炳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精神品质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

语文阅读能力是一种能力建构,靠的是大量的、反复的语文阅读实践。语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感知、记忆、积累、应用四个方面下功夫,扎实地指导学生识字、学词、诠句、析段、解篇,让学生在“谁持彩练当空舞”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地进行语文实践,逐步提高语文素质。为使这些落到实处,在《二泉映月》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准确把握语文阅读层次,尽量做到在语言信息层次上不花费过多时间(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质疑和发散思维)和在语文文化层次上不“绕圈”(让学生信马由缰地感悟和谈感受),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设计思路]

全课教学拟分以下四个步骤展开:一、抓住文题,引导基础阅读,扫清阅读中的障碍,读熟课文。二、抓住文路,进行框架阅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叙述的顺序。三、抓住文眼,引领深入阅读,抓住课文的重难点,以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为引导,以文本语言为抓手,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围绕文本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思考、品味、争论、领悟作者的写法,在读中深化对文章的感悟,从而获得语感,升华情感,提升阅读能力。四、抓住文采,引导表达阅读,学生通过“写”和“说”,把文本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情化为自己的情。五、根据文本,进行延伸阅读,以一篇带动多篇甚至多本,以课内带课外,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人文底蕴更加深厚。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前两个步骤,初步进行第三个步骤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抓住文题,引导基础阅读

1.营造情境,导入新课

屏幕出现课题及月光水面树影图景,播放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在乐曲声中揭示:今天就让我们在这凄凉、忧伤的乐曲声中一同去了解《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去体悟蕴藏其中的美好情感吧。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师:课文讲了

2.检查预习情况。

(1)通过自学,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不懂?

在学生交流收获的时候,教师相机出示创作者阿炳以及相关背景简介。

(2)了解生字新词的认识和掌握过程。

①朗读、正音:动人心、倔强等,重点交流对激愤、倔强、富饶、萦绕、坎坷、静影沉璧等词语的理解。

②描红临写(课后第2题田字格),写好后进行同桌互评。

《二泉映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3)质疑:还有什么问题不懂?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不必一一解答,可以鼓励一下:“这就是收获!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3.师:这篇课文较长,高年级长文章怎么阅读呢?我们先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这只眼睛,可以抓住灵魂,抓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在文题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词、一句话。请你在“二泉映月”后面加上一个词或一句话。

4.学生自读课文(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朗读时间)。

(1)请你带着刚才的问题把课文默读一遍,做一点批注的更佳。

(2)朗读课文,要力求读得正确、流利,能读出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更好。(师巡,指导。)

5.交流初读所得,进行思维、情感的初步碰撞。

(1)同桌互读、分享课文。

友情提醒(课件出示):在同桌读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六个字:倾听——看看能否读正确、读通顺;帮助——注意纠正读音、断句;评价——读完后,给对方说说自己的意见。

同桌读后,再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评。

(2)交流读课文后的收获。你在“二泉映月”后面加上了什么词、句?结合文中词句段简要说说理由,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抓住文路,进行框架阅读

1.课文读熟了,你能尝试着用一句话或两三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引导学生概括,力求做到内容完整,句子比较简洁。

(参考:课文记叙了民间艺术家阿炳的艰难身世和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2.师:读一篇长文章要善于用自己的语言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我觉得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理解文章的思路。请你拿起笔,快速阅读课文,理一理这篇课文的思路是什么呢?可以在书旁批注。

(1)学生快速阅读,并圈画相关内容。

(2)引导讨论交流。

(参考:文章根据阿炳的人生经历,开篇简介阿炳的生活环境,写童年时的阿炳中秋之夜在二泉边赏月时师傅告诉他,长大后能从泉水中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接着写历尽人生磨难的阿炳又一次来到二泉边,他从淙淙的流水中似乎听到了许多的声音。最后写阿炳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终于创作出不朽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3.小结:读长文章首先要把思路抓清楚,文章的线索和脉络才会体现出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阅读长文章的方法。

三、抓住文眼,引领深入阅读

1.师:读一篇文章最主要的方法是文眼阅读法。文眼就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眼在题目上,有的在文章的开头,有的在文章的中间,有的在文章的结尾。这篇文章也有个文眼,它隐藏得比较深,老师和你们一起找找看。

2.师:同学们,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阿炳在二泉池畔的那一个特写镜头上,就在那个八月十五,中秋之夜,阿炳再一次来到了二泉池畔。孩子们,读课文,仔细地看,这个时候的阿炳,他正在做些什么,他正在想些什么,把这些话划出来,再用心地读一读。

3.生默读、划。(划完了以后,教师再提醒学生大声地读一读。)

4.师:同学们,阿炳在这些镜头看到什么?你看到了吗?请把你看到的说出来。读给大家听。

(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

5.师:来,让我们把看到的阿炳的特殊镜头读出来。

引读: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读下去)

生齐: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6.师:谁能把刚才读到的长长的三句话,读成一个词?而这个词语最能概括三句话?

交流、板书:坎坷(点示:这就是文眼,文章的眼睛),尝试朗读“坎坷”。

7.师:我觉得这样读,你们肯定读不好,哪怕读一百遍都读不好。因为你们还没有体验到阿炳的感触。为什么童年时的阿炳中秋之夜在二泉边赏月时听不到许多美妙的声音,而长大后的他又一次来到二泉边,却从淙淙的流水中似乎听到了许多的声音?为什么阿炳能创作出这么不朽的二胡名曲?这都跟他的“坎坷”有关啊!课后从书上找找,课文哪些地方写了阿炳的坎坷经历?找到了的,在下节语文课上和同学交流一下,好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94026.html

更多阅读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名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13课《坐井观天》。教材分析:《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课文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易懂,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

《黄河的主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提心吊胆、胆战心惊、谈笑风生、专心致志等。3、初步感知课文主要

《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件评课 泉城第一课时评课

《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叶琴文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雄伟、屯兵、堡垒、瞭望口”等词语的意思。2、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3、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课件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寿安里小学 杨建华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清脉络。二、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三、教学难

声明:《《二泉映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为网友屌丝肿木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