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思巴文 八思巴文印章

这是什么文字?

正德年为何多阿拉伯文?元代的巴思八文怎么跑到明代?

在友人处见到几块青花瓷片,都是正德年的(图1图2图3),都有疑似阿拉伯文字。图4是香港天民楼收藏的一只正德年的青花瓷盒,也饰有阿拉伯文。这些阿拉伯文字是什么意思呢?我去请教紫砂壶收藏大家沙志明先生,他是回族人。他冒雨带我到南京伊斯兰教协会,找到了拓阿訇和杨阿訇。他们都是识别阿拉伯文的专家。不一会就看出来了。图4上五面都饰有文字,但能看清的只有一面,两个字大意是“数量多的容器”。译成汉语就是“百宝箱”的意思。图3碗心一字是一个介词,是XX说的意思,也许是“尊大的真主说”。但说的什么,应该在碗边上,我们看不见。至于图1图2,他肯定地说这不是阿拉伯文字,可能是希伯来文,现在使用此文字的是以色列国。他不懂此语,让我去请教南大的某教授。

后来我又通过南京佛教协会副会长刘大任找到省伊斯兰教协会的金贤友会长,他的回复和两位阿訇相同,图3残盘文字的意思是“阿里说”,阿里是人名,是什么人待考。图1和图2,通过协会的几位专家研究应该是“八思巴文”,但写的内容无法解读。金会长同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明代正德年瓷器纹饰多有阿拉伯文字?

明代瓷器以阿拉伯文、波斯文为饰始见于永乐青花,以后历朝均有,其中以正德朝为最,表明了当时伊斯兰教的社会影响,这还同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尊崇“清真”习俗有关。如伊斯兰教绝对禁食猪肉,正德皇帝多次以敕令禁止养猪,《明实录·武宗实录》中多有记载。又有说正德皇帝生于弘治四年(1491年)辛亥,本命属猪,“猪”字音又与明王朝朱姓同音,故忌讳尤甚。还据说,正德皇帝十分喜爱一位信奉伊斯兰教的妃子,所以正德瓷器中以阿拉伯文做装饰的很多,尤其以青花为甚。正德皇帝淫荡不羁,且喜欢标新立异,最终猝死豹房,年仅31岁。这些,都旁证了正德青花瓷 多有阿拉伯文字的原因。因此,这些都成了研究明代中叶伊斯兰文化在我国传播及其影响的重要文物资料。
八思巴文 八思巴文印章
  金会长提到的“八思巴文”,就更有说道了。“八思巴文”是被元世祖尊为“帝师”、“大宝法王”的乌斯藏僧人八思巴所创制的,元末后即废弃不用。古陶瓷纹饰有“八思巴文”,常常是定为元代的依据。我们从图1图2的发色及龙纹的绘法,断定为正德年的,那么正德年为何出现元代的文字?

早在10多年前就有这个争论,有人把珠山官窑遗址出土的青花云龙纹碗,碗底的4字“八思巴文”款(与图1图2相似)定为“至正年制”4字。这个观点很快遭到驳斥。香港葛师科先生以自家藏品为例,用书写“八思巴文”和书写“正德年制”款的同样器物比较,指出:任何人都会承认这是同一时代的制品。

事实是,明朝历代帝王均与蒙藏上层僧侣保持密切往来,正德帝还将乌斯藏使臣留居豹房与“权倖杂处,气焰灼然”。正德年官窑龙纹瓷器以“八思巴文”书款,一是供入住豹房的国师、活佛使用,一是犒赏蒙藏喇嘛。英国学者霍布森(HOBSON)就曾著文认为“这种以‘八思巴文’书款是出于猎奇心理,文字不一定准确,只是为了赏赉西藏喇嘛以示友好和尊敬之意”这个意见,颇有见地。  

景德镇窑匠并非古文字专家,依样画葫芦的几个字,考住了当代不少文字学家。但有一点,陈列在博物馆的“八思巴文”款青花龙纹碗,决不是误排在明代正德年的元青花!

青花居

图1

图2

图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93842.html

更多阅读

纪录片《梁思成和林徽因》解说词八 林徽因徐志摩梁思成

第八集:古城旁白:北京,世界的奇观,金代、元代这里便是巍巍皇都,明朝、清朝它演化为无以伦比的都市杰作,这座世界上现存的最伟大的中古时代城市,承载着如许沉重的情感和记忆。新政权建立之初,百废待兴,一场规划首都建设大业的重任,摆在北京都

三亚丽思·卡尔顿酒店与文华东方酒店的对比 三亚湾丽思卡尔顿

三亚丽思卡尔顿酒店的入住率号称达到80%,我个人认为人满为患,已经没有高档酒店的感觉,是否老板已经纯粹为了赚钱?文华东方酒店我去住的时候,刚刚开放,人不多,去的人也少,感觉服务非常好,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下面是一系

宇文泰陈霸先韦孝宽庾信等八名杰出人物小传 陈霸先后人

求统一时代竞自强——三国、两晋、南北朝杰出人物小传(八)葛喜生七十三、俘虏变将军,关陇喜肇兴——宇文泰宇文泰(509-556),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鲜卑族人,本名黑獭,祖籍武川(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宇文泰祖先为鲜卑十二

声明:《八思巴文 八思巴文印章》为网友梧桐有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