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平就是水平”是一个伪命题,也是当下政治生态的常见病,与“拼搏不如拼爹”的特权现象、“琢磨事不如琢磨人”的投机钻营、“不跑不送原地踏步”的潜规则、“做事不如做秀”的形式主义如出一辙,与我们党所坚持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背道而驰的。
本来,“摆平就是水平”是不值一驳的,然而当每每从身居“庙堂之高”的尊者口中说出,就凭添了许多号召力,影响当然也就很广了。人们不禁要问,我们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丢了吗?选拔使用干部的导向要变了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干部难道只要有了“摆平”的“水平”就够了吗?
“摆平”通常是指在工作推进中,遇到突发 矛盾困难时所采取的随机的、临时的、非常规的做法加以解决的过程。反映在近些年由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征地拆迁、劳动仲裁等问题上,因群众利益诉求引发矛盾冲突时所采取的工作取向。从实际工作情形看,“摆平”意味着事态的平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矛盾的克服、冲突的化解,短期内不会再影响和谐稳定的大局。这比起矛盾长期存在、问题拖延不办、群体事件频发、群众怨声载道的混乱状况,的确是工作的重大突破和进展,体现了较强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摆平”就是水平,比起无视矛盾、回避矛盾或者挑起矛盾、激化矛盾的做法,未尝不是一定工作实绩的反映。
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就事论事的“救火式”、“堵漏式”“摆平”,不从根子上深挖矛盾冲突存在和发生的原因,或者看不到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把一时一地的矛盾暂时缓解当作矛盾的根本解决,只会掩盖矛盾、转嫁矛盾、积累矛盾,最终导致矛盾的总爆发。同时,有许多“摆平”往往只是以高价赎买、超额补偿的方式笼络人心,“摆平”的是当事人的一时怨气乃至无理要求,并没有触及矛盾的核心问题,而且“维稳”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这样的“摆平”并没有真正化解矛盾和问题,不安定、不和谐的因素和隐患依然存在。一旦个别群众的欲望和胃口被吊起来,而实际的政策规定、财力物力又不能满足这些不合理的欲望和要求,矛盾迟早还是要爆发的。从这一点来说,想“摆平”也未必摆得平。
为什么贵州的瓮安、四川什邡、江苏启东、苏州通安会变得如此“不安宁”、“不顺心”,原因可能总结很多很多,但归结为一条,就是当地的领导与老百姓之间感情上产生了不应有距离。领导干部需要具备很多的能力,如学习的能力、决策的能力、协调沟通的能力等等,显然,“摆平”的水平是领导干部决策能力的一个具体体现,但“摆平”不是也不应该是唯一的水平,更不能以“摆平”的“水平”替代其它更重要的水平。
由于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国民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各阶层利益分化,社会矛盾不断升级,群体性事件频发,有效解决社会矛盾必须靠长期细致的工作,必须坚持治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强调指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认真进行社会风险评估,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体察群众的承受能力,把可能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决策之前。
“摆平就是水平”强调了“摆平”,并以“摆平”的作为衡量干部政绩、进行论功行赏的唯一标准,会在干部思想上形成错误的政绩观,使一些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陷入思想上的机会主义、工作中形式主义泥潭,好大喜功,爱做领导关注的、大家看得见的、也不太费心费力的工作,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基层性工作,不愿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做过细的工作化解矛盾。过分强调“摆平”也会使基层干部产生依赖思想,平时小矛盾绕道走,大问题推上面,有的甚至不做正面工作,上面过问了也是治标不治本忽悠一下,等到问题尖锐了就把手一摊让上面去“摆平”。我们强调化解矛盾,处理好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问题重在平时,强在经常,而不是到矛盾冲突暴发时靠所谓临机处置去“摆平”。“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虽然在强大的压力下,矛盾一时可以缓解,但矛盾的化解是长期的,也容易将党和政府摆到群众的对立面,久而久之,新的矛盾又会重新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