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是中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一位音乐教师来说,从事音乐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喜欢听流行曲,课本里的歌曲他们都不感兴趣,于是有许多同学上课不认真、搞小动作,有的把耳机带到教室里,一边听,一边小声哼;有的在抄流行曲;甚至有的学生还当着我的面大声喊:“这首歌不好听,来段流行曲吧!”面对这不良现象,我真的有点生气,却又觉得无奈,于是我苦思闷想,终于想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好方法。
首先,我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我放下老师的架子,发挥青年教师与学生交往上的年龄与活动优势,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并向学生学习,研究他们的生活、学习、劳动,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 ,熟悉他们的社区和家庭,利用课余十分钟和学生平等、自由地对话,增进了解,提高学生对我的信任。
其次,我对音乐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
一贯的音乐课,我们都是教会学生唱一首歌,讲授一点音乐知识,分组轮唱就算完了,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了。我结合同学们的要求,在音乐课搞点游戏,如猜迷语,比一比读顺口溜,讲故事……我还要求每一位同学在上新课前,轮流上黑板写一句有关音乐方面的名人格言,或者自己对音乐的一些体会、感受。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同学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音乐。记得初一第二学期有一首歌曲《金色年华》,这首歌的旋律比较快,连音比较多,特别难唱,听起来还有点枯燥无味,许多同学都不喜欢上这节课。于是我在上课前先吸引住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唱这首歌之后,让你们回忆以前的一些童年趣事或一件难忘、令人发笑的事,用这首歌的旋律唱出来。”同学们都说好。这节课特别安静,同学们个个开口学唱,而且唱的特别卖劲,学得比我想象中还要快,后来我抽查了一下,每位同学都按照我说的方法把要说的事情用音乐唱出来,连平时不爱唱歌的几位同学也争先恐后的举手。
最后,我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适宜地选择一些乐曲进行欣赏。
音乐能通过心理作用影响人的情绪,陶冶性情,从而达到化解不良情绪的目的。因此,在课余时间,我指导学生适宜地选择了一些乐曲进行欣赏。如,催眠时,选用了“二泉映月”、“平湖秋月”、“梦幻曲”等;稳定情绪时,选用了“塞上曲”、“春江花月夜”等;排遣不良情绪时,选用了“高山流水”、“碧涧留泉”等,且均以古筝演奏曲和琴阮合奏曲为主。许多学生回去按我的说法尝试后,都说效果很好。
长期的试验,同学们上音乐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以往出现的毛病慢慢消失,他们也不再嫌弃课本的歌曲。事实证明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从身边发现问题入手,从一个学生、一首歌曲、一堂课、一种教法的研究开始,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2011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