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菜原来并不产于中国,最早是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国外带回来的,当时是用作马的饲料。据说曾经有北方人到苏州,看到当地人春天食用金花菜,还惊讶于苏州人何以要吃马料。上海人至今仍把金花菜称作草头,也许还是受这种思维的影响,内心里不以其为菜,而以其为草。
金花菜最简单的家常吃法是清炒。用鲜嫩的菜叶,起一个大油锅,急速翻炒,调料用盐、糖,关键是最后淋一些烧酒。金花菜是豆科植物,加烧酒可以去豆腥气,一般普通的高粱酒即可。最近看到一个食谱,上面说用茅台酒,仿佛用蒸馏水拖地板一样,实无必要。炒好的金花菜,颜色碧绿,鲜嫩爽口。上海餐馆里有一道“生煸草头”,其实就是清炒金花菜。
金花菜的另一种常见的吃法是串汤,清汤或者和蚌肉、蚬肉一起煲汤。不过这种吃法似乎受了粤菜的影响,粤菜中本来就有上汤豆苗、上汤西洋菜,所以用同样鲜嫩的金花菜代替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苏州人还有用清炒金花菜垫配河鲜的习惯,特别象多刺的鲥鱼、刀鱼。这种搭配,一方面金花菜吸收了河鲜的美味后更加鲜香,另一方面也有用金花菜防止鱼刺鲠喉咙的作用。
我小时候苏州有一样小吃叫腌金花菜,一般都是城外的农民自己家里腌了拿出来卖,普通商店里是不出售的。腌金花菜是用金花菜和盐、茴香、花椒一起腌的,成品颜色金黄。卖的时候农民还会给你洒一点甘草粉,香气扑鼻,味道十分独特。那时几分钱可以买一大蓬,是难得的廉价零食。可惜,大人们总说它不干净,不让我们去买。
作为绿肥,金花菜一般是深秋播种,次年早春收获。不过也有早春播种,晚春收获的。平时在菜场里买到的金花菜,是农民们割下的尖头嫩叶。象韭菜一样,割过的金花菜还会继续萌芽生长。一般金花菜一季中可以割三到四次,其中以二刀最好吃,有“头刀韭菜,二刀草头”一说。到金花菜成熟开花,就已经老得不能吃了。农民们把它翻进土壤中,金花菜履行其真正的使命,起肥田的作用。
![金花菜 金花菜的种植](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74733t01268e5fdfbef0f262.jpg)
北美的中国超市常年出售大小豆苗、西洋菜,西洋菜更是普及,单没有金花菜,只有从上海进口的“速冻草头”。我们偶尔才买回家来,不过是聊胜于无。